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97000000041

第41章 价值的消费(1)

对于产品的消费,一方面是使用价值的消费,另一方面是价值的消费。使用价值的消费是消费过程的外在表象,而价值的消费才是消费过程的本质。根据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程度,将消费者分为两个群体,一是对生产资料占有程度较低的工人,一是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的资本所有者。本章主要介绍这两部分群体各自的价值消费状况,并在一定程度上预期社会消费关系的发展状态及趋势。

第一节 工人的消费

一、工人的社会地位及消费能力

工人在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因而在产品的分配中也处于弱势地位。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工人阶级的地位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的消费状况也逐渐改善。工人阶级的状况都和马克思经典着作中工人阶级的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

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里,工人阶级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工人阶级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17世纪和18世纪的产业革命“创造了一个大工业企业家阶级,但是也创造了一个人数远远超过前者的产业工人的阶级。这个阶级,随着产业革命对一个又一个的工业部门的占领,在人数上不断地增加;而随着人数的增加,它的力量也增加了”。由此可见,工人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这就决定了工人阶级是最先进和最有远大前途的阶级。工人阶级的这个特征使它与前市场经济时代的雇佣劳动者区别开来。其次是工人阶级没有生产资料。恩格斯曾明确指出:“无产阶级是指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因而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现代雇佣工人阶级……一句话,无产阶级或无产者阶级就是十九世纪的劳动阶级。”恩格斯把无产阶级作为工人阶级的同一语,强调了工人阶级的显着特征是没有生产资料,因此不得不受雇佣,这就决定了工人阶级在生产中的从属地位和受剥削、受压迫的悲惨命运。这一显着特点使工人阶级与一切有产者阶级区别开来。第三是工人阶级能够使资本增值。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工人阶级的实质:“无产者在经济学上只能理解为生产和增值资本的雇佣工人。”这就意味着,工人阶级是为其他阶级赚钱而活着的,工人作为无产者,只有被雇佣才能生存,而只有使企业赢利工人才能被雇佣。所以,工人阶级在经济学上的意义就是使资本增值。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工人阶级是指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没有生产资料的、能使资本增值的受雇佣的劳动者阶级。他们在社会中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状态,他们所得到的工资只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标准,他们消费的价值仅仅能够恢复消费掉的劳动力。

就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来看,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产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冲击,这些国家的雇佣劳动者阶级即工人阶级,与19世纪及20世纪初相比,无论在内涵和外延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工人素质普遍提高。市场经济工业国自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80年代,工人阶级人数已从1.37亿增加到2.41亿,他们在有就业能力的居民中所占比例已从58%增加到70%。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工人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大大延长,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有了较大增加,知识化、技术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生产的标准化、自动化日益降低着花费在劳动中的体力数量和强度,工人阶级的劳动方式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和半脑力劳动转化。同时,工人阶级的职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物质生产领域的工人相对减少,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工人比重上升,其中,服务业工人人数的增长最为迅速,已成为工人阶级的多数;在多数发达国家中,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工人在劳动力中的比重已不到30%,第三产业从业者在总量中已上升到60%~70%。此外,工人阶级生存环境与外部特征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工人阶级的收入不断增多,生活、工作、劳动条件逐步改善。一方面,工人的实际工资有了明显的增加,他们享有越来越多的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工人的劳动时间也大大缩短,随着收入和节假日的增多,生活出现了休闲化趋势,旅游、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支出比重大大增加。这些情况表明,当代工人阶级与其先辈相比有了很多不同。

