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47000000039

第39章 位置(4)

精简整编终于开始了,只不过比原计划推迟了半个月。

史志办的不平静,引起上级很大关注。告状信满天飞,出现“张冠李戴”事件,网上热炒,负面影响不小。头三脚没踢开,主任感到很没面子,上级对是否继续使用他,也有了不同声音。

精简整编冲击最大的,就是中层领导。这个层次的人要想继续担任相应职务,就得脱胎换骨地重新竞争上岗,和血气方刚、有才有识的年轻人同场竞技,要想胜出谈何容易?

姜晴问陆战:“你还不报名?”

陆战很干脆地说:“我没资格!”

姜晴忙说:“报得人很多,其他见习人员也报了。”

陆战犹豫了,他开始对这份工作有些不感兴趣了,至于当领导压根就没想过,那么他在这里耗着究竟图什么呢?整编不整编与他有关吗?

陆战沉默了好久,他觉得眼下还需要有个落脚吃饭的地方。想到自己的标准已经降到维持生存的地步,不由有些心酸。

这期间,梅林又给他打过电话,说特别需要一个写手合作。其实,他和梅林上大学时,就有过合作的基础。那时的梅林虽然学习成绩一般,但有音乐特长,她会弹钢琴,声乐也很入门,每次学校文艺演出,她既是组织者,又是当然的参与者,陆战那时就与她合作过一个话剧,受到一致好评。可每次梅林提出与他合作,陆战都是犹犹豫豫的,他从心里舍不得史志办这个位置。总寻思:等纳了编,用业余时间也是可以写作的。

精简整编如火如荼地进行,但这时上级对主任的信任程度已经大大降低。原因是又出现了一封匿名信。此信措辞严谨、逻辑缜密、论据充分、文采飞扬,看了这封信的人都为之一振。

这封匿名信到处开花,从中央到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都有投递。

匿名信对这次精简整编的初衷提出质疑,批评精简整编负责人不遵守客观规律,急于出政绩,搞得怨声载道、人人自危,谴责主任生活作风不检点,花边绯闻频出,败坏了风气,这样的人岂能担当重任?

单位有人猜疑,这封匿名信出自老谭之手。不少人认为,老谭的头不好剃,第一任主任就尝尽了他的苦头。那次在中层干部会上讨论精简整编的话题,老谭持不同意见,虽然没有与主任当场争执,但事后把观点发到了史志办内部网,鼓动大家讨论。大家措辞犀利,咄咄逼人,在强大的舆论攻势下,让主任很难堪。事后,主任想拔掉他这个“刺头”,可老谭像块橡胶,看着软软的,咬却咬不动。以后老谭天天到主任办公室讲理,且坐下来就不走,直到主任又因别的事悻悻离开这个单位。

如今,老谭又出新招,在大刀阔斧的精简整编浪潮中,处处设阻,暗暗分流。

陆战看着老谭的空座位,有些发呆。桌上的物件虽然堆积如山,但摆得整齐有序,像是主人刚刚下班,上班时还会到位。

据说,那封匿名信从中央到省市领导层层都有批示,市领导还亲自到史志办进行调查了解。

不久,召开全体人员大会。会前人们普遍猜测,主任挺不住了,精简整编有可能偃旗息鼓。

坐在主席台上的主任,脑袋低垂,眼睛微闭,与宣布精简整编方案时的气宇轩昂已不可同日而语。轮到主任讲话时,掌声四起,且一直持续,主任刚要开口,就会被一阵更加猛烈的掌声压住,这显然是在鼓倒掌。主持会议的领导不得不起身,挥手将掌声止住。

主任的讲话言简意赅,但无疑又给人以震撼。他说:“我知道大家对我有成见,但开弓没有回头箭,精简整编势在必行,只要我在位一天,精简整编就要进行到底。”

会场上立时混乱起来,有的高声叫喊,大有群起而攻之的态势。见此状况,主持人立即宣布会议结束,说有问题单独找领导说明。

接下来发生的事更加离奇。第二天一早,主任发现有人从他办公室的门缝里塞进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女儿在美国被硫酸毁容。”

