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92500000006

第6章 散文欣赏(3)

情“乐”景“明”。是“乐”带来“春”,还是“春”带来“乐”,这其实是无法分辨也不必分辨的。情和景高度融合了,大可以“欲辩已忘言”。这一境界里,形、色、声交织,“渔歌互答”,充满盎然生机,如生命的律动,唤起读者的联想,去品味生活的情趣。因此《岳阳楼记》最完美的境界就在这第三境之中。

《岳阳楼记》短短一文,三个境界,境境不同,各有自己独特的美。虽然三境呈现三种基调,三个层次,但最终又不是分隔的,都与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情水乳交融。

3.注意散文营造意境的表现手法

散文的意境美可采用比兴寄托、象征隐喻;也可以采用白描、渲染、直陈其事的表现手法;还可以赋比兴综合运用。宗璞的《废墟的召唤》,是作者借助废墟在昭示读者、感化万众,使其投身到改革的大潮中。从景、情、人、事的交融描绘中形象艺术地表现这一“意”,是本文的魅力所在。为达到这一创作的目的,作者给所描绘的景物赋予特殊的色调:文章描写的自然景色是夕阳映照下的圆明园的景色;所描绘的景物是夕阳残照下的圆明园遗址废墟。作者将这些具有特殊色调的景与物和谐统一在一起,作为文章意境的组成因素,构成了文章特有的幽远,深沉的意境。文章的情致哲理在这种特定色调的意境中具有了形象化的意味。与其说这里描绘的是废墟的景象,不如说是中国“凝固的历史”的艺术表现。风从废墟上吹过,“发出‘留——留——’的声音。”“它是在召唤!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这里作者用拟人的手法,艺术地表现了自己的期盼。文中勾勒的“我”和一位年轻人都带有象征的意味,是虚写;这人物只是代表一种思绪,一种人生态度,以表现作者富于情致与哲理的思索,通过人物的口将作者的思绪与感受直接表现出来。文中谈及的人与事使作者思考的现实意义更加扩大了,因而作者将自己的情致、思想与景、物、事、人这些可感触的形象相融合,自然和谐的构成幽远、深沉的境界,在这境界中,人们感受、思索,受到感染,听到了历史的召唤。

散文中有一类被称为散文诗的,介于散文和诗之间,它更善于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自然也更富有意境美。鲁迅的《野草》(散文诗集)、郭沫若的《银杏》、高尔基的《海燕》、屠格涅夫的《门槛》等都是这类散文诗的佳作。欣赏此类作品时,应特别注意体会作品中所用的象征、比喻等手法,正确领悟作者的本意,这样方可挖掘其丰富的意蕴。

总之,一篇散文作品有没有意境,其意境美潜藏的内涵是否充盈,往往是其艺术性高低的标志,我们领悟散文作品意境美内涵的程度,常常也是是否真正读懂了作品的标志。因此,我们欣赏散文作品时,一定要在作品提供的条件引导下,从有限到无限,从局部到整体,从平凡到不平凡,努力将那些在人、事、景、物的具体描绘中所饱含的丰富、深沉的思想感情挖掘出来,更好的体味其意境之美。

(四)注意品鉴散文作品的语言美

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对于散文,更是特别突出。语言明确,才能体现出作品的思想明确;语言优美,才能体现出情绪的优美。散文不像小说以完整的人物形象和曲折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也不像戏剧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它是依靠内在的诗意、语言的魅力来打动读者。但散文的语言美绝不是辞藻的华丽,它的语言美是多种多样的。雄浑博大是美,激昂慷慨是美,热情澎湃是美,富丽堂皇是美,玲珑剔透是美,蕴藉含蓄是美,朴实无华同样也是美。我们在欣赏散文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1.精练畅达

精练就是说得恰到好处,以最少的笔墨表达最丰富的内容,最深远的意境。畅达指语言流畅通达,言尽其意。如柳宗元的《钴姆潭西小丘记》中有一段景物描写:“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这段景物描写,简直就是一幅有立体感的水墨画,动静结合,声色皆备。这里文字不多,却表达了丰富的内容,深远的意境,言有尽而意无穷,可以说做到了“精练畅达”。这里的“高”、“浮”、“流”、“遨游”、“回巧献技”,都精练准确地表达出了所写事物所具有的特征,同时又让读者逼真地看到一幅充满勃勃生机的清丽景色。

散文在用词造句上不仅十分讲究准确贴切,同时,还讲究灵活多变。灵活多变的语句,可使散文的语言更加波澜起伏。它可采用长句,也可采用短句。尤其是古代散文中排比、对偶、对仗的句式用得较多。在现代散文中句式则较灵活多样,长短有致。总之,精练畅达的语言,以准确地表情达意为标准,既追求浓缩凝练,又要有吸引力,感染力。

