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72500000011

第11章 藏族民俗风情(1)

第一节藏族的形成和人口分布

一、藏族的形成

藏族的先民很早就繁衍生息在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地区,在此,考古学家已经发现旧石器、新石器和金石并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6世纪时,西藏山南地区的雅隆部落首领成为部落联盟的领袖,号称“赞普”。7世纪松赞干布统辖了整个西藏地区,史称“吐蕃”。在以后的发展中,吐蕃又先后融合了羌、党项、氐、夷等部落和汉、彝、回、蒙古、纳西等族,扩大了自己的民族成分。“吐蕃”作为民族名称,在历史上一直沿用,直到民国时期才正式统一命名为“藏族”。

二、藏族的人口与分布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海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及海东地区。另外,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也有部分藏族聚居。根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藏族共有人口6282187人。

第二节藏族的服饰

一、服饰习俗的形成

藏族服饰习俗的形成与他们居住的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产、生活方式对服饰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影响。一个民族的服饰习俗的传承,往往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史紧密相连,体现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智慧,蕴含着一个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丰富多彩的藏族服装、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学者研究,早在公元前1世纪前后,青藏高原土著部落的服饰就已具有今天藏族服饰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束腰及以毛皮制衣的特征。20世纪70年代,清理拉萨大昭寺文物时,发现寺内珍藏的松赞干布的一件衣服,就是用质地较好的拉瓦(氆氇的一个品种)制作的肥腰、长袖、大襟的藏袍。据史书记载,九世赞普布带贡甲时,已能够纺牛毛线来织帐篷,纺羊毛线用来织氆氇做衣裳。

如今,穿藏袍时,里面一般都要穿衬衣。男式衬衣多半是高领,有大襟和对襟两种,用白色绸布做面料的居多;女式翻领用各种颜色的绸布做成。女式衬衣袖子较长,平时卷起,跳舞时放下,袖随舞起,翩翩飞舞,十分好看。农牧区的服装、鞋帽喜欢用红与绿、黑与白、赤与蓝等对比色,并且巧妙地运用复色、金银线,具有明快、活泼的艺术效果。

藏族服饰从地域看,可分为牧区和农区类型,这是藏族服饰的基本类型;按生活方式,可分为平民、僧人、达官贵人等类型。

二、牧区服饰

藏北高原气温低、风沙大,又是辽阔的草原、天然的牧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就要选择便于起居、旅行、保暖御寒的服装。牧区藏族穿着以皮袄为主,它结构肥大,袖口宽敞,穿着自如,白天阳光充足,气温升高时,可脱袖露臂,调节体温,夜间可解带和衣而眠。牧民的皮袍离不开腰带,穿时提起下摆与膝盖平齐,腰带一束,怀里形成大囊,里面可装不少随身用品。皮袍是用土法加工绵羊皮缝制的,既经久耐用又抵风御寒。普通皮袍,男式的宽腰、大襟,襟、袖和下摆用10~15厘米宽的黑平绒镶边,但也有不镶边的。女式皮袍的襟、袖和下摆先用宽10~20厘米的黑平绒镶边,再用红、蓝、绿三色平绒(各宽5~10厘米)镶边。

三、农区服饰

藏族农区气候温和湿润,人们穿着的男式袍子和女式长坎肩,都主要以黑氆氇为原料,款式仍属大襟服装,右腋下钉一个纽扣。男式袍子用绿色或蓝色绸布做两条宽5厘米、长20厘米的飘带。一般男式白氆氇藏袍的领口镶上6厘米宽的加洛(一种镶嵌有十字图案的花氆氇)。女式藏袍大多是黑色的,一般冬季穿有袖子的,夏季无袖,但也有四季穿无袖的,冬春季外加一氆氇短卦。

