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92500000014

第14章 散文欣赏(11)

我诧异地回转身去看了。暮色四合,与外观的石块白得分明,几座大石叠在一起,露出一个空隙,像要对我开口讲话。告诉我这里经历的烛天的巨火么?告诉我时间在这里该怎样衡量么?还是告诉我你的向往、你的期待?

风从废墟上吹过,依然发出“留——留——”的声音。我忽然醒悟了。它是在召唤!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然而我没有为这斗争过么?便在这大龟旁,我们几个人曾怎样热烈的争辩呵。那时的我,是何等慷慨激昂,是何等地满怀热忱!但是走的只管走了。和人类比较起来,个人的一生是小得多的概念了。而我们呢?我们的经历自不必提起了。我却愿无愧于这小得多的概念。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

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在它们的翅膀底下,晚霞已到最艳丽的时刻。西山在朦胧中涂抹了一层娇红,轮廓渐渐清楚起来。那娇红中又透一点蓝,显得十分凝重,正配得上空气中的摸得着的寒意。

这景象也是我熟悉的,我不由地闭上眼睛。

“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身旁的年轻人在自言自语。事隔30余年,我又在和年轻人辩论了。我不怪他们,怎能怪他们呢?我嗫嚅着,很不理直气壮:“留下来吧!就因为是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呵。”

“匹夫有责。”年轻人是敏锐的,他清楚地说出我嗫嚅着的话。“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允许每一个我尽责任?”他微笑,笑容介于冷和苦之间。

我突然理直气壮起来:“那怎样,不就是内容么?”

他不答,我也停了说话,且看那瞬息万变的落照。迤逦行来,已到水边。水已成冰。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远山凹处,红日正沉,只照得天边山顶一片通红。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框外娇红的西山,这时却全是黛青色,鲜嫩润泽,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但也有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

树旁乱草中窸窣有声,原来有人作画。他正在调色板上蘸着颜色,蘸了又擦,擦了又蘸,好像不知怎样才能把奇异的色彩捕捉在纸上。

“他不是画家。”年轻人评论道:“他只是爱这景色——”

前面高耸的断桥便是圆明园唯一的遗桥了。远望如一个乱石堆,近看则桥的格局宛在,桥背很高,桥面只剩了一小半,不过桥下水流如线,过水早不必登桥了。

“我也许可以想一想,想一想这废墟的召唤。”年轻人忽然微笑说,那笑容仍然介于冷和苦之间。

我们仍望着落照。通红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远山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淡处如梦。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仿佛听得说要修复圆明园了,我想,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远瀛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

为了什么呢?为了凭吊这一段凝固的历史,为了记住废墟的召唤。

思考练习

一、作者是怎样写废墟的?通过呈现废墟的实境,表达了何种思想情感?

二、文中的“我”与年轻人的“辩论”是虚写,是作者的艺术构思。这场“辩论”生动地概括出当时人们存在什么样的思想情绪和生活态度?作者又持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三、品味文中多次对落照的描绘,说明寄托了作者何种情感?

非洲鼓的怀念

玛拉沁夫

鹅毛大雪,从清晨下到黄昏,一直都没有停歇。我在北方长大,素来喜爱看洁白的鹅毛大雪飘然下落时那种轻盈优美的舞姿。

书房里炉火融融,并不感到寒冷。但窗外的气温已是零下20多度,雪后如刮起风来,气温还要下降。对我们蒙古人来说,这个气温本来是平常事;但是我刚丛赤道南面炎热的非洲归来,那里正值雨季,四野一片葱绿,气温常在零上30度上下,与我们这里温差竟达50度左右。如此悬殊的温差,如此急剧的变化,使人略有不适应的感觉。

窗外,雪花依然悠悠然飘落着,四野显得格外寂静。然而,就在此刻,在我的书房中,却正在掀起一场海啸与风暴;这是布隆迪共和国民间打鼓队表演时的实况录音,也是我们常说的非洲战鼓的声音。

