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72400000005

第5章 《诗经·秦风·蒹葭》——西北边陲的一枝莲花

米玉婷

《秦风》是《诗经》中风格较为独特的一组风诗,充满了西北大地慷慨激昂的尚武精神和秦腔式的苍凉与悲壮,比如《无衣》这样豪迈奔放的军歌,又如《黄鸟》此般率直地谴责野蛮的殉葬制。但是,就在这样刚劲的《秦风》中,却出现了一首风采旖旎,情感柔和的诗歌——《蒹葭》,犹如一枝盛开在西北边陲的莲花,在《秦风》,乃至整部《诗经》中绽放着独具一格的别致和优雅。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秦风·蒹葭》

关于《蒹葭》一诗的诗旨,自古以来说法众多,或遵从《毛诗序》之说:“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矣。”或以为是求贤之诗,如汪梧凤《诗学女为》云:“《蒹葭》,怀人之作也。秦之贤者抱道而隐,诗人知其地而莫定其所,欲从靡由,故以蒹葭起兴而怀之,溯洄溯游往复其间,庶几一遇之也。”或如程俊英等所论,定为“描写意中人而不得的诗”(《诗经译注》)。而关于那个“所谓伊人”,“是知周礼的故都遗老呢?还是思宗周、念故主的西周旧臣呢?是秦国的贤人隐士呢,还是诗人的一个朋友呢?或者诗人自己是贤人隐士一流、作诗明志呢?”抑或是诗人所思暮的爱人呢?众说不一。笔者倾向于支持情诗之论。

《蒹葭》诗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既以景色衬托出诗人之情怀,又点明了诗创作的时间和地点,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凄清的深秋晨景。后面“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乃诗人在追寻他所思慕之人时,被眼前茫茫河水所阻。诗人看不到他翘首期盼的人在河另一边的何处,焦急之中,便“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地上下左右地求索。然而远道相隔,可望而不可即,正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一个‘宛’字,又将实在的处所一笔拎空,所以姚际恒称赞道:‘遂觉点睛欲飞,入神之笔。’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然而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之不得的惆怅。”方玉润也说:“三章只一意,特换韵耳。其实首章已成绝唱。”全诗通过对“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深秋天方破晓、露寒霜重之时,“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旭日初升、霜露渐融之时,和“蒹葭采采,白露未已”阳光普照、露珠将收之时这三幅不同时地的河边深秋之景的描绘,生动地展示出了诗人追寻意中人而不得的焦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总能引起观者的共鸣,而追求过程中的辗转和最终求之不得的惆怅与失落,更能博得人的同情,全诗缓缓吟来,但觉余音隽永。

这样的一首诗,在《秦风》中无疑是独特的。清人方玉润评价《蒹葭》说:“此诗在《秦风》中气味绝不相类,以好战斗乐之邦,忽过高超远举之作,可谓鹤立鸡群,悠然自异者矣。”须知春秋时期秦地大致在今天的甘肃东部和陕西大部,其地“迫近戎狄”,这种环境使得秦人“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汉书·地理志》)。在秦地特有的地理环境影响下,秦人形成了激昂豪壮,不畏生死的性情。《秦风》10首诗多言征战猎伐,充满粗犷豪迈之气,表情达意直接、率真,而《蒹葭》《晨风》这样充满哀婉柔美情致,表达复杂、微妙情感的诗歌在《秦风》中显为另类。陈子展也总结说:“但觉《秦风》善言车马田狩,粗犷质直。忽有此神韵缥缈不可捉摸之作,好像带有象征的神秘的意味,不免使人惊异,耐人遐思。”《蒹葭》一诗意境飘逸,神韵悠长,是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构。其风格、韵味,以及写作手法都与《秦风》其他作品有很大差异,王照圆点出了《蒹葭》与《秦风》总体风格的差别:“《小戎》一篇,古奥深雄。《蒹葭》一篇,夷犹潇洒。”周锡也说:“全诗神韵飘逸,风致嫣然,在粗犷质朴的《秦风》中,另成一种格调。”(《诗经选》)陶侃如、冯沅君同样认为:“在慷慨悲歌的《秦风》中,忽有这么一篇优游闲暇,含蓄蕴藉的诗,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中国诗史》)那么,《蒹葭》之出现于《秦风》,究竟是何故呢?是纯属偶然,还是另藏玄机?现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该问题加以分析:

