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72400000011

第11章 再议唐诗中的唐蕃关系(1)

刘洁

战争是历史和民族的不幸,但在人类发展史上,它又是不可避免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发展的历史就是各民族间相互争斗、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历史。唐代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它为了自身的发展壮大,需要进一步开发边疆、统一边疆,这其间自然免不了武力征战,这种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战争是血腥残酷的,但从另一角度来看,战争又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捍卫了祖国的统一,带来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正如翦伯赞先生在《关于处理中国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一文中所言:“过去的史学家在论述民族间的关系时,一般都把战争作为主题,甚至只有讲到战争的时候才提到民族关系,这是不对的。因为民族间的正常和主导关系应该是和平相处,只有在民族矛盾发展到和平相处的关系不能继续维持下去的时候才爆发战争。”的确,唐代唐王朝与吐蕃之间时战时和的复杂关系,就印证了这一历史发展的规律。与唐蕃的征战相比,汉藏两个民族间的和平亲善、和同一家才是唐代历史发展的主流。产生于这一大背景下的唐代诗歌,犹如一面镜子,不仅反映出唐蕃间的矛盾和战争,而且映照出汉藏人民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一、汉藏间的和亲联姻

吐蕃乃藏族先民建立的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它于公元七世纪初崛起于青藏高原,在其首领松藏干布的率领下,迅速统一西羌诸部,并与唐朝有了初步接触。据史籍记载:“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吐蕃赞普弄赞(即松赞干布)嗣位,帝遣行人冯德遐往抚慰之。弄见德遐,大悦,闻突厥及吐谷浑皆尚公主,乃遣使随德遐入朝,多赍金宝,奉表求婚。”但此次唐王室未能允婚,直到贞元十四年(640年),吐蕃派使者伦噶尔入朝再次请婚,“帝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郁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由此首开唐蕃和亲的先河,汉蕃两族的关系从此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令人遗憾的是在《全唐诗》中没有留下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结缘的诗歌,直到唐中宗时,以雍王李守礼之女为金城公主嫁与吐蕃赞普,我们才看到了反映汉蕃和亲的诗歌。景龙四年(710年)正月,金城公主入蕃,唐中宗亲率百官送至始平县(今西安市西),在饯别的宴席上,中宗向吐蕃使者诉说公主幼孩、割慈远嫁的挚情,并亲自撰诗为之送行,一时间群臣纷纷赋诗相送,于是留下了不少奉和送金城公主入蕃的诗歌,“甥舅重亲地,君臣厚义乡。还将贵公主,嫁与耨檀王。卤薄山河阔,琵琶道路长。回瞻父母国,日出在东方。”(阎朝隐《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帝女出天津,和戎转罽轮。川经断肠望,地与析支邻。奏曲风嘶马,衔悲月伴人。旋知偃兵革,长是汉家亲”(苏颋《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这两首奉和诗都对金城公主修睦两族关系寄予厚望,“旋知偃兵革,长是汉家亲”,已成为唐蕃两族息兵偃革、世代友好的共同愿望。

随着唐蕃友好关系的建立,彼此间文化经济的交流也更加频繁。据记载,当年文成公主入蕃时,除了带有“各色绫罗二万匹”(内桑博渣《藏王迎娶文成公主记》)外,还带去大批汉族各色工匠和农作物种子。据藏族历史记载,文成公主入蕃时带去佛经360部,工艺著作60部,医书60部,占筮历算书90部,另外还有字典、词典等。此后松赞干布还派人到内地“因请蚕种及造酒、碾、硙、纸、墨之匠”,派仲琮、名悉腊等吐蕃豪酋子弟赴长安学习唐朝文化,“入国学,习《诗》《书》”。待到金城公主出嫁后,吐蕃曾派专使入唐,“请《毛诗》《礼记》《左传》《文选》各一部”,现今在敦煌藏文文献中,我们仍能看到汉文经典的藏译本,其中包括《尚书》《春秋后语》等先秦古籍,这些古籍的翻译,表明唐代吐蕃人对汉族古代传统文化的崇尚。中原汉文化在吐蕃得以播扬光大的同时,中原较为发达的生产经济也影响到吐蕃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驱羊亦著锦作衣,为惜毡裘防斗时。养蚕缲茧成匹帛,那堪绕帐做旌旗。”(王建《凉州行》)以畜牧业为主的吐蕃族,受汉族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开始耕作种植,养蚕、织绢,脱下皮裘穿上锦衣,难怪唐人作诗云:“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陈陶《陇西行》之四)。据说茶叶是在文成公主入蕃后由内地传去的,从此嗜茶之风在蕃区广为流行。蕃区对内地茶叶需求量的日益增大,促进了“茶马互市”的发展,许多汉族商人纷纷运茶到蕃区换取当地的马匹和各种畜产品,蕃区的商人也把牲畜及畜产品运入内地,换取汉区的茶叶、丝绸、布帛、铁器及其他物品。开元年间,唐王朝在赤岭(青海河源附近)开设茶马互市。元和十年(815年),唐朝廷又应吐蕃的要求,在陇州塞(陕西省陇县)开设茶马互市。这样,唐王朝通过互市每年用茶叶换回大宗蕃马,这对内地畜牧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以及国防力量的增强大有益处,唐蕃间茶马互市的经久不衰,进一步密切了双方的经济贸易,它也表明汉蕃两族在经济上的互相依存。

