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92400000017

第17章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

经验体会:方中熟地黄甘温味厚而质柔润,长于滋阴养血;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白芍养血柔肝和营;川芎活血行气,调畅气血。其中熟地黄、白芍阴柔之品与辛温之当归、川芎相配伍,则补血而不滞血,和血而不伤血;桃仁、红花活血祛瘀,使旧血得去,新血得生;诸药配合,功能养血和血,可使营血调和,血虚者用之可补血,血瘀者用之可行血。

方5生脉二至失笑散加味

配方:党参30g,麦冬15g,五味子10g,女贞子15g,墨旱莲20g,炒蒲黄(包煎)10g,五灵脂(包煎)10g,炒地榆15g,炒贯众30g,炒枳壳10g,薏苡仁15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用。

功效:补气养阴,清热凉血,化瘀止血。

病例:患者,女,37岁。自诉停经2个月后,阴道淋漓下血42d,量多7d,至今未净。曾用各种西药止血,效果不显。患者以往月经正常。现阴道流血量多,色鲜红,有少许血块,伴小腹隐痛,神疲乏力,二便调,舌红、苔薄黄,脉细滑。今日B超示:子宫稍大(前后径5.2cm),内膜厚0.5cm,双附件(-)。消毒妇检:外阴血迹,阴道积血,宫颈重度糜烂,余无特殊。

诊断:崩漏(气虚血热挟瘀)。治宜:补气养阴,清热凉血,化瘀止血。方用生脉二至失笑散加味4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用。服上方4剂后复诊,自述阴道流血已净1d,小腹痛消失,仍感神疲乏力,舌红、苔薄黄,脉细滑。守上方3剂,以巩固疗效。随访诸症已愈。

经验体会:上方生脉散中党参益气摄血,麦冬养阴,五味子益气养阴、收敛固摄;二至丸中女贞子、墨旱莲均有补肝肾之阴,养阴清热之功;墨旱莲兼凉血止血;再配失笑散(炒蒲黄、五灵脂)化瘀止血;加炒地榆、炒贯众、炒枳壳、薏苡仁以增强止血作用;甘草调和诸药。上述3方合用充分照顾到崩漏的病机特点:虚多实少,热多寒少,久崩多虚,久漏多瘀。故临床上屡试不爽。

方6加味地黄汤

配方:①出血期。黄芪、茯苓各30g,山茱萸、山药、墨旱莲、女贞子、泽泻各15g,熟地黄、牡丹皮、香附各10g,三七粉(另包冲服)4g。②血止后。

熟地黄、当归、白芍、泽泻、牡丹皮、川芎、山茱萸、山药、茯苓各10g,黄芪30g,白术15g,炙甘草8g。

加减变化:血瘀量少淋漓不尽者加五灵脂、生蒲黄(另包)各10g;大便干结加全瓜蒌20g;汗出、烦躁、失眠,改茯苓为茯神,加地骨皮、生地黄各10g;面目下肢水肿加桂枝10g。

用法:出血期用药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止血后用上药每2d1剂,水煎分2次口服,15d为1个疗程,连续服药4~6个疗程。

适应证:滋肾平肝扶脾,固冲止血。

临床应用:27例中治愈18例,占66.67%;好转7例,占25.92%;无效2例,占7.41%。总有效率92.59%。23例在用药1个疗程后,月经量明显减少,完全治愈最少服药3个疗程。

病例:患者,女,46岁。患者自诉月经不规则2年余。1年前因阴道出血不止于外院行诊刮术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好转3个月后再次阴道不规则出血,淋漓不尽,曾采用雄激素和常用止血药(具体用药不详)治疗未见明显疗效。现自诉停经4个月后阴道出血2个月余,量时多时少,就诊时经血量多,色红挟瘀血块,伴头晕乏力、汗出、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舌淡少苔,脉细数。