首先,从秦文学的范畴来看。

我们不能简单、笼统地以为秦文化就是秦族的文化。在界定文化时不应该以时间、空间、国别为标准,而是要以文化特征为其首要标准。因此,秦文化即带有鲜明秦文化特征的那些文化。秦文学也并不代表只是由秦人创作的文学,还应该包括秦国领域内的人民的创作,如果我们只把由秦地的秦人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定性为秦文学的话,那么公认的属于秦国文学作品的李斯之《谏逐客书》就得碍于作者李斯是楚国人而归于楚国文学了。

秦文公十六年,“以兵伐戎,戎败走”后“地至岐”,秦人方才真正拥有了当初周平王赐给秦襄公的“岐以西之地”。秦人在统治丰饶的周原的同时,也接管了在周原生活的周之遗民,《史记·秦本纪》记载:“十六年,文公以兵伐戎,戎败走。于是文公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前面我们说过,所谓秦国文学,并非由秦地的秦族创作的才是秦国文学,而是在秦地的居民创作的,带有鲜明秦文化特征的就可以归入秦国文学的范畴。那么,那些被秦人接收的周之余民中,不乏造史作册的文人,这些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居民,也可能是诗歌的创作者。他们在秦人统治时期所创作的文学作品,自然应该纳入秦文学的范畴。故而,不能排除风格旖旎婉丽的《蒹葭》即是出自这归属于秦后的周之遗民之手的可能。

其次,从自然环境对秦文学的影响来看。

秦文公所收取的岐地是周人的故居,这里是关中最为富庶的地区之一。岐地因是周人旧居,故也称周原,位于今陕西省关中平原的西部,距西安市约200华里,北依岐山,南临渭河,西侧有汧河,东侧有漆水河。

当初古公亶父选择岐下邑居并不是盲目的,原因之一正是因为这里水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据历史地理学家考察,周原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水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周原遗址发现水井,说明当时人们的饮水主要取之于泉水和河水,据考察,这里古河流有渭河和汧河。古代的岐不像现在这样干旱,气候也要比现在暖和、湿润。当时岐地遍布河流溪涧,处处可见水泉湿地,渭水的支流纵横蜿蜒,千河和漆河分别由东西两侧缓缓流过。那时候的河谷不像现在的这样深,所以取水很方便,水源很充分。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我国农业生产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为《蒹葭》这样优美、朦胧的诗歌的产生创造了客观的自然条件。

最后,从秦对周的文化继承上来看。

《蒹葭》在艺术风格上具有完全不同于《秦风》中别的作品的特点,其情调也不符合于秦地民风和秦人性情,这除了上述两点原因而外,还与秦早期对周文化的继承和学习有关。一如林剑鸣所说:“秦国的文化能够突然达到这样高的水平,除了全盘接受西周先进的文化外,不可能做其他的解释。”秦人对周文化的态度是积极吸收的,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所表现,比如在文学上有《石鼓文》,其体制、句法对《诗经》“雅”、“颂”都有学习和模仿;在青铜器制作上,根据祝中熹的研究,秦器的习用纹饰就是持续了西周后期流行的纹饰,喜用窃曲、垂鳞、瓦垅、波带、重环、云雷等纹样。礼器的配置也如出一辙。正如邹衡所说:“起初,周人几乎是全盘接受了商人的青铜文化,到了后来,才逐渐发展起来具有一定秦人风格的青铜文化。”此外,在宗教观念上,秦人在保留自己多神的拜物教的同时,接受了周人“帝”的概念,形成富于自己特点的混合的宗教形式;在制度上,又是秦承周制;在社交生活上,秦人也以赋诗言志为能事,这在《左传》中就有相关记载,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晋公子重耳流亡至秦国时,秦穆公在宴重耳里便赋《六月》以答重耳所赋之《河水》,以尹吉甫来比重耳,甚是应景。

所以,周先进的文化不仅影响了秦的器物制度,还影响了秦的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以及语言表达方式。这也是《秦风》中出现《蒹葭》这样的诗歌的又一个原因。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

2.孔颖达毛诗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朱熹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方玉润诗经原始北京:中华书局,1986

5.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

6.林剑鸣秦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7.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北京:中华书局,1991

8.陈子展诗经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9.陈全方周原与周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同类推荐
  • 经典超译本·爱弥儿

    经典超译本·爱弥儿

    《爱弥儿》是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1762年此书一出版,便轰动了法国与整个西欧,影响巨大。卢梭通过对他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表达了他从自然人性观出发的教育思想。他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这些对今天的儿童教育依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经典超译本:爱弥儿》在尊重原著内容与结构的基础上,采用语录体形式,直接呈现原著中的经典段落与概括性结论,省却了繁复、冗长的论证过程。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
  • 文化海原

