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45000000006

第6章 求学路上(1)

1.童真无邪——一生中最为留恋的时光

我的启蒙教育,是从上私塾开始的。

早在我开始念书之前的1935年,南京政府已明令各地取缔私塾,但我国各地仍有私塾存在。我上的私塾,与清朝传统的只读《四书》《五经》,赋诗填词,学习八股文的那种私塾迥然不同,已经是以识字、学算术为主的新学堂,但仍由私人开设并收费,还保留传统的对学生的教学方法,所以村里人仍称它为私塾。

我父亲在村里人缘好,不光被称为“尊长”,还被推为我们村私塾学堂的“学董”。他与私塾先生是好朋友。我家兄弟四人,还有二姐,都上过私塾,但这不是因为父亲与私塾先生的关系好,是因为我父亲对于识字、记账的渴求。

父亲给各家做的木匠活,有的给现钱,有好多是赊账。赊账的大件(如车桩、车轮)好记,而换一副车耳,一根车轴,钱少,户数多,太难记了。他不识字,不会记账,全凭脑子记。他的记性很好,从没有记错过,但这太费脑筋了。所以他让我家每个男孩子都去私塾念书,要求不高,能识字、记账就行了。我的三位哥哥都念过四五年书,记账当然不成问题了。到我二姐,一则是我父亲思想变开通了些,再是因为“学董”的地位,就让她也去念了,成了私塾中唯一的女生。她去念书时我才5岁,也跟着她凑热闹去了。

记得去私塾的第一天,父亲正坐在讲台旁的一张桌子边与先生喝酒,他还把我叫上去,给我喂了两块肉,然后先生给了我两张纸片,一片上写了我的大名,就是现在我的名字。这大名,是区别于小名(又叫乳名)的一生中要用的正式名字。那天我非常高兴,因为从这天开始,我就有大名了,这大名是由先生给的,非同一般。另一张纸上写着“人、手、足、刀、尺”五个字。这五个字连同自己的名字,便是我最初认识的八个字。

上私塾新鲜了几天之后,我开始领教私塾的严规。那时的私塾,一、二、三年级同在一个教室里,老师教一年级时,其他年级的学生默写生字或背书等;教二年级时,别的年级也一样。我年龄小,不太会写字,默写困难,不会默写的字,都是二姐在石板上替我默写出来,再交到老师那里。默写能混过去,背书就难了。不会背,要挨板子。打板子时,老师抓住学生一只手的四个指尖部分,用板子狠狠打在手掌上。背书错得多的就打得多,打得狠,手掌会被打得肿起来;错得少,就少打几下,打得也轻。我也挨了几次打,可能是因为我年龄小,又是“学董”的儿子,我把衣袖衬在手掌上,老师没吭声,打得也不重。这个私塾分低年级和高年级两部分,高班的那位先生可严了,如果哪个学生不会背书,特别是趁老师不在时调皮捣蛋了,打起来特别厉害,只听得“啪啪啪”的响。有时还把学生按在凳子上,老师用一只腿压住他的脖子,板子打在屁股上,屁股肿起来,不敢坐凳子。

我在私塾里只念了一年,私塾就被废止了。又过了一年多,我们邻村开了一所小学,我去上一年级,这就是受日本鬼子侵略时的那一年。从日本鬼子投降到1946年土地改革后,这所小学搬到我们村被扫地出门的地主家大院,我从二年级开始,一直念到小学毕业。

在本村念小学的那几年,我尽情地享受着童年的快乐和幸福,这也是我一生中最为留恋的时光。胶东是老解放区,当时我们天天唱着一首歌曲: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人民政府爱人民呀,

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呀,

呀呼嗨嗨一个呀嗨,

呀呼嗨呼嗨,

呀呼嗨嗨一个呀嗨!