二、入蕃使的历史重任

随着时间的推移,唐蕃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正如独孤及在《敕吐蕃赞普书》中所描写的:“金玉绮绣,问遣往来,道路相望,欢好不绝。”为了进一步加强唐蕃之间的友好往来,也为了避免民族间的冲突与战争,唐王朝的和蕃使们往返奔忙,疏通关系,调解矛盾,力图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唐蕃间的争端,所以在《全唐诗》中,我们看到了不少为送别入蕃使臣而作的诗歌,如张说的《送郭大夫元振再使吐蕃》:“犬戎废东献,汉使驰西极。长策问酋渠,猜阻自夷殛。容发徂边岁,旌裘敝海色。五年一见家,妻子不相识。武库兵犹动,金方事未息。远图待才智,苦节输筋力。脱刀赠分手,书带加餐食。知君万里侯,立功在异域。”据历史记载,郭元振作为唐朝使臣曾两次出使吐蕃。第二次出使吐蕃,正是吐蕃致力于军事扩张之际,唐蕃之间密布着战争的阴云,郭元振此行是应吐蕃赞普的请和要求而赴蕃交涉有关事宜的。这首诗的前四句交代了郭元振出使的原因,接着写使者向青海方向进发,诗歌对漫漫路途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使者的关心,最后由当时的军事形势,点明此次出使的重要性,并鼓励使者完成使命、立功异域。这首诗歌虽然写得平平,但它真实反映出唐蕃之间相互往来的历史,由历史记载可知郭元振的这次出使是成功的,此行避免了一场一触即发的战争,由此也可以看出入蕃使臣在唐蕃关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所以唐代诗人才将这些身负国家民族使命的和蕃使的活动摄入诗中,对他们进一步修好两族关系寄寓了殷切的期望:“和戎先罢战,知胜霍嫖姚。”(皇甫曾《送和西蕃使》)“绝域遥怀怒,和亲愿结欢”(杜甫《送杨六判官使西蕃》),诗人甚至设想使者到达拉萨受到吐蕃赞普盛情接待的热烈场面:“边酒排金盏,夷歌捧玉盘。草肥蕃马健,雪重拂庐乾”(杜甫《送杨六判官使西蕃》),此外,李益的《送常曾侍御使西蕃寄题西川》、殷尧藩的《送韦侍御报使西蕃》、李嘉祜的《送崔夷甫员外和蕃》、姚合的《送少府田中丞入西蕃》等,都是送使臣入蕃的诗歌,都表现出“和戎在使臣”,“匹马静边尘”的期盼。

同类推荐
  • 中华传统文化常识

    中华传统文化常识

    本书为一册对中国传统文化常识进行普及的工具书读本。全书分“思想文化”、“古典文学”、“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地理与交通”、“居住与建筑”、“教育与科举”、“书法与绘画”、“音乐与戏剧”、“科技与体育”、“历史与文化传播”十四部分。每一部分先扼要简述内容,然后以辞条的形式对该类中的重要概念进行阐释。
  • 新版“雅俗文化书系”:死亡文化

    新版“雅俗文化书系”:死亡文化

    《死亡文化》力求拓展视野的广度与深度,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从时间与空间的十字维度,从主流与边缘的社会广角,为您挖掘早己深入骨髓却始终被忽视的死亡文化。
  • 点评红色阅读(红色文丛)

