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45000000041

第41章 走向超脱(1)

1.再访美国

我于1998年7月份退休。为了驱赶退休之后的无聊和苦闷,我决定去美国探亲和旅游。妻子尚未退休,我动员她请了长假,与我同行。

这是我第二次去美国,却是第一次以探亲旅游去美国。我儿子于20世纪90年代初到美国留学,取得了双硕士学位,从事计算机编程工作。儿媳已去美国4年,正在读学位。女儿和女婿也去美国三年多,正在读博士学位。他们四人都居住在首都华盛顿。虽然他们都忙于学业和工作,没有多少时间陪我们,但与他们多年没见面,很想去看看他们。我们身体挺好,也很有兴致看看美国的风光。

那时,去北京美国驻华使馆签证十分困难,需早晨两三点钟起床,打的赶到大使馆门外排队。这样,我们还没排到队的前头,只排在中间。逶迤的队伍占满了一整条街。好容易挨到中午时分进得大使馆,签证官只瞧了一眼我递上去的材料,就板起面孔说:“你儿子、女儿都在国外,为什么不让他们回来看你?”接着就把一打子材料退了回来。

这样的遭遇让我重复了三次,签证官总是暗示:你儿女都在美国,恐你有移民倾向。同去签证的人们对我说,你错就错在不应该在表上填儿女都在美国。

诚实是人的美德,有时却因诚实带来麻烦。三次被美国驻华使馆拒签的遭遇,让我心里闷了一股火,我去不去美国在其次,却一定要向你美国讨个公道:你为什么硬要把“有移民倾向”强加于我!难道儿子、女儿都在美国留学我就一定有移民倾向?

第三次被拒签后,我没有立即回到宁夏,就在北京写了一份申明材料,说明我只赴美国探亲旅游,无意移居国外。我从1985年第一次访问加拿大,1987~1988年又在加拿大做访问学者一年,此后又访问过英国和美国。如果要移居国外,这些都是很方便的机会。我在申请赴美探亲旅游的文件上填明儿女都在美国,这说明我的诚实,并暗示你美国驻华使馆不应强奸人意,把莫须有的想法强加于人。我把写好的材料电传到美国大使馆,一天后我打电话问秘书收到了没有,秘书说收是收到了,但你最好用英文写,否则我们还得费事去翻译成英文。我立即用英文写了电传进去。

我们第四次去签证,大概是申明材料起了作用,当然还有可能因为签证官的“心情好”,他只把我递上去的材料翻了几页,扫了几眼,说道:“等着收签证吧。”我对美国使馆“知错能改”表示赞赏。

经过一年多的折腾,终于拿到了赴美签证。

我们是在金秋十月的一个上午到达华盛顿的。从机场出来,儿女们迎上前来,一家人溢漫着喜悦的心情,沉浸在欢乐之中。在驱车赴家的路上,秋天的景色迎面扑来。路旁远处连绵的森林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斑斓的色彩;近处的树木有的依然翠绿,有的披上了红妆,还有的挂满了亮黄的叶子;草地绿展如茵,少有黄色的斑迹;也有一些野花,不是那么烂漫,却竞相开放着;沿途房舍稀疏低矮,掩映在翠绿或斑斓的色彩之间。人们总以秋风落叶描述秋的萧瑟,这里的秋天却是这般的多姿多彩,这般的美丽无比!

退休后的第一次赴美,真正实现了我对美国驻华使馆签证时的承诺:探亲旅游。

美国是“车轮子上的国家”,出门旅游离不开汽车。我和妻子自己不会开车,“没有腿”,必须等儿女们双休日或节假日带我们出去。我们充分利用了所有的双休日和节假日,不到半年的时间,几乎把美国东海岸一带游了个遍。

很多人说,你去美国,如果没有去尼亚加拉大瀑布,就不算真正到过美国。我虽于1993年夏天到过美国,但那是科学考察,走过八个州,尼亚加拉不属于我们科学考察范围,无暇光顾。这一次来美,为了实现“真正到过美国”的愿望,我们到达美国一周之后,时差还没有调整过来,就首先登程去大瀑布了。是女儿女婿请了几天假带我们去的。

