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72500000002

第2章 西北少数民族民俗风情(1)

第一节西北少数民族概述

一、民族的概念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及其祖先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民族”一词,可以泛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例如“中华民族”;又可以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为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例如“56个民族”、“少数民族”。

民族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般来说,它是在原始社会解体时由部落或部落联盟发展而成的。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民族共同体仍在不断地分化、整合、重新组合。新中国作为一个政治统一和文化多元的国家,一贯主张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反对民族歧视与民族压迫。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是中国建设总问题的一部分,在中国,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在正确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各民族团结和睦,平等互助,共同发展,从而带来了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繁荣富强的景象。

二、中国多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

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促进了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密切交流。56个民族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互相依存,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中国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四周天然阻隔,内部地理单元体系完善,这种特点鲜明的地理环境,造成了中国多民族内向凝聚的特点。中华大地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各民族的先民,都是中华大地上最早的居民。他们自远古洪荒时代便繁衍生息于中华大地,共同促成了中国多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中国的部落联盟大体上分为三大集团,即西北的华夏集团、东方的东夷集团和南方的苗蛮集团。华夏集团包括炎帝、皇帝、颛顼(高阳)、舜(有虞氏)、祝融等部落。炎帝和皇帝两族各有一部分东移:炎帝族顺渭水、黄河一直发展到今天的豫南及豫、冀、鲁三省交界地区;皇帝族顺着北洛水、渭水及黄河北岸,沿中条山、太行山脉,直到今北京附近。太昊(皞)、少昊(皞)、蚩尤均属东夷集团,分布在北自山东北部(最盛时达到山东全境),西至豫东,南至淮河南北,东至渤海的地域中。三苗、伏羲、女娲属苗蛮集团,分布以湘、鄂、赣为中心,北达豫南熊耳、外方、伏牛诸山脉间。以上三大部落集团经长期交往、斗争,终于融合成为华夏族,这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是由不同的氏族部落集团融合而成的多民族共同体。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民族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黄河中下游不同民族集团的夏人、商人和周人,在不断的战争融合中,吸收了周边的夷、羌、苗、蛮等成分,逐渐形成华夏族。随着华夏族的形成,也同时形成了“四夷”,即东夷、北狄、西戎、南蛮的民族观念。华夏族居于“中国”,即当时的中原地区,夷、蛮、戎、狄居于华夏族的东南西北四方。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时期。秦统一中国后,其民族不仅包括中原的华夏族,而且包括“东夷”、“西戎”、“南蛮”和“北狄”诸多少数民族。汉朝取代秦朝后,中原地区的华夏族由于大量吸收了周边各民族成分而融合为人口众多的汉族。同时,在东北部有肃慎、东湖、乌桓、鲜卑、挹娄、匈奴;西部有诸羌民族(它是构成今日藏缅语族各民族的主体);西北有大月氏、乌孙、疏勒、于阗等民族;长江中下游以南有“百越”;岭南有南越、骆越、乌浒人;西南地区的“西南夷”(今云、贵、川南)有夜郎、滇、邛都、笮都、昆明等民族。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民族大融合和进一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北方部分匈奴、鲜卑、羯、氐、羌融入汉族。

隋唐和辽宋时期是中国各民族大发展时期。汉族由于自身的发展和融合了许多其他民族,更加壮大了。其他民族,如北方和西方有铁勒、突厥、回纥、鞑靼、蒙古、契丹、奚、靺鞨、室韦、高句丽、渤海、女真、吐谷浑、党项、羌、吐蕃等,西南和南方有乌蛮、濮、望、金齿、银齿、溪峒蛮、僚、瑶、苗、僮、黎、仡佬等。回纥的一部分后来发展为维吾尔族,一部分成为裕固族的主体;吐蕃发展为藏族;中南和岭南地区的民族,逐步发展为苗族、瑶族、僮族(现在写作“壮族”)、仡佬族、畲族、黎族等。