关于非洲鼓,我去非洲之前,在国内不少文章中都曾看到过对它的片断描写,甚至在广播中还收听过我国音乐工作者创作的一首叫《非洲战鼓》的乐曲。

然而,当我在非洲访问了几个国家,亲自听了非洲几个着名打鼓队的演奏之后,我想说句直率的话:我过去读过或听过的那些描写非洲鼓的文字与乐曲,远远没有表现出非洲鼓那种巨大的声涛、强烈的节奏和磅礴的气势。记得那首叫《非洲战鼓》的乐曲,先以舒缓、轻柔的节奏开章,转而渐强,后由强变弱,由近而远,在轻轻的鼓声中,结束全曲。从乐曲创作的章法上讲,那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我想说明一点,如果我们以这首乐曲来理解非洲鼓的演奏气氛,恐怕是很不完全的。

那么非洲鼓队表演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呢?这本应是我写这篇文字所要回答的问题,但是我认为用文字去描写音乐,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文学巨匠罗曼·罗兰1曾写过《贝多芬传》,对那位音乐大师的许多乐曲,都曾作过种种生动的描绘。但是人们不可能从罗曼·罗兰的文字描绘中去领略贝多芬的音乐天才,如若欣赏贝多芬那大海一般伟大的乐章,还得靠自己亲自去听他创作的乐曲本身。我说这段话是想为自己解脱一下:即用我这只拙笨的笔,是不可能描绘出非洲鼓的节奏与气势来的。但我愿意在这里叙述一下,当我听非洲打鼓队演奏时它那声涛、节奏与气势,在我心中所引起的不可抑制的巨大震动,以至于它的余震至今还在我的心海中回荡……

那天中午,我们来到布隆迪边远的省份基特加访问。我们走进一所中学的校园,看见立着几十面大鼓,每一面大鼓旁边站着一位穿着布隆迪民族服装的健壮青年。据介绍这是一支布隆迪着名的民间打鼓队,不久以前他们曾访问过欧美诸国,颇受欢迎。我走上前去,与他们搭话,那些青年腼腼腆腆,话都不多,一个个都像羞怯的少女。他们告诉我说,每一面鼓,都是把一棵完整的大树墩子掏空心做成的,上面蒙着厚厚的牛皮。因为木墩子是空心的,音箱空间大,因而发出的声音既大又雄浑。

不一会儿,打鼓队由一位长者率领,进入场地,排成一行,准备表演。人常说:山雨欲来,雷鸣在即。按此经验我向四周观察非洲鼓巨鸣之前的各种微小征兆,它或许有一段轻弱的前奏,或者有什么提示性的微小动作吧,不,完全没有!一切都是安静的,那些演员们也还是文文静静地站在那里……但,只在刹那之间,突然一阵震耳欲聋的巨响,在我们头顶上炸开,迅即又像一串响雷向四处隆隆漫去。它来得是那样突然、猛烈、急剧,那简直就是海啸,是飓风,是原子弹爆炸后的冲击波!什么由远而近哪,由弱转强呀,全然不是那么回事!那巨大的声浪、强烈的节奏,是在1%秒的时间里同时灌入你的双耳,冲进你的脑海,搅动你的心弦!在几十面大鼓的猛烈敲击声中,大地在颤动,海洋在颤动,我们的心也在颤动!这时我感觉到周围的一切,全被非洲鼓的声音所统治。音乐竟有如此巨大的魔力!