尼亚加拉大瀑布位于美国与加拿大两国的界河尼亚加拉河上。在美国可以看大瀑布,越过界河到加拿大,则可以看到更为壮观或者说真正意义上的大瀑布。因为大瀑布在奔腾倾泻而下之前,被河中心的格兰岛劈成两半。以宽度而言,美方的瀑布为320米,加拿大方则有675米;以水量而论,美方只占总量的10%,而加方则有90%。我们是在出发的前两天,先在华盛顿加拿大驻美使馆办了去加拿大的签证,所以我们在第一天游览了美国方的大瀑布,欣赏了“新娘面纱”等优美景点,当晚跨过界河,第二天观赏了加拿大方的大瀑布。在这里,当看到气势壮阔,惊天动地,咆哮直落的大瀑布时,我内心涌动着对“到了尼亚加拉大瀑布才算真正到过美国”的修正:没有在加拿大观赏尼亚加拉大瀑布,就不算真正到过尼亚加拉大瀑布!

迎着风姿绰约的秋色,沐浴着和暖轻拂的秋风,在游览了号称世界奇观之一的大瀑布之后,又驱车前往加拿大与美国东部相距最近的城市多伦多玩了一天。回程路上,游访了美国与加拿大交界的五大湖区域;参观了柯达胶片厂区及康宁玻璃城;掠过宾夕法尼亚州东南部,向东横穿特拉华州,再经地下隧道穿过凯萨布莱克海峡,沿特拉华州东海岸南下,到达马里兰州的大西洋城;再迂回到一个可以看候鸟迁徙路过的弟尔岛,然后返回华盛顿。这一路,路程总和约4500千米,可谓领略了美国东海岸北半部分从内地到海滨的风光:起伏的山峦,五彩斑斓的森林,碧澈的河水或湖水,蔚蓝的天空及飘浮的白云,偶尔可见的整片农田和牧场,以及掩映于山后或谷地或林间的城市建筑。整个东海岸一带,就像一座美丽无比又广袤无边的国家公园!

经半月余的休整,又萌生了畅游美国第一大都市纽约的想法。这次是儿子请了几天假带我们去的。

我们在纽约曼哈顿岛上游览并到访了中央公园、时代广场、帝国大厦、联合国总部、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等等,令我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瞻仰自由女神像和游访世界贸易中心大厦。

自由女神像坐落在哈德逊河入海口外海的自由岛上。我们从位于曼哈顿南端的炮台公园乘游船向西南直达自由岛。

自由女神像不仅是纽约市的象征,对美国也具象征意义。因为她的全称是“自由女神铜像国家纪念碑”。从这种意义上说,到了美国,是不能不看自由女神的。

我们按朋友介绍的经验,到达自由岛后,先排队去登攀自由女神像。我们随队由铜像的内部攀登上她的冠部(这有22层楼高,共354阶),在那里鸟瞰整个曼哈顿岛上的参天高楼,远眺那波涛翻卷、浩瀚蔚蓝的大海以及海上星罗棋布的船只。

自由女神的正式名称是“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她形象高大,寓意深邃。我们站在她的前面,仰望她头戴光芒四射的冠冕,身穿古代罗马长袍,右手高擎长达12米的火炬,左手紧抱着象征美国《独立宣言》的书板,脚上残留着被挣断的锁链(象征着暴政统治已被推翻)。此时此刻,我们感到她紧闭的双唇似乎有些颤动,并发出震响着整个世界的声音:

交给我,

那些挤在一起的疲乏、贫窘而渴望自由呼吸的大众,

那些被遗弃在你们的海岸的可怜的人群。

无家可归、颤沛流离的人们啊,

交给我吧,

我高擎火炬,站在金色的门口。

对于“站在金色的门口”的自由女神所发出的声音,我们是在离开自由岛,回程路上登临位于自由岛与曼哈顿岛之间的艾里斯岛,并参观了坐落在岛上的“移民博物馆”之后,才有所理解的。