元明清时期,中国各民族进一步发展,各少数民族的族称在这一时期基本确立。各民族均处于大发展时期,一方面表现为社会文化的进步和经济文化的提高,另一方面表现为民族共同体的相对固定和民族文化的不断积淀。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形成、发展中,对中国的历史发展都产生过重要影响,在这一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互相融合,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共同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中国民族的特点及其概述

中国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5000年的历史。今天,中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是多数民族,其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1.5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由于所占人口比例小,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中国民族在其形成和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

(一)源于中华大地

中华大地四周都有天然阻隔,内部构成了体系完整的地理单元。纵观整个中国古代,中华民族基本呈现为这一地理范围内多民族内向凝聚的特色。

中国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与古代人类学研究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证明了在中国人类进化自直立人(猿人)经早期智人(古人)至晚期智人(新人)的各个阶段没有缺环,有着较完整的进化序列。

中华大地上丰富的古人类化石及其体质特征表明,这里是黄种人的故乡。他们是中华大地上最早的居民,而且形成了环节完整的进化序列。中华民族的最早祖先,就是来自这些远古时代繁衍生息于中华大地的人类。

(二)多元一体格局

费孝通先生将中华民族是由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组成的局面称为“多元一体格局”,56个民族为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一体。

(三)具有坚强、持久的民族凝聚力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古今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秦汉时期形成的“大一统”思想,一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随着“大一统”思想的形成,从中原华夏到周边各族,都在一定程度上有认同意识,这种认同意识造就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使统一成为中华民族发展的主流。

(四)具有团结、爱国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个整体又是由许多相互不能分割的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的统一性与不可分割性,随着长期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巩固着。各民族共同开拓、创造了中国历史和民族文化,为中国的统一做出了贡献。秦汉以来一直作为传统而延续下来的爱国思想,逐步形成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历史上虽朝代更替,或有分裂的局面,但统一的民族国家始终是主流。

随着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历史进程的日益发展,中国是各民族共同祖国的观念也逐步得到加深。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每当外敌入侵时,各民族的爱国、团结精神便自然表现出来,同仇敌忾,奋起反抗。比如,在明代的抗倭斗争中,湖广的土家族与苗族官兵便曾建立过“东南战功第一”的军功,广西僮族、瑶族的官兵,也积极参加了抗倭斗争。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斗争也得到了台湾各族人民的热烈响应与支持。明末清初,沙皇俄国侵入黑龙江流域,当地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坚持长期斗争,并在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中配合满汉官兵,取得了反击战的胜利。

辛亥革命前后,“中华民族”作为中国各民族的总称,得到中国各民族的进一步认同且更加深入人心,对团结国内各族人民外抗强权起了巨大的作用。近代帝国主义的入侵,是中华民族意识和民族觉醒的重要时期。各民族团结一致,外抗强权,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光荣篇章。中国的各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成员。中华民族这一名称的出现,作为代表中国各民族的总称,被中国各民族所乐于接受,对外形成了一个坚强的民族实体。

四、中国西北少数民族概述

西北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史称“西陲”,一般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青海、陕西、甘肃,两区三省之地。总面积达309.1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32.12%;总人口为9172万,约占全国的8%。有45个少数民族,人口为1680万,占西北总人口的18.13%。这一地区的特点:地广人稀、资源丰富,民族共处、文化多元,边疆地区、民族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西北自古就是个多民族地区,历史上是氐、羌、匈奴、柔然、鲜卑、党项、吐谷浑、突厥、回纥、吐蕃等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现在还生活着藏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裕固族、保安族、撒拉族、蒙古族、锡伯族等45个少数民族。西北地区不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一直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共存的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各不相同,但总体趋势正如费孝通先生所指出的“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社会格局”。

第二节西北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概述

民俗产生于人类征服自然、发展自我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在形成和传承过程中有着多种基本特征及社会功能。

一、民俗的概念

民俗即民间的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本质特征的一种体现,是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民俗与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从时间上看,民俗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过程中相沿已久、约定俗成的产物;从空间上看,不论是往日处于落后、蒙昧、野蛮状态的氏族部落,还是今日经济、科技、文化高度发达的繁华都市,民俗都是它们重要的伴生物。从民俗与文化的关系来看,民俗是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人类文化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民间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一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展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心理、行为和语言的一种基本力量。

