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听声音而喜欢对方的大有人在。声音是一个人裸露的灵魂。美好的声音是酒,芳香四溢、沁人心脾。吸引人的谈话需要动听的声音。有些谈话虽然在内容上没有独到的、吸引人的地方,但说话人那动人的声音,却使人觉得是一种享受。让人听了还想听,有一种“上瘾”的感觉。
在生活中,凶悍的、高调的声音往往给人留下极其恶劣的形象。古人云:“有理不在声高。”说明大嗓门往往是不被人喜欢的。
愉快动听的声音,带给我们快乐;嘈杂无聊的声音,则会使人痛苦
婧是英语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气质好,能力也强,但她应聘几家外资企业都惨遭碰壁。原因是她讲话、说笑常常用很大的嗓门。一家外资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认为,声音很重要,它是文化素养的一种综合体现,有时候它比容貌更重要,因为公司的很多工作都是通过电话联络的,和客户见面的机会倒并不是很多。所以,公司希望员工不但要有优雅的仪态,还要有优美的声音。
那么是不是说话细声细语、慢条斯理,就无论什么时候都受欢迎呢?也不尽然。在国外,有家公司选拔职员有一项奇特的选拔方法,叫“说话声音考试”,招聘者让受试者朗读一篇文章,或站在人群拥挤的车站前进行演说,或是只叫你随便打个电话。公司就是通过受试声音、表达、语气等方面来决定取舍。它的优胜标准是声音大、洪亮、充满自信。声音洪亮,证明对任何事物信心百倍,声音充满自信,敢于不卑不亢表达自己的意见,说明有独立工作能力和思考方法。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声音的好与坏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
能不能让人对你的声音产生好感关键在于把握说话声音的“火候”
也许你正在烦恼:我的声音天生不动听,但那也许只是你并未发现你沉睡的潜质,找到改造声音的窍门,即便是唐老鸭那样的声音,也可以塑造一种讨人喜欢的风格。
(1)从练习中开掘动听声音
腹式呼吸有助于发出自然、饱满、圆润的声音,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锻炼。鼓起小腹,再缩回,集中意念在小腹上,使腹式呼吸流畅成自然,这不但对发声有好处,还可以腹部减肥,并将氧气送到大脑,对思维清晰有好处呢。
练习上半身的放松,以脊柱为中心,经常左右甩动手臂,缓解身体紧张。也可以在脖根附近、肩部中央及肋下做穴位按摩,上半身变得柔软,才能发出好听的声音。
(2)声音的自我控制
很多时候,声音本身不是问题,怎样调度声音才是问题。
①发音
一定要清楚,千万不要含糊其辞,即使错了也要清晰表达,否则对方会认为你缺乏自信。清晰的发音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专业性。清晰的发音跟语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语速较慢相对就会清晰一些。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宁可语速慢一些,讲话时多费一些时间,也要保持声音的清晰。
②善用停顿
在讲话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运用停顿。例如在你讲了一分钟时,你就应稍微停顿一下,不要一直不停地说下去,直到谈话结束。适当的停顿可以更有效地吸引对方的注意力,以引起他人重视并产生领悟和思考。
③音量
你讲话的音量很重要,说话的声音不要太大,以等于或低于来访者音量为宜。这是因为:说话的声音太大了,对于人脑的听觉神经来说是一种特殊的噪音,它会严重地扰乱人的正常情绪,使人心烦意乱、烦躁不安。如果你自己把握不好可以请自己的家人好友帮忙,让他们帮你听听,你平时交谈的声音大小是否合适,然后进行调整。
④语调
没有定式,但切忌平铺直叙;最好要有些抑扬顿挫。
当然,技巧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最重要的是你的声音体现的情感是否真挚。如果你的话语中透着真诚、亲切,那么,多么沙哑的声音也会变得悦耳动听。
目前办公室里以下类型的魅力声音人气指数比较高:
声音从容镇定,调子不徐不疾,沉稳中暗含一种力量,让人对其所说的内容有信服感。
声音略沙,音质醇厚,吐字清晰,但没有播音腔,有一种由绚烂归于平淡的沉静,但是内含贵气。
声音柔柔甜甜的,有小女生的嗲气,笑起来很脆,很有感染力,在电话中听到这样的声音会让人感到轻松,美中不足是成熟度不够。
干脆爽利,快言快语,但是有条不紊,给人很带劲却不急促焦躁的印象,特别是现场发言很有煽动力。
形象法则4
亲切的表情比华服更吸引人
别人见到你的第一眼,会想要接近你,还是避开你?如何让自己成为人人愿意亲近的“万人迷”?你也许会认为穿着得体就足以让人有好印象。其实,人们最先注意到的并非你的衣着打扮,而是你的脸。一张流露出烦躁、厌恶表情的脸足以让人敬而远之,而绽放出微笑、洋溢着善意的面孔则让人忍不住一再关注。
表情是情绪表达的一种方式,也是人们交往的一种手段。在人类交往过程中,言语与表情经常是相互配合的。同是一句话,配以不同的表情,会使人产生完全不同的理解。所谓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就更多地依赖于表情的作用。而且,表情比言语更能显示情绪的真实性。