主任犹如当头挨了一闷棍,立时就蒙了。他只有一个女孩,美貌如天仙,在美国留学已四年,研究生就要毕业了。女儿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那等于要他的命啊!他好半天才想起给女儿打电话,可电话一直无法接通,这下他可真慌了,立即报了警。

警察了解了情况后,通过美驻华大使馆与中国驻美大使馆联系,很快获取了主任女儿的信息:她安然无恙,正在教室上晚自习。

主任这才长出了一口气。

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久,主任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内容是:“你家的饮水管道投掷了剧毒农药。”

这次,主任没有像上次那么慌张,但也及时报了警。经过有关部门检测,又是虚惊一场。但他心有余悸,一直在单位与大家共餐,还让家里人回乡下老家躲避了一段时间。

这两起案子至今也没有告破。纸条是打印的,上面没有留下指纹,那天恰逢监控录像检修,没有资料可查。发短信的手机号码无名无姓,是网络虚拟,没有固定地可供查阅。

姜晴在办公室边摇头边笑,说:“太别出心裁了,真难以置信!”

有人猜想这事会不会与老谭有关?但也有人却持不同看法,说这里比老谭有道行的人不在少数。

陆战猜测:“张冠李戴”事件倒像是老谭自编自导自演的苦肉计,因为,按他的脾气性格,如果与他无关,早就闹翻天了,看来他还是默认了。

陆战又不解地问自己:他这是何苦来呢?

想想,陆战又自答:可能为给新主任上眼药,好让市里领导早日换掉他,精简整编搞不成,老谭的既得利益也就保住了。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

很快,史志办组成调查小组,对每个人进行了询问。尽管陆战有些心里准备,调查小组也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老熟人,但轮到他时还是有些紧张。调查人很会调节气氛,一阵寒暄过后,陆战便松弛下来。他们先是称赞陆战是个老实人,并以一种同情的口吻感叹陆战见习几年纳不了编的窘境,最后才把话题转到匿名信、纸条和短信上。说有人对新主任精简整编有意见,但又不摆到桌面上,出此下策发泄抵触情绪,为党纪国法所不容,史志办的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精简整编这个大局。

陆战点点头。

接着,调查人便直截了当地问陆战是否清楚何人所为?

不清楚。调查人员看看陆战,那个准备作记录的年轻人眼神里透出诧异。

发现你周围的人有什么异常吗?

没有。

你在办公室听到有人议论过此事吗?

没有。

调查人沉思片刻,说有些事你不说,别人也会说,谁说谁主动。如果陆战能够提供可靠线索,帮助查出嫌疑人,组织上将即刻着手考虑他纳编的事。

这的确是一个诱人的承诺!

但陆战仍然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均是一问三不知,大家在办公室议论的话一个字也没有吐。陆战知道调查组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他不是小孩子了,自古以来,告密者都没有好下场。

调查人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开始收场,说给你添麻烦了,要是想起什么随时跟我们联系。留下联系方式,告辞。

陆战没想到这么快就完事了,他隐约感到办案人或许是有意放他一马。

接下来的日子很沉闷,同事间都有意避讳扎堆,有的打了照面,勉强招呼一声,眼神也是游离的。姜晴的电话也少了,总是一个人蔫蔫的,陆战估计:调查组也问过她同样的话。

没过几天,单位通知:在全体人员中进行作风纪律整顿,时间半月。分理论学习、对照检查、整顿提高三个阶段。整顿均利用正课时间进行,亟待处理的公务,晚上加班。整顿期间,规定任何人不得接电话,不得会见客人,不得请假。整顿结束后,每个人交一份书面思想汇报稿。不少人有抵触情绪,悄悄议论:这纯粹是主任回击报复,一人得病,让大家吃药。