即便是农区,因自然条件不同,服饰也各有特点。如藏南工布地区有大片原始森林,雨量充足,人们为适应这里的自然条件,在长期劳动中创造了称之为“古季”的外衣。这种无袖套服,一般用野山羊皮、熊皮或黑氆氇制作,适合在林中伐木、抬木,耐穿而又能防避小雨。云南迪庆藏族聚居区,流行装束是内着蚕绸衬衣,外罩呢绒坎肩。坎肩图案大方,镶云头金银线绒饰边,以红珊瑚为衣扣,不用高领而以大银环公母扣挂于领口;下着曳地百褶裙,腰缠毛织百花带;胸挂银质护身佛盒,右襟挂三须链。

四、城镇服饰

城镇作为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文化生活丰富,经济条件较好,人们的服装无论用料、款式、色调都与农牧区有一定的差别。城镇男女一般喜欢以哔叽、毛呢或混纺为衣料,妇女尤其讲究款式新颖合身。近年在拉萨出现的女式筒服,虽然前面留有藏服的大襟式样,但左右襟不开,合缝成管状型,以较紧身为佳,讲究线条,衣服、衬衣的色调淡雅柔和。农区、城镇妇女均系围裙,藏语叫“邦典”,是藏族妇女服饰的标志。围裙织法独特,编织精密。农区妇女喜欢以强烈的对比色条相配,城镇妇女则选择以娴雅温和的色条为基调。

五、僧尼服饰

僧尼服饰一般以绛红色氆氇为料。普通僧尼人的衣着,常见的是上面着短坎肩,前胸与背面用黄布装饰(僧官的短坎肩用金丝缎装饰);下面围一条长裙,上身还披一条长约身高两倍半的披肩,举行法会时僧人们都披绛红色氆氇制作的大氅,头戴竖德鸡冠帽。这种帽子以厚黄氆氇为料,帽形似鸡冠,帽顶有穗,剪缝整齐,向上耸立。僧尼还因教派的不同,在服饰的细节上有所差异,如宁玛派僧尼戴一种叫“乌坚边夏”的帽子,这种帽子以红氆氇为料,帽顶尖长,帽檐向上翻,前面开口;萨迦教派的活佛下围白布长裙,上披红色茧绸缝成的披肩。

六、头饰

藏族帽子种类繁多,主要有毡帽、皮帽、金丝花帽等。毡帽是藏族最古老的一种帽子。它以白毛毡为原料,帽顶尖高,帽檐很小,制作简单。现在安多地区的红缨毡帽、工布地区的男式夏毡帽,基本形状仍是古老毡帽传承下来的,只是用红缨、金花缎等加以装饰罢了。牧区喜欢戴的皮帽,是用上等的整张狐皮做的,有些讲究的则用缎子做帽面,帽檐用狐皮,年轻人戴上显得潇洒、魁梧。金花帽是男女老幼都喜欢戴的民族帽,不过男女戴的式样有所区别。金花帽是用金花缎、金丝带做装饰,以毛毡和皮毛做面料,这样做出的帽子,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格外精神。

按传统习惯,藏族男女一般都喜欢蓄发留辫。男子梳一条辫子盘在头顶;妇女发式从额际正中分开,梳成左右两条辫子,在牧区,则留成数十条小辫披在背上,均匀整齐。现在,除边远农牧区仍蓄发外,一般城镇男子都改留短发。藏族发饰繁多,尤以妇女为最,中青年妇女喜用红绿丝线与头发混编。卫藏妇女在发顶系一近60厘米长的三角形或半圆形的“巴珠”,上面缀满珍珠、珊瑚和宝石。昌都一带妇女则把珊瑚、松耳石、猫眼石等饰品直接系在发辫上。甘南藏族的发饰具有独特的风格,妇女的发式是梳成数十条小辫,称为“碎辫子”,即将脑门处的头发从左右两侧梳编成几十上百根细辫,至耳轮上部,用红绿丝线横拦半圆,细辫到肩背以下接编黑丝线于腰际;另将后脑勺部分头发编成一束细辫,上坠一毡毛布块,并将红、绿、黄各色布条横向包面。多数妇女还在头顶盘绕一圈由琥珀珠玑缀起来的头簪,每粒珠玑大小如豌豆,自上而下串六七颗,约50串。