中医诊断:崩漏,证属肝肾阴虚,气虚血弱,冲任不固。西医诊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治拟滋肾平肝扶脾,清热固冲止血。处方:黄芪、茯苓各30g,山茱萸、山药、墨旱莲、泽泻、女贞子、党参各15g,熟地黄、牡丹皮、香附各10g,三七粉(另包冲服)4g,甘草8g,阿胶10g。服上方8剂后血止。继以平补阴阳,调经养血为主,服药3个月,月经正常,伴随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

经验体会:绝经期妇女,肾元精血本已不足,若不知摄生,不慎房帏,过度伤精耗血,使肾阴亏损,肾气虚衰,天癸渐竭,冲任虚损,使经血失约非时而下。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崩漏不止必使气血化源不足,故陈自明在《妇人大全良方》中指出,治崩漏“大法当调补脾胃为主”。肝藏血主疏泄,全身气血营养周身,储于肝,下注血海为月经,故刘河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说“天癸既行,皆以厥阴论之”。若情志抑郁,肝失疏泄,血不藏肝则为崩漏,由上可知,更年期崩漏实为肝、脾、肾三脏失调所致。

治疗当分两步。第一步当先止血,采用滋肾调肝扶脾、固冲止血。方中熟地黄滋阴养血,补精生髓;山茱萸养肝肾而固肾气;黄芪、白术、山药益气健脾助运化;牡丹皮凉肝火,泽泻泄肾浊,茯苓渗脾湿,三药合用引邪下行,推陈致新;墨旱莲、女贞子滋阴清热,凉血止血;三七粉化瘀止血;香附调理气机。本方肝脾肾同治,有开有合,滋阴而不腻,止血不留瘀,标本兼顾,达固冲止血之目的。第二步,调理善后,以平补阴阳、调经养血为主。

方7加味清海丸

配方:熟地黄30g,山药15g,山茱萸15g,牡丹皮10g,龙骨30g,白术10g,白芍15g,桑叶10g,玄参15g,沙参10g,石斛10g,三七粉(冲)5g。

用法: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5剂为1个疗程,1个疗程流血未止的续服,个别月经后流血持续不止的,嘱在每次经水来时连服2个疗程,最多3个月经周期,6个疗程。

功效:补肾健脾,滋阴养血,清热止血。

临床应用:40例中,39例治愈,1例无效。最少服用5剂,最多3个月经周期,6个疗程,30剂,平均17剂,血流停止最快者为3天。血量减少见效最快者为1剂,最多为7剂。

经验体会:方中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滋肾补肝养血海,牡丹皮、白芍、桑叶清肝舒郁清血海,沙参、石斛、玄参、麦冬、地骨皮滋阴清热滋血海,白术、山药益气健脾益血海,龙骨、三七、五味子固涩收摄固血海。名为“清海丸”,实则兼有清、滋、养、益、固诸功,但血得热则沸,得寒则凝,首以清立法者,乃热清后血海自得安宁也。

又《妇科经论》云:“血属阴,静则循经荣内,动则错经妄行,故七情过极则五志亢盛,经血暴下,久而不止,谓之崩中,治法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用补血,以复其旧。若止塞其流,不澄其源,则滔天之势不能遇;若止澄其源,而不复旧,则热阳上浮无以止,不可在审也。”

方中三七、龙骨、五味子并加焦栀子止血及收涩塞流;沙参、石斛、玄参、麦冬、桑叶、地骨皮、牡丹皮清热滋阴凉血澄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白术被血复旧,熟地黄、山茱萸先天补肾滋血而复旧,山药、白术后天健脾生血来复旧;同时方中三七不但止血,还能养血、活血,以防瘀血弊也。

