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63400000014

第14章 善于用人谋天下(4)

重大节,宽小过

赵匡胤宽容用赵普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意为人要有宏大的胸怀和溯大的容量。用人者亦要有容才之量,能容纳则能招之、用之,不能容之则流向他方,错失良才。项羽因不能容忍韩信的出身低微,结果使韩信改投刘邦,自断臂膀;《水浒》中的白衣秀士王伦容不得人,结果被林冲火并。

用人就不应以人才为敌,只要是人才,能为我所用,就应不计前嫌,不以前过为过,敢用和善用曾经犯过错误,反对过自己,甚至与自己为敌的人。目光短浅,心胸狭窄,对有过前嫌的人一棍打死,一味纠缠于过去不放,动不动就揭别人的历史上的“伤痕”、“污点”,如此与人才为敌,其实是与自己为敌。

魏征是河北巨鹿人,后迁至相州临黄。唐高祖武德末年,魏征为太子诜马(官职),是太子李建成的首要谋士。当时,为争夺皇位,太子李建成与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明争暗斗。作为太子的心腹,魏征经常劝太子宜早采取有力措施,先下手为强,收拾掉竞争对手。然而,太子不听魏征的话,终至命丧黄泉。

“玄武门之变”后,太子败北。李世民把魏征找来责问他:“你挑拨我们兄弟之间的关系,是何道理?”见太宗如此动怒,当时在场的人都为魏征的危险处境担心。然而,魏征却一点也不惊慌,他对李世民说:“人各为其主。皇太子建成如果听从我的话,就一定没有今天的杀身之祸。我忠于李建成,又有什么错呢?管仲不是还射中过齐桓公的带钩吗?”李世民听了魏征的回答以后,肃然起敬,不仅给予格外的礼遇,而且提拔他为谏议大夫。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的一天,太宗李世民在九成宫设宴款待文武百官。在宴会上,长孙无忌对李世民说:“王珪和魏征都是当年太子的近臣,我一看到他们,就像看到仇敌一样,想不到今天又和他们坐到一起了。”唐太宗回答说:“在过去,魏征的确是我所痛恨的人,但是,他忠心耿耿,不过是各为其主,作为臣子,这是应该的,也是值得称道的。正是因为魏征敢于冒犯我,直截了当地争谏,不允许我做错事,所以我才这样器重他。”

当然,唐太宗是人不是神,对魏征的劝谏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愉快地接受,有时既恨又怕,甚至还想干脆一杀了之。有一次魏征又当众顶撞李世民,弄得他难以下台。罢朝回宫后,恨恨地说:“我早晚要杀掉这个乡下佬!”皇后闻言大惊,问:“为谁而生气?”李世民告诉她:“魏征这老家伙老是在朝廷上折辱我,令我难堪。”皇后听后未言,却去更换朝服前来向李世民拜贺,说:“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李世民听罢,转怒为喜。后来他说:“贞观之治,尽心于我,敢于犯颜直谏,处处为国家考虑者,只魏征一人。”因而他经常“引魏征入内,访以得失。征知无不言,上皆欣然嘉纳。”

魏征年老病重,太宗送医送药,使者相望于道路,往来不绝,并和太子一起去他家探望。贞观十七年正月,魏征去世。唐太宗闻讯,沉痛涕泣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寻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朕亡一镜矣!”唐太宗命朝中九品以上官员都去吊唁,都参加葬礼,并亲自撰写碑文,刻于石碑上。出殡时,唐太宗登御苑西楼,远望魏征的棺车,悲哀痛哭。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总有一得。人没有十全十美的,贤能有短亦属常理。“重大节,宽小过”,以轻罚或赦免不罚来唤起有过者的良知,使其常怀感激之情,使之更加竭力效忠于己。

宋初名相赵普是我国古代著名贤相,陈桥兵变中拥立赵匡胤为帝他立首功。建国后,他为宋太祖出谋划策,用“杯酒释兵权”之计削夺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权力,解决了唐末以来形成的藩镇割据,节度使拥兵自重威胁中央政权的局面,太祖对其亲任有加,常亲往府中探视,商议国是。

开宝六年(973)的一天,宋太祖往赵普府中探视,恰逢钱王叔以赠送海物为名派专使携信函和十瓶瓜子金送给赵普,东西刚放到庑下,太祖的车驾就到了,东西尚未藏好太祖就进来了。赵普当时的惊吓可想而知,因为太祖规定:为官者收受馈赠罪在不赦。赵普赶忙跪地请罪,言称自己尚未开瓶不知内装何物。聪明的皇帝当然明白钱王此举的用意,但他不动声色,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没关系,你就收起来吧!钱王以为贿赂你,寡人就会为你左右,也真是太愚蠢了。”没有对赵普实施惩罚,且待之如故。太祖的宽容大度,令赵普感激万分,因此更加忠心耿耿,竭力辅政,太祖太宗两朝的重大政绩,赵普功不可没。

