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89600000026

第26章 应用文写作主体的受体意识(2)

这种类型的读者,他们对自身的需要很重视,自己来选定所阅读的应用文章,而对与自身需要不相符的文本,则往往或者不予理睬,或者一目而过。他们注意接受应用文本提供的内容信息,但是,不一定按照文本的内容去办事。有些需要型读者更是由于自己的“阅读经验”或“事实经验”,或由于自己所处的时间、地点和背景的不同而形成了各自的“期待水平”,往往导致和应用文写作初衷相悖的结果。

因此,针对这种类型的读者主体,对应用写作主体来说,一定要在写作或撰制之前,仔细分析阅读主体的需要内容,有针对性地去写作撰制文本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另外,在写作中,一定要加强“读者意识”,要认识到应用作品只有在读者能动的接受并付诸行动或需要得到满足时才算获得成功。

(6)兴趣型读者

所谓兴趣指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在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就会形成各种兴趣。应用文所反映的是大千世界各种信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应用文本的读者称之为兴趣型读者。例如兴趣型读者到图书馆总是从自己的爱好、兴趣出发而产生对文献情报的需求。他们对文献情报的需求比较固定、具体、明确。

又如读者上网浏览,每个人都很有习惯性行为,自觉不自觉地选择自己有兴趣的网站、网页,一般不会在网上乱花时间,对不感兴趣的可能没有一个人把一个或几个网站的所有内容都仔细地浏览一遍,这就是兴趣型读者的特点。

兴趣型读者也是大众传播中受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应用文写作主体在面对这种类型的读者写作撰制应用文时,就要注意抓住信息的特点,准确选择读者注意的“焦点”。

二、写作受体对写作活动的作用与影响

(一)写作受体对写作活动的作用

1.写作受体是写作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写作受体“接力”,写作行为就不可能达到终点。纵观写作活动的全过程,写作受体一直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调节、修正、激励的作用。在写作感知阶段,写作受体影响写作主体对描述对象和写作体式的选择。在写作构思阶段,写作受体是写作主体在构思过程中有意无意关注的一个侧面,从而间接影响写作构思。在写作外化阶段,写作受体通过写作载体干预外化的进行。因此,读者实际上以隐蔽或公开的身份参与了写作,不断推动着写作,并最后促使写作活动顺利完成。

因此,写作受体虽然是文章的受体,但他们事实上是间接参与写作过程的。因为文章功能的体现和实现,都是通过写作受体对文章的阅读、参与和实践,才得以落实的。具体表现在:一是定向作用。应用文写作中,由于写作受体的不同,写作主题在创作成品时,其目的、要求、标准、作用都有所不同;二是制约作用。应用写作中,写作主题的写作必须以写作受体的需求作为依据,即使是同一内容的公文,因受体是上级、平级还是下级的不同,写作主体也必须考虑行文用语的不同;三是反馈作用。没有写作受体的文章是没有价值的。写作受体的正反馈会鼓励写作主题进一步深化认识和优化表达方式;写作受体的负反馈,也促使写作主体修正认识和调整表达方式。

2.写作受体是文章价值的实现者

作品是作者与读者接受双向作用的结果。被人诵读的诗才是诗,被人接受的小说才是小说,否则它们仅仅是一堆印刷符号。这些印刷符号具有潜在价值,当它与读者的意识共同作用,被读者感知并引起反映时,其中潜在的写作主体的思想感情才会得以显现和激活,从而转化为现实的价值和效果。

3.写作受体是文章的再生产者

接受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伊瑟尔认为写作受体的接受活动不是一种简单的还原、再现、复制的活动,不是被动地接受写作主体的观点,而是一种积极、能动、建设性的活动。写作受体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文本,凭自己的经验去还原并丰富原文的含义,从而产生新的认识。所以,通过读者的阅读,文章的价值不仅没有损耗,反而不断出新。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丰富了原作的底蕴。

(二)写作受体对写作活动的影响

写作活动没有读者的参与,无法获得最终的实现,无法获得现实的意义。写作受体一直影响写作主体的写作活动,具体影响为:

1.写作受体促使写作成为社会行为

写作是人类一种特殊的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以语言文字为工具,以方法与技巧为手段,以反映客观生活和表达人类的思想感情为目标,通过创造精神产品来影响写作受体的精神世界,起到传达、交流和沟通的作用。那么读者在阅读和接受的过程中,在写作主体与受体之间建立起一种交流关系,构成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从而使写作活动成为社会活动。也正式有了读者对写作主体的影响,才使写作更有社会意义。他们的生活因写作而充实,他们的生命因写作而闪光。