方8固冲汤

配方:炒白术30g,黄芪18g,煅龙骨、煅牡蛎各24g,山茱萸24g,白芍12g,海螵蛸12g,茜草9g,棕榈炭6g。

加减变化:出血量大者,加生地黄炭10g,荆芥炭5g,琥珀(冲服)4g;血瘀有块者,加炒五灵脂8g,炒蒲黄8g,山楂核20g;阴血虚,加龙眼肉20g,枸杞子15g;肾虚者,加续断15g,巴戟天20g;血热者,加金银花炭20~30g,贯众炭20~30g,藕节炭10~2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益气健脾,固冲摄血。

临床应用:60例患者,年龄11~17岁;病程1~2年。经治疗,痊愈35例,显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3%。治愈时间最短2周、最长3个月。

病例:患者,14岁。月经40~50d来潮1次,量大持续2周,已有2年。

症见:月经量多,淋漓不断10多天,经色淡而稀;面色苍白、头晕心悸、气短无力、四肢不温;纳少脘闷、舌质淡胖有齿印、苔薄白;脉细无力。症属脾虚崩漏型。治宜补脾益气、养血止血。原方加焦山楂15g,荆芥炭4g,金银花18g,龙眼肉15g,巴戟天15g,藕节炭10g(后下为引)。连服2周后诸症尽除,1年后随访未复发。

经验体会:方中黄芪、白术补气健脾,山茱萸补益肝肾,白芍敛阴养血,煅龙骨、煅牡蛎、海螵蛸、棕榈炭收敛止血,茜草祛瘀止血,使血止而不留瘀。

随症加减,疗效更着。经期重用贯众炭20~30g或益母草20~30g,促进瘀血外出和子宫收缩。经后腹痛者重用巴戟天20~30g,止血后去炭药。平时止血加麦芽炭20g,白术炭10g,紫花地丁10g。子宫内膜增殖重用白僵蚕12g,焦山楂20g。重在补气养血止血,佐以祛瘀。血止后,继以固本,培补失和的阴阳,使后天生化之源脾之健,崩漏才能自然调和。

方9黄土汤

配方:甘草、干地黄、白术、炮附子、阿胶、黄芩各9g,伏龙肝30g。

加减变化:若伴肾阳虚,加杜仲炭、续断、赤石脂;伴肾阴虚者,加女贞子、龟甲胶、山茱萸、墨旱莲;出血量多加地榆炭、侧柏叶炭、仙鹤草、血余炭;出血时间长者,加黄芪、党参、升麻、炮姜炭等。

用法:先煎伏龙肝取汤,再煎余药,每日1剂。

功效: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临床应用:16例患者,病程最长6个月,最短15d。经治疗,治愈12例,占75%;好转3例,占19%;未愈1例,占6%。有效率94%。

病例:患者,女,14岁。诉每次行经20余天,月经周期紊乱。患者于1999年11月初潮,量多,行经10余天始止。其后月经时来时止,行经时间短者10余天,长者月余,间隔1~3个月不等。近半年来饮食欠佳,体质渐瘦。本次月经9月30日来潮,经漏10余天,血量逐渐增多,有血崩之势,曾服止血药无效。症见身体倦怠,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四肢不温,纳差,小便量少,大便稀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证属脾气虚寒型崩漏。黄土汤加减:炮附子9g,炒白术9g,干地黄9g,黄芪炭9g,阿胶(烊)9g,伏龙肝30g,杜仲炭12g,党参15g,干姜炭12g,赤石脂30g,炙甘草9g。每日1剂,先煎伏龙肝取汤,再煎余药,饭前温服。3剂后出血量明显减少,饮食增加。前方加减又服4剂而愈。后调理月经周期至正常,随诊1年无复发。

经验体会:黄土汤以伏龙肝温中止血为君药,配以辛温之白术、附子,佐以滋阴养血之生地黄、阿胶,配以苦寒之黄芩,寒热并用,标本兼治,温阳而不伤阴,滋阴而不碍阳,共奏温阳健脾、养血止血之功。正如《血证论》所言:“合计此方,乃滋补气血,而兼用温清之品以和之,为下血崩中之总方。”所以,临床中凡见脾气虚寒之崩漏,用黄土汤治疗无不效如桴鼓。

