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61400000021

第21章 历法的种类(2)

据传说,儒略·凯撒的生日在7月份,而7月份又是大月,所以他常常以此而引为自豪,并夸耀自己的非凡。不料儒略·凯撒在改历后1年便遭暗算一命呜呼了。他的侄子屋大维于公元前27年继位后,一跃而成了罗马的最高统治者,并享有奥古斯都的盛名(奥古斯都是“神圣”的意思,这是当时罗马人对他的尊称)。不幸的是,儒略·凯撒规定的“每隔3年一闰”的法则,被僧侣们误解为“3年一闰”了,这样从公元前42年置闰到公元前9年再闰的时候,竟已经置了闰年12次之多。比原规定多了3个闰年。令人庆幸的是,此时的奥古斯都如梦初醒,发觉现行闰法是对儒略历的误解,于是他果断地宣布,从公元前8年到公元后4年不再置闰。从公元后8年重新施行儒略·凯撒“每隔3年一闰”的科学规定。从这一点来看,奥古斯都是拨乱反正了。但他却以此居功自傲,忘乎所以,竟滥用权力又从2月份拿出1天,加在他的出生月8月上,并洋洋得意表示自己有至高无上的尊严,可以与儒略·凯撒媲美了。从此8月就成了31天,2月则变成了28天,逢闰年也只有29天。又由于8月改成了大月,所以干脆从8月开始逢双都为大月,逢单都为小月了。

“儒略历”的平均历年长度是365天6小时(即36525天),比回归年长11分14秒,400年就多出3天多,可见“儒略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到了公元1582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颁发了改革历法的命令,命令有两条措施:(1)把1582年10月5日改为10月15日。(2)那些世纪年号不能被400除尽的年(如1700、1800年)不再算作闰年。只有世纪年号能被400除尽的年才算闰年,如1600、2000年都是。

这两条规定十分重要。第一,“儒略历”施行后,在公元325年曾规定3月21日为春分日,但到公元1582年格里高利颁布新历时,春分日实际上已经赶到3月11日了,与规定差了10天,就是说在从公元325年到公元1582年的1257年间,儒略历的节气和实际节气脱节了10天。新历的第一条措施便消除了这一矛盾。把春分日重新回复到了公元325年规定的3月21日。

第二,新历的第二条措施把“儒略历”400年中置100个闰年的规定,改为400年中97闰年,这样新历的平均年长是(〔365×400+97〕÷400=)365.2425日,比回归年仅长0.0003日(即26秒)。可见新历经过3300多年才有一日的误差,新历与“儒略历”相比当然又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新历叫“格里历”。由于它很精确,所以逐渐被世界各国所采用,因而“格里历”就是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历”,习惯上也叫“阳历”。我国于辛亥革命以后的1912年使用公历,其他一些国家采用公历的时间如表4所示;在介绍公历由来的过程中,读者可能产生一个疑问,即公历是在公元1582年由格里高利宣布实行的,那么公历纪元的“公元”是如何确定的呢?

纪元就是记载年代的起始点,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纪年法。我国古代采用的是所谓“王位纪年法”,即某个皇帝即位的那1年为第1年,以后为第2年,第3年……当更换了皇帝之后,纪年又重新开始。例如清代康熙于公元1662年登上了皇帝宝座,所以公元1662年即称康熙元年,公元1663年为康熙二年,依此类推。在西欧古罗马帝国控制的地区内,或用与我国古代类似的纪年法(它似罗马统治者狄奥克列颠称帝时为纪年的开始),或用“罗马建国”作为纪年的开始(罗马何时建国很难考证)。公元1世纪的时候,欧洲地区兴起了基督教,其势力和影响与日俱增,在所谓“罗马建国”后1284年,有一位很有才华的基督教僧侣——狄奥尼西,他提出基督教徒不应该用“异邦”的纪年法,必须改由“基督诞生”的那1年算起。据他称(当然是编造)基督是在距当时532年以前诞生的,所以下1年应该是基督诞生后的533年。这种新的纪年法最初在教会中使用,到了15世纪中叶,在教皇发布的文告中就已经普遍采用了。当1582年格里高利颁发新历的时候,这种纪年法已经沿用成习了,因此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是从公元532年开始的,而不是从公元第1年开始的。公元元年相当于我国汉平帝元始元年(辛酉年)。

至于公历的年首,则是人为的。地球绕太阳旋转是一圈又一圈,没有开头与结尾的,人们特意规定一个起点,来作为年首。按照古代的习惯,选取冬至(太阳正午高度最低的一天)后10天作为元旦(1月1日)。后来就沿用下来了。

