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63000000003

第3章 学者型艺术家英若诚(2)

老舍对扮演《茶馆》中刘麻子的英若诚说:“您演得还不够坏。不过您千万别去演那个坏。”艺术大师的一句点拨,使他的脑袋开了窍五十年代末期,英若诚在成功地扮演了《骆驼祥子》中的刘四爷以后,又接受了扮演《茶馆》里老刘麻子和小刘麻子这对社会渣滓的任务。毫无疑问,这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

开排以后,首先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扮演坏人。在当时“左”的文艺思想指导下,很容易把人物形象演得简单化、公式化、概念化。

一天,作者老舍先生来到排练场上看排戏。

第一幕排了一个单元以后,导演焦菊隐先生让演员们休息一下,并请老舍先生谈谈意见。

这时,老舍对英若诚说:“您把老刘麻子演得伶牙俐齿,这对。”他停了一下,“可您演得还不够坏。”他又停了一下,“不过您千万别去演那个坏。”

说完,老舍看着英若诚笑了。

英若诚的心里打开了鼓——又要演得坏,又不能去演那个坏,这到底该怎么处理呢?他真的有点儿没了主意。

月上中天,夜已经深了。

英若诚独自一人坐在桌旁,在台灯底下又一次静读、细读、精读剧本。

英若诚不放过作者给予刘麻子的每一个情节,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和每一行舞台指示。他在找什么呢?他在找人物的人生哲学和表现方式。正如老舍先生说过的:“一个人物说什么固然重要,怎么说就尤其重要。”一句话,要找出人物自己的世界观、自己的逻辑、自己的道理、自己的态度。在反复读剧本当中,英若诚发现,刘麻子确实并没有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坏人。比如,他逼着农民康六把闺女卖给太监当媳妇,并不认为这是一件缺德的事。

常四爷说:“刘爷,您真有个狠劲儿。”

刘麻子说:“我要不给他分心,他还许找不着买主儿呢。”

常四爷冷笑着。

刘麻子又说:“有人买,有人卖,我在当间儿帮点儿忙,这能怨我吗?”

英若诚渐渐地悟到了——剧中人物谁该受批判,那是观众的事,演员要是先去批判,这样演准砸锅。

当然,光认识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演员创造人物形象还必须有“心象”——也就是心里形象,换句话说,先要让人物在自己的心里活起来。

导演焦菊隐先生对英若诚说:“生活中没有现成的艺术典型,要靠演员自己从类型中去概括、提炼才行。”于是,英若,诚想起了这样一段往事——一九四三年,父亲英千里被本人抓进监狱以后,家中生活难以为继,母亲只好靠变卖家产度日。当时,和母亲打交道最多的是收买旧货“打小鼓儿的”。这些人为了乘人之危牟取暴利,表面上面带微笑和蔼可亲,似乎是在为卖主着想,甚至是为卖主为难。他们时而哄骗,时而刁难;时而褒,时而贬,态度一会儿一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得从你的手里赚一笔大钱。这段往事帮了大忙,英若诚再表演时有了很大的变化。他皱着眉头对康六说:“要卖到窑子去也许多卖个两)hA钱的,可你又不干!”他又满面春风对康六说:“告诉你,大太监庞总管,伺候着太后,人家家里连打醋的瓶子都是玛瑙的!”他更仿佛已经操碎了心而恨铁不成钢地用手点着康六的脑说:“你呀,傻蛋!”显然,这里英若诚表演的不是简单的“逼其就范”,而是以自己的“歪理”说服人。

《茶馆》先后演出了五百多场,除了在国内演出外,还到西欧、北美、亚洲许多国家演出过,中外观众对英若诚的表演都是满意的,甚至是叫绝的。因为,这里演员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活人,而不是一个脸谱式的苍白无力的死人。可以这样说,英若诚扮演的刘麻子使他登上了话剧表演艺术的高峰。

剧作家黄宗江先生说:“英若诚扮演的刘麻子,浑身上下都是戏!”这个内行的评价不可谓不高也。

美国<;洛杉矶时报>;评论说,使电视历史巨片《马可·波罗》站得住脚的主要因素,是英若诚的表演。从此,他真的走向了世界在中、意合拍的电视历史巨片《马可·波罗》中,意大利的制片人文琴佐·拉贝拉先生急得如同是“热锅上的蚂蚁”,片子已经开拍了将近两年,可是扮演元世祖忽必烈的演员还没有找着,或者说,找了不少,但都不理想。为什么这样难找呢?因为这位扮演十三世纪叱咤风云,精通文韬武略,统帅蒙汉大业之中国皇帝的演员,既要有帝王的风度仪表,又要有渊博的历史知识和高超的表演技巧,而且,还必须会说一口流利标准的英语。拉贝拉想过许多方案——请意大利人演?不行,形象不行;请日本人演?不行,英语不过关;请好莱坞的美籍华人演?请香港、台湾的人演?一个个方案都被推翻了。怎么办?这个演员选不好,就意味着整个片子的失败。