2.形象生动

散文要求在短小的篇幅里谈见解、写感受,这就不仅要求在语言的运用上做到精练畅达,还要求在语言的生动形象方面下工夫。因为这样,才能使人读后能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前面所谈的“精练畅达”,其实也是语言形象生动的一个方面。这里主要谈谈作者恰当使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和灵活运用修辞手法而怎样使散文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如《钴姆潭西小丘记》的第一段中,作者着力描绘了小丘之上群石的奇状异态:“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这段文字写景状物逼真传神。作者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来描绘山石。“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是用动物的情态、动作、心理来形容众石不甘心埋没在不见天日的泥土中,它们愤然破土而出,“争”先显示自己的奇姿异态,以博取游人的珍爱与赏识,这就赋予奇石以感情,使山石的形象活跃起来。下文的“上”、“下”两类山石的对句,以牛马熊罴喻山石形态,形象已很生动,再加“相累而下”、“角列而上”、及“饮与溪”、“登于山”等语点化,形象立即具有动感,获得了血肉灵性,显得神形毕肖,生机勃勃。

又如《前赤壁赋》中的第二段写客人吹箫伴奏,以“呜呜然”写出声音的沉闷、低沉。以四个“如”字写出箫声的无限怨恨,反映人的无限思慕之情。又以“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来形容声音的高低,用“缕”来形容声音细微而长,要断不断的样子,比喻描绘得形象生动。最后写箫声所产生的作用、力量。将难以形容的“悲”,通过一系列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读来感人肺腑。我们在欣赏散文作品时,就应注意体味那些最能表现作者感情色彩的、形象生动的语言。

3.朴素自然

散文的选词讲究华丽而不做作,朴实而不贫乏。特别是一些记人、叙事的散文的语言,往往用质朴无华,通俗易懂的词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老舍的《我的母亲》,文章从母亲这位普通劳动妇女的身世说起,接着铺叙了母亲不仅以辛苦的劳作支撑了家境,而且用优秀的品格给作者以“生命的教育”的整个过程,最后抒写了久别母亲后骤闻母亲过世消息的万分悲痛,并道出对母亲的崇仰和缅怀。文章的整个行文过程,语言无丝毫雕琢,全文没有夸张、亮丽的修饰性词语,而是平实之中见真情。作者把真挚深沉的感情完全融入质朴的叙述之中。所以读了文章之后,让人感到,朴素自然,感情真挚深沉是老舍的语言艺术特色。

当然,散文语言的朴素自然并不排斥语言的华美艳丽,但一般地说,写得华丽不容易,写得朴素自然更不容易,越是大作家、老作家,越到成熟时,文章往往越写得自然朴素。我们提倡散文语言的朴素自然并非完全不要形容和修饰,而是应避免形容的滥用和修饰的乱用,只有这样方可使文章在自然中见雄奇,朴素中显隽永。这一切都必须从表现文章的主题的需要着眼,文章的立意毕竟是一文的根本。

4.节律优美

散文也像诗一样,很讲究语言音韵铿锵,音调抑扬顿挫、和谐自然。特别是我国古典散文,如《兰亭集序》、《前赤壁赋》等,由于受骈文的影响,语句参差错落,多用四字句,节奏韵律优美和谐,富有乐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当然,对于现代散文的语言,我们不能,也没有必要都这样要求,因为散文创作的宗旨并不只表现在语言的节奏韵律美上,如果在这方面刻意追求,反而会显得矫揉造作,甚至可能影响思想感情的表达。但是,在能充分、深刻地表达出作者真情实感的前提下,运用汉语特有的声调节奏,在用字、修辞上下功夫,在文章中的某一部分、某一段落中用几个排比、对偶句,用几个叠韵的词,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就能使文章增添美的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如冰心的《往事·二之三》,在散句中夹有对偶、排比和感叹句,诗话般的语言不仅富有浓烈的诗情画意,而且使语言艺术具有视觉艺术的效果。读起来使人感到内部似藏着一种无形的节律,跳荡起伏。虽然没有古诗般的韵脚,但抑扬顿挫尽在那富于语言美的无韵之中,使它既具有诗的内蕴与氛围,又是一篇行云流水似的散文。

欣赏散文的语言除了了解散文语言的基本特点外,还应提倡反复朗诵。只有反复吟咏才能更好体味到散文语言的精练畅达、生动形象、平易朴素中的隽永和节奏韵律之美,并进而领悟其精粹的思想和优美的意境。

例文作品:

秋夜

鲁迅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眨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陕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鬼眨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眨着许多蛊惑的眼睛。

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

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围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立即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