作为社会人的作者,为社会服务,为读者服务,创作既获得了自身的价值实现,又通过读者实现了社会价值。

2.写作受体一直影响写作活动的走向

当今写作领域如果写作主体心中没有写作受体,就没有阅读其作品的市场,因此读者对写作人有着心理影响,写作时会有很多心理变化,会影响写作活动的走向。

读者的阅读反馈影响写作主体。任何文学作品或应用文文体,都有一定阅读群体,现实中的阅读者不少人表现主观能动性,阅读之后将自己的阅读感受、阅读思考、阅读质疑等通过不同渠道反馈给写作主体,即使国家出台的文件和政策,也有人品头论足,甚至写信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由于阅读群体认知水平不同,对写作主体的写作活动影响就不等。有的是专业人士反馈,有的是非专业人士反馈。

应用文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生活中的人也只能对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领域和内容引发思考,所以应用文写作主体就有相对的阅读群体,这个群体对写作者的影响是经常的,有时是巨大的。

北京大学法学院五位教授沈岿、王锡锌、陈端洪、姜明安、钱明星,2009年以公民名义致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废止或修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相关条款,此举获得从事拆迁法律服务的知名律师王才亮的支持。他们认为现行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有的违法且过时,被质疑的内容共有18条,分别是第4、7、13、15、16条,第3章(共13条)。他们认为《拆迁条例》与《宪法》、《物权法》、《房地产管理法》保护公民房屋及其他不动产的原则和具体规定存在抵触,这导致了城市发展与私有财产权保护两者间关系的扭曲。五位教授建议,立法机关应以法制协调统一原则为基础,对《拆迁条例》进行审查,以建立合法、公平、公正的房屋拆迁法律关系。教授的信引起中央高度重视,正计划起草新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这就是专业化的反馈,能影响写作主体重新思考问题。

2007年中国有一个“华南虎事件”,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宣布陕西发现华南虎,并公布是在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城关镇文采村,村民周正龙拍摄到了一张野生华南虎的照片,但几经曲折,最后这张照片被认定有假。这期间新闻媒体为真假华南虎不断投放稿件,对这新闻产生影响的就是一些普通的阅读者,他们通过网络,通过取证还原事实真相,这不仅是一次打假行为,也是对相关写作主体的一次影响。

普通受体的这种阅读反馈还常常表现为一厢情愿式的介入和关注。比如电视连续剧《渴望》播出后,无数观众不仅善良地给演员寄药品、寄偏方,写信安慰她,而且还纷纷建议编剧导演们再拍续集,他们希望在续集中看到好人终得好报,看到人物命运能获得个大团圆结局。对于写作主体而言,普通受体的这种信息反馈未必即刻采纳,即使采纳也未必就能成功(已经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作品的续集以失败、以读者的失望而告终),但毕竟这里面包含着受体在特定时期的阅读需求和审美趋向,这对于写作主体来说是很有意义的。这种一厢情愿式的介入和关注还常常表现为联系实际的对号入座和对现实生活的呼唤。

3.媒介传播方式影响受体与写作活动的关系

写作受体与写作主体的写作活动之间是依靠传播媒介建立起互动关系,因此,传播媒介的变革与发展必然导致受体与写作主体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方式发生质的改变。在没有印刷的年代,写作受体与写作主体通过口头或在适合书写的材料上写出内容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读者对作者的影响是直接的。有了印刷品,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就不受时空影响,但对写作的影响只能通过事后的评说而曲折地发生作用。伴随着电子媒介文化阶段的到来,借助电子网络技术,生活在不同空间的人轻而易举地实现了同时在场(在线)交流,人们可以在BBS上留言、发送E-mail、在博客上交流等,写作主体与写作受体随时的互动,写作主体不得不格外重视受体的存在,受体对写作活动的影响也就愈加显着起来。

新形势下,新媒介的运用,写作受体参与写作活动越来越追求零距离接触。如今受体的阅读愿望是在第一时间能读到作品,很多组织部门、作家已经在互联网上设立了组织和自己的个人网站,随时发布信息,这样拉近了与受体的距离,使对话更加即时,网络技术在此发挥了积极作用。从读者的心理愿望角度分析,写作受体参与写作活动越来越追求超前介入。所谓超前介入,就是指受体对主体写作活动施加影响的时机提前。传统状态下,受体对主体的写作活动的影响作用都是比较滞后的。当今,随着条件的变化,受体对介入互动的时间要求越来越提前,提前到主体实施写作行为之前或之中,他们主动地将自己的阅读需求、关注对象明确地表达出来,对于写作主体产生一种潜在的影响作用。从作者的作品的期望角度分析,写作主体追求作品的可读性,但从受体阅读心理的角度来说,他们对阅读物有“可接受性”的要求。不同受体、不同的接受环境和条件、不同的接受物(客体)所包含的可接受性是不同的。受体有年龄、职业、性别、文化、趣味等方面的差异,自然会在阅读选择上表现出不同的要求。如公务文书和专业文书,不同机关,不同行业就有不同受体,写作主体就要考虑这类受体,让其可读、乐读,并积极参与到主体的写作活动中。