七、佩饰

藏族佩饰主要有耳饰、胸饰、腰饰和手饰。饰品多以金、银、铜和珠宝、石器制成。一些饰品雕镂着精细的花纹。耳饰,均为耳环和耳坠。胸饰包括项链、护身盒“卡乌”。“卡乌”为一金属小盒,面上镶嵌松耳石,内装护身符之类,用途与男子佩戴的护身盒相同。腰饰主件是一条丝绸或牛皮腰带,上面悬挂各种主人喜欢的饰品,男人有腰刀、打火镰、鼻烟壶等,妇女有银器、铜牌等。藏东一带男子喜欢腰系羊皮兜肚,内装钱币等物。手饰包括手镯和戒指。手镯有金、银、玉、海螺4种;戒指男女均戴,以银质居多,上面嵌有玛瑙、翡翠等珠宝,富裕之家盛行黄金戒指。

八、藏靴

藏靴是藏族男女通行的长筒靴,底高2厘米,腰高至小腿之上,鞋面用红绿相间的毛呢装饰,鞋腰上也有线条、花纹。藏靴可分为“松巴”和“嘎洛”两大类。松巴靴底都是用牛绒捻的绳纳制的。还有一种靴底用牛皮包裹,一般多见于冬天穿着。其中较为高级的称“松巴梯呢玛”,用牛皮制底,并以粗毛线或棉线密密缝制,厚约1厘米;靴帮色彩斑斓,分别用红、黄、绿、蓝等8种颜色的丝线在靴帮上绣出美丽的图案;靴面也绣花,十分艳丽。这种靴,做工精致考究,喜庆日子里才穿用。嘎洛靴以牛皮制底,靴帮由3层氆氇缝制而成,其黑色呢在下约33厘米,彩条毛呢在上约3厘米,花纹竖立。靴跟与靴尖缝上黑色牛皮,靴面用染黑牛皮拉条及金丝线镶边,结实美观。靴帮开10厘米竖口,口边分别用染红羊皮加固,便于拉携。这种靴的特点是靴尖朝上翘起,看上去威武大方。

第三节藏族的饮食

一、主食

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但在农忙或劳动强度较大时有日食四餐、五餐、六餐的习惯。绝大部分藏族以糍粑为主食,糍粑是青稞炒熟磨成细粉制作而成的。特别是在牧区,除糍粑外,很少食用其他粮食制品。食用糍粑时,要拌上浓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糍粑既便于储藏又便于携带,食用也很方便。

二、副食

藏族过去很少食用蔬菜,副食以牛羊肉为主,猪肉次之。藏族食用牛羊肉讲究新鲜,在牛羊宰杀之后,立即将大块带骨肉入锅,用猛火炖煮,开锅后即可捞出食用,以鲜嫩可口为最佳。民间吃肉时不用筷子,而是将大块肉盛入盘中,用刀子割食。牛羊血则加碎牛羊肉灌入牛羊的小肠中制成血肠,四川、云南等地的藏族多将猪肉用来制成猪膘,便于保存。

在藏族聚居区,肉类的储存多用风干法。入冬后宰杀的牛羊肉一般一时食用不了,多切成条块,挂在通风之处,使其风干。冬季制作风干肉既可防腐,又可使肉中的血水冻附,保持风干肉的新鲜色味。

三、特色食品

除主食和副食外,藏族还在特殊的日子食用许多特色食品。过藏历年时,人们都要用酥油炸果子,有耳朵状的“古过”,有长形的“那夏”,有圆形的“布鲁”等,还要用彩色酥油捏制一个羊头,制作一个长方形的五谷斗,斗内装上酥油拌糌粑、炒青稞麦粒等食品,上面插青稞穗、鸡冠花和酥油做的彩花。一些地区的藏族还经常食用“足玛”“果炸等子”形色如花生仁,常用作藏族名菜的原料。他们还喜食用小麦、青稞去麸和牛肉、牛骨入锅熬成的粥。“推”是藏族群众喜爱的食品,用酥油、红糖和奶渣做成,形似大奶油蛋糕。青海的藏族常吃一种称为“特”的水油饼。制作该水油饼是将面粉揉成碗口大的面饼,放入开水锅中煮,待熟后捞出,加酥油食用。河曲地区的藏族有制作大饼之习,一般最小的也在2.5千克以上,最大的可达到100千克,作为馈赠亲友和长途旅行时用。云南迪庆的藏族把蒸土豆、麦面粑粑、蒸馍作为食物。