期间,还以保密普查为由,对每个人的微机进行了检查。结果从陆战微机的回收站里发现了那封到处开花的匿名信原稿。检查人员没有声张,偷偷报告了主任。陆战很快被请进主任办公室。面对主任的质问,陆战一脸无辜。主任也觉得“见习人员”身份的陆战不可能干这种事,便提醒陆战想想有没有人用过他的微机?陆战突然记起来了,说一周前的一天晚上,老谭打过电话,说他在办公室,他的微机打不开了,想查个资料,要自己的开机密码,陆战没多想就告诉了他。主任问:是不是晚上八点多?陆战想了想说:差不多,记得刚看完焦点访谈,讲得是查地沟油的事,那时老谭来的电话,所以印象比较深。主任说:我们查过当时办公楼门卫的录像,老谭确实来过办公室。陆战一下子急了,说:“这是栽赃陷害呀!”主任劝陆战冷静,说这事就别声张了,知道他是什么人就行了,对老谭的情况组织上已有所掌握,你们办公室的姜晴也介绍了一些,老谭的事以后会有结论。

陆战怎么也想不通,老谭会陷害自己。

陆战仔细想想:主任说得对。老谭现在闲在家里,没事找事,自己还没有纳编,犯不着跟他扯淡。再说,老谭也可能是无意的,也许他的微机真出了毛病。至于谎称用自己的微机查资料也情有可原,任谁也不会说出写匿名信的真相。

千万别与小人为敌,因为小人自有对头。

整顿结束后,每个人都像被软禁过一样,终于得到解脱。

姜晴错过了许多电话,她要一个个补打。

陆战站在玻璃窗前看着遥远的天外,感到一片索然。

又过了几天,单位召开全体人员开会。这次会议内容大大出乎人们意料。主持人宣布:主任调离。

会场突然静下来,接着是一片嘀嘀咕咕的嗡嗡声。主席台上的领导,都对主任作了简要评价。说他工作有魄力,刚直不阿,敬业奉献,坚持原则,不徇私情什么的。最后,主任又说了几句话,他说:“我知道你们对我有怨气,但精简整编是大趋势,不精简整编就没有出路,我相信,下届主任还会举起精简整编的大旗。”言毕,会场一片骚动。

据说,组织上跟主任谈话时,他不想离开,他想舍得一身剐,也要把精简整编进行到底。但家人总觉得缺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胆,在亲戚朋友再三劝说下,他最终还是妥协了。

事情总会有个结局,无论多么好的事情,也无论多么坏的事情,都会有结局。

主任调离的时候,眼里含着泪水。

会议在沉闷中结束。姜晴懒散地搬着椅子回到办公室,还未坐稳便说:“我倒觉得他还是个干事的人,不像前几任。人还是要有些良知的。”

这句话提醒了正在窗前发呆的陆战,他突发奇想,想去看看主任。

敲开主任办公室,他正一个人收拾东西,陆战上前要帮他,被主任委婉地谢绝了,他说:“我是落魄的人,让人看见对你不好。”话音刚落,果然进来几个人。

主任示意陆战不易留此,便向来人打过招呼,随陆战走出办公室。

在楼道里,主任悄声对陆战说:“我知道你的好意,但我失信了。”

陆战抬着头,闪烁不定的目光不安地看着主任,脸上努力浮出一个僵硬的笑容。

主任镇定地说:“人不一定在一棵树上吊死,以后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他像是在自慰,又像是在提醒陆战。

然后两只大手紧紧握别。

陆战有些激动,眼睛里满是忧郁。

之后,迅速传出陆战是主任的人,如果精简整编顺利进行下去,老谭的位置将由陆战取代。

史志办又恢复了平静。

周一上午十点开会,新主任就职演说。

陆战对姜晴说:“我不去开会了,感冒发烧,正想回宿舍。”

姜晴开玩笑说:“是思想病吧?是不是在留恋走了的主任?!”

陆战说:“我是怕传染大家。”

姜晴忙说:“不去不去吧,但我可以把会议主要内容告诉你,让你提前高兴高兴。”

陆战看看姜晴,又低下头,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姜晴诧异,说:“怎么如此不屑。告诉你吧,要对咱们这批‘见习人员’启动调入程序了。”

陆战仍低着头,“嗯”了一声。

姜晴又说:“听说这任主任识相,随和,好说话,不是大折腾型的。”言毕,搬着椅子走出办公室。

开会回来,姜晴很忧郁,全扫会前的兴奋,她对陆战说:“听说又有人刚刚办了正式调动手续。”

陆战没吱声。

姜晴叹叹气,又说:“什么时候才会轮到我们啊?近来经常睡不着,睡不着就烦闷,烦闷了就在家上网,一夜一夜的。”