三、写作主体的“受体意识”表现

写作主体在进行写作行为之前和之中,要主观地去设想受体将来如何阅读,这种阅读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这个效果与自己的写作动机之间是否能够统一等等,并以此来调整写作的行为。写作主体在写作的过程中预先设想受体的意识,就是受体意识。写作主体具有“受体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写作主体兼具“双肩挑”的职能

写作主体是文章的直接创造者,但他在写作过程中必须又以读者意识作为一种写作意识,在整个写作行为过程中,总在“我”和“他”的伴随中思考、假想,这就是写作主体具有“作者”和“读者”的双重身份,叫“一肩挑两职”。在写作过程中,写作主体不仅要以作者的身份考虑要写什么、怎么写,而且要以读者的身份去“阅读”自己将要写或正在写的东西,从读者的角度来设想其阅读的效果。以便判断读者是否感兴趣,是否容易理解,是否会积极地参与其中。然后,又以自己“阅读”的结果来评判自己的写作,并相应的作出调整。正如萨特所说:“写作活动包括一种不言而喻的准阅读在内……”这种“准阅读”,构成写作活动中的一个“前反馈”调节机制,使写作活动中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使彼此的矛盾有可能逐渐趋于统一,力求写作成品有着高质量。

读者意识对写作行为过程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写作意图形成开始,读者意识就不断地作为检验的因素与写作成品的生成交织在一起。作者除了考虑要表达什么意图之外,还要考虑如何出新、出奇,以引起读者的兴趣;注意注释、交代,以使读者更容易接受;注意留下意识的空白,以诱使读者的主动介入。

2.写作主体要具备“吃透两头”的意识

写作主体写作活动的目的就是要把文字加工成的“作品”输送出去,希望读者能接受阅读,使文章产生现实的社会价值。这“吃透两头”就是一头是自己经营的“作品”,另一头是自己必不可少的“读者”。吃透“作品”是为读者着想,吃透“读者”就是为“作品”着想。这就要求写作主体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就要预先设想这部作品的阅读效果。

首先要想到作品符合哪一个阅读群体,这个群体已经知道什么、尚不知道什么、希望知道什么。这种事先的了解除了能明确写作主体所要传递的信息能否成为写作受体的需要,还可以成为提高传递效果的有利手段。

同类推荐
  • 教育研究的批判民俗志——理论与实务指南

    教育研究的批判民俗志——理论与实务指南

    罐装技术尽管在野蛮的战争背景中生成,但这种技术的出现却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于是,我们便一度生活在“罐装”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地享用几乎所有经过防腐处理的食品和饮料,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地欣赏那些能够永久“储存”的各种艺术品。但是,在人们享受着“罐装”技术的泛化所带来的无限便利的同时,却逐渐发现原来这些被封装起来的食物都已失去了原初的味道和色彩,那些鲜活的或朴素的东西已经离我们远去。
  • 雨夜中的凤凰

    雨夜中的凤凰

    凤凰城里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幢幢临水而建的吊脚楼了。不过少了昔日楼头的歌声,总感觉少了一点沈从文笔下的韵味。吊脚楼下的沱江水缓慢地流着,听不到歌女的小调,不过听听这流水声,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这才是凤凰城中最动听的音符。顺江而下,有许多纸折的小船沿着江岸向下游漂流,上面点着蜡烛。烛上的蜡伴着火星滴在船上,船便会燃烧起来,随着风势的大小渐渐化为水上的尘灰。但放船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宛如沈从文笔下的那些爱情故事,明知道结局是毁灭,还要义无反顾地飞蛾扑火。在一个风和日历的下午,脚踏着白马湖畔的绿草,静静的品味着的是春的气息,而在月朗星稀的秋夜,用心聆听陶然亭秋蝉凄婉的鸣唱,品读出的是一抹轻愁。
  • 悦读MOOK(第九卷)

    悦读MOOK(第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酷短信之爱情攻略

    酷短信之爱情攻略

    这是一套最新、最酷、最炫的沟通手册。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幽默逗闷的搞笑专家、情意绵绵的爱情攻略、温馨感人的祝福满堂,随时随地幽默搞笑,时时处处富有哲理。轻点拇指,传递无限情谊吧!
  • 中国大学生失恋报告

