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63400000020

第20章 把“势”牢牢控制在手(2)

光绪得到权力后,毅然实行变法,颁布了《明定国是》诏,痛析了当时面临的危殆形势:“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坚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提出要“博采西学”,挽救危局,以振国势。他起用变法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等,提出变法方案,设计改革蓝图。可惜他的这些做法,极大地触动了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腐朽势力。于是一场殊死的斗争开始了。

政治斗争,“势”的有无,取决于后台,取决于你是否掌握了武装,俗话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新旧两派都清楚这个道理,而顽固派在这个方面无疑具有绝对的优势,当时掌握军政大权的是慈禧的头号亲信荣禄,光绪虽为一国之主,却调动不了一兵一卒,康有为等人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结果这袁世凯本身就很有野心,在最关键时刻,将光绪帝出卖了。

1898年9月21日,光绪在中和殿审阅公文,一群侍卫太监和一队士兵突然闯进,声称奉太后令,将其押解到中南海的瀛台看守起来。紧接着,慈禧以光绪帝的名义宣布,自“今日始”,重新由她“训政”,至此,光绪完全丧失了权力。成了笼中之鸟。

这一次的失势,不只是光绪个人的悲剧,也是一个国家的悲剧,一个民族的悲剧,从此中华民族在世界政治大舞台上也长久失势了。

由此可见,“势”就好比鱼儿所赖以生存的水,离开了“势”就如同鱼儿离开了水一样,其结果不得而知。所以老子说:“鱼不可脱于深渊。”这同慎道将人君比喻为龙蛇,而将权势比喻为云雾是一个意思。

对此,管子有过更为精确的表述:“凡人君之所以为君者,势也,故人君失势,则臣制之矣。势在下,则臣制君矣:势在上,则臣制于君矣。”

当然,人之权势并非与生俱来,而是来自于他人,是众人拥戴的结果,也就是“借人以成势”。但是必须清楚一点,势既已形成,就一定要牢牢抓住,千万不可再“以势借人”,将权势假于他手,这就是“失势”,如同放虎归山,那虎是会回过头来咬伤、咬死自己的。

盯住眼前事,轻重有术

穰苜杀鸡儆猴立军威

赏罚,历来是统御者经常运用的方法。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只要有人存在,只要有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分,就应该把赏罚作为一种御人手段常加运用,否则,国将不国,军队也会成为乌合之众。

当然,赏罚是为了“兴功”、“立威”和“禁奸”,即鼓励将士奋勇杀敌,争立战功;提高自身威望,赢得众人的拥护;禁止部属作奸犯科,约束他们的行为。使“勇士知其所死”、“邪恶知其所畏”。而要达到这种效果,领导者必须赏不避仇,罚不避亲,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身也要起到模范示范的作用,才能使罚措施具有威信,令部属信服。

《曾胡治兵语录》中有语:“古人用兵,先明功罪、赏罚”。姜子牙和周武王在商讨如何治理军队时,也得出:将帅只有做到信赏必罚才可立威,才可明察,才可令行而禁止。《南齐书·崔祖思传》也说:“天下治者,赏罚而已。”既然赏罚有如此重大的意义,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赏罚有度、公正不阿呢?

首先,必须“赏不遗贱,罚不阿贵”。

赏罚分明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赏不遗贱,罚不阿贵”。奖赏时,能够奖励有功的小人物;惩罚时,敢于处罚有罪的大人物。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法令、军令具有权威性,畅行无阻。历史上,就流传下来许多杀一人,而威震三军的范例。春秋末期,齐国大将军穰苜斩庄贾就是一例。