配方:生地黄、白芍各15~30g,地骨皮、牡丹皮、女贞子、茜草各10g,黄柏、青蒿各6g,墨旱莲、鹿衔草各15g,桑叶、益母草、仙鹤草、地榆各30g,海螵蛸20g。

加减变化:火重者,加贯众10g,寒水石30g,中病即止;淋漓或久漏不止者,去益母草加阿胶、花蕊石各15g;气滞者,加制香附、川楝子各10g;腰酸痛明显者,加续断、杜仲、山茱萸等。

用法: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每次行经时服药7剂,经净后,服六味地黄丸或知柏地黄丸。

功效:滋肾清热,固冲止血。

临床应用:治愈45例(66.2%);显效17例(25%);无效6例(8.8%),总有效率为91.2%。

病例:患者,女,14岁。月经提前伴量过多或淋漓不尽,反复发作1年余。

现正值经期第2天,量多如泉涌,色鲜红或深红、质稠,口渴唇红,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数。问知初潮12岁,月经周期7~12d/20~28d。B超检查示:

子宫发育正常,子宫直肠窝有少量积液。脉证合参,辨为肾(阴)虚血热型崩漏。治拟滋肾清热,固冲止血法。药用基本方加知母9g,寒水石(先煎)30g。

2剂。每日1剂,水煎服。2诊:经量已十去其七,诸症亦减,去寒水石,方中生地黄、牡丹皮、地榆均改炭,白芍易焦白芍,加阿胶(另烊)15g。3剂后经血已净,嘱服知柏地黄丸和六味地黄丸,早晚各12粒吞服。下次行经时仍服基本方加贯众炭7剂,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病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同类推荐
  • 疼痛护理手册

    疼痛护理手册

    《疼痛护理手册》共分五篇,主要涵盖了疼痛的概述、疼痛的治疗、疼痛常见疾病与护理、急性疼痛与护理、疼痛病房管理几方面。《疼痛护理手册》内容系统全面,语言简洁明了,实用性强,能为从事疼痛护理实践的护士提供理论依据,对疼痛临床护理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 血液循环的发现者哈维的故事

    血液循环的发现者哈维的故事

    本书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介绍哈维——血液循环的发现者、英国生理学家、著名医生,介绍其在医学领域的探索及他对人类的巨大遗产《血液循环论》。
  • 现代产科急危重症诊疗学

    现代产科急危重症诊疗学

    产科急危重症发病急、病情变化快,严重危及母婴安危,需要医务工作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问诊、体检,迅速准确地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并给出治疗方案。如何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对患者进行正确救治,对预后至关重要。作为一名产科医生,除了掌握相关的高、精、尖医学仪器的使用及监测技术外,还要求掌握不同急危重症诊治要点,积累临床诊治经验,以进行规范化的处理,最终达到急救与治疗的双重目的,降低死亡率及病残率,提高救治效果。这就要求产科医生知识面广,具有扎实的临床基本功,同时要对疾病的诊治反应迅速,这对于在第一线工作的住院医师和低年资主治医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 本草纲目(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本草纲目(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本草纲目》最早出自李时珍之手,撰写于1578年,初刊于1593年。全书共载药1800余种,其中1000余种为植物药,其他为矿物及其他药物,由李时珍增入的药物就有374种。书中附有药物图上百幅、方剂万余首,其中约有八千多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每种药物分列释名、主治、发明和附方等项。书中不仅修订了我国古代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而且还综合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对药物进行了相对科学的分类,特别是李时珍对动物药的科学分类,说明他已具备了生物学进化思想。
  • 中医基础知识背诵手册