    文化海原

    海原是宁夏南部山区的一个大县,是“西海固”的主要成员,虽然贫穷落后,但文化底蕴却十分深厚。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著名的“菜园遗存”向世人宣告:华夏远古文明的火光曾照耀过海原的山山水水。众所周知,以六盘山为代表的陇山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身处陇中山地的海原得天独厚,深受陇山文化的熏陶与养育。在其后的漫长岁月里,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共生共荣,交相辉映。
  • 一个古代公务员的短信息

    一个古代公务员的短信息

    《千字文》是一千五百年前的作品,作者周兴嗣是一名古代公务员,他用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进行排列组合,鼓捣出了一篇音韵谐美、朗朗上口的四言长诗。从这一千个字中,能够看到中国文化的完整轮廓,称得上是世界上最为袖珍的百科全书。来自东北那疙瘩的望于江湖,充分发挥东北人的小品幽默和搞笑功力,用别开生面的历史典故和八卦段子解读千字文,引人人胜,是学生,老师,上班族,家庭主妇,退休在家的老人随时随地可以享用的生活调剂品。这是一个速成的社会,从填饱肚子到赚钱致富,从家居清洁到美体塑身,都有捷径可寻,如今连看上……
  • 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重庆为视角

    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重庆为视角

    本书在全面、系统阐述文化创意旅游基本理论基础上,首次以重庆为视角,对重庆创意旅游综合体、旅游主题街区、动漫旅游及影视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本书内容翔实、案例丰富,创新性较强,是一部理论性与实用性并重的著作。
  • 诗话花草

    诗话花草

    本书主要选取了部分名花异草加以抒写,共有三十九节组成,大致分为名花和异草两部分。用优美的笔调、丰富的想象,对所选取的花草逐一描写,其中大量引用了诗人们吟咏花草的诗章,从古至今、十分丰富。文中还穿插了不少有关的逸闻趣事,生动有趣。
热门推荐
  • 穿越系统归来

    穿越系统归来

    骚年,想改变自己吗?想主宰世界吗?接受系统的回归吧!我去搞那么严肃干嘛?我接受就是了!这样才是宿主嘛,穿越世界去!go!(1-24章废话太多,你们可以选择不看!)
  • 摄大乘论释序(十五卷成)

    摄大乘论释序(十五卷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倾天下:嫡女策繁华

    倾天下:嫡女策繁华

    他是一代帝王,冷漠无情。却爱上她相府嫡女。她出生高贵,继母姐姐恨她入骨,步步算计。他和她注定一生纠缠,爱恨情仇在一瞬之间,皇位争夺,手足相残。他在她面前并许下诺言,“若今生乱世如麻,便许你来世锦绣荣华。”
  • 御龙天帝

    御龙天帝

    纵观天下之大,惟我御龙无双!!!(^ω^)
  • 心灵穿梭者

    心灵穿梭者

    儿时的一场家庭变故让他在脑海里激发了神秘的“原点”,预见将要发生的事情;大好河山,名胜古迹,无解谜案,想出现在哪里就出现在哪里!原本平凡的少年开启不平凡的精彩人生……
  • 王俊凯!明天,你好

    王俊凯!明天,你好

    “嘴巴张这么大,干嘛”某凯“哈?”某女“弄得我都想强吻你了”某凯
  • 黑与昼三部曲

    黑与昼三部曲

    小说通过主人公李成哲等个体的坎坷爱情悲剧与理想追求,从正、反、侧面凝画了人文、经济、政治、宗教四大领域的时代变迁,缩写了幅幅遍及农村与现代城市社会的综合性改革的历史画卷,既刻画了个体理想主义者的心声,也展现了恢弘的时代运动的整体风貌。
  • 网游之云啸天下

    网游之云啸天下

    穿越千年的无敌战将,传说之中的龙元,神秘莫测的游戏。这三者的碰撞迸发出绚烂的的火花……新人新书,如果您看着不是很碍眼的话就帮忙收藏一下吧!!!拜谢
  • 我不是女配

    我不是女配

    平淡的生活,平凡的人生,宅在家里的感觉是我所追求的,。直到有一天我穿越啦,穿越到了刚看完的一本小说里,还是一个女配,天,这是在惩罚我吗,我本着你不犯我我不烦你的节奏,”还在幻想那种生活,但有人偏偏不让你如意,,,
  • 请允许我脆弱一回

    请允许我脆弱一回

    “你愿意在我面前做回真正的自己吗?”男孩望着星空喃喃的问。“怎样做回自己?”女孩那澄澈的水眸带着说不出的忧伤。男孩转身,将女孩紧紧拥入怀里,在她的耳边轻声道:“我爱你,我愿意让你做回脆弱的自己。”女孩惊讶的睁大了眼睛,随即那脆弱的泪汩汩的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