脸部表情是最重要的沟通媒介。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沟通研究人员艾伯特·麦拉宾博士曾做过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人们喜欢或厌恶一个人,其中有55%的判断来自于视觉,大多是脸部表情。
一个急切希望讨别人喜欢的人,如果只专注于自己的仪表服饰,并认为这样就已足够的话,那么他很可能在初次的会面中遭到失败。因为他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亲切的表情比华服更吸引人。
一张不带激情、不善表情的脸就是缺陷;任它涂脂抹粉,你吹我捧,只有傻瓜才会爱慕
人际交往大师卡耐基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
当他在纽约的时候,参加过一个宴会,其中一名宾客——一个获得巨额遗产的妇人,急于留给每个人一个良好的印象。她浪费了好多金钱在黑貂皮大衣、钻石和珍珠上面。但是,她对自己的面孔,却没下什么功夫。她的表情尖酸、自私。即使她以一种异乎寻常的热情穿梭于宴会的宾客之间,试图和每个人攀谈,但是几乎所有人对她的印象都是虚伪、肤浅、让人心烦。这位贵妇人的失败在于她没有发现,每一个人所看重的是:一个女人面部的表情,比她身上所穿的衣服更重要。
常常面带笑容、面部肌肉自然放松的人,他的心态一般比较稳定、平稳、开朗;而常常愁眉苦脸、面部肌肉紧张的人,他的心态往往不太稳定,可能心胸狭窄、脾气暴躁。
到底是开朗稳定的人受欢迎呢,还是暴躁狭隘的人讨人喜欢?答案不言自明。所以,要想使自己成为处处受欢迎的人,就得时时注意保持一副明快积极的表情。
当然,在人际交往中往往面临比较复杂的状况,对于表情的把握也需要应时而动,以求得最佳交往的效果。
(1)表情要振作积极
在与别人交际时,精神一定要振作,情绪一定要饱满,即使心有忧愁,也应自我克制,不要用自己的不良情绪去感染别人,使交往在一开始就笼罩上不愉快的情绪色彩。在与人交谈时,神态要专注,不要心不在焉,对于别人的喜怒哀乐,在表情上都要有所表示,最好是能有共鸣,这样别人就会从你的理解中,增添对你的好感。
(2)表情要配合场合
表情是人的心理状态的外在显现。我们在任何交际场合,表演一定要从容、自然,该活泼时就活泼,该严肃时就严肃,该笑时就笑,该沉默时就沉默,使之符合各种场合的气氛。
古人说:“情,动之于中,形之于外,传之于声。”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表情,使之适合交际的需要。表情失常或者错位,同交际情境及多数人的情态相矛盾,这会引起别人的误解甚至反感。
比如在欢庆的聚会上,你独自悲伤;在哀悼的场合,你忍俊不禁;别人在慷慨激昂地说话,你却露出无动于衷的神色;诸如此类,这都属于表情错位。
(3)表情要配合他人情绪
人际交往时,不仅要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表情,而且还要从别人的表情中,敏锐地察觉别人的心理活动和内心情绪,从而使自己的言行、情态能同对方的表情相协调。否则,别人已经听得不耐烦了,你却还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别人内心十分烦躁时,你却嘻嘻哈哈;别人希望听到高兴的事情,你又偏讲使人扫兴的消息;别人心情十分焦急不安的时候,你却显得满不在乎……如果交往是在这样的情态中进行的话,那么,它留给双方的又怎么可能是喜悦和对继续交往的渴望呢?
(4)表情要配合交往对象
表情要同自己和对方的角色身份相协调。下面是有关研究资料揭示的关于人在交往过程中,应表现出同交往对象相符的表情:
①与师长、领导交际时,要表现出谦虚、恭敬、诚恳的表情;
②与下级、晚辈交际时,要表现出和蔼、关怀、信任的表情;
③与朋友交际时,要表现出喜悦、尊重、谅解的表情;
④与生人交际时,要表现出友善、谦逊、随和的表情;
⑤与异性交际时,要表现出大方、自然、纯洁的表情。
当然,这也不是刻板的模式。否则,固定的表情,让人觉得不自然,不好受,虽然很热情、很客气,也会影响交往的效果的。
形象法则5
一个举止得体的人才会受到欢迎
古罗马皇帝、斯多亚派哲学家马克·奥勒留曾经在《沉思录》中写道:“温文尔雅的举止,更富有人情味。”
穿着打扮对一个人的仪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不管选择怎样的穿着,你的举止同样重要,再优雅得体的穿着,都可能因为一个错误的举止而破坏别人对你的印象。一般而言,举止是否得体,对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好坏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在处人待事中,无论举手投足,或站立停靠,或行走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和内心活动。透过你的姿态,别人可以分析出你的内心世界。事实上,很多时候,有人之所以遭到别人的厌恶,就是因为举手投足之间缺乏应有的气质或者是失礼,以至于在无意中给对方造成困扰,事后却又不知道弥补,自然造成双方的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