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72600000020

第20章 徐百柯

四川成都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供职于中国青年报,目前任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主编。

曼德拉缺席,道义在场

世界杯来了。除了再一次证明足球的世界性凝聚力外,举办国南非独特的文明经验还高扬着人类社会的另一种凝聚力——道义。

6月11日的开幕式,或许营造了世界杯70年历史上最为独特的氛围,全场乃至电视转播屏幕前的全世界对一个人的期待,超出了对庆典本身的期待。所有人都在关切,他会不会出现在足球城球场。最终,由于家庭变故,他没能出席,但致辞和宣布开幕的国际足联主席和南非总统都一再提到他的名字。他的影像和声音出现在球场内,全场为之欢呼。

纳尔逊·曼德拉,这就是南非的道义资源所拥有的象征性符号,一个因为其道义感召力而成为世界偶像的人。

20年零4个月前,1990年2月11日,曼德拉结束了27年的囚禁,“在煦暖的正午阳光中”走出监狱。两天后,他正是在约翰内斯堡的这座球场上举行了出狱后的首次大型集会,现场有12万人高呼他的名字。随后,这个国家开始讲述一个革除种族隔离制度的伟大故事。

成功申办世界杯,是这个故事中华彩的一章。《体坛周报》一位记者用“一个国家的成人礼”来描述他在南非的感受:对于南非人来说,世界杯寄托的不仅仅是足球……如果说1994年的后种族隔离时代首次大选标志着新南非的呱呱坠地,那2010年的世界杯,正好是新南非的16岁成人礼,一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一个国家举办世界杯,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一个国家有一位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的道义“偶像”,同样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这种幸福首先来自苦难。把牢底坐穿,意味着一种道德勇气;反击种族隔离制度,意味着一种基于现代人类普世文明的道义担当。无休止的迫害和监禁赋予了曼德拉一种道德光辉。出狱后,他则以真诚的心灵和高度的政治智慧,确保了这种道德资源转化为良性的现实改革,而不是激化为仇恨和报复,也不是泛化为庸常的口号。

曼德拉首先兑现了他本人对他的人民的承诺。他发誓要用“宽恕”超越“复仇”,“宽恕能够解放内心,消除恐惧”是他在世人中流传最广的名言。曼德拉出狱后怀抱白人小孩的镜头,象征着这个国家种族和解的开始。他从监狱走出来,不仅终结了这个国家几十年的种族仇恨,同时,也开启了这个国家通往“道义”社会的大门。《体坛周报》就此评论:“这给了南非人重建一个和平、公正、民主社会的信心,而2010年6月11日,则意味着这个新生的国家已经走出了成长期的困惑,他们已经足够自信到邀请全世界来家里做客。”

在曼德拉的领导下,南非也兑现了这个国家对整个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承诺:取消种族隔离制度,并逐步以至彻底地消除这种反人类的制度的恶劣影响。

1995年,新南非主办并最终赢得了橄榄球世界杯。曾采访过曼德拉的一位白人记者感慨道:“南非不仅赢得了世界杯,更重要的是全世界都希望我们赢。”15年后,南非主办更具影响力的足球世界杯,他们也许不会赢,但重要的是,全世界都乐见其举办这场盛会——尽管人们同时也会抱怨这里缓慢的建设工期、糟糕的治安、略显混乱的管理,以及其他种种明显的不足。

说到底,南非不是靠“硬件”赢得了这次机会,这个国家靠的是“软件”。

一个人,曼德拉;一种理念,种族和解与宽恕;一场文明实践,重建支离破碎的社会与国家——所有这些都证明了,道义所具有的全球感召力。

反躬自问,不由想起国内一位著名学者提出的观点:道德资源已成中国发展的瓶颈,在我们所有的缺失中间,最缺乏的其实是道义。“人们已经开始知道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了,但千万别以为,所有的制约都来自自然资源的匮乏。如果缺乏道德资源的依托,在整整13亿个被市场化煽动起来的不受伦理约束的赤裸裸的欲望面前,任何丰富的自然资源都会被耗尽。”这位学者说。

正在上演的南非传奇印证了此点:道义问题并不是迂远的念头,而是现实的“软实力”。

欢迎胡适先生回家

今天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百年系庆日。作为中国建立最早(1910年3月31日)、声誉最隆的中文系,它的生日是值得好好过过的。其中非常好的一项,便是设立了“胡适人文讲座”。以胡适与北大及其中文系渊源之深,值得好好说上一句:胡先生,欢迎回家!