原来,艾里斯岛曾是接受进入美国的移民前哨站。约有超过40%的美国人的祖先都曾经在这个27.5公顷大的小岛上居住过。博物馆内展示着等候移民官叫唤自己名字的“移民大厅”,移民官检查过后让移民进入的“美国之门”,写满各国文字的墙壁,以及移民们从家乡带来的各种物品……在博物馆外的人行道侧,有一排“美国移民荣誉墙”,其上详列了几十万名荣誉移民的大名,其中包括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的曾祖父。

显然,自由女神是站在“美国之门”的“金色的门口”,高擎火炬,为那些衣衫褴褛、挈妇将雏、挣脱了压迫、来寻求自由的外来移民们高喊欢迎和指引进门之路的。

艾里斯岛的对面,隔水就是曼哈顿岛南端高耸入云、穿破蓝天的世界贸易中心银白色的“双子大厦”。我们离开艾里斯岛之前,以“双子大厦”为背景拍了好多照片,当时只觉得这些照片很好看,很气派;在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我觉得这些照片具有十分重要的珍藏价值。

我们从艾里斯岛回到炮台公园,已是夕阳晚照时分。我们赶往世界贸易中心大厦,排队乘电梯登上它的顶层(第110层)时,太阳早已落山了。这正好是看纽约夜景的时刻。远眺大海,苍苍茫茫,那里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纽约港吧;鸟瞰曼哈顿,是一片灯火的海洋。世界贸易中心大厦是曼哈顿金融区的中心,它的周围,华尔街、世界金融中心、联邦储蓄银行大厦、纽约证券交易所大楼、联邦国家纪念堂等等,都灯火通明地坐落在那里。

从艾里斯岛上所拍的以世界贸易中心大厦为背景的照片依然留在我的相册里;当年登上这所大厦之顶眺望苍茫大海和曼哈顿夜景的感受依然留在我的记忆里,令人遗憾的是,这所大厦却在恐怖分子的袭击下永远地逝去了。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再高,再豪华,也是有价的;但随着大厦逝去的来自世界各国的那些经济学家们、那些无辜的人们的生命,却是无价的损失。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随着大厦逝去的,还有美国人民的安全,世界人民的安全。从“9·11”之后,世界似乎进入了恐怖时代,再也没有安宁过。

我们旅游,总需与休整相伴随,间隔出行。此后,我们又在儿女们的陪伴下,游览了弗吉尼亚州的占地280平方英里的赛纳德国家公园,离华盛顿不远的大溶洞,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的故居,东海岸的大西洋赌城等。我们两人还乘长途大巴或地铁游览了美国首都华盛顿,包括世界闻名的白宫、华盛顿纪念碑、国会大厦、林肯纪念堂、杰斐逊纪念堂,以及位于华盛顿市区中心广场两侧的众多博物馆、艺术馆等。

在出游间隔的休息时间里,我们去马里兰大学图书馆(儿女们都住在马里兰大学的研究生公寓,离图书馆很近)阅读书刊或撰写游记。马里兰大学图书馆很大,免费对外开放,尤其有大量的中文藏书。我们所阅读的,大多是关于美国的历史,当今社会现状,美国的教育,美国的旅游胜地,华人华侨的生活,等等。我们还通过阅读资料、文献检索和到小学、中学、大学实地考察,撰写了一篇综述资料《美国的教育》。

当今,一般的年轻人认为在美国旅游或生活是很正常的事。但当时的我,经历过风雨沧桑,阅尽世事变迁,对于能正常地生活在美国,确实感到不可思议,颇有恍如隔世之感。毕竟,中美两国曾有过长达20余年的敌对状态,由于国家之间的敌对,我们也曾“谈美色变”,唯恐避之不远。

小时候,我第一次知道世界上有个美国,它就是中国的敌人。1950年我离家到莱西一中求学,这年秋天,国家号召我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我在本书第二章曾说过,当时我们班里的同学都曾报名参军抗美援朝,只因大多同学体重不合格没有去成。此后的多年里,“打倒美帝国主义”的口号经常喊。到“文革”期间,这一口号更被喊得震天响。从我上中专开始,英语也不学了,改学俄语,因为英语也是美国的母语。到“文革”时,学英语就是“崇洋媚外”,甚至会有“里通美国”的嫌疑。