阴阳合历

在报纸的刊头上和日历上,除了注明公历的年、月、日、星期几外,还注有农历的年、月、日、节气等等,这里的农历就是这一节要谈的阴阳合历。

我国上自秦、汉以前,下至清代末年,仅名家历法就有100余种,它们都属于阴阳合历。据说我们的祖先远在夏代(公元前17世纪以前)就使用了这种历法,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夏历”。解放后还仍然叫做“夏历”,1970年以后我国报刊上改称为“农历”。至于“农历”

一名的由来,大概是由于我国自古就是以农立国,制订历法必须为农业服务的原因吧。

众所周知,阴历的基本周期是朔望月,阳历的基本周期是回归年。而阴阳合历,顾名思义是兼顾阳历和阴历的一种历法。进一步说,阴阳合历把月亮绕地球运转一周的时间(即朔望月)作为一个月,它又把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一周的时间(即回归年)作为一年。这种历法的独到之处在于,历月,的日期代表着一定的月相,比如初一必为朔,满月则正当月中;另一方面它又与春、夏、秋、冬四季相协调。但是制订阴阳合历的最大困难在于,朔望月和回归年没有公约数,所以一年安排几个月最为合理,就成了编历家们迫切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了。

农历的历年长度以回归年为准,但1个回归年是365.2422日,它比12个朔望月多11天左右(29.5306天×12=354.3672天)。如果每年都是12个月,累积下去就会发生错乱现象,比如1980年春节在2月份,16年之后的1996年的春节就赶在8月份了,这是多么不方便呀!

古人在实践中想到,1年大约差11天,3年就是33天,于是就规定每过3年多加1个月,这样的年称为闰年。这样虽然在解决问题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但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精心观测和周密计算,至迟到春秋战国时代就发现了“十九年七闰法”,即在19个年中设置7个闰年(闰年每年13个月),其余12个年头为平年(每年12个月)。采用了这个巧妙的办法之后,19个历年和19个回归年的长度就相差无几了。请看具体计算:

1个朔望月=29.5306(日)12×19+7=235(个朔望月)235个朔望月=29.5306×235=693969(日)1个回归年=365.2422(日)19个回归年=365.2422×19=693.960(日)计算结果表明,19个回归年和235个朔望月的天数仅有009天之差(合2小时9分36秒)。

显而易见,这一发现在我国历法史上是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使得阴历和阳历比较好地调和起来了,同时历的季节月令和实际天时也基本符合了。顺便指出,这一规律首先为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所发现,当希腊发现这一周期时,我国已经成功地运用了160年之久。

南北朝时代,我国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于大明六年(公元462年)制订了颇有革新的“大明历”,大明历创立了比“19年7闰”更为精确的“391年144闰”的方法,即在391年中设置144个闰年。

在介绍“农历”的时候,有一点应该提醒,即平时有人称农历为阴历是错误的。3种历法的原理到此已经都介绍完了。我们再回顾一下,阴历仅仅与月亮的运动相关,而农历是兼顾了阳历和阴历的基本特点,它与阴历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原则差别,所以不能称农历为阴历。至于农历有旧历之称,大概是相对于公历而言。因为我国自古以来就采用农历,而辛亥革命以后于1912年开始采用公历,于是人们习惯地称公历为“新历”,相形之下农历自然就有旧历之称了,可见新历与旧历之称只是习惯而已。

由上所述可知,阴阳合历的成功之处在于巧妙地设置闰月,但是为什么有时闰三月,有时闰五月,又有时闰八月呢?这是一个与二十四节气息息相关的问题。

同类推荐
  • 必懂的军事知识

    必懂的军事知识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环保结锦(青少年科谱知识丛书)

    环保结锦(青少年科谱知识丛书)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特别编辑了这套“青少年科普知识”丛书,主要精选现代前沿科技的各个项目或领域,介绍其研究过程、科学原理、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等,使青少年站在当今科技的新起点寻找未来科学技术的契入点和突破口,不断追求新兴的未来科学技术。
  • 科学伴你行——天体世界

    科学伴你行——天体世界

    随着历史车轮的运转,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本套书内容涉及科技、经济、环境和人类文明进步等与生活协调、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既体现了高深的学术造诣,又具有坚实的人文底蕴,旨在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会、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
  • 新课程百科知识——数学小故事

    新课程百科知识——数学小故事

    本书讲述了多个数学小故事,以故事的形式来阐述数学知识,通俗易懂、生动有趣。
  • 人与环境知识丛书:关注明天的阳光

    人与环境知识丛书:关注明天的阳光

    这本《关注明天的阳光》由刘芳主编:现在,人类生活的两个世界——所继承的生物圈和所创造的技术圈——业已失去了平衡,正处于潜在的深刻矛盾中。而人类正好生活在这种矛盾中间,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危机。这场危机,较之人类任何时期所遇到的都更具有全球性、突然性、不可避免性和困惑不可知性。人类不禁会问,明天是否依然能够享受给人类带来累累果实的阳光、空气和水?明天是否依然能够在地球的臂弯里生存、生活?
热门推荐
  • 玄邺鱼肠剑