    中国大学生失恋报告

    《中国大学生失恋报告》是一种带着关爱温情和充分平等说理的交流,是一中尽可能文学的叙述和解析,其中有很多的和失恋者的理解沟通,有很多或动人,或震撼,或恐怖,或遗憾的从恋爱到失恋的真实人物故事,这些曾经真实存在并有了不同演变结局的人物故事,这些浸透了当事人男女感情悲凉,身心血泪,命运挫折忧伤的文字,是很值得任何一个处于相爱阶段的年轻人阅读的,做为一种借鉴,作为一种教训,作为一种人生的积累都可以。
热门推荐
  • 编外

    编外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现代的潦倒小青年,穿越到一个陌生的大陆,那里……只有征伐!
  • 迷案仙踪

    迷案仙踪

    本书以贞观年间太宗星夜遇袭说起,为法正天下,太宗委任魏征为钦差大臣,代天巡牧四方。一路上,魏征偕同一干奇男异女,在乱世初定的唐朝大地屡破迷案,终遂太宗天下太平和谐共生之心愿。
  • 男神追妻记,女神很高冷

    男神追妻记,女神很高冷

    顾凉七,顾家全家人捧在手心的掌上明珠,居然被人甩了???顾小公主表示不服,甩我???呵呵呵,看我不neng死你。从此以后,因为顾小公主今日的决定,奠定了白家公子的追妻路,那叫一个悲催~9(友情提示:本文有点玛丽苏,不喜误入,不喜勿喷哈)
  • 一品庸神

    一品庸神

    别人都只有一条灵根,修炼一道功法,要么仙,要么魔,要么佛;而钟庸却拥有三条,而且无奈之下,必须修炼三道功法。……十六岁那年,钟庸山中采药,被仙子强行拦下;“仙子,你就放了我吧,我还有很多兄弟,要不你找他们?”“什么,你信不信我杀了你?”“好吧,你先别动手,有话好好说。”……
  • 回族穆斯林常用语手册

    回族穆斯林常用语手册

    回族有自己的语言吗?其特点是什么?本书以详实的资料回答了这个许多人都关注的问题。
  • 卫济宝书

    卫济宝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瑶凤仙

    小瑶凤仙

    世界上有一种修炼亚古门派——凤仙派,修炼者可随意变成人或凤凰。小瑶修炼了凤仙九属尾龙诀,结合凤凰与龙的优势,成为世上最强心法口诀。修炼凤仙九属尾龙诀异常艰难,身体里需有九种属性的实属性。不过,小瑶修炼的异常完美,仙宫主决定让小瑶做未来宫主,让小瑶出去历练,小瑶看见了一位人。
  • 自然之旅

    自然之旅

    中国屹立于欧亚大陆之东,西邻浩瀚的太平洋,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和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她东西跨越四个时区,南北相距5500公里,最高峰与最低洼地高度相差将近9000米。巨大的差异和对比,让这片土地瑰丽多彩、绚丽多姿:既有终年积雪的高山、冰川,也有四季常青的热带雨林;既有严酷苍凉的戈壁、沙漠,也有生机盎然的湖泊、海洋;既有壮观雄奇的峡谷、瀑布,也有平坦无垠的草原、湿地……世界主要的自然景观类型,中国几乎全部拥有。锦绣中华的山川大地,永远敞开怀抱,迎接全世界朋友的到来。
  • 盗墓狂女两世纠缠

    盗墓狂女两世纠缠

    盗墓狂女,古墓危情,风云政变,两世纠缠,绝境逢生!彪悍盗墓,一路闯关,处处燃情。笔力雄浑,想象力超群,故事编排妙绝,感情冲突激烈,情节波澜壮阔,令人热血沸腾。一座千年古墓被盗,古墓中有一具刚死去不久的男子,死者是谁,凶手是谁?调查中,死者竟然“复活”。林中白色的鬼魂,令人魂破胆颤。盗墓者的头目狡猾已极,连同伙都不知道他的住处。能否抓到杀人的真凶,能否追回被盗的文物?当你读完这部小说才会得到答案。
  • 两禽相悦:霸道总裁甜心妻

    两禽相悦:霸道总裁甜心妻

    秦苑爱了陆锦城十年,陆锦城给她的却终究不过一场镜花水月的爱情,在她怀孕的时候,冷漠残忍的扔给她一纸离婚书:“签字吧,别闹的太难看。”五年后,她带着孩子卑微的疲于奔命,带着对陆锦城的满腔恨意,这时,却突然冒出来一个狂拽霸道的男人,告诉她,孩子是他的!!!这这这……喂喂喂,先生,别动手动脚的,你哪位?我不认识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