一切伟大的音乐,都是发自人们的内心;这巨大的非洲鼓的声浪,正是非洲人民的心声!你看那些打鼓队的演员们,刚才还是那样文静,但鼓声一经作起,他们便变成了另外一种性格的人,他们完全陶醉于忘我的狂热之中。大棰敲在鼓上,也敲在他们的心上。他们的每根神经都在受着那具有强烈节奏的鼓声的支配,他们全身的肌肉,像一块块闪光的钢铁,也在按照那强烈的节奏抖动。他们赤着脚板连续猛跳,仿佛整个大地都在他们那一只只铁脚板的猛踏下颤颤悠悠……

如果说每种艺术,都会给人一种感染或启示的话,那么非洲鼓给我的感染就是力量、信心与勇气,给我的启示就是创造了这样惊天动地的艺术的人民,是任何恶势力所永远不可能战胜的。在困难时,这鼓声能够唤起人们的信心;在失败时,这鼓声将给人以振奋;在胜利时,这鼓声鼓舞人们更加勇敢的前进!这鼓声是非洲人民团结的象征,这鼓声号召人民在反帝反殖反霸反对种族主义歧视的伟大斗争中奋起,冲锋!

我想起了他们经常唱的一首民歌:

一个人的欢乐,那不算欢乐,

千千万万人的欢乐,才是真正的欢乐;

一个人的力量,那不算力量,

千千万万人的力量,才是真正的力量!

是的,非洲鼓发出的那震撼山岳的声音,不是一个人的声音,那是整个阿非利加的怒吼——非洲兄弟要团结,非洲大陆要解放,非洲人们一定能胜利!

非洲鼓呵,愿你的声音永远响彻在绿色的椰林、蓝色的海空和那白雪皑皑的乞力马扎罗山1的顶峰,也永远响在你们的一个中国友人——我的心中,我的梦中,我的终生记忆之中。

夜已深了,外面的雪还在下着……

呵,非洲兄弟,我爱你,怀念你!

选自《玛拉沁夫代表作》

思考与练习

一、本文的主题不仅是表现作者对非洲鼓演奏时那声涛、节奏、气势的怀念,而更重要的是表达他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作者在文章的第三段中写道:“就在此刻,在我的书房中,却在掀起一场海啸与风暴。”试叙他为什么在这里特意选用了“海啸”与“风暴”这两个词?这和文章后面的回忆、描写有什么关系?

三、文章的第四、五两段,作者先写他去非洲之前,在国内读过、听过的那些描写非洲鼓的文字和音乐,这样的材料对文章主题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四、文章写到“不一会儿”这一段时,方才浓墨重彩地开始集中描写那一次非洲鼓的演奏。作者在这一段的描写中,着力突出了它的什么特点?文章的前面哪些地方与这一特点有呼应?这一特点与后面的文章又有什么联系?

盯梢

张洁1

人人都这么说,二姐姐是村子里顶漂亮的美人。是不是这么回事儿我可说不清楚。

比方,我很爱看戏。引动我的,并不是那公子落难、小姐赠金、山盟海誓、悲欢离合的戏文。我那时还小,根本不明白那些个公子、小姐,为什么、又有什么必要、要费那些闲劲去瞎扯谈。我更多的兴趣倒是去欣赏戏里的佳人。她们一个个拂着长袖,摇着莲步,双目流盼,长眉入鬓,实在够美的了。可是回到家里,一看二姐姐,便觉得她们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没事儿的时候,我老爱看着二姐姐傻笑。那时,她就会用手指头弹一下我的脑门儿。我呢,就像中了头彩,高兴得不知道该怎样才好,如果凑巧跟前有棵槐树,我准会象猴子那么麻利地爬上去,摘好些串槐花扔给她。

要是我的眼睛里掉进了砂粒,她就会用那长长的手指,轻轻地翻开我的眼皮,嘴巴噘得圆圆的,往我的眼睛里细细地吹着气。那时,我就巴着我眼睛里的那粒沙子总也吹不出来才好呢!

我整天跟在她身后头转悠,总是粘粘糊糊地缠着她。她上哪儿,我就上哪儿。她干啥,我就干啥。娘总会吼我:“那点事用得着两个人?还不喂你的猪去!”

