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91600000007

第7章 打开语文学习的技能宝库(5)

例如王鲁彦的散文《听潮》,就非常突出地表现了作者从动静中对比观察的结果:

大海上一片静寂。在我的脚下,波涛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在平静的深谙的海面上,月光辟开了一款狭长的云汀,闪闪地颤动着,银鳞一般。远处灯塔上的红光镶在黑暗的空间,像是一个红玉,它和那海面的银光在我们面前揭开了海的神秘,……

……

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刺着岩石的壁垒。……

而《雨中登泰山》中,作者按照登山游览行踪选取岱宗坊、七真祠、二天门、经石峪、升仙坊、天街等处,既定点写出观察的泰山局部景色,又从下至上移位,写出了一幅整体的长卷“泰山风景图”。

老师有时布置我们去观察樱花,写出花的状态、色彩、气味等等,是为“瞬时观察”,但为了写出樱花的整个生活状态,老师又要求我们观察校园几株樱花树从吐叶、含苞、开放到谢落的全过程,这是“长时观察”。这种“瞬时”与“长时”观察的对比与结合,就有可能更全面、整体地认识事物。

对观察对象的某一方面或多个内容的观察就形成了单项与多项的对比。例如观察人“哭”,把单个的哭相和多种多样的哭的神态既对比又结合起来,往往就更全面地认识对象了。

立体观察法。所谓立体观察也就是整体知觉,即对事物采取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观察,一般说有如下一些观察方式:

概貌观察:总体→局部→总体。

层次观察:外面→内在→外在。

进程观察:现在→过去→未来。

起始→发展→结局。

方位观察:近处→远处→近处。

俯视、仰视、平视、环视。

细节观察:局部→总体→局部。

等等。所谓立体观察方法,不仅要观察整体,而且要结合各个不同层面、各个细部,作全面细致的、方方面面的观察。例如许多说明文对事物的说明,像《看云识天气》、《宇宙里有些什么》、《海光》等课文,就是这种立体观察的结果。

总之,观察的方法是多样的,在语文学习中,一是要将观察引向感受,二是要进行观察记录,像写观察日记、观察笔记,就是观察成果、积累认识材料的有效方法,必须结合观察活动同时进行。

(4)感受深化认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白居易《琵琶行》的主题,也是千古传唱的名句,表达了作者仕途磨难贬谪生活的感受。公元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因直谏得罪反对派,蒙受不白之冤,被一贬再贬,最后贬为江州司马。从长安到江州远距万里,先陆路后水路,满腹忧愤,历尽艰辛,跋涉万里去江州任一浮职。一路上,白居易的心情可想而知。路过青年时代随父侨居的襄阳时,他写道:“旧游都似梦,乍别忽如归。东郭蓬蒿宅,荒凉今属谁?故知多零落,闾井亦迁移。独有秋江水,烟波似旧时。”(《再到襄阳访问故居》)赶路风尘仆仆,乘舟江水茫茫,遭贬的诗人感到凄凉寂寞,前途渺茫。他写道:“三声猿后垂乡泪,一叶舟中载病身。”(《舟夜赠内》)“且悉江郡何时到?敢望京都几岁还!”(《舟行阴风寄李十一舍人》)诗人到达江州却像判了刑一样,任期不满不准调转。因此在“浔阳江头送客时”,通过描述歌女凄凉处境,也表达了自己的沦落之感、悲愤之情。

白居易遭贬时写的这些诗歌,都有种种深刻的人生感受,那么作为一种心理因素,感受是什么?感受与观察、感受与感情等等又是怎样一种联系呢?为什么说感受将深化认识呢?

简单地说,感受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情绪情感性体验,它是一种特殊的知觉,文学写作与欣赏中称为“艺术知觉”,反映的是主客体之间关系。由于有感受这个心理因素,客观事物已经发生了某种变异,带有主体的情感特征了。例如,“温柔的春风抚摸着我的脸颊”,“暴怒的雨击打着江上的轻舟”。这里,“温柔”并非风的特征,“暴怒”也并非雨的本质,而是将观察到、体验到风雨中人这一主体者的情感特征“移注”给了客体对象,或者说对象与人的某种心境“同化”了。因此,感受是主体的情感特征与客体的性状特征交融契合了。

一般来说,感受这一心理因素具有情景性和个异性。

首先是情景性。因为感受所反映的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所以这种关系表现为种种特定情境的主客交融状态。具体取决于三个条件的相互作用:一是人的情感特征;二是对象的性状特征;三是人与对象之间的特定联系。这三个条件中任何一个发生变动,感受就随之改变。“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人的情感特征;“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则是对象的性状特征;而这中间又体现了人与对象之间的情绪情感性特定联系。在特定的情境中,人的情感特征与对象的性状特征出现某种契合时,就表现出两者间的一种特定联系,于是就有了某种感受。