穰苜初任将军一职,为了便于指挥,便上言,要求齐景公指派一亲信作为监军随军训练,以肃军纪。于是齐景公派庄贾为监军。

穰苜走马上任后与庄贾相约:第二天中午,准时在军门相会。次日,穰苜早早到了军营,结果已过晌午仍未见庄贾的身影。原来,庄贾自恃是齐景公的宠臣,根本就没把穰苜的话当回事,在他眼里,什么都是他说了算,早去晚去都不要紧。因此,就和送行的朋友在家里饮酒作乐,直到中午还没起行。穰苜派人去催,他才醉醺醺地来到军营,还大言不惭地说,今日出征,朋友送行,多喝了几杯。穰苜却十分严肃地说:“作为将帅,受命之后,就应忘其家,治理军队就应忘其亲,监阵对敌就应忘其身。现在国难当头,将士在边境浴血奋战,国君日夜寝食不安,在这危急时刻,你却把军机大事当儿戏,竟在家饮酒作乐!”穰苜又问军法官:“军法规定,没有按照规定时间到达的将士,该当何罪?”回答说:“当斩。”庄贾这时候才惊恐万状,立即遣人速报景公来救。使者还没回来,庄贾已被斩首。从此,齐军纪律严明,令行禁止,穰苜治军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美名流传后世。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的外甥赵节犯了死罪,太宗知道后,下诏将赵节处以死刑,并将曾为赵节开脱的宰相杨师道(唐太宗的姐夫)降为吏部尚书。唐太宗认为,只有“赏赐不避仇敌,刑罚不避亲戚”,才能严肃法纪。

清朝雍正皇帝不仅注意“王公士民同罪”,而且还注意“王公士民同赏”,力求做到“赏罚同一”,他曾诏示:“农民勤劳作苦,手胼足胝以供租税、养父母、育妻子,其敦厚淳朴之行,虽荣宠非其所慕,而奖赏要当有加。其令州县有司择老农之勤劳俭朴,身无过举者,岁举一人,给予八品顶带荣身,以示鼓励。”

春秋时吕尚对此论述则更为精辟,“将以诛大为威,以赏小为明;以罚审为禁止而令行,故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人悦者,赏之。杀贵大,赏贵小。杀其当路贵重之人,是刑上极也。赏及牛竖马洗厩养之徒,是赏下通也。刑上极,赏下通,是将威之所行也”。

当然,“法不阿贵”也并非易事,其阻力之大,甚至常使刑律无法执行。阻力之一,是数千年来的“上尊下卑”的习惯势力;阻力之二,是难以割舍的亲情、友谊。人情莫过于亲情,亲情莫过于父(母)子(女)。赏罚分明的主观愿望常常败于亲情、友谊之下,即使是赏罚成事,也需克服重重人情阻力;阻力之三,是领导者的以言代法、感情代法的劣根影响。因此,要想真正做到“法不阿贵”,领导者必须克服以上的这三点阻力。

其次,赏罚有据,要有准确性。

这个准确性有两层意思:一是赏罚的对象要准确。要做到赏其当赏,罚其当罚,明代兵书《阵纪》说:“如果奖励无功者,惩罚无罪者,部下必将背叛你。”所以历代许多将帅都明白这样的道理:“当赏不赏,是为沮善:当罚不罚,是为养奸。”二是赏罚的尺度要准确。要做到赏罚适度,宽严相济。“赏罚不可以疏,也不可以数”,赏罚既不能太少、太轻,也不能太多、太重。赏轻了,人心不动,达不到激励的目的;罚轻了,人心忘惧,起不到震动的作用。赏重了,人心存侥幸,仍不思努力;罚重了,人心存恐慌,个个均自危。

李世民登帝位后,便对各位功臣一一封赏,当内侍读完封赏的名单后,淮安王李神通自以为功劳最大,又是皇上堂叔,对其封赏,极为不满,于是大声禀告:“关西起兵,倾覆隋朝,臣首先举兵响应。多年来臣跟随陛下出生入死,戎马倥偬,荡平天下,功劳如何?可是定勋封爵,却把只会舞文弄墨的房玄龄、杜如晦置我之上,臣实不解其故。”唐太宗听完这番咄咄逼人之言,笑道:“反隋义旗初举,叔父首先起兵响应,但您并未亲自参战。崤山以东地区尚未平定时,您受命出征,窦建德率军南侵,你却望风而逃,连连败北,几乎全军覆没。现在按功行赏,房玄龄等人佐助朕运筹帷幄之中,提出平定天下之大计,就好比汉朝的萧何,虽然没有战场上拼杀的功劳,但他们指明方向,确定路线,规划全局,非匹夫可比。今日社稷安定,论功行赏,他们当然要居叔父之先。叔父身为皇亲国戚,怎么能功微而取高位?朕怎敢以私情而滥赏?”百官听后,心悦诚服。