在解放区喜气洋洋的环境里,学校老师不打学生,以及温馨的家庭生活,让我们这些儿童自由自在,就像生活在天堂里。想来,那时的天空特别地蓝,蓝天下的白云舒展而悠闲,树木和庄稼都吐着嫩绿,人们的笑脸就像山花一样的灿烂。春天的鸟语婉转动听,夏天的倾盆大雨也下得痛快淋漓,我们相好的几个小朋友爱在大雨里光着脚跑来跑去。秋收时,新鲜的玉米、芋头、红薯等,让我们天天感到新鲜;上学时,有时也带上点,下课时你争我抢地分着吃。下午放学了,又轮流到各家菜园去,或摘黄瓜,或拔萝卜,再不就掐两根韭菜,也从不洗,用手撸一下泥,张口就吃。

我班的同学差不多都比我大,开始我学习并不出众,但到了高年级,我虽不是全班拔尖,却轻松自在,什么功课都难不倒。教算术的老师特别喜欢我。他爱出一些难题,让学生们到黑板上演算,叫做“爬黑板”,一般选学习中等以上的学生去爬。这既是对学生的一种测试,也是一种鼓励。老师总在别的同学在黑板上演算不出来或是题特别难的时候,把我叫上去。也不知哪来的那股灵气,我爬黑板从未出过丑。有时上黑板之前还不是很有底,上去之后,却神思泉涌,很快地演算出来了。老师对我的喜欢好像过头了,因为有些我本不一定做得好的事,他也让我出头露面。例如,那时每天上完早操时,各年级要集合在一起唱歌,他也让我上台先起个头,再打拍子指挥。有一次,全校年级间讲演比赛,他也非要我上台讲。他把稿子写好,让我背熟。可是在讲演之前,刚好我嘴巴上起了口疮,又蔓延到下巴上,我家不知用锅灰调了点什么药,抹在嘴边和下巴上,活像是大胡子。我对老师说,看我这样子,换别人上台讲吧,他还是不同意,我只好上台。我在台上只顾紧张地背台词,并按他教我的手势,一会儿摆一下左手,一会儿摆一下右手,不敢往下看,心想同学们一定觉得好笑。

那时的小学,也上晚自习,叫做“念灯书”。灯是自己带,一般是两三个好朋友同带一盏灯。那时的煤油叫“洋油”,很贵,所以我们都用豆油或花生油灯。那时的火柴叫“洋火”,我们每天晚上拿着油灯和“洋火”上学,在荧荧灯光下念书写作业。老师并不坐在教室里,只常来检查,老师说“放学了”才能回家。

我念小学时享受着老解放区安乐幸福的生活,但当时整个中国的形势是共产党与国民党正在进行殊死较量。那时正在鲁西南、苏北和河南一带打仗,后来我才知道这叫“淮海战役”。我们村很多20多岁的青年都当了解放军。记得那时常在后街正中的广场上扎戏台演节目,最有意思的一个节目是活报剧,演的是“小丑蒋介石”,道具是一株挂满桃子的桃树,蒋介石在桃子熟了的时候从峨眉山上下山摘“胜利果实”,解放军把他赶走了。戏演完了,台下党的工作人员动员那些二十岁左右的贫农子弟说:“抗战胜利了,我们在土改中分了房子又分了地,生活这么好,能把这胜利果实让蒋介石国民党抢去吗?”这时,戏台上已经有人戴着大红花带了头,他们在台上喊着口号:“打倒蒋介石!”“保卫胜利果实!”“有种的跟我来!”于是呼啦啦的一大片,小青年们都上了台。然后,这一队人骑着大马或骡子,戴着大红花,浩浩荡荡,从后街到前街,再转到大后街游行一圈,他们就光荣参军了。

因为我家的成分是中农,没人动员我大哥、二哥去参军。但他们都自愿上前线抬过担架。我家离济南市800华里,从济南转向南边到淮海战役的战场,1000多里,都是扛着担架、带着行李和干粮步行,要走半个多月,很辛苦。到了战场,他们冒着枪林弹雨抢背伤员,抬下战场。他们在鲁西南、河南一带呆了一个多月,加上两头走路,两个月后才回到家。我大哥还没回来时,我二哥已出发了。那时抬担架的人是分批轮换的。

因为我在小学里学习好,老师喜欢,常指挥全校同学唱歌,算小有名气,在村里也被选举为儿童团团长。不过,这已是在共产党解放区蓝天白云之下的儿童团,没有做过像电影里演的抗日战争时期的儿童团那样站岗、放哨、送鸡毛信、用“消息树”报信等活动。我们的主要工作是拥军优属。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先不回家,我把同学们分成小组,再把校外的儿童(他们也可以加入儿童团)叫上,常是四五人一伙,分头到各军、烈属家中,给他们打扫院落、抬水、清理畜圈等。每家军、烈属街门框的右上边都有军属或烈属的牌子。我们村的军、烈属多,我们每次行动只集中在一条街(村里共有三条大街)。那时我们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村里是文化人了,所以还常给军属家写信,寄给在前方的儿子。我当儿童团团长是在1948~1950年小学五年级、六年级时,到我上初中后,就换他人了。