其次是个体差异性。由于主体的情感特征是因人而异的,各人的“心理环境”千差万别,对外界的“物理环境”的体验也千差万别,所以人与对象的联系契合的种种感受也就有各种独特个性。同是一个月亮,李白见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看了,则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于夕阳、黄昏,有人叹惜“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有人却赞“只有近黄昏,夕阳无限好”。这种差异性,又表现出感受心理因素的丰富多彩。

感受这一特殊知觉心理与观察、与人的生活经验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感受虽然也是指人的五官受到外界客观对象的各种刺激后所产生的知觉过程,但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对象产生的情绪情感性体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在总体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观察是外在的方面,而感受则是内在方面;观察偏重于客观方面,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与属性;而感受偏重于主观方面,必须渗入主体内心的情绪性、情感性,往往要调动多种心理功能,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产生更深层次的效果。可以说,要真正深刻地认知某一事物,须把观察和感受这两种特殊知觉形态结合起来,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完整认知一个事物的整体属性。

所以,观察与感受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初中课本中的《春》里,写“桃树、杏树、梨树……都开满了花”是观察到的,写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则是感受到的了;同样,“野花遍地是: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是观察到的,而野花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则也是感受到的了。由于这两种知觉的结合,春花图这一整体就形象鲜明了。

由于感受是主体的情绪情感性体验,所以当人们在观察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遭遇(例如前面提到的白居易遭贬途中的经历与遭遇),往往因情感的触动或者特定情境对情感的影响,就因个人情绪情感的关系而产生种种感受。

“文章不是无情物”。我们所学习的每一篇课文,无不表达思想,具有情感功能。尤其那些描绘景色、描摹人物形象、描述场面环境的文学类课文,都是作者在观察、经历、回忆生活的基础上融进了个人的感受,从而表达感情的。例如《春》里写道: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这母亲的手般抚摸的杨柳风,空气里酝酿的花香,呼朋引伴唱出宛转曲子的鸟鸣,嘹亮着的牧童短笛,是如此的美而和谐,正是作者观察春色后的颇带轻松愉悦情感的感受。

明了感受的这种特性和表现,对我们学好语文是有相当的意义的。

首先是课堂内课文学习的意义。学习一篇课文,关键不是表层对课文中词语、段落等等的感知,而是深入感受作者写作时的那种种情感性的感受。

这就联系到感受的情境性。我们在学习时只有进入作品整体的情境或意境之中,去感受作者当时的感受,体味当时的情感,才可能深刻认知。

同类推荐
  • 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自信伴你走天涯

    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自信伴你走天涯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星宇迷尘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星宇迷尘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丛书公共30册,是一套汉语与英语的双语丛书。丛书内容包括星宇迷尘、科普长廊、网络生活、网络前沿、电脑学堂、心灵密码、健康饮食、生命律动、体坛经纬、影视千秋等30个方面。智慧教育即教育信息化,本套丛书把比较前沿的信息教育化,在学习科技知识的同时也加强了英语的阅读能力。
  • 引领青少年的100个奇妙环境

    引领青少年的100个奇妙环境

    孩子们都想要知道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事,也喜欢寻找答案,念书或是探索的行动,也是出自于一种好奇心。所有的儿童书籍里都具有探索的架构,其中探索架构最浓厚的,莫过于神话故事、民间故事以及传说故事,内容包括侦探小说、冒险小说、科幻小说等。
  • 网络传播概论

    网络传播概论

    《网络传播概论(第3版21世纪新媒体专业系列教材)》是国内出版较早且影响力较大的网络传播方面的教材之一,推动了国内新闻院系的网络传播教学。本教材集新闻传播学、计算机技术、社会学、市场营销学等相关理论与知识于一体,并力图使它们有机结合,较好地实现了多学科的融合。彭兰的《网络传播概论(第3版21世纪新媒体专业系列教材)》全书贯穿了理论与实务既相区分又相联系的思路,汇集了网络传播技术、网络新闻传播实务、网络经营等相关领域知识,分析了网络传播的内在规律,研究了网络传播的各种潜在影响。第三版引入“社会化媒体”的研究视角,对网络传播的最新发展做了系统总结。
  • 超级记忆魔法

    超级记忆魔法

    学校里几乎没有任何关于记忆力提升的课程,对于渴望提升自己记忆力的读者,本书弥补了这一空缺。与其说《超级记忆魔法》是一本书,不如说它是一门训练课,作者就是你的私人教练。他会告诉你需要做哪些练习,注意哪些事情,在每一章他都会和你面对对交谈。并且他还总会出乎预料地知道你的困惑,解答你的问题。和别的记忆力提高书籍不同之处在于,它着重练习,而不是理论;着重效果,而不是道理。它没有过多地去解释人脑的构造和记忆理论,一开始就直奔主题,进入实战训练,手把手地教你如何释放你的记忆潜能。很快你就会奇迹般地接收到反馈——你的记忆力已经实实在在地提升了!
热门推荐
  • 三个皇室公主的复仇记