我火急火燎地喂下猪,赶紧又跑回二姐姐身边。娘又该叫了:“你慌的个啥!赶死去嘛!看把猪食洒了一地。”这时,二姐姐又会用手指头弹一下我的脑门儿。我很愿意她弹我的脑门儿,因为那并不很疼。

我爱听她笑。她笑起来的样子真是爱死人了:歪着脑袋,垂着眼睛,用手背挡着嘴角。那浅浅的笑声让人想起小溪里的流水,想起山谷里回响着的鸟鸣……逢到这时,我便像受了她的传染,咧开我的大嘴巴,莫名其妙地哈哈大笑起来,吓得鸡飞狗叫。一听见我那放纵的大笑,娘和二姨就会申斥地吼我:“快闭上你那大嘴,哪个女子像你那样笑,真像个大叫驴!”

二姨是顶忙的人。村里哪一户人家发生了婚丧嫁娶这样的大事,几乎都离不开二姨。比方村里要是有谁死了,顶多人们叨念上十天半个月,也就渐渐地忘了。可是要二姨串亲戚走开一、两天,就会有人问了:“咋不见你二姨了嘛!”要是哪家聘姑娘,相女婿不是二姨经的手,她就像是丢了多大的面子,三天见人没有好气儿。

不用说,二姐姐的婚事当然得由二姨经办,提供了几家的小伙,二姐姐就是不应。别看二姨是个能人,对着二姐姐也没法施展。那会儿,刚刚解放,正是宣传婚姻自主,自由对象的当口,二姨也不敢太过地张狂。可是,干了一辈子说媒拉纤的营生,要是不让她过问这件事,可不就跟宰了她一样地难耐!尤其二姐姐还是她的外甥女儿,这就让她的脸上更没颜色。

初一那天,二姐姐说是带我赶集去。临走前,二姨偷偷地把我扯到一边,趴在我耳朵上说:“大雁,赶集的时候留个心眼,看看你二姐姐都和谁个搭话来!”

唾沫星子从她那厚厚的嘴唇里不断地喷射出来,弄了我一耳朵。潮乎乎、热烘烘的,我什么也没有听清楚,大声地反问她:“你说的啥?!”

她赶忙捂住我的嘴,把她的要求重又说了一遍。还叮咛我不许露出马脚。她那鬼鬼祟祟的样子,给她布置的那个任务增加了很大的神秘感。那时候,凡是神秘的事情都让我觉得好玩儿。我答应了她,记住了她说的一切要点。

出了我们这个沟底,翻上了临村的崖畔。我看见了人家矗在打麦场边上的秋千。

二姐姐说:“歇歇脚吧!”

同类推荐
  •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家教课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家教课

    本书综合了古今中外众多的名人家教成功经验,如卡尔·威特、比尔·盖茨、肯尼迪、林肯、爱因斯坦、罗斯福等,并吸收了很多教育专家对现代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意见。书中或以教育小场景揭示家教盲点,或通过成长小故事给人启迪,同时加上深刻的分析,相信定能让你茅塞顿开。
  • 献给父母的爱:子女必读

    献给父母的爱:子女必读

    本书从生理、心理、保健、亲情、经济、生活、临终、综合等八个方面,系统地回答、探讨了有关孝敬父母的话题。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民间藏书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民间藏书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文献典籍为统治者所垄断,民间没有收藏流传,是中国图书萌芽时期的突出特点。
  • 安全教育高二(下)

    安全教育高二(下)

    《安全教育》系列编写的是孩子安全教育的图书。本书主要讲述的是自我保护能力是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的必备能力。只有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我们的孩子才能拥有幸福,享受美好的生活。
  • 秘密花园

    秘密花园

    玛丽·林洛克斯被送到密塞威特庄园去跟她叔叔一起住的时候,所有人都说她是自己见过的长得最不招人喜欢的孩子。这是真的……
热门推荐
  • 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记

    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鹿晗,等等我!

    鹿晗,等等我!

