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19000000014

第14章 易错类型十三史论结合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较差

【易错原因】

考查运用史实论证历史结论或从史实中概括历史结论的能力是高考的高层次要求。它要求学生历史基础知识扎实、历史基本功深厚。而学生之所以史论结合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较差,主要是由于:第一,对历史概念理解不准确,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印象模糊,甚至张冠李戴,或者望文(字)生义;第二,不能领会历史结论的内涵和试题命制的意图;第三,不能正确运用相关的史实,致使“史”与“论”脱节;第四,“论”不能从“史”中出,只是照搬已学历史知识或结论;第五,缺乏运用史实来论证历史结论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单纯罗列史实,不能让“史”与“论”成为有机的整体。

【易错点】

在史论结合类试题中,常常出现“史”并非为“论”服务的现象。如论证“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时,不少学生只能列举中国多少省份、多少人口获得了解放,帝国主义被赶出了中国,却不能理解“基本”的另一层含义,不能全面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即从区域来说中国大部分地区获得了解放,但还有西南、华南、西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岛屿、台湾尚未解放;从新民主主义的任务来说,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还没有完成,香港和澳门还处于外国的势力之下,台湾海峡还受到美国的武装干涉,国内部分地区还未解放,新解放区尚未进行土地改革,敌特分子、反革命分子、封建会道门势力和社会丑恶现象尚未清除,因此只能说“基本”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再如,对于“康有为等维新派发动维新变法运动以图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采用欧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救中国;中共向苏联学习,坚持‘城市中心论’,搞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经济体制,但最终都以失败或遇挫告终”,有的学生认为是“阶级局限性”造成的,有的说是因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有的说是因为政党不成熟,等等,他们都没有看到相关历史现象的共同之处,即所选择的中国近现代革命和建设道路没有适合中国国情,由此充分暴露出学生“论”从“史”出方面的缺陷。

【应对技巧】

要改变解题过程中史论结合方面的缺陷,应注意从这几个方面加以努力:第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掌握一些哲学原理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第二,要注意领会教科书中历史结论的来龙去脉,要学会逆向思维,加强“反证”训练,以培养答题的感觉和技巧。第三,要抓住历史结论的关键词,领会其内涵。第四,要明确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内容、发生的时代背景及产生的影响,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第五,寻找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历史事件与历史结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将它们进行匹配,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明确“史”是对“论”的具体化和形象化,“论”是对“史”的抽象和升华。

典例1

(浙江卷)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易错分析】从题目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已不是原来的孔子,已换上西装的样式。董仲舒笔下的孔子一定是符合董仲舒新儒学的,讲究中央集权、天人感应;李贽笔下的孔子,是受到李贽攻击、批判的对象,不会有“换上西装”的待遇;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是一位披着传统儒学外衣而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人物,比较符合题目的要求。而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是遭到陈独秀猛烈批判的人物,是作为矛头所向出现的。

【正解】C

1.(南京调研)《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2.(江苏连云港调研)有学者认为,政治体制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其中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又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

C.毛泽东模式——具有全面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性

D.邓小平模式——既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和制度创新的能力

3.(山东青岛质检)保罗·肯尼迪说,统一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帝国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他所说的德国是()

A.极端沙文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国家

B.封建君主统治下的资本主义工业国

C.工业高度发达的封建军事大帝国

D.有封建军事色彩的资本主义国家

典例2

(安徽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上(宋高宗)谕大臣……又日:“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指海外商人)肯来,动得百十万缗(货币单位),皆宽民力也。”

国朝(清朝)设关之初,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艘)……舶长曰大班,次曰二班,得居停十三行,余悉守舶,仍明代怀远驿旁建屋居番人制也。

——摘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

材料二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中国进出口总额发展变化图

——摘自金勇进主编《数字中国》

(1)依据材料一指出南宋和清朝前期外贸机构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南宋外贸的具体作用和清前期外贸政策的直接后果。

(2)针对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3)分析材料三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时期外贸的发展与古代、近代各有何不同。

【易错分析】解答本题易犯“重史轻论”的错误,如“分析其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不能从运用具体史料进行论证;对于“中国新时期外贸的发展与古代、近代各有何不同”等的分析缺乏运用史学视角进行论证的能力。本题通过中国不同时期外贸发展的情况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以及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第(1)题外贸机构的名称可从材料中“市舶”“十三行”等得出;作用可依据教材相关知识结合时代背景概括回答;第(2)题材料反映的是洋布的盛行以及外国对中国原料的掠夺,其原因主要是列强侵略,被迫开埠通商导致,影响主要是对传统经济结构的影响;第(3)题注意表中的时间是1979年以来,因此原因可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以及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等角度分析,第(3)题后半部分要注意审题,是新时期的外贸与古代和近代各有何不同,要注意分别回答。

【正解】(1)市舶司;十三行。南宋外贸税收丰厚,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之一,可减轻百姓负担。清朝前期对外贸易因受到严格限制而渐趋萎缩;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2)由于西方列强侵略,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开埠通商;中国在经济上落后于西方。中国传统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政策;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时期政府积极推动,外贸持续快速增长;古代外贸受官府控制,不同时期发展不平衡。新时期外贸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具有主动性;近代外贸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中发展,具有被动性。