有人说,人生最大的享受就是睡觉睡到自然醒,既没有着急的事,也没有求人的事,更没有不愿意办的事,心里平平静静,安安稳稳,那才叫快乐。

陆战和姜晴是同命相连的人。他听着姜晴的心声,顿时生出些许惺惺相惜的同情。陆战看着姜晴的神态,觉得她确实像换了个人似的,脑门的刘海垂直下来,她虽然化过妆,但疲态还是显而易见:脸有些浮肿,眼圈重而黑,雀斑更浓密地显现出来,血丝好像植物的藤蔓肆意伸向眼眶深处。

陆战摇头苦笑,他的眼睛里少了以往的忧郁,却多了几分淡定。

午间,陆战走到花坛旁。经过工人师傅的精心护理,花坛里枝繁叶茂,花团锦簇。玫瑰、海棠、三色堇、郁金香盛开着,也有一些含苞欲放的,它们的枝叶随时都会喷薄欲出。那些仙人掌,远远看去,像举起的双双小手,做着随时迎客的姿势。

这个夏天,办公室很平静。人们对所经历的林林总总,风风雨雨,已经疲惫了、厌倦了,都希望过平平安安的日子。

日子又回到了原点:老谭仍然是传记组负责人,在别人撰写的稿子上勾勾画画。但仍然怨声载道、牢骚满腹。陆战照样边干活边构思诗篇。姜晴还是常聊电话。

老谭再次回来上班的第一天,就和每个人谈了心,然后组织在一起开了会。他严肃地指出:有人说那封匿名信是我写的,简直是无稽之谈,纯粹是诬陷!大家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能人云亦云……

陆战想提自己微机上稿子的事,但又控制住了,他不想惹是生非。

同类推荐
  • 寻找雅葛布

    寻找雅葛布

    薛舒,上海新锐作家之一,不仅擅长写市井小说,她所写的一些女性题材小说,更是从另一个角度关注都市女性的爱情与婚姻生活。女性的价值观体系建立在她的文本情绪因素上,以其独特的凌乱难理的小说情节勾勒出了都市女性复杂而丰富的生活。“上海新锐作家文库”是上海市作家协会与上海文艺出版社联合编辑的丛书,出版上海年轻一代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集中展示上海新世纪成长起来的作家们在文学园地辛勤耕耘的创作成果。
  • 志明与春娇

    志明与春娇

    一个发现女友劈腿傍老外,一个不堪男友软性性侵害。跌入情感黑洞的男女烟民,谱写吞云吐雾的纯爱乐章。鬼才彭浩翔导演的《志明与春娇》由于粗口写实镜头过火,《志明和春娇》在香港上映时被定为三级片。
  • 紫藤花影

    紫藤花影

    这是属于我们的年少时光,记录着独一无二的青春故事。我们在磕磕绊绊的成长路上相伴,在这条路上哭泣,在这条路上歌唱……那些淡紫色的梦,那些美丽而忧伤的秘密,永远都藏在那如诗的青春岁月中。本书收录了校园青春文学四十余篇,都是关于花季少男少女成长过程中那些另人回味、难以忘怀的温暖故事。包括课堂上的故事、朋友间的故事、师生间的故事,记录了他们的笑、他们的哭、他们的烦恼、他们的追求、他们的叛逆,还有他们那懵懂的爱情。本书字里行间透露着青春的气息,或温暖感人、或唯美浪漫、或幽默风趣的故事触动着少男少女的心,记录了他们的成长历程,承载了他们的梦想和纯真,再现了属于他们的青春岁月。
  • 家住厕所

    家住厕所

    林那北,女,中篇小说选刊杂志社社长、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出版作品十三部,多次获奖,入选2002年中国文学年鉴、2003中国年度最佳中篇小说等数十多种年度权威选本。有小说被译介到海外或改编成影视作品。
  • 利益链

    利益链

    这年头总是先当上孙子的人才能先做上大爷。只要是人,就会有缺点,就能被我们利用。我们总是先出卖尊严去换取金钱,然后再用金钱来换取尊严!饭你不能一个人都吃了,那才是长久吃饭的原则。关系就如同机器,平常就要维护好。女人是最不能得罪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利益链上的一环……
热门推荐
  •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六卷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六卷

