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小语种招生
小语种招生也是普通高考招生中的一种,又叫做非通用语专业招生(俗称小语种)。这类招生要求考生通过由教育部批准的具有小语种招生资格的部分高校自行组织的相关考试,成绩合格者被录取到这些高校就读除英语之外的外语语言类专业。“小语种”是指除英语之外的其他外语语种,包括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朝鲜语等。高校招收小语种专业可自行组织命题、单独考试录取。
各校招收小语种专业的单独考试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测试考试的文化课,一般有语文、外语、数学科目,面试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考生被录取并入校学习后,不得转入其他专业。
【报考咨询】小语种招生疑难问题解答
1.全国有哪些高校可提前招收小语种专业?
答:截至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全国共有19所高校在高考招生中,可提前招收小语种专业。这些高校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外交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大连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四川外国语学院、西安外国语学院。由于招生的变化,相关大学的咨询电话和网址,请登录“高考中国网”(http://www.gaokaochin.com.cn)查询。
2.小语种招生一般都设置有哪些专业?
答:“小语种”是指除英语之外的其他外语语种,一般来讲包括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朝鲜语等。高校招收小语种专业可自行组织命题、单独考试录取。
3.高考中涉及小语种专业的招生主要有几类?
答:小语种正式的名称是“非通用语种”,主要是指英语之外的其他外语。对于考生来说,要关注19所高校小语种提前招生、部分高校小语种专业在本省单独招生、高考各批次中的小语种专业等三类招生。这三类招生的专业虽然都属于小语种,但报名、录取的时间、方式等都有很大差别。考生和家长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报考。
(1)19所高校小语种提前招生
这些高校是经过教育部批准的,其小语种专业可自行命题,单独考试录取。考生被录取后,一般不再参加普通高考,也不能转到其他专业。高校组织的小语种测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一般考语文、外语、数学等科目,面试则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此类招生由各高校自行公布,考生和家长可以直接向有意报考的高校咨询有关问题。院校名单如前所述。
(2)部分高校小语种专业在本地单独招生
部分高校的小语种专业在考生所在省招生继续实行单独加试、单独录取的方式。比如200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部分外语专业实行在京单独招生,招生总人数达166人。
这四所高校的小语种专业文理兼招,具有北京市正式户口的高中毕业生都可报考,不需要有小语种基础。报名一般在三四月份进行。考生报名后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口试和面试,考试内容包括英语朗读并回答问题、模仿发音、中文朗读、知识面考查,身高、体型、五官等也要符合要求。
报考小语种单独招生专业的考生都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报名、志愿填报、体检与其他考生同步进行。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不必再填写上述院校的单独招生志愿。
上述专业录取时,既要看考生的高考总成绩和口试、面试成绩,还要看外语、语文的单科成绩。小语种单独招生专业将在高考提前批次录取前单独录取,如果考生未被录取,不影响后面其他志愿的录取。如果考生已被上述专业录取,不能再被其他高校录取。
(3)高考各批次均有小语种专业
除上面两种招生方式外,在高考各批次中都有小语种专业。比如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院等高校的小语种专业会在一些省市提前批次招生,其中北大的小语种专业只招收有志愿考生。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高校在本科一批中招收部分小语种专业。在本科二批和专科批次还有部分院校招收少量小语种专业。
这类小语种专业的具体招生专业和人数将在当年的招生计划中公布。小语种专业报考的时间方式与报考同批次的其他专业相同。
4.小语种招生考试在哪里进行?
答:大多数小语种招生学校在当地设有考点,面试和笔试一般在当地进行。
小语种招生院校按有关规定实行自行组织命题和单独考试,在全国统考前录取,考试方法每个学校不尽相同,大多由朗读、对话和知识面测试等组成,个别学校还要求考生对所报小语种进行语音模仿,时间为10分钟左右,考查点主要是语音、语调以及理解、表达等综合能力,同时对考生的身高和形体有一定的要求。考试结束后,顺利通过面试的学生将收到报考学校的合格证,具备小语种招生提档资格。小语种专业提档在所有批次之前,各有关招生院校将按合格学生的成绩顺序从高到低提档。由于提档时间相同,所以考生不能同时报考两所学校。报考小语种专业并不影响其他志愿的选报,考生还可以正常选报其他高校的志愿。但是,考生被小语种学校正式录取后,按照教育部规定,不得再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录取。有的学校同时规定,新生入学后也不得转入其他专业。
5.小语种报考情况如何?小语种招生为何受追捧?