后来,人们不再喊“打倒美帝”了,那是因为在毛主席逝世前几年,他老人家彻然“顿悟”,发明了“乒乓外交”,并在1972年邀来了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美中两国第一次握手。从这以后,在我们的心目中,美国不再是潜行于暗夜之中令人毛骨悚然的魔鬼,而是在阳光之下显现出能与中国领袖握手的真实形象。

由于中美两国关系戏剧性的变化,才有了中美两国之间日益频繁的交往。在教育方面,邓小平、方毅等国家领导人率先垂范,让自己的子女带头赴美留学,掀起了一股“留学热”,这热潮波及到我本人,我赶上了做访问学者的末班车(50岁以前)被派去加拿大做访问学者一年;这热潮又波及到我的子女,他们随上了大潮,在大学毕业后工作没多久就自费出国留学,在美国取得了学位。

正是由于这种时代的变迁,我才能赴美探亲旅游。此后,我频临美国,居住常达一年以上,并对美国有了肤浅的了解。

美国是个神秘的国度。真正了解它、看清它的面目是不容易的。当今,随旅游团或由国家派出去美国旅游或访问的人们千千万万,人们到各大旅游景点、各大城市都只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浅尝辄止、隔靴搔痒,尽管好多人都到过尼亚加拉大瀑布,难道这算真正到过美国?

从我坐在马里兰大学图书馆阅读关于美国历史的书籍以来,有一个问题一直令我百思而不得其解。

同类推荐
  • 燕皇传奇

    燕皇传奇

    出身高贵,少年将才佐稷!从天真的以为皇家自有真情在,但在体验到兄弟情人的背叛后一代帝王冷血崛起!创建万世之功。
  • 明宫秘史

    明宫秘史

    明朝的兴衰更潜,特别富于戏剧性,期间出现的人物和发生的事件,也比较独特离奇,诸如和尚出身的朱玩璋如何当上了皇帝?朱元璋为何敬爱马皇后?明成祖为何大杀旧臣?宣宗为什么火灸亲叔?万贵妃为何能独霸后宫?客氏因何获熹宗宠信?崇祯是否吊死于景山?等等……本书试图以优美的文笔和翔实的史料向读者展示一轴明朝历史的写实画卷,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明朝。
  • 案件与刑律历史纵横谈

    案件与刑律历史纵横谈

    本书在参考了大量权威性历史著作的基础上,将中国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融为一体,直观的介绍历史发展进程,全书以丰富的珍贵图片,配以深沉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历史知识的最佳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宦海悲歌:历代名臣的离奇死亡

    宦海悲歌:历代名臣的离奇死亡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大批皇权体制下的名臣们如八仙过海一样,各显神通,演绎了一幕幕人生活剧。他们是如何来扮演自己的人生角色,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究竟有着怎样的地位?他们的沉浮进退究竟对中国历史有着怎样的影响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随着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注,越来越受到大众的瞩目。这些名臣的人生归宿虽然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封建社会群臣的全貌,但却足以让人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中国历史风云的变迁和人性的善恶,更能让人体会到中国历史是如何被打造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个人的命运其实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时代特征。
  • 回眸·思索——小女子品读大历史

    回眸·思索——小女子品读大历史

    《回眸·思索:小女子品读大历史》的文笔,简洁、生动、形象、浑厚,不乏精彩之笔。借文与史兼长的笔法,增强了文章的可信性与可读性、亲和力与感染力。见解独到,透纸可现。在论述中闪烁着作者的智慧。《回眸·思索:小女子品读大历史》收录了作者个人读书历程的心得和体会,其文笔简洁、生动、形象、浑厚,见解独到,透纸可现。在论述中闪烁着作者的智慧。全书共分“雄杰”“红颜”“族群”“现象”“文化”五个部分,具体包括《英年早逝惜贾谊》《宫闱角逐话女人》《姜太公的无道子孙》《流人屈原与伟人毛泽东》等。
热门推荐
  • 大话豫商