可见,宽恕贤者的小过比杀之而后快更能吸引贤者。正因为宋初统治者坚持了“重大节,轻小过”的方针,四海之内的贤士争相投奔,争取了后周和南方各国的大批官吏,使贤者居其位,能者乐其职,为结束五代十国的纷乱,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重要保证。

“重大节,轻小过”是正确用人的一个重要方略,合理使用,会收到重赏严罚所达不到的效果。“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从修身来讲,为人必须清、正、廉、洁。但过分的清正,就会变得刻板,不能对人持宽容厚道之心,也就不能容人。和人交往、共事、用人,该糊涂的,就要糊涂,该马虎的,就得马虎。尤其是领导者,更要有容人之量。俗话说“宰相肚里能行船”,行大事者不拘小节,便是这个意思。如果秋毫毕见,就容易让人觉得和你难以相处,愿意跟随你、和你共事的人就会越来越少,终孤掌难鸣,难成大事。

轻小过不仅是指容忍下属的缺点,更包括失败,胜利往往和创新共存,成功多半与冒险同在。对于新事物、新问题、新情况,失足跌跤是在所难免的。容人失败,可激发下属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成就一番伟业,遗憾的是,一些领导者往往不能容忍失败,动辄要下属立下军令状“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给下属造成一股无形的心理压力。虽然给予一定的压力是必要的,但不允许其失败只会使下属畏手畏脚,驻足不前,于事无补,徒增烦恼。

一手用,一手养

曾国藩薪尽火传严教李鸿章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之艰难由此可见一斑,但人才的珍贵也正体现在这里。

一位有远见的领导或上级,不会只使用现有人才,在某种意义上更重要的是培养有潜在能力的人才,这样才可保证事业的持续发展。智力投资或教育投资要花掉许多本钱和气力,但如果因此而放弃育才,那无疑就是一种短视的行为了。谋事在人,任何事业要想求得大的发展,必须以造就人为根本。

所谓“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用”,用人亦如生产,没有投入,就不可能有产出,惟有用养并重,才能做到用时信手拈来,否则只会是“人”到用时方恨少,自古少“人”空余恨。

曾国藩不仅重视选拔任用人才,提出要“广收、慎用”,而且还重视培养造就人才,提出了“勤教、严绳”的育人方针。在曾国藩的众多幕僚中,影响最为重大、权势最为显赫者,当为李鸿章。李鸿章能够以一介书生而成为晚清重臣,拜相封侯,权倾朝野,主持清廷内政外交达数十年之久,固然与时代环境和个人才识有着密切关系,但曾国藩对其精心培育、着意栽培提携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

曾国藩与李鸿章曾有一段师生之谊,当李鸿章兵败庐州,满怀希望地投奔曾国藩时,本以为曾国藩会另眼相待,予以重任,哪知曾国藩却借口军务繁忙,不肯见他。李鸿章信以为真,以为几天之内定可获召见,谁知一过数月,竟没有任何消息。他心急火燎,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于是找到曾国藩的幕僚陈鼐去试探曾国藩的意图。谁知曾国藩顾左右而言他,不置可否。

李鸿章曾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曾国藩何以对他如此冷落呢?这着实让陈鼐难以费解,便对曾国藩说:“少荃与老师有门墙之谊,往日相处,老师对他甚为器重。现在,他愿意借助老师的力量,在老师门下磨炼自己,老师何以拒之千里?”曾国藩冷冷地回答说:“少荃是翰林,了不起啊!志大才高。而我这里呢,局面还未打开,如同潺潺溪流,怎能容得下他这样的艨艟巨舰,他何不回京师谋个好差事呢?”陈鼐为李鸿章辩解说:“京师一别后,少苓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已无往年的少年意气了。少荃是可造之才,老师不妨收留他,让他多历练历练。”曾国藩方才点了点头。

其实身边正缺人手的曾国藩何尝不想接纳李鸿章,而是深知李鸿章心气高傲,想折一折他的锐气,磨磨他的棱角,实包含着曾国藩的一番苦心。李鸿章入幕后,曾国藩更是对李鸿章的棱角着意进行了打磨,以使他变得老成世故,为立足官场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