“民俗”一词在中国古代就已出现了。如《管子·正世》中有“料事物,察民俗”;《礼记·缁衣》有“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史记·循吏列传》有“楚民俗,好庳车”;《汉书·董仲舒传》有“变民风,化民俗”;等等。但是,“民俗”作为专门的学术术语,一词直到1846年才正式确定。英国学者威廉·汤姆斯(William Thomas)于1846年使用撒克逊语的folk(民众、民间)和lore(知识、学问)组成为一个新词folklore,既指民间风俗现象,又指研究这种现象的学科。后来,folklore逐渐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学者所接受,成为国际上通用的学科名词。

二、民俗的基本特征

民俗现象虽然千差万别,种类繁多,但多为人类社会共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大体具有以下特征。

(一)社会性和群体性

社会性和群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和流传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

民俗是相对社会群体而言的。首先,任何民俗都是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它由群体创造,并在群体中传承。也有的民俗是先由群体中的个别人创造,后经群体的认可或加工而形成的。其次,民俗的流传、完善和创新是依靠群体的行为来完成的。有了群体的创造,同时有了群体一代一代的传承和完善,才有可能蔚然成“风”,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人文景观。可见,民俗不是个体的,而是群体的意愿和生活习惯,离开了群体的任何个人行为方式、爱好习惯都不属于民俗。

民俗是社会群体在其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进行选择的结果,是产生于社会生活又对社会生活进行制约的一种力量。社会性和群体性是推动民俗文化发展、演变的主要动力,也正是因为民俗具有社会性和群体性,所以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二)民族性和地域性

中国是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尽管同属华夏文明,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由于各自的条件不同,总是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民俗,这就是民俗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

民俗是民族的标志,是民族构成中的一个要素。“每一斯大林指出: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它自己的本质上的特点,都有只属于该民族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特殊性。”可见每个民族的民俗都有它自己的特色,而且民族的历史越悠久、文化越传统,其民俗就越浓郁和独特。

同类推荐
  • 生肖文化:苍龙腾空

    生肖文化:苍龙腾空

    本书研讨生肖龙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 丝路要道:玉门关(文化之美)

    丝路要道:玉门关(文化之美)

    这里,是古老而又富有神奇传说的关塞;这里,有“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悲凉;这里,更是自古中原进入西城的门户……
  • 中国历史文化古城——太谷之历史太谷

    中国历史文化古城——太谷之历史太谷

    由县政协倡议,太谷县晋商商都策划传媒部搜集、整理、编印的《中国历史文化古城——太谷》一书,终于与大家见面了﹗这是县政协本着“让世界了解太谷让太谷走向世界”的宗旨,在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开发古城旅游宣传上做的一件大好事。
  • 乡村拾遗

    乡村拾遗

    本故事集共有185篇故事,分为花草动物篇、风土人物篇、奇珍异物篇、乡俗玩物篇、民间传说篇等五篇,主要叙写了乡村业已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花草树木野生家养动物,乡土风情人物,以及许多奇闻异事珍物,乡村人吃穿住行趣闻异事,民间传说亲历等,是一幅幅乡村民俗画,是一部乡村民俗民风史,是典型的非遗文化遗产,弥足珍贵。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中医学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中医学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热门推荐
  • 诸神的召唤

    诸神的召唤

    这是一场被诸神召唤而来的神选者与英雄的传承者之间的战争!这是一场兵与卒、将与帅之间的战争!这是一群神选者为了回归故乡!开疆扩土,脚踩英雄!拳打诸神的故事!书友群:164595661
  • 原型批判与重释

    原型批判与重释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对原型概念的来源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含义进行了考察,对现代原型理论的生成过程与人文科学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重点对以荣格为代表的原型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辨析和批判;认为要使这一有重要价值的研究课题获得新生,推进对人类心灵世界的探索,需要对原型进行重释。下篇主要对原型概念和原型理论重新进行了阐述;首次提出了原型现象的哲学和神学维度、生理雏度、心理维度和文化维度的概念,结合现代哲学、人类学等新的理论,对其分剐进行了论证,深入地阐述了作者的原型观。
  • 现实游戏之命格