答:招生名额并不多,也没有什么优惠政策,为什么小语种在招生中却受到考生的追捧?专家分析,中国日益开放的背景、就业前景广阔的现实以及个人提升素质的需求,是小语种受到考生追捧的三大主要原因。
据北京语言大学招办负责人介绍,去年北京语言大学招收小语种25人,报名人数高达千人,竞争非常激烈。产生小语种热的原因主要在于:首先是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和平中崛起的大国,与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的往来日益密切,一些欧美之外的非英语国家,也正在与中国建立良好而密切的合作关系。语言作为最起码的沟通工具,使得这些小语种的作用正日益凸显。其次是小语种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有广阔就业前景。第三是学生越来越重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少报考小语种的考生认为,高中阶段把英语基础知识学扎实了,大学可以继续自学,而再学一门语言,无论是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还是提高竞争能力都有好处。因为语言不会过时,它还能帮你接触到更多新事物。
几年前有关部门曾对北京地区的导游进行了一次调查,其结果令人吃惊:小语种导游寥寥无几。当遇有小语种外国游客时,许多旅行社只好去一些院校、研究所找人做兼职导游。现在暑假一开始,北京的涉外导游培训班以及社会上的非英语培训班就人满为患,日语、德语、法语等语言培训备受青睐,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韩语、俄语、阿拉伯语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小语种也炙手可热。
6.小语种招生初试面试包括哪些内容?
答:初试面试的内容包括:考生阅读指定英语短文;朗读指定段落;用英语回答考官提问。复试笔试一般有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复试面试将进行全程录像,包括英语测试、知识面测试、非通用语种发音模仿。
7.小语种就业前景如何?
答:调查显示,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小语种。这三类明显处于“第一集团”的语言,不仅是联合国的通用语言,而且使用人口数量也比较大,算得上是小语种里的“大户人家”;日语、韩语是“第二集团”,这与中国近年来加强与亚洲邻国之间的各类交往密切相关;而阿拉伯语是近两年才火起来的“新秀”。
小语种好就业的现实,使得很多家长和学生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剑走偏锋”,专挑没听说过的专业报名。专家指出,报考这类冷门外语专业也要谨慎评估风险。毕竟冷门专业需求量少是事实,4年后的就业形势很难预测,而且还要尊重孩子的特长和兴趣爱好。
8.报考小语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近年来,小语种提前招生录取方式受到越来越多考生和家长的关注。我国加入WTO之后,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家驻外机构、国家机关、企业和外资外企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也明显增加,小语种人才的就业前景普遍看好。据一些招生院校统计,近几年小语种专业就业率几乎是100%,由此,对考生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合理地选报小语种专业?
(1)选择专业要结合兴趣
专业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人职业规划的起点。因此在选择小语种专业时,首先应该从未来职业发展的角度考虑,尤其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看看自己喜欢学什么、适合学什么样的专业。
凡是学习小语种专业的学生,都必须选修第二外语。本科毕业时,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都能达到四级水平,有的甚至通过六级。有的学生为了增加就业的砝码,还会学习第三外语或者法律、经贸等专业知识。由此可见,选择报考小语种专业,意味着将开始一段非常辛苦的大学生活。从某种程度上说,语言学习的过程也是十分枯燥,特别是某些小语种的发音十分特别,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练习,记忆、背诵、阅读大量的词汇、语句和文章。能否学有所成,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看本人是否具备学习语言的天赋。
判断是否具备学习语言的天赋时,可以从平时生活中的语言模仿能力、对语言的记忆能力等方面进行小小的测试。比如,当别人说一段你听不懂的地方话时,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惟妙惟肖地模仿出来。如果语言天赋强,不仅能模仿,还能较快地从中找到这种语言的发音规律或方法。
(2)报考时特殊要求要弄清楚
限于师资力量和语言教学的特点,开设小语种专业的高校一般采用单独编制20人的小班进行教学。各高校小语种专业每年招生人数都不多,一个语种一般是10~20名。所以大部分高校在招生时都有一定的限制条件,这些情况考生也要认识清楚。
首先,部分高校小语种不是面向全国进行招生的,有的只是选择部分省市招生,但是每年都会有一些变化和调整,需要考生在报考前了解,自己想报考的大学是否在本地有招生计划。
其次,部分高校小语种招生不接受个人报名。高校一般会规定一个省的几所省重点或者示范性高中具备推荐学生的资格。高校在制定推荐原则时,一般是让生源高中通过一定选拔程序后择优推荐;还有的高校则严格限制推荐的男女生数量,这就是通常说的确定省、中学、语种和男女生比例。比如,2007年一些小语种招生高校的招生简章中,就明确规定了只有指定重点中学的应届毕业生才具有报名资格,而且要统一由中学填写推荐表进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