    小鹿砸,你别跑我保证不打死你!小鹿砸:鬼相信你的话。切切切,你过来啊~~~~
  • 生死之魔咒

    生死之魔咒

    莫氏家族的女人活不过三十,男人活不过四十,千百年来,莫氏家族的人就如惊恐的老鼠一般活着这个吸血的魔咒之中。今天,是莫氏家族九小姐莫妮书十二岁的生日,确也是莫氏家族三当家享年三十九岁的忌日。她被逼无赖,踏上了寻找魔灵灯之路。魔灵灯!万魔的灵魂聚会之灯!不解的生死魔咒!传说,要降服魔灵灯必先成吸血之魔,或成吸髓之妖,亦或成万神之神。千百年来,寻找魔灵灯的人都是有去无归的。寻找魔灵灯的莫氏家族之人更是死得凄凄惨惨,惨惨戚戚。她莫妮书一介女流如何降服魔灵灯?如何破解不解的生死魔咒?可她不得降,不得不解。从此,莫妮书踏上了一条万劫不复之路。(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干杯,冰淇淋

    干杯,冰淇淋

    繁华还是唱着歌,孤独依旧爬满墙……我指着被涂成青绿的墙面,一束束五彩斑斓的光晕齐刷刷的袭
  • 拣个男友带回家

    拣个男友带回家

    女:带你回家,不是因为你帅,是因为你已经走进了我的心。男:同意被你拣回家去,不是因为同情你,是因为我真的爱你,心甘情愿随你一同面对人生。合:我俩都不需要任何的承诺,就算经历挫折与失败,痛苦与绝望,只要心中还有希望,还有爱你的那颗心,就一定会得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祝福。
  • 隐婚之冷面总裁俏皮妻

    隐婚之冷面总裁俏皮妻

    一觉醒来,身边怎么躺着一个男人!还口口声声告诉自己,他是第一次。想骗钱?她可不是好惹的!神马?!签约隐婚?滚粗,老娘削你信不信!
  • 裸舞

    裸舞

    本诗集已于2004年由重庆出版社出版,《星星》诗刊系列文集之一。
  • 爱是人间地狱

    爱是人间地狱

    我第一次见到沈从安,是在医院,他穿着白袍,干净又不可侵犯。第二次见又是医院,我别有用心去挂他的科,第一句话便是:“沈医生,我们是不是哪里见过?”第三次见面,是在法庭上,他以侵犯个人隐私之名,将我诉上法庭。所有人都以为我对他有意思,不然无缘无故找私人侦探调查他干嘛?第四次见面,我官司败诉,喝得酩酊大醉,歪歪斜斜去挂他号看病。他停下手上的笔,提醒我:“醒酒在急诊,我这……”他话没说完,我已经发狠的扑了上去……
  • 恋上霸道少女

    恋上霸道少女

    (已完结)“我沐熙不要爱上任何人!”这是一个见证了为爱情而牺牲的千金小姐对老天发出的誓言,可是,这个誓言却被一个叫做龙剑飞的少年给打破了,因为他俘虏了她的心,与此同时,她也俘虏了他的心,就当他们打算在一起的时候,他,竟然误会了她,因为她一直坚信着一个信念【相信我的永远都会相信我,不相信我的永远不会相信我。】,所以,她选择了离开这个令她心动的少年……推荐仙侠《乱世奇恋》,作者大大还是我哦!
  • 电视剧女孩

    电视剧女孩

    偷跟踪喜欢的人有罪吗?她林千玉就喜欢跟踪李浩!这个故事就是说一个很喜欢看电视剧,又喜欢把自己幻想成电视剧的女孩,一个暗恋了十几年男生的女孩。然后,从一个胖妞,到变瘦,到土包子变成美女的成长故事。嘛,反正就是搞笑的成长故事……后面可能会越来越厉害了……已完结文《借据新娘》,《酷酷的爱》,更新文《炎之操纵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