    三个皇室公主的复仇记

    女主角小时候出去玩耍时遇到了一个男生,并闯入了他和她的gf的地方,女主角只好说让她当他的女朋友,他默认了,女主角回到家后便看见自己的妈咪趟在地上,就立马跑过去,还没说话,就看见了自己的亲爸爸居然和一个女人在一起!她火了,可却没想到那女人后面还有个人,居然是爸爸和那个臭女人的私生女,那个小女孩还踢了女主角一腿,并叫自己的爸爸妈妈让她出去!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女主角心想:我一定会回来报仇的!她走出门看见了自己的俩个闺蜜们哭,知道真相的三个女主角一起说:我们忍无可忍,就无需再忍!我们一定会回来报仇的!
  • 冷玥华歌君上再许我一次

    冷玥华歌君上再许我一次

    她是呆萌亲和的苏家小姐也是有着双重人格的黑暗掌舵人。他是在人前有着温和的脾性,可是转眼面对保护他的她,伤之,冷血、残忍、无情、是他的代名词。他说:“吾愿倾国以聘,一生一世一双人。”她说:“我为你黄泉碧落永相随,陪伴是最漫长的告白…”“疼,你就不能轻点啊”苏澜珊揉着受伤的胳膊说道。“我轻点,王妃怕是不肯从我了吧。”夜云轻看着她幸灾乐祸的。“哼,你给我等着,今天你就别上我的床了。
  • 灵破诸天2

    灵破诸天2

    天地万物,无一不有灵!功参造化,御天地万物皆可化灵!是以灵破诸天!天地异力横生,炼之九、方能九龙伏天际!天才?何为天才,三年前我为天才、一夜之间沦为废人,可叹苍天无眼!我不甘!三年绝望,屈辱,坚持!既然我已重生!誓要让这天下无如三年前那般陷我于绝境之人得尝恶果,天下卑鄙之奸人、我必见一杀一!以正我心中之道!(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克雷托尔

    克雷托尔

    末世纪元251年,人类重新适应了末日浩劫之后的世界!预言中的天灾、毫无记载的危险生物,还有圣经中的恶魔,末日将它们一一重现!为了生存,人类不得不去接受这样的的世界,新体系,新生存方式!一切都要重新来过!生存的艰辛、疾病的折磨、还有对死亡的恐惧、让人们抱怨自然!诅咒信仰!唾弃那名为“末日”的终结!他们不曾想过,究竟是谁毁了原本的世界?
  • 前进吧娜瑟莉

    前进吧娜瑟莉

    精神力是两个世界最相通的一个因素据说精神力达到一定程度可以转移灵魂所以,为了回家。前进吧,娜瑟莉!玛休斯:爵位是我的,你不能拿走他娜瑟莉:爵位是什么?能让我回家吗?奥菲莉雅:姐姐,我会一直守护你的娜瑟莉:我要回家,你要和我一起吗?一切阻挡我回家的人,都是我的敌人!
  • 樱雨下的约定

    樱雨下的约定

    夏雨媛一个富二代的女儿长得超级漂亮,千若寒一个家世庞大的帅哥他们会擦出怎演的火花呢?
  • 轮回殇之离恨歌

    轮回殇之离恨歌

    本以为重生一世,便可逃脱梦魇。殊料前一世的记忆,都只是为了完成宿命……如果天命注定分离,那逆了又何妨?
  • 报告少将,夫人要离婚

    报告少将,夫人要离婚

    他说“是你教会了我什么是爱,谢谢你,穗子。现在我要去守护我爱的人了,不管她现在是不是还爱着我,我都要回到她的身边。”她说“谢谢你,穗子。让他再次回到我的身边,现在的我们很幸福,希望你能祝福我们。”看着笑得幸福的两人,穗子的心在颤抖,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微笑着对他们点头说道“祝你们幸福。”然后头也不回的离开。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轻轻的爱抚着自己的肚子呢喃:“宝贝儿,你也和妈妈一样是吗?”看着你幸福,便是我最大的幸福。
  • 天空会帮我爱你

    天空会帮我爱你

    曾经有一个为她倾尽所有的少年,他愿一生长跪不起,换她一次温暖笑颜,他对她那么好,可她总是忘记后面撑伞的他。等她回过神来,少年已经消失不见了……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经典成语故事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经典成语故事

    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们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洁瀚的历史长空中,散发出夺目的光彩。每一则成语都有一个源头,或是历史故事,或是古代寓言,无不包含着古人的智慧。可以说,它们是每一代中华人成长过程中的好朋友。为了让小朋友更健康成长,我们选编了这套成语故事。通过通俗易懂,生动的语言叙述,辅以活泼清新的插图,还在每则故事后面附上浅显的理解。在合适的地方加上与内容有关的小知识,还有妙趣横生的互动板块。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开阔小朋友的视野,启迪他们的智慧。我们还给故事加注了拼音,便于已上学的小朋友自己阅读。我们坚信,这套书会让孩子一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