曾国藩对李鸿章的勤教、严绳还表现在完善李鸿章的操行上。曾国藩很讲究修身养性,每天早起查营,黎明请幕僚共进早餐。而且,按照曾国藩的规矩,每顿饭都必须等幕僚到齐后才开餐,缺一个人也不动筷子。曾国藩、李鸿章,一是湘人,一是皖人,惯颇不相同。曾国藩每天天不亮就要用早餐,李鸿章则不然,以其不惯拘束的文人习气,而且又出身富豪之家,落拓不羁,贪睡懒散,对这样严格的生活习惯自然很不适应,深以为苦。一天他谎称头疼,卧床不起。曾国藩知道他耍滑装病,便派弁兵去请他,他还是不肯起来。之后,曾国藩又接二连三地派人去催他,说“必待幕僚到齐乃食”。李鸿章没有料到这点小事竟让曾国藩动了肝火,他见势不妙,披衣“踉跄而往”。曾国藩在吃饭时一言不发,饭后却严肃地教训说:“少荃,既入我幕,我有言相告,此处所尚,惟一诚字而已。”说完拂袖而去,李鸿章“为之悚然”。曾国藩因素知李鸿章才气不羁,故欲折之使其就范。李鸿章自己则事后对人说:“在营中时,我老师总要等我辈大家同时吃饭,饭后即围坐谈论,证经论史,娓娓不倦,都是于学问经济有益实用的话,吃一次饭胜过上一回课。”深感“受益不尽”,从而逐渐养成了“每日起居饮食均有常度”的习惯。由此可见,曾国藩从日常小事着眼尽力培养人的道德修养这一思想作风,对李鸿章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李鸿章素有文才,曾国藩初让他掌管文书事务,后又让他帮着批阅公文,撰写文牍,皆甚为得体,深受曾国藩的赏识。曾国藩赞扬说:“少荃天资于公犊最相近,所拟奏咨函批,皆有大过人处,将来建树非凡,或竟青出于蓝,亦未可知。”这一贬一褒,自然有曾国藩的深意。李鸿章也竭力吹捧其老师:“从前历佐诸帅,茫无指归,至此如识南针,获益匪浅。”于是曾国藩以师长之资对李鸿章精心训导,尽力雕琢,陶冶其志气,培养其才能。

在军务方面,李鸿章进曾国藩幕府后,通过募淮勇,练水师,军事才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当李鸿章出幕时,已用兵娴熟,颇有大将风度。以前,李鸿章能浪战而不耐战,不擅防守,曾国藩言传身教,使他学会了高沟高垒的“站墙子”防御之术,认识到保饷道、粮道的重要性。正是由于曾国藩的悉心教导,才使得李鸿章在关键的虹桥之战、北新泾之战中,未被太平天国军队打败。

李鸿章亲笔书信

曾国藩对李鸿章的勤教、严绳和器重、赏识是尽人皆知的,对他寄望之厚、花费心血之大也几乎无人能与之相比,“淮系湘出”、“湘淮一家”即对此事的真实写照。可以说,曾国藩把自己的全部政治观点和治国、治军的本领都传授给了这位得意门生。李鸿章本人也自称是曾氏“诸门人中受知最早、最深亦最亲切”的“忠实继承人”。李鸿章谨守曾国藩的谆谆教导,在镇压太平军、捻军的战斗中屡立奇功,对曾国藩的“主和”外交理论加以实践和发扬,特别是对曾国藩倡导的“师夷智”以“自立”、“自强”的洋务新政,加以全面继承和发展,使清王朝得以多苟延残喘了60多年。难怪李鸿章成名后朝野认为他“果毅坚贞,克绍曾门衣钵”,从李的身上能看到曾的影子。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可见为了一时能用得其所。用得放心,就不能急功近利,就必须注重第二梯队的建设。有些领导者对于人才总是喜欢只用不养,或者重用却不重养,一旦用养发生矛盾时,舍其养,留其用。只要马儿快跑,却不给马儿喂料,这种只用不养,表面上给人冠以“能者多劳”的美称,但这种扼杀性使用人才的短视行为,无异于涸泽而渔。

养是为了更好的用,领导者应用养并重、用养结合,在实际工作中对人才加以培养和锤炼,或对人才进行“时间投资”,使他们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多接触外面的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使其能力得到大幅提升,顺应时势的发展。

同类推荐
  • 三国之骠骑大将军

    三国之骠骑大将军

    三国梦,真豪杰——这是个最坏的年代,烽火狼烟,生灵涂炭;这也是个最好年代,时逢乱世,群雄逐鹿,是个男子汉大丈夫就应手提三尺长剑,立下不世之功。(不写史,不考究,只演义,论英雄)
  • 疯狂小衙役

