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72400000013

第13章 试论唐代边塞送别诗的独特风格(1)

刘洁

边塞诗在唐代诗坛卓然独立,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后人在评选唐诗时,也多将边塞诗列于冠首。唐代边塞送别诗作为唐代边塞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独特风格和现实意义值得深入探究。

“悲莫悲兮生别离”(屈原《九歌》),离别是人生中难免的事情,送别是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多情自古伤离别”(柳永《雨霖铃》),以离情别绪为主要内容的古代送别诗,主要用来描写人们的离愁沉重和依依别情,真实记录下人们在执手相别时惆怅盈怀、意绪低回的感伤,正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

唐代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们的事业心功名心较强,为了追求事业理想,或者为了生存发展,唐人背井离乡、漂泊异地的机会也大大增加,所以临歧送别的诗歌也大量涌现出来。逢别必送、赠之以诗在唐代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风气,送别诗也由原来文人间的酬赠,扩大到君臣赠别、官场赠别、边塞赠别、市井赠别、隐逸赠别以及亲人相别、情人相别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唐人众多的送别诗中,最有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是边塞送别诗,因为这类与边塞相关的送别诗,超出了一般送别诗仅叙个人情谊的狭小范围,它将私人化的送别与国家民族的利益联系起来,从而使一向低回悲切的“日幕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的别离,一变而为奔赴边塞、积极进取的高亢之声,“上马带胡钩,翩翩度陇头。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送人赴安西》)唐代边塞送别诗的这种乐观向上、催人奋发的精神,无疑增加了送别诗的积极意义和特殊价值。

在唐代近300年的历史中,边境战争持续不断,受时代风气的影响,不少文人怀抱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慷慨赴边,去边疆寻求报国立功的机会,这种特殊环境和情形下的送别,为送别诗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使之呈现出新的时代风采。“新读兵书事护羌,腰间宝剑映金章。少年百战应轻别,莫笑儒生泪数行。”(权德舆《别表兄韦卿》)这首送别诗写离别却不单纯的伤别,反映出唐代边塞送别诗不同于其他送别诗的特殊之处。就内容而言,唐代边塞送别诗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送友赴边的诗作,一类是边地送人之歌,而这两类送别诗由于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背景不同,所以又呈现出不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特征。

