7.1.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概述
7.1.1.物流信息
1.物流信息的概念
根据我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实施的《物流术语》,物流信息(Logistics Information)是指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2.物流信息的分类
在物流活动中,按照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物流信息分为物流系统内信息和物流系统外信息。
(1)物流系统内信息是伴随物流活动而发生的信息,包括:订货信息、库存信息、生产指示信息(采购指示信息)、发货信息、物流管理信息等。一般说来,在企业的物流活动中,按照顾客的订货要求进行订货处理是物流活动的第一步,订货信息是全部物流活动的基本信息。接着,制造厂将订货信息和现有商品的库存信息进行对照,当商品库存不足时,应先根据生产指示信息安排生产(零售业中为根据采购指示信息安排采购);当商品库存充足时,则根据订货信息将货物移出仓库准备发货。物流管理部门收集交货完毕的通知、物流成本费用、仓库车辆等物流设施的使用工作率等信息作为物流管理信息,从而进行物流管理和控制活动。
(2)物流系统外信息是在物流活动以外发生,但提供给物流活动使用的信息,包括供货人信息、顾客信息、交通运输信息、市场信息、政策信息,还有来自企业内生产、财务等部门的与物流有关的信息。
7.1.2.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是通过对与企业物流相关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来实现对物流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并为物流管理人员及其他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战略及运作决策支持的人机系统。物流信息系统是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总成本的重要基础设施。
1.物流信息系统的内容
现代物流信息系统,主要是以产品销售物流为中心展开的,概括如下:
(1)接受订货、发货业务。
①把物流中心和仓库的库存量、订货点、配送能力和往来客户的住址、结算账号等信息记录在电脑里。
②通过来自顾客的电脑、电话和传真或推销员的回访等接受订货后,将订货信息从营业所和支店的电脑输入,并传送给信息中心。
③信息中心的电脑处理各种订货信息,选择附近的发货仓库传送发货指示书;计算装载效率,选定运输车辆并计算出运输效率后,发出配送指示。
④配送终了,输入送达终了报告,以加强配送管理。同时,还要计入销售额。
⑤依据订货信息和发货信息计算订货余额,进行订货管理和销售管理,同时还可预测库存系统,进行实际库存管理。
⑥ 持对订货信息、库存信息及其他营业活动信息等的查询。
(2)其他业务。
①当库存信息低于订货点的需要量,电脑可自动向补给仓库发出订货指标,补充库存。
②在规定的付款期限或每次配送后,系统会输出费用计算书,送给往来客户。
③预测部门收集市场信息和订货信息进行计划订货,生产部门则根据订货信息合理安排组织生产。
④计算物流费用,合理选择最佳运输手段及运输路线,控制物流成本。
(3)与其他系统的连接。
①与其他企业建立信息系统的连接,处理大批定期订货信息、联机通信信息及银行进款等信息,自动交付物流费,实现信息交流与信息共享。
②采用联机信息传递方式,对物流业者发出运输和发货要求,或从物流业者那里收集作业报告书和物流信息,与物流业者的信息系统进行信息交换。
2.物流信息系统的特点
首先,物流信息系统具有系统的一般特性,如:
(1)整体性。组成系统的各个元素不是简单地集合在一起,而是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每个元素要服从整体,并追求整体最优。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全局观点。
(2)层次性。系统是有层次的,大系统是由若干个小的系统(或称子系统)有机组成的,子系统可由更小的子系统构成,从而形成一种层次结构。用这种观点分析系统就是系统分解。
(3)相关性。组成系统的各个元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支援,相互制约,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系统。
(4)目的性。任何系统都是有目的的,其目的是通过系统功能达到和实现的,因此任何系统都具备某种功能。
(5)系统对环境的适应性。任何系统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系统总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系统也要对环境的变化做出某些反应。系统对环境的适应性表现为环境对系统提出的限制和系统对环境的反馈控制。
除此以外,物流信息系统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1)物流信息系统与企业环境密切相关。企业或组织的内部环境、管理方式、计算机的软硬件环境、人员的素质将直接影响信息系统的开发与使用。信息系统的建设必将促进企业组织内部的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2)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必须由管理部门来领导。
(3)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具有群体性、计划性。建设企业物流信息系统需要两类人员:一类是管理人员,另一类是负责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必须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即要对开发进程做出详细的计划。
(4)物流信息系统是一个面向管理的用户-机器系统。物流信息系统在支持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中,计算机与用户不断进行信息交换,管理人员负责将数据及时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在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将所获得的信息输出来,以满足管理所需,同时在加工处理过程中还需要人的适当干预。因此物流信息系统又是一个人机交互的用户-机器系统。
(5)具有数据库系统的特征。物流信息系统使用数据库技术,将数据有效地组织在计算机中,以实现快速的信息处理及信息共享。
(6)具有分布式数据处理特征。企业的管理活动往往是分布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这就要求信息系统应该是分布式的,现今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分布得以实现。
3.物流信息系统的结构
(1)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依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物流信息系统投入相对较少,又能显著提高企业物流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采纳这项集管理和信息技术为一体的系统。要实现各种物流价值,物流信息系统应实现的总体功能结构如下:
①仓储管理。使用仓储管理系统管理仓库的收发、分拣、补货、移库、盘点等等,同时还可以进行库存分析及与财务系统的集成。更加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还能帮助企业实现“逆向物流”(返修,回收等),并适应企业产品“推迟”策略对配送中心的管理需求。
②运输管理。使用运输管理系统优化运输模式组合,如空运、陆运或水运等,寻求最佳的运输路线。运输管理系统还可以实现在途物品的跟踪,并在必要时调整运输模式,实现车队管理、运输计划、调度与跟踪、与运输商的电子数据交换(信息集成)等。
③订单管理。订单管理系统是办理从客户处接受订单,准备货物,明确交货时间、交货期限、剩余货物管理等作业的系统。办理接受订货手续是交易活动的始发点,必须准确迅速地办理接受订货的各种手续,高效有序地处理各种订单。
④账务管理。包括应收账款管理、应付账款管理、费用稽核等。
⑤客户关系管理。是对客户进行全面管理的系统。不仅要保存客户的基本信息,而且要保存以往企业与客户之间的销售及服务信息。
⑥代码及参数管理。实体代码是信息系统的基础,代码设计与管理是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出一个好的代码方案对于系统的开发和使用都极为有利。它可以使许多计算机处理变得十分方便,也使事务处理工作变得简单。同样,系统设置的参数化使得系统变得灵活且易于维护。
⑦报表管理。包括采购、销售、配送、库存、成本毛利等与经营管理有关的业务报表。
⑧计划管理。计划管理在整个物流系统中起着指导全局的重要作用,是物流业务的控制与协调中心,因此与其他功能模块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联系。计划管理包括采购计划、补货计划、配送计划等业务的管理。
⑨信息管理。信息管理作为内外信息交流的吐纳口,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途径,主要承担着信息查询、信息下载和信息发布等功能,是企业协调各环节,联系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客户的窗口。
⑩资源管理。为了充分发挥人力和设备资源的潜力,改进劳动生产率,需要建立员工的培训系统、绩效评估系统、设备档案和技术性能评估系统。
(2)物流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
根据处理的内容及决策的层次来看,可以把物流信息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除了最基础的业务处理层和数据库支持层以外,物流信息系统还包括战略计划层、管理控制层、运行控制层等。
战略计划层负责建立各种物流系统的分析模型,辅助高层管理人员制定物流战略计划,解决中长期决策问题。
管理控制层负责建立物流系统的特征和评价标准,建立控制和评价模型,根据运行信息监测物流系统的状况。
运行控制层包括载运工具路径的选择和优化、仓库作业计划、库存管理等关系物流系统当前运行的短期决策。
业务处理层对订单、合同、票据、报表等进行日常处理。
数据库层负责收集、加工和存储各种数据和信息,以供物流信息系统的检索和查询使用。
(3)物流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
支持物流信息系统各种功能的软件系统或软件模块所组成的结构,就是物流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
例如,对应于运输管理,物流信息系统中的相关软件或模块组成一个软件结构,该软件结构由支持战略计划的模块、支持管理控制的模块、运行控制模块、业务处理模块以及它自己的专用数据文件所组成。
此外,物流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还包括为全系统所共享的数据和程序,包括公用数据文件、公用程序、公用模型库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7.1.3.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
第三方物流企业需要通过物流信息系统将整个物流过程整合起来。因此,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是最具代表性的物流信息系统。这里仅对其中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展开讨论。
1.需求分析
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至少应该满足以下两个方面的需求:
(1)物流信息共享。
为了给用户提供从发货到收货为止的整个物流过程的信息服务,必须提供全面的物流信息共享机制。一个完整的物流过程所包括的基本动态信息有:货物入库通知、客户需求安排、货物实际出运日期、货物实际到达日期、货物提货记录等。
供应链上的每个公司都要及时向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汇报有关的上述动态信息。通常是每日定时定量把这些动态信息上传到中央服务器,然后由中央服务器将这些数据汇总并存入数据库。
(2)动态货物跟踪。
要求全球各地的客户都能通过Internet查询货物的价格、货物的流动、货物的库存量等数据,从而迅速、及时、有效地掌握货物的动态信息。
①单票货物查询。
输入货物提单号、业务编码,就可查询该货物基本情况及动态列表。
②批量货物查询。
输入托运人代码、时间,就能列出货物清单,点击某货物后便可以查询货物的明细动态。
③运价查询。
客户可以随时了解各种货物的运价。
④船期表查询。
客户可以掌握有关船期方面的信息。
⑤安全管理。
实现对客户及货物的安全管理。
2.业务过程分析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业务包括货物运输和配送、仓库保管、装卸、工业包装、库存管理、工厂及仓库选址、订货处理、市场预测、顾客服务等。
第三方物流系统的关键在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服务。从接受并处理订单开始,一直到集货和送货,使货物完成一次有目的的流动过程。
3.信息流动分析
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就是对供应链上各环节中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分析、处理、存储和整合,以及时提供给客户、员工及合作伙伴使用。
(1)信息通道。
信息通道是指第三方物流环节上各种信息相互连接的渠道。根据互联互通的程度和通信范围,这些通道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层,即基于内联网(Intranet)的通道、基于外联网(Extranet)的通道和因特网(Internet)通道。
出于业务需要和安全考虑,这三层通道之间需要必要的安全保护和分隔过虑措施,例如防火墙等。
(2)信息源。
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的信息源来自企业内部及外部。内部信息源主要指第三方物流企业内部相互协调运作的各部门,外部信息源主要指第三方物流系统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例如客户、汽车运输公司、船舶运输公司、铁路运输公司、航空运输公司、仓库等。
以客户为例,系统输入信息分为三类。一类是物流信息,例如货物信息、运输信息等;二是客户信息,例如客户名称、地址、电话、负责人名称等;三是其他信息,如报关、商检、卫检、单证要求信息等。输出信息包括接收货物、货物动态、送货信息、费用信息、单证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