    玄邺鱼肠剑

    一个乡村贫苦人家的孩子,天赋异禀,经过艰辛修炼,竟能斩妖伏魔。魔界大门遭遇侵损,妖魔纷纷自侵损处溢出,在人间界兴风作浪,太平盛世天灾连连。历经几世几劫,骁勇善战的白狼,忠心陪伴在身边。这是一个永不言败,永不服输的故事......欢迎加入本书兴趣群qq:497710334
  • 异脉神修

    异脉神修

    诡异的神奇之旅,梦幻般的玄奇色彩!江山社稷图的神奇梦幻,仙剑烟云的龙呤鹤唳!烟澜飘洒长空破,血染金顶风雨楼。一曲芳终辞别曲,泣看红尘万里云。三生金莲出,世转轮回盘。琴魔出世,火浴青城,屠八方客,戮满门士。凡间掀波浪,群族齐会首,峨眉多风雨,堪有几回休。仇怨何时了,今日叫阎愁!
  • 龙神祭

    龙神祭

    以人之躯,染龙之血,是为龙之魔法师!而拥有龙之印者,世为龙之魔法师!
  • Boss大人:求放过

    Boss大人:求放过

    五年前,叶天璇走错了房间谁错了人,竟然还生下了孩子。五年后,孩子在机场走丢,竟然阴差阳错的回到了亲爹手里。“女人,你偷了我的东西,而且还不知一样。”
  • 左学冰鉴右学官箴

    左学冰鉴右学官箴

    《左学冰鉴·右学官箴(精华版)》内容简介:当今社会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稍有不慎即会深陷人际旋涡。所以,行走社会理应时时有所防范,掌握识人技能,学会防备谋略。《左学冰鉴·右学官箴(精华版)》惟古为鉴选取的《冰鉴》、《官箴》两书,实为千古识人为官之精华,极富现实意义的解读,对今人辅以丰富的借鉴意义。
  • 醉红颜

    醉红颜

    像女人一样漂亮的美男子耶!如果不是她从小在男孩堆里长大,早就口水流一地了!只是,表面温柔的他,实际上却是个大大的恶魔!真不明白那些村民怎么就看不出他的表里不一。可怜她,为了救回青梅竹马的未婚夫,还要忍受他的种种刁难……吼!为什么会有心动的感觉,难道她要移情别恋啦!
  • 若归来

    若归来

    由于一场车祸,我失去了爸爸和哥哥,虽然我幸存下来,却由于面部受到重创几乎毁容。原来凶手竟然是平日里视我如己出的小叔和继母。我假装顺从的继续生活,偷偷地整容并且试图摆脱二人对我的继续迫害。。。。我发誓我将会让他们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付出代价,让他们血债血偿。
  • 霉女穿越千年后

    霉女穿越千年后

    穿越了,要淡定,再淡定哈,先看看是什么朝代——什么?现在不流行穿古代,流行穿未来了?亏某女还饱读诗书,把故宫神马的逛了一遍,还想着穿越之后混个娘娘当一下,现在她的玻璃心碎了一地又一地,只写了一小本《见本天才三百六十条注意事项》书送给某只雄性腹黑,内容是这样的——第一章:如何处理姚芊洛生气状况1、不许惹可爱的姚芊洛生气!2、不许惹美丽的姚芊洛生气!3、不能惹活泼的姚芊洛生气!如果你大逆不道,丧尽天良,惨无人道地惹了姚芊洛生气,那……你自己看着办!某腹黑:“……”
  • 金牧场

    金牧场

    小说穿插叙述几条线索的故事:红卫兵重走长征路、牧民重返家园的大迁徙、在日本做学术交流等。这是几个都以主人公或主人公所代表的群体的追求失败为结局的故事。金牧场――阿勒坦·努特格――是主人公所在的牧民大队人的故乡,但是,当他们在一场生死拼搏的大迁徙之后回到故乡,这个故乡却永远不属于他们了。因此,金牧场在历史的变迁之中成了一个不能再返回的家园,一个只能在回忆中叙述的梦。
  • 恋仙之三世两生

    恋仙之三世两生

    第一世,他为神,她们为妖,祸害了众生;第二世,他们同世为人,陷入无尽的纠葛之中,不得善果;第三世,一切仿佛已经平静,却时常泛起涟漪。每当风吹树动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一个人活的再久终究是一个人,两个人相拥哪怕只是一刻,他们就拥有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从风中来,最终也将随风而去,但我并不后悔,只因这是我自己的选择。微风浮动,雨落水清,细柳低垂,白杨飘雪,香樟无泪。求的半生为你,厮杀半生为你。消散了,暗淡了,不负痴心,不忘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