胡适未满而立即任北大教授,后以不惑壮年出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系主任,再后更被任命为北大校长。如今,胡教授、胡院长、胡主任、胡校长来祝寿,中文系面子天大。

不过胡适的面子并不是好借的。北大中文系主任陈平原表示,开设“胡适人文讲座”计划已久,但多次向国外基金会寻求资金支持未果。此次借系庆契机,得系友捐赠,设想终成。陈教授的话务实,钱是要紧处。但还想追问一句:果真没有其他障碍吗?自1954年那场由最高领袖发动的百万知识分子对胡适政治、哲学、文学、历史、教育等领域的思想展开的大批判后,胡适一度成为一个危险的符号。即便时过境迁,他也还是“令人尴尬”的。所以,北大中文系请回胡适,纵然谈不上勇气,见识也算高。

如若系主任的话无隐晦,很值得我们高兴。因为这显露了时代的进步。上世纪80年代,考古学家李济的儿子曾想用父亲的遗产设立“李济考古学奖学金”,但有领导发话:不能以一个1949年离开大陆的人的名义来设立奖学金。20世纪90年代,海内外上百位知名学者联名向清华大学呼吁为物理学家叶企孙建立铜像。叶曾是清华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但在“文革”中受累于莫须有的“特务”罪名,遭到迫害,1987年他逝世10年后才得平反。即便平了反,为他塑像之事也“不无周折”,最终铜像只能安放在偏僻教学楼空荡荡的门厅里,而不是人们希望的那样,树立在校园中心区。

如今,胡适这般堂皇地回来,好!我们乐见北大的新气象,并且,我们可以谨慎地认为,这并非一所大学孤立的进步。去年10月,清华大学设立“梅汝璈法学讲席教授”。梅是清华校友、著名法学家,曾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审判日本战犯。但随着1949年后中国法学学科建制的巨变,他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渐成一个空洞的符号。如今“请出”梅汝璈,清华方面并不讳言:利用社会资源,设立冠名讲席教授,吸引世界一流学者任教,是国际一流大学行之有效的经验。但无论如何,清华能想起并开始尊崇这个曾被遮蔽和遗忘的大法官,着实显出眼光。

另一方面,不管是请回胡适还是请回梅汝璈,我们都衷心地期望,这些系、学院、大学请回的不止是面子、声望和利益,而更能请回胡适们代表的精神、气质和操守。百年庆典和历史名人,至少对于北大来说,是有不太令人满意的记忆的。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学生自发排演话剧《蔡元培》,但其间阻力重重,以至于此事成为一个“微妙而敏感的话题”。话剧最终得以上演,但有北大教师慨叹:“坐在办公楼礼堂,看学生演的话剧《蔡元培》。环望一下四周,该来看一看的人,大都没有来。”

在一个最应该纪念蔡元培的时刻,这所大学的主事者缺乏足够的勇气直面老校长,百年校庆也因此失色并留下遗憾,甚至是恶劣的影响。如今,至少是一个很应该纪念胡适的时刻,北大中文系的主事者拿出了足够的诚意和智慧,尝试与老系主任跨时空沟通。从这一点上说,百年系庆有了让人称道的潜质。

但仅仅是“潜质”而已。以胡适冠名的讲座,能在多大程度上承续他的人文情怀,传播他的自由理念,并参与塑造契合时代精神的中文系特质,尚需观察。

欢迎胡适先生回家。愿这是个好的开端。愿他能督促后人,清扫堂前屋后,归置家中物件,窗明几净,然后发奋办学读书。

同类推荐
  • 当代学生经典必读:一生必读的名家随笔

    当代学生经典必读:一生必读的名家随笔

    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文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中外文学史上群星闪耀,内容博大精深,其中每—个文章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灵光,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许多生活的真谛,为我们的生活点燃激情。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外文海中精选了选取了—些名家随笔,让你在优美的文字中徜徉,汲取知识的力量。
  • 老人仓

    老人仓

    《老人仓》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力作,它大胆地触及了当代农村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和新矛盾,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小说的主人公、退居人大主任的原西峰县委书记郑江东是一个为党和人民奋斗了一生的老干部。当年他雄心勃勃、以雷神爷的脾气和铁一般的党性原则在全地区县委书记中闻名。为了解决西峰县的旱情和一百多里外的海滨城市的供水问题,他冒着很大的风险,在西部山区修建了老人仓水库。他也做过错事、冤枉过一些好人。也受过“左”的影响,在“文革”中也吃过苦头、遭受过挫折,渐渐地,他的党性原则在不知不觉中淡漠了,尤其是从县委书记退居人大主任以后,他觉得自己老了,该以真正老人的标准重新判断世界上的一切。
  • 世说人语·人物编