    疯狂小衙役

    梦回北宋,袁方作为一介小衙役混在官场的传奇之路~
  • 宋王

    宋王

    王者,帝王也!回到北宋,注定身居庙堂,使辽国,战西夏,固社稷,安邦国。万里山河,风云已动;臣子拜服,权倾天下!铁蹄踏燕云,挽弓射天狼,谁与争锋?且看我的帝王之路,我的江山,如诗如画!—————————————————已有二百万字完本作品《逐鹿》,请放心阅读!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传奇与流言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传奇与流言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传奇与流言》是炉火边的一场倾谈;流言,是口耳间的一阵私语。传奇与流言是流传在市井街头的生动故事,如同生命不能没有自由与激情一样,传奇与流言是生活必备的两样调味品,是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有声有色。传奇与流言,从来不是历史的传统主题,但是它们作为亲历和见证历史的一种方式,其中或多或少地烙下了当时重大历史变迁的身影。不要轻视传奇与流言的历史作用,虽然我们难辨真假,虽然历史不能再现,但是,印刻在传奇与流言上的,却是历史最为深刻的一面。所有的历史人物,全部的历史事件,都被忠实地记录在传奇与流言当中。这些或豪迈、或凄美、或浪漫、或感伤的精彩遗迹
  • 易中天中华史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

    易中天中华史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

    是什么在引导着我们的步伐,又是什么在顽强地支持和维系着中华这古老的文明?文明有意志,决定了未来全球的天下大势与何去何从,以及谁将是“带头大哥”。中国人到了最关键的时刻,看清世界格局,找到中华的位置。《易中天中华史: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易中天最具影响力和价值的作品,让你更透彻理解《易中天中华史》,是打开我们的命运和选择之门最好的钥匙。
热门推荐
  • 网游之沉默的羔羊

    网游之沉默的羔羊

    这是一个弱者的故事。曾经幼稚的黑客重生了。十二年的精神折磨让他变得沉静,阴冷。重生后的坎坷经历,让他变得越来越张狂。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在网游中悄然战起…
  • 位面记

    位面记

    宇宙之中位面无数,高手如云。神,你们便以为是最强?
  • 千面好男生

    千面好男生

    他们家有家庭分工。范东的妈妈主要负责范东的上学和生活。范东只知道妈妈没事了就去美容,美容就像做作业,少写一个字都不行。
  • 重生之余生有你

    重生之余生有你

    废材千金重生,虐渣渣,走向人生巅峰。(男主女主身心干净,一对一)
  • 血升天

    血升天

    被教廷抓起来成了活体实验体的杂牌吸血鬼秦非,不堪忍受这种暗无天日生活,喝下了一次古墓探险中所得的神秘鲜血后重生修真世界……
  • 冰心故我冷艳女皇

    冰心故我冷艳女皇

    他为了她当下了致命一击,一命呜呼,她又为了他不再痛苦而放弃,却伤人伤己,为复仇不惜坠入魔道,但天命弄人,仇人却是她,在亲情和爱情之间她会选择哪个,生死领悟,终悟出凡尘,她愿下生做他身后的女人,两世倾世绝恋,见证了一代女皇和一代王者的悲欢离合,生死爱恋两世的记忆,两世的使命,一次爆发,在使命和爱情之间她又是如何?她一代天才,创建势力,身跟妖孽,美男温情,她钟爱他。她一生坚强,一步步踏上女王之路。(小雪第一次写文文,写的不好多多包涵。)
  • 上等间谍

    上等间谍

    这是一个穿越间谍的故事,他机智勇敢,杀伐果断,穿越后来到1937年,多次暗杀日本高层和日本特高课,打乱历史的脚步,使鬼子闻风丧胆,他说:“一切我遇到的鬼子,都将成为尸体!”
  • 抱歉,陌先生!

    抱歉,陌先生!

    序上次她的离开使我心如死灰。如今她回来了,我再也不会放她走。——陌潇尘时间静好,与君语;一次意外,注定了你我一生。细水长流,与君同;一年时间,我会让你重新爱上我;繁华落尽,与君老;不如我们携手一生。
  • 帝少的绝世宠:百变甜妻

    帝少的绝世宠:百变甜妻

    八岁突遇家变,父亲被恐怖分子杀害。亲眼见证父亲之死的她最后压下恐惧,埋下仇恨,更名换姓,成为宁家大小姐。长大之后,她不忘为父亲报仇,开始着手调查父亲死因之真相。调查之中的艰难坎坷可想而知,但是有他的鼎力相助,一切,竟然都变得那样的简单。可是,不知不觉,原本他对她那份哥哥对妹妹的疼爱却是突然之间变了味,何时,竟然变成了男女之情!既然这样,那么……我们结婚吧!初初,相信我,我会倾心待你,永不叛你!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绝对是宠文哟哟~欢迎大家大无畏的跳坑!】
  • 东欧之弧

    东欧之弧

    一个穿越到2010年乌克兰的年轻人,拥有了随身携带的“战争系统”,美国陆军武器系统,波音公司的航空航天武器,英国军情局的情报系统等等的装备和人员都可以廉价兑换出来。在动荡的东欧中,面对奢侈糜烂的西方,虎视眈眈的美国,不怀好意的俄罗斯,暗中操控世界的能源组织和共济会,主角怎么样才能制造出东欧弧形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