一、送人赴边的壮歌

惜时奋进、从军报国是唐代边塞诗的主要内容,由此而形成的边塞送别诗的豪迈气概和爽朗格调,又与唐王朝的实力日益强大密切相关。唐王朝在开基创业之初,曾有过一段短暂的对外屈膝妥协的经历,但在高祖以后,从唐太宗到唐玄宗,一直以强硬的态度回击异族的挑衅,使边邦外族不敢觊觎日益强盛的唐帝国,而此时边塞战争的屡屡获胜,无形中也增加了战争在唐人心目中的魅力,“大笑向贫士,一经何足穷?”(高适《塞下曲》)连一向独守书斋的文人们也开始抛弃寒窗苦读的仕途之路,而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功名只向马上取”(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的进身之阶,这样的时代风气不仅鼓舞了一批驰骋沙场的边关将士去忘身报国,而且吸引着更多尚未走上这条成功之路的热血男儿:“闻说胡兵欲利秋,昨来投笔到营州。骁雄已许将军用,边塞无劳天子忧。”(欧阳詹《塞上行》)整个社会从高门到寒士,从上层到市井,处处弥漫着一种为国立功的荣誉感和英雄主义的精神,在此背景下产生的送人赴边的诗作,也就成为唐代边塞诗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送友赴边的诗歌中,诗人们不仅与友人言别叙谊,而且表现出激昂慷慨的豪情壮志,给行人带去极大的鼓舞和激励:“征马去翩翩,秋城月正圆。单于莫近塞,都护欲临边。汉驿通烟火,胡沙乏井泉。功成须献捷,未必去经年。”(崔颢《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这两首送人赴边之作没有一般送别诗那种洒泪相送、难舍难分的情景,也没有凄凉悲伤的情调。前者洋溢着一种不辱使命、指日克敌的强烈自信和为国立功的豪情,诗人在表达炽热爱国之情的同时,对出征的将士又充满了体贴之意。后者则把友人的雄心大志与自己的钦羡之情融进饱含着万千情意的酒杯之中,从中流露出一种同心共勉、建功立业的豪气,既赞扬朋友为保家卫国不辞险远的高尚品格,也表明诗人与友人心心相通的情谊。从这两首边塞送别诗便可以看出,诗人们纷纷为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了驰骋沙场、报效国家的机会而感到高兴,所以在面对令人不忍的别离时,一反常态地唱出了激昂慷慨的别离之声。这类送友赴边的诗歌,在情感态度上基本趋于欢快和豪壮,即使有悲也是寓悲于壮:“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见逐张征虏,今思霍将军。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王维《送张判官赴河西》)这首送别诗没有离别的悲伤,有的只是诗人对良将的思念,对朋友出塞杀敌、建功立业的激励和鞭策,情感激昂而雄放。有些诗人甚至还设身处地地为行将奔赴边关的友人着想,在嘘寒问暖中默默传递着真挚的友情:“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高适《送董判官》)诗人委婉地提醒朋友要作好迎接艰苦考验的准备,并且鼓励朋友要在军旅生涯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甚至还要有不怕牺牲献身边疆的精神。像这类充满了“马革裹尸”气魄的送别诗,在唐代边塞送别诗中并不少见。在有些送别诗中诗人还以一种胜利者的口吻,激励友人前行:“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须令外国使,知饮月氏头。”(王维《送平澹然判官》)很显然,这些诗句在勉励友人的同时,渗透着诗人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在送人赴边的唐代边塞诗中,有不少送将军出征的诗作,这类边塞诗不仅具有一般边塞送别诗的英雄气概和报国精神,而且通过送别突出将军身上那种无所畏惧、所向披靡的必胜信念,塑造出栩栩如生的将军形象,这在唐代边塞送别诗中格外引人注目:“宝马雕弓金仆姑,龙骧虎视出皇都。扬鞭莫怪轻胡虏,曾在渔阳敌万夫。”(欧阳詹《送张骠骑宁行营》)全副武装的将军威风凛凛地离开京城,那如龙似虎的气派显示着他旗开得胜的信心,诗人通过诗歌告诉人们,不必为将军在挥鞭指顾间所流露出的轻蔑敌人的态度而感到奇怪担心,因为他在镇守渔阳时,曾经抵挡过敌人千军万马的进攻。短短的四句诗行,便给我们塑造出一位功勋累累、气度非凡的将军形象。所以在送将军赴边的诗作中,人们也往往多了一份对将军获胜的期待,对战争胜利的期待:“防秋戎马恐来奔,诏发将军出雁门。遥领短兵登陇首,独横长剑向河源。悠扬落日黄云动,苍莽阴风白草翻。若纵干戈更深入,应闻收得到昆仑。”(李频《送边将》)带着安边保民使命的将军,义无反顾地从雁门关出发,他时而率领身佩短刀的战士登上陇首,时而独自一人横剑河源,纵横驰骋在广阔的西北边地,于是,诗人设想,如此智勇双全的将军,若能领兵昆仑边地,定会很快传来胜利的捷报,自豪的语气中流露出诗人对将军的信赖。因此,在唐代边塞送别诗中,诗人们纷纷赞扬那些具有“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的大无畏精神的将军,为他们一次又一次唱响了高亢嘹亮的送别壮歌:“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子孙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骠姚破骨都。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传在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日夜鸣。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动作一年行。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旗夕刁斗。塞下应多侠少年,关西不见春阳柳。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高适《送浑将军》)这首送别诗不同于其他的酬唱之作,诗人怀着炽热的情感,赞颂了出身显贵、驰骋沙场的将军,褒扬其如同名垂青史的汉代名将李广、卫青一样,不仅具有战斗中冲锋陷阵、身先士卒的可贵品质,而且具有渴望战斗、以苦为乐的军人情怀,有如此雄心豪气的将军战守边塞,诗人自然多了一份静候捷报的期待和祝贺。

由此可见,奋战疆场、为国立功是唐代边塞送别诗的主旋律,它冲淡了离别时的儿女情长,以一种通达乐观、慷慨激昂的情调,展现出送别的另一番情景,它即使悲歌也绝不凄伤的情调,它那种化缠绵惆怅为豪放爽朗风格,它那种在赞许勉励或期待预祝中给友人以信心和力量的气魄,为唐代边塞送别诗开拓出一种新的境界。

同类推荐
  • 思想课堂-美学笔记

    思想课堂-美学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101个故事读懂欧洲文明

    101个故事读懂欧洲文明

    101个故事读懂欧洲文明前言几百年前的欧洲人对于神秘的东方充满了渴望和幻想。于是渴望一睹东方风采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挥别亲友,踏上了前往东方的漫漫长途。多年的旅行之后,一本风靡世界的《马可?波罗游记》问世了。里边详细记录了他在东方的所见所闻。这本书不仅为欧洲人缔造了一个“黄金梦”,也把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带入了欧洲人的视野。而对于遥远的东方人来说,欧洲到底是一个什么摸样,在过去漫长的几个世纪里,我们都难以窥其全貌。当马可?波罗来到元大都时,不仅是平头百姓,就算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都对这个鼻子高高,满脸络腮胡的外国人感到好奇。为什么他长得和中国人不……
  • 玉溪三乡论