4.(湖南湘潭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明显变化”的主要表现并说明中国是怎样应对的。

材料二

(2)分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材料三

(3)反映19世纪中后期什么历史现象?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中国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履行承诺:江泽民1996年在菲律宾苏比克湾第四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宣布中国将在2000年把关税总水平降低到15%左右。表现了中国入世的诚意,并在以后的几年履行了这一承诺。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的条件。

(5)综合以上信息,从中可以得到哪些认识?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财富思想家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财富思想家

    《财富思想家》讲述了孔子、马克思,列宁等这些创造了人生财富的名人的生平事迹。
  • 青少年最喜欢的经典幽默故事(青少年必读经典)

    青少年最喜欢的经典幽默故事(青少年必读经典)

    阅读,从故事开始;写作,从阅读开始。这是青少年必读的幽默故事,轻松心情,此刻开始。
  • 法制教育三年级(上)

    法制教育三年级(上)

    为了维护国旗的尊严,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升挂国旗时,可以举行升旗仪式。举行升旗仪式时,在国旗升起的过程中,参加者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并可以奏国歌或者唱国歌。全日制中学小学,除假期外,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
  • 风雨征程:浙江高校后勤改革30年

    风雨征程:浙江高校后勤改革30年

    《风雨征程:浙江高校后勤改革30年》作为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浙江高校后勤改革历程和发展模式研究”课题之成果,在研究过程中曾赴杭州、金华、温州、台州、宁波、绍兴、嘉兴等地方的高校后勤进行实地调查、访谈,搜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历时两年才完稿。全书分共八章:历程,将浙江高校后勤30年改革历程划分为传统管理、社会化改革探索、社会化改革全面推进三个发展阶段,用纪实的手法对改革全过程进行回顾;成果,介绍了浙江高校后勤改革基本模式、管理服务特色、主要成果、改革经验,提炼了改革精神;展望,分析阐述现阶段持续推进浙江高校后勤改革的社会经济基础、环境要素和时空背景。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简爱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简爱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热门推荐
  • 苍穹神王

    苍穹神王

    星河时代,风起云涌。一拳一掌破苍穹,一剑一枪斩大地。为了心中的誓言,披荆斩棘,脚踏巅峰,浩瀚苍穹,我为神王!
  • 光师

    光师

    世间万事万物不过是由丝缕微光构成。既然如此,那真实,又是何种面目呢?
  • 异世之妖孽哪里逃

    异世之妖孽哪里逃

    莫名穿越,成为妖界圣女,善!既来之则安之。大权在手,美人全有!挺挺胸,勾勾手指头“妖尊大人,快到本座怀里,我要,给你给你,宠爱!”“妖尊大人,别让我见到你,见一次睡你一次!”从此圣女和妖尊过上了幸福生活——放屁!“滅,信不信我!”“好,再见面,便是你死我亡!”一穿越,几场纠葛,看她如何毁天灭地,斗三界!
  • 妃你莫属:废材也疯狂

    妃你莫属:废材也疯狂

    赶潮流穿越了,傲天大陆,一个以武为尊的大陆!颜氏家族废材三小姐,老爹不疼,后娘不爱,更是被姐姐陷害不慎掉进河里。被救上来以后,再次睁开眼睛她已经不是她原来的颜九卿已死,她既然能在她的身上复活就要让那些欺凌过的她的人血债血还!且看废材如何逆转玩转异世,一统天下!
  • 心灵穿梭者

    心灵穿梭者

    儿时的一场家庭变故让他在脑海里激发了神秘的“原点”,预见将要发生的事情;大好河山,名胜古迹,无解谜案,想出现在哪里就出现在哪里!原本平凡的少年开启不平凡的精彩人生……
  • 贴身医王

    贴身医王

    道家传人林宇,精岐黄、修方术,下山后本想游戏人间,却一不小心成了医王……还是贴身的那种。
  • 追鹿计划:荒谬的爱

    追鹿计划:荒谬的爱

    梦幻的婚礼上三位“新娘”准备戴上戒指时,戴在他们手上的却是一副冰冷的手铐,难道这一切都只是演戏?可为什么等到快要结束时,心情会那么复杂,殊不知三年的时光里心中早已埋下“爱的种子”……(纯属虚构)
  • 邪神笑苍天

    邪神笑苍天

    夜时生来心志坚,一身痞气不等闲。人生在世需精彩,且看邪神笑苍天。世间没有公平,我就给他个公平。世间恶人太多,我便屠他个干净。世间本没有魔,逼我太多,这个魔便由我来做!管他世人无尽白眼。管他天下无穷叫骂!我只求问心无愧!我只求笑尽苍天!欢迎加入邪神笑苍天书友群,群号码:594487761
  • 天池之恋

    天池之恋

    已婚的中年女教师晓笛在一次活动中结识了丧妻的某集团总裁霍逸飞,与丈夫的平淡生活使她对重情又霸道的他产生了感情,两人暗生情愫,越陷越深,但理智无时不在她身边纠缠,她陷入深深矛盾与痛苦当中,直到有一天......
  • 恶少追爱记

    恶少追爱记

    景幻的爱情遭遇破灭,此时,出现一个让她痴迷的人--方流觞,从流觞见到小幻的第一面就深深爱上了这个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