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8000000363

第363章 青州游

我被郭嘉和贾诩两个谋士撺掇着去青州接受青州黄巾,想想也好,反正现在我在洛阳也是闲着无聊,以我和奉先的武艺,别说去青州,天下之大又有何处不可去!我将家里的事情安排好后,就带着典韦、许褚、张宁三人从洛阳出发了。其实有贾诩、郭嘉在,我也没什么好安排的。高蕊和蔡琰两女看我只带张宁去青州,嫉妒的小嘴撅的都能挂油壶了。不过她们也知道,我们并不是纯粹去玩,所以在我的极力安抚下,两女都乖乖的在洛阳呆着了。

随便从马场上挑了四匹战马,我们就往青州而去。至于路线,自然不能从兖州过。我们就顺黄河而下,直入冀州。袁绍的人可不敢拦我,他们现在正在紧张呢。李傕、郭汜为了配合我的行动,让侯成、郝萌带着部队在并州和冀州的交界处逡巡,袁绍生怕我攻打冀州,就派出使者,让曹一旦发现我有异动,立刻出兵虎牢!至于粮食,我也是让甘宁用船只顺黄河送去的,这样才不容易被人截断。北方人会游泳的都少,何况是水军?那种巡航的小船,能打得过甘宁这条水上蛟龙么?

一路顺水而下,我们十分轻松的到达了青州。从船上下去,甘宁对我说:“主公!既然来到青州,属下就告退了!若是有什么需要,请下命令便是!”

我笑道:“等我要回去的时候,自然会派人通知你,你准备好船只接应我就好!说不定到时候有百万黄巾,千万百姓要你运送。你可别叫苦!”

甘宁一抱拳道:“主公吩咐,再苦再累又能如何,谁叫我在主公麾下听命呢!”我笑着拍拍甘宁就让他回去了。

船下廖化已经前来接应我了,他看见张宁也来了十分激动。我看着廖化笑道:“元俭,还不在前面带路,难不成你要我们在青州露宿?”

廖化激动的说:“我没想到大小姐也会来!吕先生请!快请!”廖化上马带着我们去了不远处的一家酒楼,我看见那酒楼的招牌就笑了。原来酒楼的招牌上赫然写着‘济民酒楼’四个大字!

我笑着问廖化道:“青州都快被你们黄巾吃成赤地了,居然还有酒楼开业?看来你们青州黄巾的日子也不算太难过!”

“先生说笑了!”廖化说:“这济民酒楼现在好像已经开遍了黄河上下。听说就算是大汉最困难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停止卖酒。而且他们的酒根本就不是一般百姓喝得起的。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在青州开酒楼,但是我知道济民酒楼的酒是大汉最好的!徐首领常常一个人跑到酒楼去闻酒香!”

我笑道:“一会拿上几坛最好的酒给徐首领送去,就当宁儿给他徐叔叔的礼物!无论我们之间的事谈不谈得成,总归买卖不成仁义在嘛!”

廖化却犹豫了,琼浆玉液的价格不菲,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廖化说:“我听说琼浆玉液上品就要千金一坛,极品更是万金难求,吕先生还是算了吧!”

吕布笑道:“大哥决定的事你就不要反对了!琼浆玉液在别人眼里是价值万金,在我大哥眼里和水没有什么分别!”吕布对廖化说完,就吩咐小二上了两坛琼浆玉液,让廖化陪着自己喝。

廖化可没吕布那么牛,他小心翼翼的端着酒杯,生怕洒出来一点。他闻闻酒香再看看吕布,闭上眼睛把酒杯送到嘴边一饮而尽。廖化咂咂嘴,回味了一下才说道:“真是好酒,我以前最多喝过下品,这上品酒可比下品酒强太多了!”

吕布撇撇嘴说:“那是你还没到我大哥麾下当差,等你到了我大哥麾下,上品酒和水的分别根本不大,极品酒每月也有十多坛!”

“奉先不可胡言!”典韦严肃的说:“并非所有将领都有你那么多酒的。想要酒、官职、俸禄那是要看能力的。你运气好,乃是主公的兄弟,好酒自然管够,我们一个月也不过才十坛!喝猛点就没了!”

吕布指着典韦笑道:“好你个典君明!你这话说的就不凭良心了!我哪次喝酒少了你的,你说说看,每次你酒喝完就跑到我那里蹭酒喝,直到把我的酒喝完后,你就拉着我去济民酒楼喝霸王酒,你还好意思说!”

廖化目瞪口呆的看着吕布和典韦在吵架,我笑道:“你们两够了哦!再泄露我军机密,小心军法从事!”典韦和吕布立刻戛然而止,他们可不想还没回去就被我罚抄兵法、关小黑屋。

张宁笑道:“好啦,奉先、君明你们快吃,早点休息,我们明天还要赶路呢!”