对功臣封赏之后,唐太宗回到后宫,有几个近卫侍臣,跪倒在地,泪水汪汪,凄楚地说:“当年陛下为秦王,我等忠心侍奉,今日天下已定,陛下却将我等忘在脑后,请陛下三思!”唐太宗仰天长叹说:“你等待我多年,几经生死,朕当不忘。但人君办事,应当公道。但朕封官爵,皆量官而授。如果你等凭秦府旧属,长期奉我而索取官爵,实不体面!朕也不敢以远近亲疏、个人恩怨,将官爵私自馈赠,请诸位体谅!”这几个人听罢,自惭形秽,索然而退。

太宗办事公正,论功行赏,不徇私情,使群臣心服口服,而这恰恰是为君之道的重要准则,惟有赏与其功相称,才能使人心服;惟有使人心服,才能团结人,使君臣同心。

另外,赏罚的尺度不仅要准确,还不能搞随意性,应该依据各种规章制度和军法律令来执行。而要做到这一点,领导者首先要依据被领导者的工作性质、职责范围等具体情况制订出详细、周密、简明、具有可操作性的法规、条例,并公之于众,让部属熟知、牢记。其次,要在实际行动中,认真落实好法规和条例,这一步是关键。如落实不好,法规条例则形同虚设,赏罚必然走样。

其三,教令为先,诛罚为后

古人曰:“善罚不如善政,善赏不发善教”、“教令为先,诛罚为后”。意即赏罚分明,必以教戒为先。因为教戒可使法令深入人心,从而减少犯罪。三国时,诸葛亮曾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以训励臣子”。但他并不满足于既定“条章”,而以“教令为先,诛罚为后”,所以,后人对此评论诸葛亮“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成明也”。同时教戒可让其了解到犯罪的害处,从而减少重复犯罪。因为有些错误或罪过是由于认识欠缺而致,只要稍加教育,便可使其深悔不已。而且,即使是有意犯错,若能多加教诲,也能使其改过自新,不致于重犯错或重复犯罪。当然教戒还可起到通过一错(罪)而“育万民”的效果。一人犯错若就事论事,一罚了之,则众人不知,无以从中吸取教训。倘若将一人之错(罪)剖析于众,总结教训和危害,则必能起到“以做效尤”的作用。

其四,功过不抵,赏罚有界。

赏罚分明,不仅是指不同对象该赏则赏,该罚则罚,并且还要在同一对象的不同事件上该赏则赏,该罚则罚,决不可功过相抵。因为一般来说,任何人都有其功,也有其过,若功过相抵,则必然产生混乱的局面。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陷京师,徽、钦二帝蒙尘,北宋亡。在金人逼迫下,百官议立异姓张邦昌为帝,秦桧等人坚决反对。秦桧因立议状要存赵氏,被金兵押掳北去,当时,秦桧此举,可谓忠烈,颇受人们赞扬。但是,秦桧到金后,一改前态,为徽宗作乞和书,投靠金人,并且卖主求荣,投敌卖国,残害忠良岳飞,留下了万世臭名。那么,是否能因秦桧前功而赦其后罪呢?历史作出了公正的判决:秦桧为世人所唾骂。同时功过相抵也极容易造成官僚特权,大凡有个一官半职者,大多因其做出成绩,或立有功勋而荣登“官”位,著功过可以“相抵”,那么各级官吏必享首惠。加之大权在握,“官官相护”,官僚特权必然更加肆无忌惮,国法政纪在他们面前也必然荡然无存。因此,要想赏罚分明,必须功过分明,各施赏罚。另外,功过相抵容易滋长居功自傲、目无法纪的倾向。立有大功在前,而能谦虚自制者本来就已很难,若再许以“前功可抵后过”,岂不更加目无“王法”?这样做,实质上也就是把前功变为犯罪的资本,违纪的条件。天下之大,立功者甚多,如立大功者可抵大过,立小功者可抵小过,势必天下大乱,“功臣”横行,势必国将不国,法将不法。