就在拉贝拉焦急得要发疯的时候,美国的同行们一致向他推荐英若诚。对此,他不敢相信。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想过用中国人来演。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带着一张写有“英若诚”名字的纸条来到中国。

拉贝拉首先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提出要找一个扮演忽必烈的演员,那里的人们也向他推荐英若诚。于是,拉贝拉观看了所有英若诚的影片资料。当他看到英若诚在《知音》里扮演的袁世凯以后开始动了心。

一九八一年的春天,拉贝拉和英若诚在北京饭店见面。随着一阵敲门声,房门打开了。这样一个男子汉走进房间里来——年龄在五十岁以外,方正的面庞,宽阔的前额,高高的个子,魁梧的身材,在庄重而潇洒的神态里又有几分粗犷和威严。

拉贝拉一眼发现,此人和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忽必烈画像十分相似。

英若诚一开口,拉贝拉已经感觉到,英若诚讲的伦敦音英语要比他这个美籍意大利人的英语好得多。

英若诚认真地说着:“忽必烈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君主,是十三世纪中国伟大的政治家,但是,他也有许多似乎矛盾的性格,比如对杀人、战俘、汉族文化,都采取了开明的态度,而在乃颜叛乱时却进行了无情的镇压。这似乎是矛盾的,如果从维护封建集权制和大元帝国的江山社稷这个根本动机去想,就完全是合理的……”

拉贝拉听到这里,一拍沙发扶手站了起来,大声说:“英先生,定了!忽必烈,就是你!”

在一切都定下来以后,英若诚的心里反而有些不塌实了。因为他深深懂得,这是代表着中国和英、美、意、日等各国的演员合作,如果演得不好,就不是个人荣辱的问题,而是有损国家形象的问题。为此,他在仅有的三个月准备时间里,日日夜夜看资料、读剧本、研究人物。仅资料一项,他就看《元史》、《蒙兀儿史记》、《马可·波罗游记》、《元史通俗演义》,还看了忽必烈三十五年统治期间的大部分资料,并通过《元世祖本纪》以及带有“起居注”性质的资料,详细考证了忽必烈的思想言论、为人处世,以及衣食住行、起居坐卧。忽必烈的戏开拍了。

英若诚来到了摄制组。在第一次与各国演员见面的时候,一位很有名气的外国老演员,把他叫到一边来。

“你演忽必烈吗?”

英若诚点头。

同类推荐
  • 青春纪80

    青春纪80

    《青春纪:80后新概念作家写作档案》是一本作文合集,集结了历届新概念获奖者、当下炙手可热青年作家的代表作品,展现了80后作家的写作水平,此书是对80后代表作家一次大的梳理和盘点。
  • 一个守望者的幸福

    一个守望者的幸福

    这里的文字就像水,那么静静地流淌着,把前尘往事都叫到跟前,与你促膝谈心。她给你备好了月亮,备好了星光,甚至备好了手帕,让你疲惫的时候得到依靠,让你困惑的时候得到指引,让你哭泣的时候得到慰藉。
  • 我最难忘的事和人

    我最难忘的事和人

    在日暮的岁月,我笑着走上前去。路上偶有难忘的人事在我记忆里闪过,也算是远路上的一些插画,虽然那些画面,早已是过眼烟云。我在烟云里走过,它们在我背后,但对读者说来,它们正该是天边的远景……《我最难忘的事和人》是李敖对自己“最难忘”的人士所写的随笔集,以事为经,以人为纬,包括《我最难忘的人和事》和《胡适与我》两个部分。
  • 无畏

    无畏

    本书是“冬吴相对论·心时代文集”系列的第2本书,本辑的主题是变化中的不变:吴伯凡和梁冬继续用他们标志性的睿智与幽默,与读者一起去观察世事变化,发现其中奥妙,在变化的现象后找到不变的本质,以不变的心法应对变化的挑战。除了银行账户,人们还拥有无形的情感账户,为什么说情感账户经营得好人缘就好?情感账户的规则是什么?什么是相对贫困感?为什么说相对贫困感是影响人们幸福的关键因素?在“我是最棒的”年代,强调委曲求全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说委曲求全的人才有大格局,能干大事?现代人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时间越来越少,我们要学习七十二般武艺去应对吗?
  • 才子佳人多不贱

    才子佳人多不贱

    《才子佳人多不贱》分为三章。第一章,以周作人、胡适、刘半农等人的交往为线索,着力展现民国文人和而不同,既坚守自我又包容异见的特有风度。第二章,立足女性视角,描绘民国女人在传统和现代夹缝间,爱情的追求,婚姻的悲剧。她们对真爱矢志不渝的追求感人肺腑;她们婚姻上的种种遭遇又令人唏嘘不已。第三章,以生动的细节、严谨的叙述再现民国期间,青年学子们为求学而付出的艰辛和无畏。为走入校门,他们不惜以死抗争;为学业有成,他们青灯黄卷,孜孜不休。他们苦读的生涯体现出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
热门推荐
  • 爱,不说再见