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

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一九二四年九月十五日

思考与练习

一、本文描摹出秋夜各种物象构成的完整境界。试以作品所呈现的物象为切入点,深入体会作者寄托的情致。

二、象征和比喻的异同如何?就本文谈谈它们的区别。

三、为什么说《秋夜》是篇散文诗。

梅园新村之行

郭沫若

梅园新村也在国府路上,我现在要到那儿去访问。

从美术陈列馆走出,折往东走,走不好远便要从国民政府门前经过。国府也是坐北向南的,从门口望进去,相当深远,但比起别的机关来,倒反而觉得没有那么宫殿式的外表。门前也有一对石狮子,形体太小,并不威武。虽然有点近代化的写实味,也并不敢恭维为艺术品。能够没有,应该不会是一种缺陷。

从国府门前经过,再往东走,要踱过一段铁路。铁路就在国府的墙下,起初觉得似乎有损宁静,但从另一方面想了一下,真的能够这样更和市井生活接近,似乎也好。

再横过铁路和一条横街之后,走不好远,同在左侧的街道上有一条侧巷,那便是梅园新村的所在处了。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绿光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绿光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新课标名人阅读-中外文学家(插图版)

    新课标名人阅读-中外文学家(插图版)

    本文主要介绍李白、杜甫、韩愈、曹雪芹、苏轼、冰心、雨果、丹尼尔·笛福、莎士比亚、莫里哀、歌德、高尔基等文学家。
  • 秘书综合实训教程

    秘书综合实训教程

    《秘书综合实训教程》内容组合新知识、新技术、新内容、新案例、新材料,体现最新发展动态,具有前瞻性。编写体例新颖,主次分明;概念明确、案例丰富,同时安排了大量的便于教学过程中操作的实训方案,并有配套的习题和教学课件。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欧·亨利作品选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欧·亨利作品选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化学新领域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化学新领域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本套丛书集知识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及教师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套实用工具书。
热门推荐
  • 一个词的温暖拯救

    一个词的温暖拯救

    本书收录了作者数百个精彩动人、发人深省的隽永故事,内容涉及心态、情感、善良、感恩、做人、做事、成功等重大人生课题。一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阅读本书,使你可以更从容、更自信、更智慧,会让你从庸庸碌碌中醒来,找到人生的正确态度、生活的正确方向,成就美满人生。
  • 隔帘花影

    隔帘花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乱舞乾坤

    乱舞乾坤

    炼灵一途,乃转灵武,窃正邪,聚玄丹,悟三道,凝九灵,化混沌,成圣灵,灵至极,则转乾坤,毁七星,破五行,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
  • 丫头,还有我呢

    丫头,还有我呢

    “风笑笑”一个坚强的女孩。七年前她是被人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小公主;而十年后的她却受人冷眼。因此,她的朋友寥寥无几。她不会在别人面前掉眼泪,她也不觉得孤单,因为至少还有她的好姐妹——凌颖。难过的时候就找她倾诉。然而,她遇见了他;两条毫不相干的平行线在此交接。“他”能否再次改变“她”的命运呢?
  • 我为树狂

    我为树狂

    一树在手,天下我有!不一样的树,造就不一样的奇人!
  • 崆峒法经

    崆峒法经

    现代小生,凯撒,律所实习小白,堂堂七尺男儿,却因非名校毕业,祖上非世代为官,年轻傻白甜,而郁郁不得志。一次航班,一段旅程,一本古书,一段残绸,改变命运,获经世济用之本领,为官108世。回到现代世界,已物是人非,人类社会进入“超波纪”,真真是“黄粱一梦催人醒,笑尽人间苍茫泪!”难道“崆峒法经”真的是“黄粱一梦”?慕容凯撒能否改变法律机器带来的生硬和无情?“崆峒法经”到底有什么梗和痛点?
  • 西游逍遥记

    西游逍遥记

    西游重生后,力求得逍遥。始知明镜里,不愿做小妖。
  • 魔法禁忌咒:光与暗之歌

    魔法禁忌咒:光与暗之歌

    她,是来自暗夜的无名少女,因为好奇,她接受了罗丝女皇的任务,踏上了前往圣威斯的路。奇怪?为什么明明是第一次来到的地方却使她感到似曾相识?脑海中频频闪现的画面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原来,命运之所以是命运是因为无论如何它都无法被改变。
  • 逆天盟主

    逆天盟主

    一个从葬域走出的少年,肩负着家族覆灭的仇恨,踏着上代天帝走过的脚步,在玄黄世界搅起一番风云。他重整了梅山派,让梅山派再次发扬光大。他身负炼妖奇术,收复万千妖魔精魅。他在地界招兵买马,成为一方霸主。他联合各方势力,成立了逆天盟,只为家族血案讨一个公道。他就是:逆天盟主。
  • 缱绻一生

    缱绻一生

    犹忆当年事,时下在当时。只道是昔日,唯有记旧迟。等闲若视知,风雨兼程之。变故难行时,旧人不覆是。莫道世人痴,南城寸心止。悔亦当初识,君怅几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