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统治阶级。随后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由于国有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地位,工人阶级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的地位有了较大的提高。对于强大的国有经济来说,是国家占有生产资料;对于集体所有制来说,劳动者集体不经过国家这个中间环节直接占有生产资料。所以那个时期的工人阶级可以定义为“以全社会或集体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劳动者阶级。”在这个时期,工人的消费能力有所提升,他们获得的价值除了恢复消费掉的劳动力之外,还能够满足其他方面的物质文化需求,但是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以及社会经济体制的限制,他们的价值消费虽然在质上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但是在量上提升的空间不大。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所有制结构逐步发生了变化,最主要的是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并逐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工人阶级的内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加入到工人阶级队伍的行列,而且新出现的其他社会阶层,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雇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也具备了工人阶级的地位。那么应该如何定义我国现阶段的工人阶级呢?首先,他们都以工资为生,这是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其次,他们都是劳动者,不剥削他人,这是工人阶级的最基本特征;第三,就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因此2001年修改的《工会法》把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统称为工人阶级。此外,需要补充的是,我国的工人阶级队伍还应该包括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中国工会十四大报告曾明确提出:“进城务工人员是工人阶级队伍的新鲜血液,在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巩固工农联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广大农民在产业比较利益和地区比较利益的驱动下,从传统农业转移出来,进入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产业进行劳动,并以此获取工资收入作为自己的基本生活来源。因此,农民工也应当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就使工人阶级成为一个包含范围很广的概念。总体来说,这部分人群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拥有较少的生产资料,依靠出卖体力劳动或者脑力劳动来换取生存资料。他们的平均消费能力较之以前的工人阶级有了较大提高,除了用来恢复耗费的劳动力外,还能够对自身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或者较大程度地满足自身物质文化需求。

二、工人的价值消费结构

在不同的历史时代,由于工人社会地位和消费水平的不同,他们的消费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别。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工人生活极端贫困,他们所获得的工资只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需要。但是在当代,无论是西方社会还是以我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社会,工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当前,工人所获得的工资除了恢复耗费掉的劳动力以外,还消费在教育培训、储蓄以及提高自身的物质文化享受上。以下着重从这四个方面对工人的价值消费进行介绍。

(一)恢复再生产劳动力的消费

恢复劳动力的消费是工人价值消费的必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开始有了产品剩余之后,劳动者的劳动也相应划分为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两个部分。必要劳动是指劳动者用以实现劳动力再生产而付出的劳动。劳动力再生产的内容不仅包括劳动力所有者即劳动者维持自身生存(个人及家庭赡养),还包括基础性的享受(必要的休闲)以及保持身心健康等各方面的需要。必要劳动的内涵会因影响劳动力再生产的历史和道德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剩余劳动是指一定时期内劳动者的劳动中超出必要劳动的部分,它会受工作日的长短和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影响。任何社会,只有在为劳动者提供自身所需生活资料的基础上还有剩余,才能进一步提高社会的生活质量,解放劳动力,发展社会分工,开拓新的社会生产领域,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领域,从而赢得社会的全面发展。工人在价值创造过程当中要耗费劳动力,耗费掉的劳动力也只有通过价值的消费重新获得补充。因此,恢复劳动力的价值消费是物质资料能够持续生产的基础,也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高科技、新技术逐渐运用于劳动生产领域,工人逐步从劳动中解放出来,他们只需要通过较少的劳动就能够生产出过去难以企及的社会物质文化产品,必要劳动在社会总劳动中的比例也不断缩小,尽管工人依然在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社会贫富差距依然在不断扩大,但是工人的生活水平处于不停的上升过程中。

(二)工人的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消费是工人在维持生存的基础上,为谋求未来更好的发展而进行的消费,它是构成工人价值消费的一个重要部分。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出发,可以对人力资本进行如下定义,即人力资本是人通过对生存、学习性投资以及学习性劳动所凝结在人体内,能物化于商品和服务,增加其效应,并以此获取收益的一种资本价值形式。马克思指出:“生产力是由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构成。构成生产力的人的要素,是指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很显然,这里的劳动者或人只有在不断满足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并发展自己的体力,增强自身体魄的过程中,通过接受教育、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也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而从一个仅享有民事权利能力的婴儿到一个真正的劳动者,是需要进行巨额投资的。体力的发展暂且不说,就从智力的发展来看。以2003年为例,一个初中毕业生国家所投资的总量为8600元左右,一个高中毕业生为13400元,一个大学毕业生为36500元左右。这里还没有把家庭的教育支出计算在内。并且一般来说,一个人所受的教育程度越高,他所拥有的科学知识越多,在实践中所获得的技能越多。由此可见,作为生产力要素主体的劳动者的形成,就是人力资本的形成。