    爱,不说再见

    沏一杯苦丁茶,嗅一下茶水上面蒸腾的热气,你会闻见一袭清苦的甘洌香味,我要讲的这个故事,跟这杯苦丁茶可无任何关系;至于为什么要沏一杯苦丁,听我讲完这段故事,再告诉你…
  • 借尸填魂

    借尸填魂

    和死人结阴婚到底有多恐怖?十岁那年,爷爷竟然让我跟棺材里的一具女尸成亲……从此,我打开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送魂、黄泉眼、百鬼日行、水猴子、走蛟。史上最神秘的长江巡江人,为你讲述埋藏在滚滚长江下面那些不为人知的恐怖经历!
  • 流云传说之

    流云传说之

    他本是官宦子弟,在慈爱的父母膝下有着那个时代最快乐的童年。可是那一年,朝局动荡,江湖一片血雨腥风,罢官后的父亲依旧被列为清洗对象。在那个明月夜,家园遭到恶徒毁灭,父母亲人皆惨遭杀害。只剩下年幼的他经高人幕后搭救得以脱险。戚云天分极高,幸得名宿亲授武学。他本为复仇出入江湖,直到初见‘天姿’,那容颜那音韵深深植入戚云记忆里,烙印在心头上,从此他就不只是为复仇而活着,他第一次知道世界是有多美好、有多绚丽。然而她,最后却未必能与之厮守这一生。随着故事的深入,戚云在复仇的路上发掘出一系列不为世人所知的秘密,原来,这里面暗藏惊天大阴谋。魔罗门、李家军、沧澜剑盟、纷纷参与其中,九王爷篡位,李宣武逆天的策划。复仇,并不是故事的全部,别忘了曲折的爱情与意想不到的结局。最后是戚云与李卉儿的至死不渝、还是婳玥对戚云的不离不弃更让人纠结?
  •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开题科文疏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开题科文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冥界闲事

    冥界闲事

    〔呦吼,欢迎点进这本书,嗯,没什么好说的,并不恐怖,里面绝无恐怖的东西。这本书就是我闲来无事写的段子,见谅。主角?可能有吧,如果我变心2333333,呐,暂时就酱紫吧,谢谢你的阅读|ω?`)〕
  • 一个逗比的日常

    一个逗比的日常

    我是个普通的高中生,过着普通的学习生活。我也曾幻想自己是个大侠,矗立武林之峰,自己是超人,拯救世界于水火,无奈现实告诉我我只是个凡人。尽管如此,我也想要活出不平凡!
  • 命运之红尘

    命运之红尘

    天下之势,风起云涌。宗派对战,恩怨情仇。妖族入侵,国有危难。看主角如何闯荡红尘,拯救国家,成就百世威名。
  • 恶魔校草,丫头,乖乖爱

    恶魔校草,丫头,乖乖爱

    “宸枫哥哥,我饿了!”某女朝着墨宸枫卖着萌。“饿了?那我现在就喂饱你啊!”某恶魔邪魅的勾了勾嘴角。“啊~墨宸枫!你脱衣服干嘛!”“当然是喂饱你啊!”“你个混蛋!”事后的结果便是某女十分生气“墨宸枫,这个月你都别想再进我的房,碰一下都不可能!”某恶魔哄道“陌颜,我错了,不要这么绝情嘛!”“不可能,你就给我睡书房去吧!”某女将某恶魔的东西都扔了出去,毫不留情的把门关上了。只留下某恶魔在门外忏悔着……
  • 走出忧虑

    走出忧虑

    本书是给那些希望更多地了解忧虑,并希望通过自我帮助,缓解其忧虑症状的人写的。但本书既不是万能良药,也不是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的替代品,它只是一种自助的方法。每一个人的忧虑,都有与他人相同的地方,但也有其独特方面。理解忧虑发生机理,有助于你摆脱忧虑。本书搜集整理了许多小事例,夹叙夹议,帮助你挑战忧虑状态时产生的消极思维,并且帮助你用更理性的方式对待自己。
  • 再见茉莉花

    再见茉莉花

    “情味于人最浓处,梦魂犹觉枕边香”——江若庭的儿子江如风遇见一个叫沈静如的女孩,他对兄弟叮当说:“我想要一个妹妹,像沈静如一样的妹妹,也许我爸就是想要一个像她那样的女儿,没想到得了个儿子,才这么不待见我。”可是,他却爱上了这个女孩…..本故事从1982年跨越到2006年,塑造了建筑界历经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到现当代的建筑人对“城市建设与家”的反思,塑造了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企业家形象,同时讴歌了老一辈企业家对下一代人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