    大话豫商

    本书对河南古今史上的商帮作了详细的介绍,讲述了他们从商经商的智慧与谋略,以及他们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历史作用。
  • 每天学点管理学全集

    每天学点管理学全集

    前几天在一场国际学术论坛上,我的朋友赵春林先生告诉我他的《每天学点管理书》一书即将付梓,邀请我为之写上几句。加之我对管理学这个概念也是很有兴趣,看过此书的目录和摘要后,自然应承下来。说起管理的概念,那么什么是管理呢?管理是要以有效的方法达到目的的具体行为。管理的核心是“人”,建立分工合作的、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其重点;管理的对象是“事”,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满足人类物质和精神需要的“事”;管理的目的是以最高的效率达成目标。
  • 百花小说-天空那颗最亮的星

    百花小说-天空那颗最亮的星

    本书包含短篇小说《黑皮信封》、《会说话的香水》、《一个包子》、《白手帕》、《一杯凉白开水》、《人生的梯子》,中篇小说《枪手奇遇》、《谁是失败者》、《心酸的婚礼》、《患难的真情》、《惊魂的捆绑》、《绝不饶恕》,有浪漫的生活,有曲折的情节,令人感动。
  • 科学强身健体

    科学强身健体

    为了让青少年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编者们针对健身及日常保健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编写了本书。全书介绍了科学健身的小常识,重点介绍了古今中外名人的科学健身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书内容丰富,叙述平实,选材新颖,语言流畅,有较好的阅读参考价值,读来既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又解谜释疑、引人入胜。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地心游记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地心游记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炒股要懂k线图

    炒股要懂k线图

    股票投资是一项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活动。掌握什么技巧才能在牛市、熊市都赚钱?炒股就靠两招:一靠心态,二靠技术。《炒股要懂K线图》,主要谈实际操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包括:股市技术分析的一般原则、股市技术分析的一般理论、走势图分析、K线识别技术、股市技术分析的一般指标等。之所以在书名中突出K线图,因为这是所有炒股技术的基础,在K线技术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其他技术的精进。
  • 赵怀德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赵怀德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古人的这句名言可以说是对中医世家这一学科特色的高度概括,同时也说明中医世家所传经验较之一般医家的经验来说弥加珍贵,而父子相传这种形式更具有中医特色,其中有不少真传,也是其他方式常常无法实现的,这种情况也从反面佐证了祖传世家经验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这套《当代中医世家系列丛书》,对以祖辈相传的中医世家宝贵经验进行系统性总结,就显得极为迫切而重要。
  • 吟风唱雨:一魂双体

    吟风唱雨:一魂双体

    被自己曾深爱的男人背叛后,你还会爱他吗?被亲生姐姐凌虐后,你会复仇吗?被伙伴背叛后,你会翻脸吗?金牌杀手的爱情故事,你想知道吗?异世大陆,她们将颠覆世界;大仇,她们必将百倍报之!吟风唱雨,命运终将被自己掌握!
  • 绝色轻尘:一袭红衣逆天下

    绝色轻尘:一袭红衣逆天下

    一袭红衣,便注定了她的不凡,一双血眸,便注定了她的尊贵!降临异世,只为一个赌约——为情!在这个乱世的世界中,且看她如何收神兽,执神器,身边美男多多,个个强大无比!一个,两个,三个,四个……呃,怎么这么多?要不全收了吧!甚好甚好!场景一:“风轻尘,受死吧!”她,面对比她强大的人淡然无比,狂傲一笑:“死?我从不会死!”平平淡淡,却够狂,够傲!说她狂傲也罢,嚣张也行,她就是她,跟随本心!场景二:“轻尘,我的存在只为你!”一个等待她万年有余的人,在这一刻,表达了他的心意!场景三:“想抛弃我?这怎么可以?是你先招惹我的!”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人,与她相处中,迷了情,也乱了心。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1鲁迅2叶紫3周文4卢隐5刘云若5萧红6林微因7许地山8徐志摩9朱自清10穆时英11鲁彦12闻一多13郁达夫14邱东平15蒋光慈16洪灵菲17朱湘18石评梅19刘半农20戴望舒21梁遇春22胡也频23周韬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