“大小姐无需着急!”廖化笑道:“我已经派人通知徐首领,明天他们就会前来迎接,而且这里到我军大营已经不远了!”既然不急,我和吕布他们就好好喝了一顿酒,然后在掌柜的安排下,来到客房休息。我可不担心在济民酒楼内还能出什么状况,要知道现在这些情报人员,可比当年强悍多了。

第二天,我们一大早就上路了。看惯了司隶的繁华和百姓丰衣足食的笑脸,张宁看着青州百姓受苦挨饿,甚至有一些人趴在地上已经奄奄一息。甚至有些人还用一种绿油油的眼光看着她的时候,张宁有些害怕了。她委屈的看着我说:“夫君,我能不能和你骑一匹马,我有些害怕!”我笑着把张宁搂进怀里,这种场面的确是不适合女孩子看。满地饿殍,难得有些生气的人,也好似一具躺在地上能动的骷髅。甚至我还能看见一些头裹黄巾的人,手上拿着一根不知道是什么动物的肉骨头,我对那东西是不是人肉深表怀疑。

廖化看着好像受到惊吓的张宁,十分抱歉的对我笑道:“怪不得先生不让大小姐随我回来,这里和司隶比起来真是天壤之别!若是徐首领去过司隶,他就不会担心先生对他不利了。”廖化说着还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同类推荐
  • 汉草

    汉草

    公元前156年七月七日,一颗流星划过天际。汉朝的中心长安,一个婴儿在长安的猗兰殿降生,他被起名叫彘,后面改名彻,他就是中国有着千古一帝之称的汉孝武皇帝刘彻。而在同一天,在远离长安百里之外的扶风县,一个名叫云峰的孩子也呱呱落地。没有穿越,没有金手指,云峰这个普通农家子弟究竟要怎样才能走上自己的人生巅峰?
  • 三国之英雄本色

    三国之英雄本色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刘芒横空穿越战神吕布剑神王越枪王童渊武神赵云武圣关羽看着神话一般的三国时代。。刘芒自问:难道是我醒来的方式不对?怎么比拍科幻大片还猛?刘芒本就是小人物一枚,只想在乱世捞块地盘,多娶几个漂亮媳妇,舒舒服服的过日子。奈何事与愿违。。。。。。。。。。。。。。。。
  • 帝国起航

    帝国起航

    有这样一个地方,它的石油储量占据全球的一半以上有这样一个地方,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是世界的中心有这样一个地方,诞生一系列超级帝国,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从来都是枭雄逐鹿、兵家必争之地。这个神奇的地方就是中东,二十一世纪大好青年郑无畏来到二十世纪的中东,以广袤的中东地区起步拳打大英帝国,这个咱还是没有问题的脚踢苏维埃联盟,这个咱考虑考虑屠日灭德,这个咱义无反顾,消灭法西斯极权最后与美帝争霸天下,这个想的是不是太远了·····
  • 一寸河山一寸血1

    一寸河山一寸血1

    战争很精彩,全史更好看。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
  • 九三六说三国

    九三六说三国

    九三六说三国,不为钱,只为大家开心。看看别人眼中的历史
热门推荐
  • 守夜流言

    守夜流言

    他时常感到一种过去曾存在过,而如今已经沉睡的宏大规划和无限精力,感到一个遍布全球的伟绩丰功。
  • 界石碑

    界石碑

    界三碑————天地人,神魔修。——谱一曲双生录,引无数血与火的争锋。英雄辈出的时代,且看三界碑火,誰是英雄————————昔日少年无奈世界的残酷,“那我便改变世界,我愿为——神,为——魔,为——圣,臣服在我的江山下!”——
  • 逃不掉的时光汇成歌

    逃不掉的时光汇成歌

    过去和未来相向而行,挤压成了现在!时间却并没有放慢脚步,我唯一能想象的就是那些悲伤的过去迷惘的未来在这里凝聚,凝成一个结把我们牢牢捆在命运这条线上,无喜无忧,无笑无泪......
  • 都市终极王者

    都市终极王者

    所谓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王者归来混都市,他也有追求,为钱为权为女人奋斗,曾几何时,我们一无所有,从今以后,我们一定要出人头地。他就是萧云飞,注定成为最强王者的男人。
  • 十六夜膳房

    十六夜膳房

    本书巧妙借用民间耳熟能详的孟婆、忘川等元素,以生死之命题搭建美食于情感之间的桥梁,将现代都市人的诸般情感体悟作为丰富食材,烹制出各类让人或感动、或失落、或悲戚、或愉悦的人间料理。你我的失措、爱恨、遗憾、生死,都蕴于每一道食物之中,杂陈人生百味。它在试图还原一个热气腾腾的真相:只要心怀温柔,每个人都会活过很好的一生。
  • 江山别夜

    江山别夜

    皇后,你且靠近来些。纵然这世道冰凉如永夜,但有皇后陪着朕,便不会冷了。其实这就是一对帝后从青梅竹马到白头偕老,互相折磨一辈子的1V1宫廷争斗文。
  • 天书陵园

    天书陵园

    随天地初开。人世间混沌成型,就出现了天,地,人三本奇书,,谣言相传,三书齐出,天地动荡,有灭天道之力,,,
  • 星河那一头

    星河那一头

    这一天没什么不同,谁也不会想到大自然跟人类开了一个这样的玩笑,未来竟然要交到这么一群少年手中,未来,星河,时空的秘密一点点揭开……
  • 血性征途

    血性征途

    屌丝任力不靠天不靠地不靠走关系!拒绝女领导、收拾大恶霸、不认高官爹……只为伸张正义,一路走来,拨云揭雾,迈过一场场局中局,屌丝的巅峰征途。
  • 楚辞品鉴(大众阅读系列)

    楚辞品鉴(大众阅读系列)

    以明代夫容馆刊《楚辞章句》为底本,对该书收录的楚辞作品作简明扼要的校勘、注释、分段及全文品鉴,意在为广大楚辞爱好者提供一种版本可靠、文意疏通的楚辞读本。书前有长篇导论,介绍楚辞之价值,楚辞名称的由来,先秦两汉楚辞的特征,楚辞研究的历史,以及楚辞对中华文明的影响等,可以引发广大读者阅读的兴趣。《楚辞》作为国学经典,是与《诗经》齐名的集部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大源头之一。梁启超说:“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可见,阅读欣赏《楚辞》是中国人基本的文化修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