劳动力是一种商品,它能够在生产过程当中实现自我增值。劳动者把劳动能力当成商品来生产,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就业前或就业期间的专门学习和训练;二是就业后的生产实践对劳动能力的发展。前一种形式可称为直接的劳动力商品生产,后一形式称为间接的劳动力商品生产。就业前受教育或就业后脱产再学习,直接后果是把劳动力作为商品生产出来,此时的劳动者是单纯的劳动力商品生产者。在此过程中,劳动者花费他的来自各种渠道的生活资料和学习费用,这些构成劳动力价值的成本部分。劳动者在学习过程中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是他的“学习劳动”,这部分投入使劳动力的价值在生活资料的价值之外产生一个增加额。劳动者就业后,会在一定时期内把学习期间投入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和他的“学习劳动”产生的新价值以收益的某种形式收回。这里需要特别提到“学习劳动”中的精力投入,因为学习也有一个强度问题。一般来说,学习强度愈大,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就愈多,成本之外的增值额就愈大,劳动力的价值也就愈大。工人对自身进行人力资本投资除了能够实现劳动力增值外,还能够向社会提供有效信号,以区别于其他劳动生产力较低的竞争者。当劳动力市场存在很多的求职者,由于求职者比企业掌握了更多关于劳动力质量的信息,企业事先并不知道劳动者能力的优劣,他们只能估计一个平均能力水平,并给出相应的工资,那么劳动力水平较高的求职者不能接受低工资,逐渐退出市场,剩下的求职者劳动力都低于平均水平,企业只能以较高的工资水平招聘到能力较低的劳动者,另一方面劳动力较强的劳动者却处于失业状态。解决道德风险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优质劳动力能够向企业发出有效信号,证明自己的劳动力水平。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劳动者一方面确实能够强化自己的生产能力,同时还能够以证书或文凭的形式向企业提供信号,证明自己的劳动力价值。

同类推荐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秧歌和鼓舞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秧歌和鼓舞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分为秧歌、鼓舞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东北秧歌;山东秧歌;河北秧歌;河南秧歌;山西秧歌;陕西秧歌等。
  • 古籍数字化理论与实践

    古籍数字化理论与实践

    古典文献学以古籍为主要研究对象。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新的古籍组织和利用方式应运而生,这一新方式即古籍数字化。古籍数字化的出现意味着古典文献学有了新的研究对象,并为其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手段和思维模式,必将给古典文献学研究带来新的研究视野。本书以古典文献学为中心,试图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古籍数字化的开发与建设问题,以此为古籍数字化基本理论的构建提供可行策略。构建古籍数字化系统理论可以为古籍数字化出版提供基础理论,开拓古籍整理和古典文献学专业的新视野,为文史研究者提供新思维和新工具。
  •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之最大全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之最大全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之最大全》无论从题材还是形式、风格上,都比较典型多样,同时贴近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突出了“快乐阅读”和“精品读物”的主题,但是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使读者快乐之余还能够从文字中体验到名家的人生感悟。
  • 哈!我最喜欢的成语故事

    哈!我最喜欢的成语故事

    《哈我最喜欢的成语故事》由赵志卓主编,精选了一百多则成语故事,这些成语故事具有生动性、趣味性和启发性。本书通过精炼的语言、精准的释义、精彩的故事,为小学生打造了一部成语故事宝典。阅读这些成语故事,不但能丰富小学生的词汇,更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感受到成语的魅力和智慧。
  • 戏曲百花(新课程百科知识)

    戏曲百花(新课程百科知识)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各种表演艺术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更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本书讲述中国戏曲的文化。
热门推荐
  • 凤凰朝夕:倾城兽妃逆天下

    凤凰朝夕:倾城兽妃逆天下

    “凤凰朝夕,万兽灵玉现身”这句话一直围绕在我的耳边,万兽灵玉?是什么?“吾也不知万兽灵玉是什么?只知道七国中的一国若是得到它,便能称霸天下。”血凤对着她说。“孙琪临死前告诉我一定要找到它,那一定是不可小觑的吧。”她的冷笑,令血凤也不禁倒吸一口冷气,“万兽灵玉……”
  • 这些神尊病们

    这些神尊病们

    怀揣神石,脚踏恐龙,再嫁给仙界大佬——修仙路上,路漫漫很荣幸地踩到了狗屎运!然,大婚当夜圣君老头儿很不幸地被她绿了,并且一口老血喷死在她面前,还给她留下6个修为倒退千年的儿子——呃,不对。路漫漫摸摸肚子,是七个……
  • 九珠惊鸿