    点评红色阅读(红色文丛)

    红色文丛-点评红色阅读(插图)红色文丛-点评红色阅读(插图)红色文丛-点评红色阅读(插图)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律己宽人(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律己宽人(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遗憾的聆听

    遗憾的聆听

    杨燕迪音乐文丛《遗憾的聆听》一辑,主要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来针对当下音乐生活现况的评论,大都可谓“应景”或“应时”之作——如重要作曲家的诞辰或逝世纪念,观看现场演出之后的有感而发以及相关演出的节目单说明。杨燕迪教授在写作时希望这些文字不仅“就事论事”,而且牵涉更宽、更远的议题和关怀。关于音乐评论,他一直遵循着一个原则——评论家面对音乐作品、音乐表演和音乐现象,不但要以内行眼光和表述涉入音乐本身,同时也应该让音乐与更广泛的人文性议题发生尽可能丰富的关联。
热门推荐
  • 魔麟子

    魔麟子

    “何为仙?我本是魔,为何要去修仙?”“何为佛?我本是魔,为何要去修佛?”“何为魔?我本是魔,为何要再次入魔?”“我到底是修仙,还是成佛,还是继续沉沦于魔。”“......。”
  • 拜托了咪酱

    拜托了咪酱

    原来在地球上还有咪酱星人这种生物啊_(:_」∠)_
  • 王俊凯逗比养成记

    王俊凯逗比养成记

    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他说:我是韩宥雪朋友他说:韩宥雪我不认识王俊凯,捉弄别人真的有趣吗?你有想过我吗?
  • 凤霸天下神医狂妃

    凤霸天下神医狂妃

    21世纪的天才化学博士成为身份低微的花家九小姐花绛月,她嚣张的扬着素手,玩弄着银针,打压全家,折磨着亲爱的八姐姐,感谢她将自己送入棺材,才有她今时今日惊艳世人的机会。当花绛月发现自己异于常人的体质,渐渐揭开身世之谜,赤红双目的妖孽,却有人将她捧在掌心如珠如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启元

    天启元

    一名来自不可知地的少年,提剑下山。一名身世离奇的少女,身陷囫囵。一群身怀谜团的盖世豪杰,布局四方。一个巨大的悬疑,搅动阵阵腥风血雨。在这个巨大的棋盘之上,没有人知道前路在何方。每一个人都是布局者,每个人也都是棋子。天启元这年,追寻着天起源。
  • 堕缘诀

    堕缘诀

    他,仙班首列,掌管世间沧桑,人间愁苦。她,原是魔界天尊之女,却遭人陷害,化为一缕灵魄,历经千年,才重新化人。却成为六界共敌……爱与不爱,一念之间。对六界的仇恨早深入骨髓。
  • 世界的彼端:领军者

    世界的彼端:领军者

    当脑内游戏成为现实后,上亿人穿越到人类自己构建的世界里,这是误入还是移民或者是入侵。主角到达多个由人类建立的势力与INO世界里的原住民构建的王国,在INOnline里探寻真相的成长之路将失得颇多
  • 胭脂祸心

    胭脂祸心

    险象环生的极致现代恐怖VS欲罢不能的凄美古言悬疑,三千浮华胭脂面,你诱了我的人,我祸了你的心。红娘子经典短篇作品合集,收录15篇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品。
  • 上帝的赔礼

    上帝的赔礼

    墨千机,因被背叛公司倒闭又因老天的一粒鼻shi而穿越穿越之后又莫名其妙的被手机砸中从此人机合璧,双“贱”无敌成为商界的一大传奇人物
  • 上古纪事

    上古纪事

    她,华夏最年轻的少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被抛弃的婴儿,怎样生存?生存下去,却发现自己远穿上古,怎样生活?她以为,在这远古时代,不会有那么多尔虞我诈。她以为,在这荒芜地方,不会有那么多战争杀戮。他,良渚古城的幕后首领。他用他的行动告诉她,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夺。他用他的行为教会她,适者生存是恒古不变的。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开启了历史上第一个时代,造福于后世。他们开创了华夏历史的新纪元,被世人瞻仰。她遇到他,是她穿越中最大的变数。他遇到她,是他一生中最幸运的事。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三世情缘,注定不眠不休。(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