到了1950年,蒋介石被赶到台湾去,不打仗了。我也安安稳稳地小学毕业了。毕业考试那天,六年级的学生是坐在大操场上考试的。先排好队形,再每人张开双臂拉开距离,前后左右都是两个臂膀的距离。我们盘腿在地上坐好后,老师把抄有题目的黑板抬了出来,放在前面。我们坐在泥土地上,答卷纸下衬着硬纸夹子,用铅笔答卷。语文题是作文,算术题也没难倒我。我属于最早交卷的几人,交卷前,老远斜看我二姐,她皱着眉头在思考,估计会有几道难题做不出来,我偷偷把后面的几道难题的答案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揉成团,交卷时路过她身旁,把纸团扔给她。上私塾时,我二姐帮过我,到了小学高年级,我的学习比她强了,常常帮她算题。其实我二姐并非不聪明,但她在家中只比我大,从小也很娇惯。她很好玩,还常与村里的女孩子们参加演节目,用我三哥的话说:“太疯了,学习不专心。”

小学毕业后,我想上中学,但对考取中学并没有抱大的希望。因为村里比我大的孩子有的考了几年、好多次,都没有考上;其中有个比我大三岁的,已经考了七八次,都没考上。那时解放区的学校刚成立,有初等师范、初中等学校,分夏季和冬季两次招生,考试的时间由各校自主决定,所以夏季和冬季都可考不同的学校。

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去投考莱西一中,把四天的干粮和咸菜放在一个柳条篮子里,上面盖块白布。因为是夏天,行李只带了晚上盖的一条布单子,还有一个喝水的搪瓷杯子,与邻居家的一个男孩结伴,高高兴兴地上路了。与我们结伴的,本来还有一个比我大一岁的男孩,他临走时,提了一下带干粮的篮子,觉得太重,路又远,吓得哭了起来,不敢去了。

当时的莱西一中位于县城东北的义店,离我们村有60华里。我俩是第一次出门远行,朝着大体的方向边问路边走,从大清早出发,到太阳离西山还有一竿子高的时候,终于看到了学校的身影。因为我们早就听说过,这所学校有一座二层小楼,是全县唯一的一座楼。那时的农村孩子,从未见过楼房。当我俩远远望见这座小楼时,把篮子放在地上,高兴地跳了起来,并在附近找了个高一些的地方瞭望赞叹了半天,然后抱着“赶紧走,看小楼去”的愿望又飞快上路了。

一到学校,只见考生云集,熙熙攘攘。这可把我俩吓坏了,就招100个学生,这么多人来考,我们能考上吗?我俩木木地在那里站了半天,我推了下同伴说:“考不上拉倒,先去看小楼吧。”

歇了一夜,第二天,不管有没有希望,我俩参加了考试。考语文和算术,上、下午各一门,一天就考完了。考后第二天,每一个考生都要经过面试。面试男生的是男老师,要求把裤子脱下半截,后来我才明白那大概是为了看看是否有疝气。然后老师要问一两个问题,我被问的是最简单的问题:你家里有什么人,几亩地等。我入学后才知道,一个同学曾被问了一个怪问题:“你上小楼了吗?”“上了。”“楼梯共有几磴?”这个同学当时只顾高兴地爬楼梯,没有数有几磴,没答上来。不过这并没影响他被录取,因为面试可能只是为了看学生是否口吃、反应是否迟钝等。

面试完了,还要等两天后看榜。因为考完试老师就批卷,接着就出榜公布。我俩去看榜时,是从榜的最后一名向前看,看到半截还没有我俩的名字,我说:“走吧,没考上。”忽然,我的同伴惊喊起来:“呵!那不是你的名字!在前面!”我一看,果然,我是第七名。我高兴极了,打算立刻回家,告诉家里人。但刚离开不多远,又不放心:录取的是不是我?有没有重名的?又回到榜前从头至尾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恰好这时有几位老师就在榜前说话,有一位老师说:“包括王世敬在内的这七名考生,每人的平均分都在85分以上。”另一位老师说:“考生太多了,平均二十几人录取一个,太难了!”我一听老师的话,更加高兴了,我不光考上了,还考了个第七名,85分以上!

