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83200000029

第29章 古代伊斯兰四大教法学派的法哲学思想(4)

对于《古兰经》经文前后的矛盾出入和圣训的前后否定,沙斐仪用“废止说”给予调和。首先,沙斐仪教法学派在充分的肯定《古兰经》和圣训在法律渊源方面的绝对权威后,承认圣训是低于《古兰经》而高于其他法源的地位。然后,对《古兰经》和圣训进行了具体分析而提出“废止说”。沙斐仪认为,由于《古兰经》是“真主”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降示”的,时变事变,这就难免会出现一些前后不尽相同的地方。对于这个问题《古兰经》经文也讲得很明白,“凡是我所废除的,或使人忘记的启示,我必须以更好的或同样的启示代替它。难道你不知道真主是万能的吗?”“真主任意勾销和确定[经典的原文],在他那里都有天经的原本”。这就说明一个道理,只有《古兰经》自身才能废止《古兰经》,其他的任何法源,包括圣训在内都不能废止《古兰经》的经文,而只能解释、说明和补充《古兰经》。这种以晚出经文来停止先前经文的学说,沙斐仪学派称为“废止说”,也称纳斯克。沙斐仪从宗教学的角度对《古兰经》和圣训的神圣权威作了分析,既维护了《古兰经》的绝对权威,又摆正了圣训立法的合理性一,从而从理论上解决了经训之间、《古兰经》前后经文之间的矛盾,使二者达到相互协调统一。沙斐仪又同样用“废止说”来论证圣训与圣训之间的相互冲突。沙斐仪认为,由于社会历史发展之原因,圣训传述数量之多、内容之驳杂,这就难免要出现前后冲突、互相矛盾的圣训。对于圣训,也只能是圣训自身来废止圣训,其他任何法源都不能废止圣训,包括《古兰经》在内都不能废除圣训。

如果一则圣训与另一则圣训相互冲突、互有矛盾,必定还有另外一则圣训给予说明、补充和解释。因此,凡是认为互相矛盾的圣训,是因为未能找到合适、恰当的圣训,没有真正发现更为准确的圣训,故而圣训相悖说是根本不存在的。当然,沙斐仪学派在这个问题上态度并不是很果断。原因就在于该派又借语言学和思维方式有差异来说明明显的相互矛盾但又未指明废止关系的圣谢传说,认为那只是个理解、表述的问题和看问题的角度问题。诸如,在对待同一个问题上,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是简单说明,有的人却是详尽论述,有的人从正面情况而发,而有的人却从侧面情况而论;有的人是从普遍性原则出发,而有的人可能会从特殊性原则实现,如是而已。

就“废止说”本身而言,它仅是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当沙斐仪学派将它运用在协调折中经训时,对于《古兰经》“废止说”,还是比较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因为,《古兰经》就是最高的立法经典,是成文的、实实在在的东西。但是,对于圣训“废止说”,就很隐晦而不易理解和明白,原因在于,圣训数量众多,难以准确把握和查寻,再加上随时还有大量的圣训出现。

综合上述,沙斐仪学派运用一种抽象的方法论将《古兰经》和圣训联结起来,又用“废止说”对经训之间和经训本身之中出现的冲突进行了论证而得出结论,那就是《古兰经》和圣训作出立法渊源,都有它自身运动、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这二者都是“真主”的启示,出于同一源,它们共同发展,并行不悖,圣训是对《古兰经》立法的解释和进一步补充,这就是所谓的“经训同源不悖说”。

2.用历史和现实的方法分析了“公议”的庞杂性,最后将“公议”

统一、协调在共同的伊斯兰教宗教礼仪的旗帜之下。沙斐仪用历史的眼光对待早期的“公议”,认为早期的“公议”具有狭隘性、地域性,它只适应早期的伊斯兰民众不同的居住群,而不适应以后统一的各民族伊斯兰国家。但在这里,沙斐仪法学派似乎有些极端,提出了早期公议荒谬说。但与此同时,沙斐仪也承认“公议”作为立法渊源的权威性,在这个前提下,沙斐仪提出“公议”只能是被广大穆斯林一致同意和认同的宗教礼仪,这显然是借助宗教的一种机械调和,实际上,沙斐仪的这种理论在客观上是禁止法律方面使用“公议”,是将“公议”限定在了信仰和宗教事务之中。