    本书中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个贴近生活的精彩故事,反映着当代生活的广阔图景。它们不仅能教会你如何理解生活,更能教会你如何热爱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读者的心智、使读者得到精神享受,是编者编选此书的最大愿望。
  • TFBOYS系列之逗逼三人组

    TFBOYS系列之逗逼三人组

    千总版本(版本太多,举个例子)“白苗苗,是你偷吃了我给楠楠买的零食吧。”“小孩子吃那么多会长胖的。”“......”“白苗苗,是你偷穿了我的白衬衫又扯掉一个扣子的吧。”“偷穿是偷穿了,不过扣子是被我强壮的肌肉撑破的;羡慕本菇凉吧,哦呵呵呵呵。”“......”“白苗苗...”“憋说话,吻我。”“......”高冷的千总早已习惯了有逗逼女白苗苗的存在,有一天,白苗苗离开了他的生活,他开始恐慌了...“嘿!小伙子,找你女朋友呢!”白苗苗一脸猥琐地笑着。“谁说的,我在找我的妻子。从现在起,我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我当然是负责貌美如花了。”“不,你只负责生。”“......哎,你在干什么!”
  • 四教仪集注节义

    四教仪集注节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生了宝宝踹了爹

    生了宝宝踹了爹

    相亲之后,他对她突感兴趣。身为高干子弟又是金融新星的他对她展开轰炸,从未受过挫折的骄傲男人在她这里却屡遭拒绝。一次酒宴上,两人阴差阳错成了事。她让他忘记这夜,他只能选择远去。数年后归来,她带着乖巧女儿出现在另一男子身边,他决定,这次再也不放开她。
  • 莽原传奇

    莽原传奇

    解放战争初期,中国正处于天翻地覆的历史变革前夜,中共B省省委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派遣孔冬等汉族青年干部和巴特尔等蒙古族革命青年,到白音旗建立根据地。这些青年干部虽然缺乏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经验,但他们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坚定的革命意志及纯洁诚挚的同志之爱。他们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灵活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紧紧依靠以道尔吉、义和巴日、阿木冷古、巴达尔呼为代表的蒙古族贫苦农牧民,真诚团结以小王爷敖拉扎布为代表的开明士绅,发动群众迅速建立起民主政权、革命武装及党的组织和各种群众组织。
  • 紫血弑神

    紫血弑神

    弑神,乃是盘古的杀戮形态,继承弑神之魂之人,大多为无情无义之人,因人在世不可无情,弑神一族不断减少,现已寥寥无几,弑神一族传说一百年必有一男丁可继承弑神之魂,弑神一族以往都是以男丁继承起弑神之魂,可这一百年,偏偏一个绝世风华的女子继承起了弑神之魂........
  • 布萝莉异界游

    布萝莉异界游

    这是被穿越者附身的布罗利娘化后,在各个次元装逼打爆世界,帮助主角完成主角的愿望,获得无极点,吊打各种反派的故事。
  • 荆棘玫瑰

    荆棘玫瑰

    命运坎坷的女孩,青涩内敛,她的成长历程就如同铺满玫瑰与荆棘的道路,美丽却刺痛!浪漫绚丽的初恋,梦幻美好却终究是美丽的梦!虽然爱的真切爱的强烈,但是背景的差异给了他们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 求索中国特色现代农业之路

    求索中国特色现代农业之路

    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非常明确地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因而“发展现代农业”自然成为今年农业工作的主题。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决定。现代农业是与传统农业相对应的农业形态,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普遍使用现代生产工具、全面实行现代经营管理为本质特征和主要标志的发达农业。发达的现代农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所必须追求的目标。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不仅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产业基础。
  • 新娘很火爆

    新娘很火爆

    现在是怎样啦?她兰皓雪是跟这姓尹的一家人犯冲吗?打从大学时代起,她就跟学长爱情长跑了六年,本以为最后跟她牵手步上红毯的男人必定是学长,没想到学长竟然背着她偷吃,而且嘴巴还没擦干净,结果婚礼当天,第三者心有不甘,找人上教堂大闹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