回家的路上,不时的一溜小跑,虽然干粮和咸菜都吃光了,肚子有些饿,可一高兴,一点也不觉得累,太阳离西山老高就回到家了。知道我考上了,全家比过节还高兴,我们村里的那些同学,同年级的、高年级的都来了。他们都替我高兴,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

消息传到前街的西南角,我本家未出五服的五叔住在那里,他识字,算是村里的“学问人”,也有点孤傲自赏,平时不多来我家。那天他挺高兴地来了,坐了一会,把我叫到一个无人的房间里,他在一张纸上早就写好了7个字,拿出来让我念给他听。我一看,写了7个一样的“朝”字,我当即没打一点磕,脱口念道:

朝(zhao)、朝(chao)、朝(zhao)、朝(chao)、朝(zhao)、朝(zhao)、朝(chao)。

我念完了之后,五叔只说了一个字:“行!”就兴冲冲地离开了我家。

同类推荐
  • 调教大清

    调教大清

    我来到大清,发现这里的水并不清,水中有水鬼,山中有妖怪,天上有飞鸡,对,不是飞机......各种洋鬼子,你们到底是不是鬼呢?好吧,就算你们不是鬼,老子也要把你们变成鬼!
  • 重写近代史

    重写近代史

    近代屈辱史让多少热血男儿扼腕叹息,多少人想回到那个年代重写历史。本书介绍的是一名高学历特种兵,穿越到太平天国著名将领石达开之子——五岁的石定天身上,从天京内乱之际起步,奋力拼搏,力挽狂澜,欲推翻满清政府,结果触及世界列强利益,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火烧圆明园的惨剧会不会重演!?八国联军会不会再进北京烧杀!?丧权辱国的条约会不会再签!?割地赔款的耻辱会不会再现!?敬请关注倚田屠垄新作《重写近代史》,给你不一样的心情和感觉,必让你豪情满怀。愿意支持倚田屠垄及《重写近代史》的朋友可入Q群95640117
  • 南宫落日

    南宫落日

    《国战》系列架空历史战争小说之《南宫落日》曾辉煌闪耀的千年帝国西鲁,经历了高层内斗的剧烈动荡,又因权斗生祸,被迫与超级大国A国对决疆场,用心险恶的帝国首相,年幼无助的皇帝南宫雄,不乏勋臣勇将,仍难逃风雨飘摇。另一超级大国我国,友亦非友,损友如敌,国与国之间尔虞我诈。战场上你死我活,政坛上另有一番较量。皇族南宫家族百炼成钢,依然难逃覆灭的宿命。
  • 甘肃文史精萃1:史料卷

    甘肃文史精萃1:史料卷

    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置兰州总管府,府治子城,(今兰州市城关区鼓楼巷一带),兰州之名,始于此时。其名由来,据《元和县图志》载“取皋兰山为名”,所以称兰州。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改子城县为五泉县。并在皋兰山北麓开始筑城。当时新筑城址约在今五泉山公园以北的鼓楼巷、三爱堂之间。这座城东西长600余步(一步为5市尺),南北宽300余步。因系唐代所筑,故名“唐城”,俗称“唐堡”。
  • 枭臣

    枭臣

    穿越至大明孝宗弘治年间,成为一名世袭锦衣。江山变幻,荣衰谁主。喝一杯满殿香,且看那红尘俗景。嚼一块虎皮肉,且听那雨打浮萍。哼一曲临江仙,且随那风起云涌。呼一声大丈夫当如是,这才要独掌权衡。且看锦衣缇骑,股肱心腹,鲜衣怒马,绣春刀出…扬威锦衣卫,一把血刀屠倭寇、斗藩王,开创锦衣霸业。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将军花白发,征人空回首。短褐垂首笑,长衫倚红楼。我怜大好关山月,又笑北疆好个秋。回首无人处。也罢!敬尔一杯酒。遥想年少时,戈矛同仇——穿越,权倾天下烽烟四起,乱世纷争,各国交战,群雄争霸,豪杰喋血战场,看帝王金戈铁马,恣意恩仇,长剑所指,气吞万里如虎!
热门推荐
  • 荣枯