沙斐仪否定了早期的公议。“公议”(jm ae,伊制玛尔)这个概念并非沙斐仪本人所首创,在早期的法学家那里,已被广泛使用过,它是用来作为推敲核准法律推理权威的一种方法。“公议”的根据和基础是广大穆斯林民众一致的意见,它反映了社会舆论对流行的传统习惯的确认和认同。正因为“公议”的基础是“民意”,但作为解释和创制法律的是“民意”的代表人,这个代表人就是每个时代有名望的法学理论家。沙斐仪正是从这里出发,认为这就是法学家在法律问题上立场不同、主意各异而长期纷争、不能统一的根源之所在。因此,沙斐仪否定了早期的“公议”,认为早期的“公议”是法学家异想天开而捏造的假说,是为某种目的而出,在这个基础上,沙斐仪法学派全面反驳斥责了麦地那法学派和库法法学派。他分析到,麦地那的公议是完全虚伪的,而且是互相矛盾的,因为先知穆罕默德在世时,麦地那居住的圣门弟子不下三万人,但麦地那人的“公议”至多是代表六个人的意见,这怎么能说是代表整个穆斯林民众的意见,它的基础是极少数人而不是“民意”。伊拉克学派更是如此,他们将“公议”说成是早年“圣门弟子”的意见,但实际上这纯属于虚构,那些“圣门弟子”就从来未使用过那样的“公议”,甚至有些压根儿就从未见过面,更不用说形成什么“公议”。

沙斐仪分析批驳了早期“公议”后,阐发了自己的“公议”看法。

沙斐仪认为,“公议”应该是广大穆斯林民众就某些问题上的基本原则,诸如宗教、礼仪等问题上的一致意见。显然,沙斐仪法学派在这里已经排除了法学家所关注的那些法律事务。实际上,在沙斐仪生活的时代,社会现实同以前的穆斯林公社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伊斯兰国家的对外战争,国家疆域的扩展,广大的穆斯林和非穆斯林混居在一起。在法律上,用广大穆斯林民众的“公议”,甚至是一些局部地域的穆斯林民众的“公议”作为立法渊源和法律裁决的依据,来规范整个国家和社会,来规范其他民众,显然是不现实的,显然是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再加上广大的教法学家们也未能形成统一的“公议”。沙斐仪法学派是认识到了这种历史与现实的矛盾,但由于历史局限性,沙斐仪法学派未能解决这一矛盾,而是理性的外投,求助于人们无条件顺从和遵循的伊斯兰教,提出“公议”只能在基本原则上遵循穆斯林大众的统一意见,而“穆斯林民众的一致意愿绝不会违反先知的教诲”,那只有宗教礼仪是穆斯林大众公认的“公议”了,对于这个问题,沙斐仪本人是这样论证的。

首先,沙斐仪法学派论证了穆斯林大众的统一意志与“圣训”是一致的,“我们之所以服从大众的决议,是因为我们知道,如果确有先知的逊奈,大众不会不知道,而大众一致同意之事,绝不会违背先知的逊奈”。

其次,沙斐仪法学派又论证了穆斯林大众的意见的正确性,“凡服从穆斯林大众意志者即是服从社团,凡持有异议者即是违抗社团的命令。所以,谬误产生于分离。穆斯林大众作为一个整体,对《古兰经》、圣训和类比判断意义的理解,是不谬的”。因此,沙斐仪法学派在关于“公议”作为伊斯兰法立法渊源问题上陷入二难境地,对这个矛盾的调和是通过作为圣训立法权威当然体现穆斯林大众的统一意志来代替早期的“公议”,从而提出了“公议”就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和礼仪。