藏族传统宴席为分餐式,无饭餐小吃之分。首道食品为足玛米饭,“足玛”是藏语,指青藏高原野生植物蕨麻的一种,俗称人参果,第二道为肉脯,第三道为猪膘,第四道为奶酪,第五道为血肠,等等。还可以上很多道,最末一道为酸奶。席间不饮酒。主、客可多食、少食或不食,但首道和最末一道非食不可,前者象征吉祥,后者表示圆满。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

四、茶文化

由于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藏族人民十分喜爱喝茶,他们制作的酥油茶、甜茶和清茶更是独具特色。清茶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将茶叶深煮久熬成汁后,再加入少量食盐,倒入杯中即饮。清茶在清淡中带有一丝淡淡的咸味,使人清心舒适,越喝越想喝。甜茶,也称奶茶,将红茶放入水壶中煮熬成深褐色,滤除茶渣,倒些开水稀释,待浓茶适中,再加入鲜奶或奶粉、白糖以及少许食盐,在水壶中用力摇动,使之水乳交融后,置于火炉旁或盛入暖瓶内,随喝随倒,喝一口,主人添一点。甜茶香甜可口,深得人们的青睐,街上的茶馆大多也是甜茶馆。制作酥油茶,先将砖茶深煮久熬成汁后,滤除茶渣,加入酥油和少量食盐,在特制的木质桶——酥油桶中用力抽打,使酥油和茶水交融,然后盛在壶中放在火炉边,或装在暖水瓶中,边倒边喝。喝法同甜茶差不多,只是在喝前要先将漂浮在茶水面上的油轻轻吹到一边再喝。酥油茶中含有维生素和茶碱,可以补充由于食蔬菜少而引起的维生素不足,帮助消化。茶碗也比较讲究,过去多用带盖的木碗和银碗,现在一般用印花的小瓷碗,也有仍沿用木碗和银碗的。男用的碗和女用的碗也有所不同,男用的稍大些。酥油茶香醇甘润,营养价值极高,是藏族必不可少的饮用佳品。

同类推荐
  •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流变性的特性使它在时间的长河中由于各种原因不断丢失。特别是在以现代化为目标的全球化进程中,多种多样的文化遗产正在受到严重冲击,文明多样性和文化多元化的格局受到严峻考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研究,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成为世界范围的一门“显学”。
  • 汉族风俗史(第二卷):秦汉·魏晋南北朝汉族风俗

    汉族风俗史(第二卷):秦汉·魏晋南北朝汉族风俗

    本书以历史为经,风俗事象为纬,详尽描述了汉民族风格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变化。本卷记述的是秦汉魏晋时代的汉族风俗史,包括汉民族的形成、发展、汉族风俗的形成和发展,秦汉魏晋汉族的生产风俗、生活风俗、礼仪风俗、岁时风俗、信仰风俗、社会风俗等内容。
  • 先进文化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历程

    先进文化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历程

    本书考察了面向现代化的中国文化进程与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内在统一关系,论证了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文化前进的三大历史进程,即:以文化主体和主体文化转变为主要标志的政治文化变革,以商品经济和市场改革为导向的价值重建以及正在进行的以培育大众文化为重要任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以此对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的理论、政策和实践的历史和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作简要论析。
  • 朱自清散文名篇

    朱自清散文名篇

    朱自清是“五四”新文学的拓荒者和创业者之一,他为中国现代文学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与人合作创办新文学的第一个《诗》;创作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首抒情长诗《毁灭》;编选了《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其《导言》第一次对新诗创作进行了历史性的总结;在大学课堂首次开设现代文学课程“中国新文学研究”。不过,他对新文学的最大贡献是在散文领域,他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第一次提出“意在表现自己”的美学创作原则,在当时起到了“对旧文学示威”的作用。
  • 太极拳中国功夫(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太极拳中国功夫(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太极拳中国功夫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太极拳中国功夫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太极拳中国功夫
热门推荐
  • 救赎之万兽之王