    荣枯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徐亦,本一风谷美男子,奈何太贱造驱逐。山谷里走出来的妖孽,背负着随遇而安的使命走进了江南,走进了学校,走进了无数人的梦中……
  • 改变:用新的自我缔造新的生活

    改变:用新的自我缔造新的生活

    书中讲了很多方面的重新塑造,要想改变你的人生,你无须改变书里所谈到的一切,只要你能改变其中一部分,你整个人生就会有很大的改变。譬如说,只要改变你的习惯,培养好习惯,就找到了好方法,好方法能改变你的人生;只要改变你的心态,塑造积极的心态,保持振奋、积极的精神,这种精神就会给你力量,这种力量也能改变你的人生。
  • 卡牌高手

    卡牌高手

    卡牌在手,天下我有!拥有卡牌系统,就拥有无限可能!没有做不出的卡牌,只有想不到的卡牌!就想问问,牛比不?
  • 豪门宣爱∶腹黑帝少夺娇妻

    豪门宣爱∶腹黑帝少夺娇妻

    “陆馨颜,自你第一次遇见我起就该明白这辈子你只能是我的!”他是夢城三大家族之首的继承人,是无数人敬畏倾慕的对象,却唯独爱上了一个落魄千金,自身条件明明胜券在握,谁知竟杀出这么多情敌?该死!冷哼一声,风尘仆仆去会他各路情敌……
  • 岁岁红莲夜

    岁岁红莲夜

    她是竺湘宁,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巨额财产继承人。以失去挚爱为代价,她穿越时空,成为南玉槿桐。温柔先生一路相伴,她策马逍遥圆了江湖梦。霸道太子一路逼婚,她左躲右闪却逃不过红线缘。突然闯入的一双桃花眼,更是搅乱了她的人生计划。一道圣旨就想叫她嫁人?追上她,打赢她再说!逃婚之路竟然变成策马江湖。春水柔情竟换来狠绝背叛。霸道太子虽没有甜言蜜语、柔情蜜意,却是最坚实的靠山。“小丫头,逃过、笑过、恋过、伤过,疯够了,闹够了,跟我回宫。即使我会气你、伤你、恼你、怨你,也不会离开你。”
  • 星河武士

    星河武士

    肉身修炼是无限,气功师、先天境、神境、天人境、长生天境,每一种境界都将带来脱胎换骨的变化。方小白,一个背负血海深仇的小人物,如何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故事。本书可以看到:千军万马挥舞大刀长矛的古战场机甲骑士手持等离子刀纵横星空武道强者穿梭虚空硬撼星际战舰无数的星球文明,无数的星际怪兽
  • 千秋仙迹

    千秋仙迹

    苏白偶然将一条白蛇投入了上古洞天法宝。匆忙打开,却发现白蛇已经修成大妖,发誓要报囚禁一千年的大仇。再次打开,白蛇蜕皮成龙,甘愿降服苏白,脱离这两千年的牢笼。第三次打开,白龙化形,如冰的女子裣衽行礼,不悲不喜。
  • 我是侦探:原城罪

    我是侦探:原城罪

    沉睡两年的侦探莫琰无意间又遇见自己的宿命“黑风衣”,这一次他不会再败。
  • 灵神之路之绝世灵神

    灵神之路之绝世灵神

    这是一个以灵力为主的世界,这里的每个人都会在自己10岁的时候令自己的灵力觉醒,灵力一共有六种属性:风,水,火,光,土,草。当然每个人只可修炼一种属性,然而令人可悲的是也有觉醒失败的,这些人注定一辈子成为奴隶…………当前世是神的柳灵风灵力觉醒,又将会以来怎样的风波呢?……少年林布自柳叶村而出,手持六灵神剑,脚踏龙族神龙,奔向了属于他的强者之路…………
  • 半吊子的聊斋

    半吊子的聊斋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一个半吊子在一幢破房子的破浴室里得到了一支判官笔,而这支笔竟然是阴间判官更换钢笔之后的淘汰品,它被冠名为“神棍”并藏匿于半吊子的左臂中助他得逞“千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