3.在分析“类比”作为伊斯兰法立法渊源的局限性和易谬性基础上而将其协调统一在经训之中。类比推理(Giyas,格亚斯)作为伊斯兰法的创制方法,在沙斐仪之前,已经早就在教法学家之间广泛运用,特别是哈乃斐法学派曾广泛地使用过这一技术方法。沙斐仪法学派针对具体的社会现实,系统地分析了哈乃斐学派和马立克学派的法律思想之后,承认类比推理是伊斯兰法立法的渊源之一。

第一,沙斐仪学派确立了“类比”在法律渊源中的地位。沙斐仪学派认为,在法律的具体运用中使用“类比”这种技巧时,必须要以《古兰经》和圣训作为根据。但是,如果圣训与“类比”这种推理发生矛盾时、就应该以圣训为依据,以圣训为准而放弃类比推理的结果;如果圣训与圣训之间发生矛盾时,这时就要以类比推理作判断来作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如果“类比”和“公议”之间发生冲突时,应该承认“公议”是正确的而放弃“类比”,“公议”是高于“类比”的推理方法和立法渊源。“公议”可以断定“类比”推理的正确与否。当然,《古兰经》作为立法渊源的地位是最高的,这无须置疑。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古兰经》一圣训一公议一类比。

同类推荐
  •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以讲述圣经故事的形式将《圣经》中最具智慧的经典故事和箴言精选提炼出来,并用智慧的语言全新诠释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经典作品的精髓,它是一本让你阅读方便且完全避免了宗教色彩的启迪人生的智慧书。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编著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把佛教中国化界定为“三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和时代化,并叙述了佛教中国化的不同阶段、途径和方式,还通过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总结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六个重要特点:重自性、重现实、重禅修、重顿悟、重简易、重圆融。
  • 心经的人生智慧

    心经的人生智慧

    《心经》作为般若系统典籍的精华,言简意賅,揭示了般若思想的精髓。自三国以来,被译出21次,历代为之注疏者有百人以上,流行至今超过80种。在般若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心经》的千古魅力,就在于它仅用260个字,揭示了究竟解脱的不二法门,对修学佛法来说是必不可缺的根本典籍之一。济群法师长期从事佛教教育及研究工作,现为闽南佛学院研究部导师。
  • 改造命运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

    改造命运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

    本书是收录了《了凡四训》的原文并进行了译解,包括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四篇。
  • 修行即修心

    修行即修心

    引领都市禅修风潮,慰藉心灵的灵修之旅。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热门推荐
  • 开始的开始第一部之恶作剧之战

    开始的开始第一部之恶作剧之战

    本该在大城市过着属于他们的奢侈的豪门生活的方煞轩和方复跖,被老妈一句话。带着另外两个兄弟,来到了这个鲜为人知的小村庄:树福村。神秘而又捉摸不透,两个不同的世界,四个从大树后面蹦出来的“女强盗”,一场恶作剧大战。八人在这个小小的村庄里,掀起一阵阵狂风暴雨!颜子郁:呀,真是没想到啊,就你这种那么无耻那么蠢那么没有思想品德的人也会养兔子耶!方煞轩:你骂够了没有,不许碰我的兔子!颜子郁:小兔子是我的,拿来!方煞轩:你做白日梦去吧你!颜子郁怒了:姐妹们去把那只兔子给我夺过来!方煞轩:你们想干嘛,兔子是我的!颜子郁:等会你就知道兔子是谁的了!
  • 魔曲

    魔曲

    一阙乐曲,令人听来毛骨悚然,而拉奏者会变得极度兴奋、心脏日渐衰弱甚或致死;这段残缺不全的乐章,被人称之为“魔曲”几个身份各异、国籍不同的人,都忽然会不由自主的拉奏或哼着这阙乐曲,他们都不明中魔原因,遂求见当时精通命理的钟楚雄,为他们寻找答案;钟楚雄甚感兴趣,并答应进行硏究。一日,钟楚雄被数名杀手所追杀,更连累其中一名中魔者致死,他愤怒之余积极调查内里真相,发觉此事与另一中魔者有关,而且牵涉一宗国际盗墓案中,于是他展开越洋追查,因而揭发魔曲之谜。"
  • 令统山河