    救赎之万兽之王

    被神秘力量召唤至万里之外非洲大草原的陈啸,为了救自己的父亲,无意中得到了大自然赐于的超自然能力,并接受使命,为了争取动物们的生存自由,为了争取它们在大自然之下万物生灵生而平等的地位,陈啸将带领着世间所有的动物,向着无知而残暴的人类,发起一场惊心动魄的反迫害反杀戮的大抗战。
  • 洪荒之魔祖

    洪荒之魔祖

    道魔之间的交锋,势均力敌的两派.谁能引领洪荒,尽在洪荒魔祖。他本是后世一默默无名的小人物,意外而死,却得到所有人梦寐以求的一线生机,穿越混沌,成就真身,化作魔祖!从此,逍遥洪荒!
  • 无级之上

    无级之上

    无级之上,苍穹之巅,三界位面之内,无数强者谱写着一个个令人向往的传说,上古之渊,死主之名无可及;星辰尽头,星帝之威无人破;雷神宫内,雷主之怒泯众生。。。传说在此诞生!
  • 岛主

    岛主

    灾难...与灾难共同到来的是举世皆敌我不想死为了不让我死,请你去死......好吗?
  • 霸世强者

    霸世强者

    都市修真路,血泪巅峰途,这里,是强者的世界!一平凡都市青年,意外得到远古圣人修炼法诀,从此步入仙门,一往无前。云波诡谲的世界,神秘莫测,冥冥注定的命运,坎坷多舛。当他冲破命运的枷锁,逆流而上,俯视众生——“仙凡两界,吾为霸主!”~~~~~~~~~~~~~~~~~~~~~~~~~【《无敌搜索系统》,欢迎你的到来!】
  • 破荒

    破荒

    蛮荒之中,浮生若梦,生生死死只是等闲,繁华过处不过一场镜花水月新书《模因》九月一日发布,新老读者都请多多支持啊,本书从上传至完结,未曾断更一次,我的人品,靠得住
  • 遇见少年EXO

    遇见少年EXO

    懵懵懂懂的十二位少年遭遇无数的奇特的事情,一开始是八位的莫名消失,而剩下的四位则寻找方法找到他们,找到他们后发现自己早已不在人间,而回到了古代.........无数的奇幻的事情将发现在他们的身边,在古代的时间里他们都遇到了让自己怦然心动的另一半,但世界是没有十全十美的,他们也将要面对的是生离死别......
  • 总裁老公独宠小娇妻

    总裁老公独宠小娇妻

    见到江琉璃的第一眼,陆时谦就知道,这辈子非她不可;而江琉璃知道自己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一件事就是嫁给陆时谦。痴情总裁与小妻子的甜蜜日常。本文宠文。
  • 活好为自己幸福为别人

    活好为自己幸福为别人

    为自己活,还是为别人活?这是社会学家一直探讨的一个问题。奥搜特洛夫斯基说过:“只为家庭活着,这是禽兽的私心;只为一个人活着,这是卑鄙;只为自己活着,这是耻辱。”人不止是为自己活,人在为自己活的同时,也在为别人活。为自己活,活得快乐、幸福、潇洒、自在固然是每个人的愿望,但是,这仅仅是人生价值的一部分。
  • 异域神话

    异域神话

    我不确定这真的是个神话,也许它根本没有发生过。然而,让我想一想,我在宇宙的另一端,那些个创造了科技与魔法完美结合的文明的民族里都看见了什么?在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里又见证了什么?我无法解释那些在旁人看来所谓的奇人轶事——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一群号称“宇宙之子”但仍旧相当无知的智慧生物里面的一员――但对于他们来说,我却是又一种超然的存在。因为我是一个绝对的局外人,一个战地记者,一段架空历史的见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