    中医基础知识背诵手册

    中医理论基础知识是中医教学的基本目标。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明确掌握中医理论基础知识,我们编写了这本《中医基础知识背诵手册》。本书以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颁布的《本科教育中医学专业中医药理论知识与技能基本标准(试行)》文件为指导,参考高等医学院校部分教材,如《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方剂学》《中药学》《温病学》等,在此对参考著作的原作者谨致诚谢。
热门推荐
  • 仙殃

    仙殃

    天之下仙有殃游寰宇极太虚不求长生苦,只教痴情不被多情误,修真小文一枚,多多包涵。
  • 查理九世之真假莲神

    查理九世之真假莲神

    唐晓翼回来了,他带回了他的妹妹……传说:世界末日之时会有莲神相助,他们是谁呢?…………
  • 君子花开

    君子花开

    花开,在人间,几多风尘,几多愁,只等一场好雨,涤清眸风起,云归去,何时相伴,何时休,只惜一生走去,莫回头天地之间,我无名,只愿得乐土,却叹息,花香之地,无和平,平添了多少仇山雨未至,风满楼,恨时,长月似金钩刀剑江湖,何时休,别时,心碎谁人兜问君花开,为谁序?梅兰竹菊,空悠悠,梅兰竹菊,空悠悠!
  • 蝴蝶公主胭脂泪

    蝴蝶公主胭脂泪

    大韩王朝十年,宫阳城,百姓安居乐业,一片繁华景象。东城湖畔,樱花树下偶然出现一道金色的身影,她娇美的倾城国色映入眼帘,他外表冷峻,与生俱来的高贵的气质,咄咄逼人。黛儿一袭嫣红的拖尾裙摆,香肩裸露在外,后背肌肤如雪,几缕发丝贴在脸颊,蝉翼羽衣随风飘扬。
  • 花千骨后传

    花千骨后传

    断念已残,宫铃已毁,你我师徒,从今往后,恩断义绝,爱恨情仇,江湖恩怨
  • 他是暖男我的爱

    他是暖男我的爱

    几年后他们又相遇了,曾经因为某个人,某件事……他们分开了四年之久,四年之后她高三了,他突然转来当了她的科学老师。“这回你逃不了了吧?毕竟我们四年前就有一腿了~”某人正傻傻的坏笑着。“你认错人了吧……”当某女想要逃的时候却被抓住了,拖回了兔窝……
  • 我见青梅多妩媚

    我见青梅多妩媚

    竹马一:我负责貌美如花,才华绝世,以及给男主添堵。竹马二:我负责卖萌打滚,腹黑邪魅,以及给男主添堵。竹马三:我负责……我擦,我是男主好嘛!你们这群混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熊猫大小姐

    熊猫大小姐

    晨飒,芳龄21,未婚,标准吃货,不优雅,不少女,是她的特点,糊里糊涂。——钟梓健钟梓健,芳龄25,未婚,出得厅堂入得厨房,打得过流氓修的了电脑,浑身上下透露着贱人腹黑的气质。——晨飒
  • 圣心弦

    圣心弦

    她原是北墓的皇太女,自被淹死后,被师父用圣心弦予重生,自后踏上了在古在今互穿互玩的路,做着术师。“师父,我是想活的。而且,你救都救了,现在放马后炮有什么用?”“好,那么师父赐你红宫之姓,记得师名红鸾,汝名红鸠。你不再是北雨花。”嗯。世上再无北雨花。吾名红鸠,师承红鸾。——那是她和师父的承诺,但,最终还是破了,她说,“师父,原谅我,我还是不甘,报完仇我就回来。”师父笑笑,脸上尽是悲凉。“那你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做到不走?”那是师父最后还是没说出来的话,他怕,怕他说出来,她就再也不回来了。
  • 糖果初恋

    糖果初恋

    人们总说,初恋是不可能成功的。但这世上,没有事是绝对的,谭糖遇见的那个他,表面像神祗一般清傲而冰冷,实则如微风带来丝丝温暖。初恋的味道,仿佛糖果般甜蜜,溶解在时间的长河里,融化了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