    令统山河

    山河气运一朝尽毁,九枚玄侯令遁入天地,逐渐成为传说,世人偶有所感,却不可得。七千年后,他带着神都令自天外而归,面对被提前的命运,被迫发下一统天下的誓言,从此踏上了举步维艰的大统之道,可即便前路天寒地冻,枯骨盈山,他心中始终存有一个最朴素的愿望:你作南舟观沧海,我为清风永相随!
  • 力挽狂篮

    力挽狂篮

    2017年的夏天,一个中国的少年来到美国继续读书,在一场街头对决中,他开启了他的篮球梦想,他将是NBA的新星,他将是新时代的费城之子,他将是新的费城之魂!他将会在NBA怎样的书写传奇,在他身上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他又将如何跨越在他面前的一座座高山呢?总之这个少年终将不再平凡......
  • 首席总裁你好拽

    首席总裁你好拽

    一个即迷离又离奇的故事,十二岁那年,她老是拉着未婚夫的手,嘟囔着告诉别人胖女人也有春天,可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被甩,被甩就被甩了,未婚夫既然拉着另一个波霸女人的手告诉她,死胖子,怎样,你还真以为胖女人也有春天啊,回家蒙着被子做你的春秋大梦吧,六年,足以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六年里她不知受尽多少的千心万苦,经历多少曲折与磨练,终于,她成功了,再次以别人惊讶的眼光亮相全场,而面对曾经老是欺压她欺负她的学长,她可是呕心沥血啊,“呦,总裁,总裁了不起啊,我还是奥巴马夫人呢,切”男人看着她冷漠一笑“奥巴马夫人长你这样还真是头疼”他酷酷得转身,留下原地的她直跺脚
  • 异界亚索传

    异界亚索传

    在他从冰封监狱出来之时,他已经找不到了七十年前世界的任何踪影,他所有熟悉的一切都已经消逝。在这个全民游戏的新世界里,他流着泪改造七十年前的老游戏英雄联盟,想要重振七十年之前的辉煌,可是,无法进行身份辨识的他,却在机器的爆炸声中来到了新世界中盛行的异界游戏世界。只属于一个玩家的英雄联盟,可以买下所有装备与所有符文天赋的亚索,在一步一步的杀戮之中,彻彻底底的变成了那个流荡的剑客,疾风剑豪。在杀戮之中获得经验与金币,一步一步走向最高神坛,亚索说道:“我也觉得杀戮是个恶习,可是我似乎再也戒不掉了.....”
  • 一怒成皇长乐未央

    一怒成皇长乐未央

    可曾后悔?多年之后位于皇权巅峰的安浅这样问自己,可尽管过了这么多年,尽管那个曾说护她一生的人已经不在,她还是没有答案。------------------------------------------------“阿浅,若这是你所愿,又有何不可”这是他的承诺,亦是他为她所能做的所有
  • 我只想做普通人

    我只想做普通人

    一个身负强大血脉的少年,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个健康快乐的普通人,但是事与愿违,在家破人亡后努力修炼,最终站在实力顶端,与自己相爱的人过上结草而庐,与山林为伴的日子。
  • 丧尸王族

    丧尸王族

    正义、贪婪、邪恶!如果你身处末世,你选择做哪种人?不要以为末世很遥远,如果人类再不爱护环境!末世将不会是传说!本人在此呼吁人们一定要爱护地球,爱护环境,珍惜生命!环保人人有责!
  • 和亲帝妃:药罐王爷别纠缠

    和亲帝妃:药罐王爷别纠缠

    她是公主,却低贱如仆人,原想悠闲一生,谁知半路竟杀出了一道和亲圣旨。他是王爷,因为身体原因被放弃的嫡皇子,两国和亲,两个被放弃的人自此绑在一起。和亲前,他说了自己的遗言。和亲后,他宠妻入骨髓……她百思不得其解,自己身体康健,无病无害,结果却是一直都在麻烦他,也渐渐失了心。他唇角微勾,他才不会承认他是故意的。我若翻手天下,只携你笑看万里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