    现实游戏之命格

    夏言,一个平凡的高三生,平凡到扔到人群中都找不到他的踪迹。夏言平凡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颗行侠仗义的心,时常感叹生不逢时。一根竹签把他带进了一个特殊的世界,虚拟的世界。狂喜的他却乐极生悲,原本想仗剑走天涯时,却发现系统已经设定他的职业为刺客。给系统跪了的夏言,擦擦眼泪,攥紧拳头,妈蛋,谁说刺客不能行侠仗义!我让他们知道什么脱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我要颠覆命格,改变人生。甚至,我要改变整个世界。阻挡?袭杀?怪物和BOSS出现在现实世界?谁也无法阻挡我,就算天要阻挡我也要把天捅一个窟窿!
  • 冰山校草之爱上拽丫头

    冰山校草之爱上拽丫头

    当冰山王子白玉玺爱上拽丫头林诗雨时他们最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 二疯的艳彩人生

    二疯的艳彩人生

    某一天,变成了女人的菩提老祖突然找上门,告诉寻常肥宅二疯说,他是天庭神仙(通厕所的便奉)转世。从此,二疯的人生就被各色的美人所堆满,然而,这些美女的前世,却都是些不得了的角色——对半筑城的沈万三,诗情绝艳的杜甫,隋唐第一好汉李元霸,春秋第一杀神白起……这些人的罡魄,都在随时会觉醒的边缘徘徊。任何亲昵的动作,都有可能唤醒这些绝世的英豪。就这样,二疯这不能碰、吃不着,还要防着各路牛掰古人暴走,娘化的各路神仙下凡闹事的香艳生活,开始了。马桶马桶,堵堵通通,宁招孙猴,莫惹便奉。最强便奉二疯,为了维护三界和11的和平,挥着皮搋子和马桶刷,忙活得不亦乐乎。轻松愉快的文章,如果能让观者忆起那或温馨,或美好的大学时光,就算是笔者最大的成功了。QQ读者群:117295236,感谢赞助者跳舞的南瓜。
  • 放风筝的女魔头

    放风筝的女魔头

    她一直记得那天夕阳下,他们一起放的风筝,还有说过的话..."你还不懂,要是你遇见一个人,让你奋不顾身,你就会明白这句话。"“老师,我不懂,你可以教我么?我从来没有真正爱过一个人,但是却想为你奋不顾身。”也许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注定以后她要为他沦陷一生。他是猎人,而她正一步一步地走向那甜蜜的陷阱。不惧生死,甘之如饴。PS:由于作品名称被别人先用了,所以就先随便改了个名字~
  • 至尊修真系统

    至尊修真系统

    一位被学院称为“废神”的无用“天才”在无意间得到了一部吞天魔帝的无上传承。他以为一切都开始变化,但是天意并不是这样......经过一次浩劫,他被迫转世,这让他有了新的开始,都市大家族的压迫,来自异世界的打压,修真道路上的浩劫,看他怎样笑傲整个世间……
  • 烟屿楼笔记

    烟屿楼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奥巴马西游记

    奥巴马西游记

    一次荒诞的八方会谈在中国举行,奥巴马荒诞的掉入粪坑,在夜空之‘七星连珠’打破隧道,魂魄飞入唐朝,附身唐玄奘之身,开始了前所未有‘荒诞’西天取经。本书搞笑,清闲幽默,如有雷同,存属巧合。
  • 圣源传奇

    圣源传奇

    “公子不要!这样真的不好,要是让老爷知道就完了,啊!”“嘿嘿小月,这可是我最宝贵的东西,现在我就把它给你...”“不行,我真的不行,啊...好臭,它好脏。我只会照顾公子,不会照顾小狗的!”他叫宁小空,是一个世家公子,纨绔、桀骜、自大......这些都不属于他。善良、纯真才是他的秉性,正是如此,上当受骗,坑蒙拐卖成了他的家常便饭。但是他的身体里却隐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当家乡面临灭亡之际,便是他挺身而出之时,拯救家乡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