    世说人语·人物编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行走的月亮

    行走的月亮

    原以为只要远行,就能够与一些旧的事物告别,使一切成为新生的开始,现在才发现呼啸而过的,无一样被真正的丢弃过,只是在自己的内心,收藏得更深。生活中说谎的机会太多,对于写字,不能说谎,不能让夜色的欲望覆盖住最后的真诚。自己的心里有一座城,纯净、美好、友善,生活那么残酷肮脏,它会成为内心深处黑暗中的点点光亮,给我信心,给我希望,给我爱。你在,我在,岁月静好。
  • 文学会消亡吗:学术前沿沉思录

    文学会消亡吗:学术前沿沉思录

    本书正是在关注和研究这些(以及其他相关的)前沿问题的基础上,对美学界、哲学界、文艺界热切关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的成果。本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为“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这是当前文艺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它要追问的是当下的电子媒介时代文学会不会消亡的问题。中编为“观照文艺学学术史”,主要关注并深刻研究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美学学术史等前沿问题。下编为“美学的沉思”,这实际上是百年美学学术史的缩写,是在总结以往美学研究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价值美学的构想。
热门推荐
  • 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本书分为玄奘、达·伽马、斯坦利等部分。
  • 重生之回到农村

    重生之回到农村

    重生回到贫困的外婆家,慕辞决定自己赚钱养家,学渣重生当学霸!系统:竟然有人说宿主你好看,噗……十年后,盛世美颜的慕辞挽着男神。男神:乖,听我的,拿着红本本昭告天下,你是我的。慕辞听话。一分钟后,慕辞刷着微博说:他们集体发给我一大摞绿本……
  • 暗杀者列传

    暗杀者列传

    命令为天职,任务为主导,杀人为荣耀,失败为耻辱!!!
  • 回到唐朝去篡位

    回到唐朝去篡位

    一个初次告白失败的宅男,因一个短信不幸身亡。然而,他有一个神奇的机会可以让他复活。那就是回到唐朝去篡位!如果,能回到古代再活一次,也不错呀!即使,华丽的狗带。。。
  • 废材逆袭:草包九小姐

    废材逆袭:草包九小姐

    。。。。。。。。。。。。。。。。。。。。。。。。。。。。。。。。。。
  • 修真历险记

    修真历险记

    修真界千难万险,主角无意中来到修真界,看他如何在这荆棘之地前行。
  • 一切的

    一切的

    一切白的东西,和你相比都成了黑墨水而自惭形秽。一切无知的鸟兽,因为不能说出你的名字而绝望万分。一切路口的警察,亮起绿灯让你顺利通行。一切正确的指南,向我标示你存在的方位。你是不留痕迹的风,你是掠过我身体的风,你是不露痕迹的风,你是无处不在的风
  • 驱魔家族:吸血魔婴

    驱魔家族:吸血魔婴

    清末民初,战争连发,引发人间怨气冲天,从而滋生了不少魑魅魍魉,不少离奇事件一件件上演……驱魔四大家族,李家、秦家、苏家、叶赫那拉,其中李家用剑、秦家用棍、苏家用铃,叶赫那拉家武器最为神秘……然而李家作为驱魔家族的其中一族,除了驱魔辟鬼,守正辟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找寻并且驱除吸血魔,而唯一对付的吸血魔的方法就是炼制十三血尸,而在关键时刻,李家其中一具血尸,神秘被盗,到底是偷尸人,还是仇家所为,且看李家神秘诅咒,四大驱魔家族驱邪斗鬼,阴阳斗法,诡异惊悚,且带装逼卖老,yy劲爆无节操,看尽人性的阴狠毒辣,正与邪的对立,男主与女主痴缠迷雾般纠结的爱……驱魔家族读者群号277257017
  • 邪帝的三世妖妃

    邪帝的三世妖妃

    此生,她是相府二小姐,骨子叛逆火爆,却装的贤淑冷静。“皇上,臣妾还真不知您有这嗜好。”“面对爱妃,朕确实挺变态的。”宠她时上天,恨她时下地狱,不堪折磨她逃离皇宫,欲嫁他人,他却至死不休。“我的女人,怎能二嫁,若真想再成亲,我不介意再娶你一次。”他的爱将她逼死,临死之际想起前世种种。前世,她垂死之时,笑道:“紫微帝君,若有来世,我们不要再见。”奈何桥旁,她一口饮下孟婆汤,只求忘今生种种,不再爱他。今生临死:“皇上,若有来世,我们不要再见。”一年后,她以崭新的身份重生归来,有了前世记忆的她,是为了结,还是续缘?
  • 异能未来

    异能未来

    在一个异能横行的世界,看主角如何横行异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