其五,赏罚作为领导策略这个大系统来说,只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即指挥领导部属的一个手段,而不是惟一手段。因而不排斥其它手段的作用,有时甚至还需要其它手段的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奖惩的作用。比如领导者在赏罚严明的同时再作到身先士卒,泛爱容众,往往会收到更大、更好的效果。

穰苜就成功地结合了二者。他一方面严整军纪,以法制人;另一方面爱兵如子,靠关心慈爱吸引人。他与将士同甘苦,共起居,有时甚至还把自己所应得钱粮拿出来共用。他还常常探视士兵的宿舍、水井和厨房,慰问生病的士兵,并亲自延请医生诊治。训练数日后,部队正式检阅,连生病的人都自愿出来受检,士气极为高昂。敌军闻之丧胆,不战自退,穰苜乘胜追击,尽收失地。

同类推荐
  • 兰州历史文化(六):工業搖籃

    兰州历史文化(六):工業搖籃

    追寻早期制造局里走出的文明脚步,将目光锁定在兰州作为共和国“重要工业基地”的风风雨雨。
  • 大明群英传

    大明群英传

    明朝中期,倭寇肆虐,严党把持朝政,残害忠良。一代名相夏言被蒙冤屈斩,杨继盛沈炼等也相继被害。俞大猷、谭伦、戚继光、徐渭等在各种刁难打压之下与汪直徐海为首的倭寇集团展开了一波波荡气回肠的战斗。
  • 刺客信条:印

    刺客信条:印

    鲜血,标志着他们的到来。死亡,成为了他们的使者。刺客家族的兴亡,中世纪欧洲诸国的征战,皇家的勾心斗角..
  • 盐池史话

    盐池史话

    本书采用不同于史志的体例和风格,系统展现了盐池建县以来较为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是一部集自然和人文为一体的精神文化大观,对于挖掘盐池悠久文化历史、传承优秀文化遗产、弘扬革命老区精神、展示盐池发展变化,进一步凝聚和激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崛起、全面建成和谐富裕新盐池,必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 军师之我是三国庞士元

    军师之我是三国庞士元

    本书假托“凤雏重生”这个并不新颖的题材,思维重点其实并不在三国史上,而写的是军师。“军师”这个题材,也被众多的文学作品所曲解过了,古代军师并不能等同于谋士,他得要打仗,往今来的军师,其思想过程大多有雷同的地方:孙武、孙膑、吴起、庞统全不是带兵打仗冲锋陷阵的将军,但他们靠独特的思维解决了一切。本文就能给你这样的启发,若你回到了三国,当了庞统,必然要走这条路,如果你相信科学的话。庞统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在历史上和诸葛亮齐名,但他在军事才能上强于卧龙。本文就能清楚的告诉你凤雏如何强过了别人,尽管本书写的不成熟,不完美,但应该有用。
热门推荐
  • 《高考状元经验谈(感悟与求知书坊)》

    《高考状元经验谈(感悟与求知书坊)》

    本书稿辑录了高考状元的相关资料,结合鲜活的现实事例,启发读者思考、理解、感悟人生的真谛和意义,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积极进取,成就幸福人生。
  • 教师有异能

    教师有异能

    他是异能界的最强者,也是一个工作认真的老师。“请问为什么每次你们班的成绩、体育都这么好呢?这次的全市中学体育比赛,你们学校又得了第一名,这可全是你们班的功劳啊!”一个记者两眼放光地问着面前站着的学生。学生不解地挠挠头:“很好吗?老师说我们全班都是废柴啊?”记者顿时晕倒。
  • 重生灭天武帝之灭仙屠神