    玉溪三乡论

    罗崇敏,男,汉族,1952年12月生,云南江川人,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现任国家督学、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曾为下乡知青、乡村卫生员、工厂工人、学校教工、党校教员、机关公务员。曾在江川县政府办公室、江川县政府、中共江川县委、中共新平县委、玉溪市委办公室、中共玉溪市直机关工委、玉溪市委、云南民族大学、红河州委、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履职。历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大学党委书记、州委书记、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系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哲学学会、经济学会
  • 中华成语故事(第九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九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中国世界部落文化

    中国世界部落文化

    本书首次全面系统的介绍了世界各地部落的历史起源,发展走向,及其生活状况,人文风俗,语言文化,礼仪庆典等。书中信息涵盖全面,内容考证翔实,且文字清新自然,人文气息浓郁,既是从事文化研究的专家和学者研究世界各地部落的重要参考书,也是广大读者了解其文化风情与生活习俗的最佳读物和旅游时的指导手册。
热门推荐
  • 五谷杂粮养生经

    五谷杂粮养生经

    书中精选了多种科学营养的,并且色、香、味俱全的菜肴,让您每天吃到健康,为您及您家人的生活增添健康,远离疾病困扰。本书重在树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营养饮食观念,以此引导人们正确饮食、合理养身,为强健全民族贡献微薄之力。全书以观点新颖、知识面广、简单实用为特点,是一本看得懂、学得会、记得住、能养生的好书。
  • 神医相师

    神医相师

    救了特种兵王一命的楚南选择低调生活,高科技的东西,咱不懂,咱只发扬华夏的传统国粹。一盒妙手银针,一部风水相书,一手失传古武,且看楚南如何纵横都市,光耀华夏!
  • 妙手思春

    妙手思春

    一个是行医的臭文盲,一个是使剑的臭流氓。因一言堂追捕流落杀手组织隐居的女神医,多年之后为了报仇找上一言堂现任掌门,当种种谋杀手段都阴错阳差成了爱慕的表达,当女神医遭遇史上最厚颜无耻的掌门人,这注定是一场变了味的复仇之路。
  • 火影之昨日今朝

    火影之昨日今朝

    回忆杀?那并不是领便当才拥有的专利哦因为回忆,才造就了今日的我们因为回忆,才让我们踏实的站在这片土地上让我们回到一切源起的地方,故事的最初,有你,也有我。
  • 扑倒王爷

    扑倒王爷

    她,惨遭组织背叛,最后死在曾经待她如亲人般的师傅手上;他,北辰大陆,天启国曾经赫赫有名的战神王爷;曾经的骁勇善战的他,一夕之间变得如同废人一般,命运当真如此折磨人吗?她,墨氏医家的最后一位传人,毒、蛊、针灸……样样精绝;一朝亡矣,命运的齿轮又将如何转动……
  • 可是欲望

    可是欲望

    主人公出身贫寒,因母亲自私,中学后差点辍学。爱好于她而言只可远观而不可触碰,而一个人长久的活在可欲而不可求的欲望中,便容易迷失自己,愤世嫉俗。长大后,他以为自己可以得到一切想要的,可是生活哪有那么简单……直到有一天,她才意识到欲望固然重要,但不切实际的欲望会引火自焚。
  • 腹黑王爷:绝宠小毒妃

    腹黑王爷:绝宠小毒妃

    她是21世纪王牌第一杀手,能治百病、能与动植物交流、能制作百毒和用毒,杀人也是顶级,还是一个神偷,却意外穿越到懦弱、胆怯的将军府苏家大小姐身上。哼,说她是废柴?什么也不能修炼?呵呵,看她如何逆天修炼,变成天才,虐继妹,气继母,收复强大的萌宠。却被一纸赐婚给腹黑、扮猪吃虎的妖孽王爷,“苏陌樱,你给本王过来!”“你想干嘛?喂,你的手放哪呢?你不是脑子被烧坏了吗?怎么还能干这种事?”“爱妃,谁说脑子烧坏了就不能干了?”
  • 倾心许

    倾心许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论异国生活如何造就二皮脸皇子之楚墨宸从心机正太变成厚脸皮腹黑的堕落之路》这是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腹黑皇子楚墨宸成功扑倒冷情郡主云沁雪之两人不得不说的闺房秘事》额……怎么画风不对。其实,我是一部正剧。男主腹黑女主聪明,有虐有甜有心机,正常取向1v1
  • 墨路花开

    墨路花开

    信任那么难,背叛那么容易。爱情那么难,薄情那么容易。可是,我只愿,成为那个你到了老年痴呆都不会忘记的人。“那是我儿子或者我女儿。”
  • 现成话

    现成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