    九珠惊鸿

    社稷根、民为本;乾坤道、无为观;阴阳策、颠倒颠;玺之几、青玉案;是与非,身后评。五胡乱华,使中华汉族的文化文明几乎断流,大量汉族南迁,史称“衣冠南迁”。进入到南北朝后,对汉人的迫害相对减少,北魏的民族大融合政策让社会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但割据后的动荡仍是社会的主题。她就是生活在这个动荡的大变革时期,她出生于寒族,经历了家破人亡;她集聪慧与美貌于一身,她,熟读经史和胸有韬略;她,有着天下大同的理想,不忍百姓家破人亡颠破流离;她,痛恨当权者的残暴与凶狠,贪腐。她,为了爱人的复国大计,利用手中的青玉案,阳断阴谋,工于心计,杀伐果断,她,比敌人更加阴毒凶狠,但又善良、伤感与多情...........
  • 变脸王

    变脸王

    神川大陆,变脸师能变幻各种脸谱,获得各种非凡力量,纵横天地。韩无意,一个出身平凡的少年,天生左眼双瞳,以异于常人的天资,踏入这个世界,逐步走向力量巅峰。
  • 灵界猫妖

    灵界猫妖

    从林,一望无际这里是灵界,亦是我们猫妖的禁地,是的,我是猫,一只没心没肺的猫,我的血液里流动的蓝色血液,一在在的证明我就是那只传闻失踪了几万年的猫妖,而这从林里,凡人无法看到的灵界,曾经属于我们猫类……
  • 灰的眼留恋蓝的天

    灰的眼留恋蓝的天

    这是一部以第一人称写的狂穿小说,轻松小白悠闲有趣,其中也有一段小小的腐文,本人也是一枚腐女,但是不怎么擅长腐腐的文章。这里面会掺杂一些文艺的语句和摘要,都是作者我很欣赏的。有闺蜜问我,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子的?我神秘地笑笑,肯定出乎意料啊,人生怎么能像小说一样完美感人。小说就是小说,希望读者们能认真看喽~
  • 修罗武仙

    修罗武仙

    朴质小鼎竟招来灭门之祸,柔弱少年又应该何去何从?乾坤离火,问鼎修炼巅峰;四方神印,尽诛天下神魔。漫漫仙途,谁与共生死荣辱;茫茫乾坤,问天下谁主沉浮!
  • 泡沫童话之向日葵女孩

    泡沫童话之向日葵女孩

    美好的童话故事总会让女孩们憧憬。是的。她很善良。她很乐观。她是阳光下灿烂微笑的向日葵。但她能抵挡得住“狂风暴雨”的洗礼吗?背叛、嫉妒、生离死别...她还能继续那么骄傲的走下去吗?一个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一个两小无猜的冰王子,谁才是真正守护她的太阳?
  • 首席很专一

    首席很专一

    这个男人有多专一,就有多腹黑!从向暖心重新遇到齐天宸的那一天开始,一切都仿佛全部改变。奶奶得了重病,唯一的愿望就是想看到自己结婚,可是相亲成功的对象,在领证的那天,不是因为桃色新闻被请进了派出所,就是飞机管制,还有更严重的,竟然在登记的当天住进了医院!“向暖心,你要想结婚,只有一个对象,那就是我!”某男邪魅一笑,双眸深幽,脸颊的弧度更是柔软。“好,我就不信你挺着不和我离婚!”向暖心不由的恨得直痒痒。她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可是为什么在男追女斗中感情就慢慢暖昧的变了模样?向暖心,我的心很小,只能装的下一个你,从多年前你还是小婴儿的时候开始,现在更是,我的强大就是为了保护你。齐天宸深情呢喃。
  • 独孤剑魔传

    独孤剑魔传

    长剑凌空,至今多少英雄泪美人在怀,从古不断女儿情独步天下、傲视群雄,多少人的梦想?当独孤踏上这个极端,似空中明月鸟瞰天下,眼角却逐渐濡湿,一滴眼泪犹如玻璃粒般滚落,映着月光,晶莹闪亮……这是一部结合武侠、玄幻、灵幻的小说,主角没有刻意追求强大,当然天才在这一方面可以节约太多时间,更多的笔墨将着墨于主角与身边人的爱恨情仇——与女主的恨之至爱之至、霸王雄主的利用舍弃、与兄弟的羁绊、背叛,这一切都将使主角原本稚嫩天真的心灵摧垮,露出成熟的核心来。文章从一开始就设置了许多谜题,作者也与读者一般一直在解谜,希望读者也能读得开心,能从谜题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正确答案。——他本想改变天下、守护感情,可是到头来却发现一切皆是宿命!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