    重生灭天武帝之灭仙屠神

    他是封神大陆世人敬仰的灭天武帝,自小天纵奇才,年纪轻轻便名震天下,却因为在一次探索未知秘境得到一块神秘石头被封神大陆所有门派之人追杀而重生的故事,神秘的石头究竟是何物,为何会引发整个大陆之人的追杀,获得了神秘石头的他,命运的轨迹能否转折,重生后还能在遇见心中的她吗?加入书架关注吧!
  • 龙族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龙族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龙祭是人类向巨龙献上祭品的仪式,为了平息巨龙的愤怒,人类奉上了金银珠宝…以及女人。回溯历史,龙族原本是人类最坚定的同盟,但某一天世界变了,稀少的龙族像蝗虫那样铺天盖地席卷大陆,人类早已遗忘了大陆原本的名字,龙族君临大陆的那天是新龙历的开端,今天的大陆更名为龙星。姐姐被作为龙祭祭品,他却无力反抗,心中深埋下复仇的种子,有朝一日定要成为龙族末日
  • 韦尔奇的智慧

    韦尔奇的智慧

    杰克·韦尔奇是通用电气董事长兼CEO。在短短20年间,这位商界传奇人物使GE的市场资本增长30多倍,达到了4500亿美元,排名从世界第10提升到第1。他所推行的“6个西格玛”标准、全球化和电子商务,几乎重新定义了现代企业……
  • 尽君今日欢之王妃在上

    尽君今日欢之王妃在上

    身为NO.1杀手的莫非一朝穿越到龙吟国齐王王妃安研素身上,可无奈这王妃太过“开放”,无心假扮安研素,无意继续这种生活,打跑了无数小白脸小黑脸、开始过着低调平淡生活的她,却引起了王府其他人的注意。江山风雨,大权旁落。只想种菜,悠闲活着的莫非,却因一次又一次的不忍,逐步卷入风雨之中。一次不经意,邂逅被抛弃的温润如玉的王子,相知相爱而相守。然而,她的挂名夫君齐王,却在背后追逐,隐晦而沉默的表达着他的感情。利用与被利用,信任与背叛,这段感情纠葛,将如何收场?
  • 霸道校花的冷漠校草

    霸道校花的冷漠校草

    当水星和火星开始碰撞,会发生什么鸡飞狗跳的事件?傲慢小主姜雨妃性格野蛮刁钻,霸道是她的专属名词,也因为她脾气太牛,全校上下完全没人敢动她因为父母的关系,姜雨妃被迫搬进容家,却惊讶的发现这是冷漠校草容少逸的家!天哪……要她成天面对一个冰山瘫痪脸,她会不会闷死啊?也因为这件事,原本井水不犯河水从没说过话的两人开始有了牵连,从无话可说变到有话就说,虽然都是互相讽刺对方比较多……不知不觉中,互相看不顺眼的两人竟然觉得对方有点可爱?!当两人准备正视自己的心时,未婚妻和青梅竹马的同时闯入打乱了他们生离死别会将他们分开吗?姜雨妃的选择又会是谁?爱恨纠结的虐心之战,谁将是最终赢家?
  • 混沌天池

    混沌天池

    曾经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瑶池?东海?孙悟空?一个个神话人、物接连出现,这究竟是传说?还是……事实
  • 超级大圣之悟空传奇

    超级大圣之悟空传奇

    《天武八荒》,创世签约,大纲完整,必定完本,请大家搜因果就可以找到了!
  • 美丽的敦煌

    美丽的敦煌

    世界著名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和古丝绸之路,把人们的目光引向中国西部。位于西部高原的河西走廊,是一块极富魅力的地方。沿着走廊西行,途中的雪山峻岭、边墙塞障、大漠孤烟、古道驼铃、石窟塔影、清泉绿洲……皆如诗如画,目不暇接。当来到走廊最西端的敦煌时,展现在你面前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就更加多姿多彩、美不胜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