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01800000010

第10章 藏族的物质文化(3)

西藏传统首饰的表现形式,取决于藏族的思想观念、社会形态以及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尤其是游牧生活,更需要将全家甚至几代人所积累的财产转化为珠宝首饰满身披挂,四处搬迁去寻找水草丰盛之地,既安全又方便。所以藏族所穿戴披挂的不仅是服装饰件,而更是一笔巨大的财产,显示的不仅是美,而且象征着豪华与富有。藏族头饰因地区、年龄、婚姻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说起来饶有兴趣,下面列举几种头饰。

姑娘的头饰。藏族姑娘编一根辫子,辫子的根部用红头绳扎成约四寸长的发枕,藏名叫“呷纠”。将辫子弄成三角形盘于头顶,显得美观、大方、素雅。

已婚妇女头饰。姑娘是独辫子,已婚妇女则是双辫子,没有发枕,红头绳长于发辫,然后将两根辫子从脑后左右交叉成圆形盘于头顶,显得端庄、大方、成熟。

牧区妇女头饰。牧民妇女头饰没有婚否标记,不管老少都编成若干细辫子,然后将若干细辫子分为两根,并配以大红大绿的绳,将珊瑚、蜜蜡、松耳石、九眼珠等昂贵珠宝尽其串在两根发辫上,从后背拖齐裙边,若盘在头顶,胜似一顶珠光宝气的桂冠,非常气派。

守孝头饰。藏族守孝,只有通过妇女头饰才能辨别。当年守孝辫发用绿头绳,翌年用淡红色头绳,第三年恢复用红头绳。

老姑娘头饰。藏族老姑娘头饰既不同于已婚妇女,亦区别于青春年少的姑娘,老姑娘也是独辫子,配以淡红色头绳,盘于头顶,只是没有发枕。

男子头饰。藏族男子普遍留有长辫子,他们将头顶上的头发留着长辫,而将头顶以下的发剃去,男子的辫子不用红头绳,而是用黑头绳,同头发融为一色。编法也与妇女的不一样,一般妇女的辫子分为三小束编就,而男子的辫子则分为四小束或五小束编就,所以男子的发辫成扁平的编织型,显得紧卷有力。

第四节居住习俗

西藏的传统民居多姿多彩,不仅有可随处迁居的帐篷,也有固定的土木结构的房屋,还有以石为材的碉房,以及以竹或木为材的竹楼或木楼,甚至还有窑洞。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城镇中修起了不少新式钢筋混凝土建筑,但古老的传统民居仍然是人们可爱的家。

制作帐篷的材料一般都出自牧民所养的牛、羊。牦牛毛编成的绳用以支撑帐篷;牦牛角是帐篷桩,用以固定帐篷,也有用羚羊角或木桩来固定的;牛、羊毛是织帐篷的原料。帐篷料一般有七八寸宽,长短不定,由所织帐篷的高低来决定,最后将帐篷料缝在一起。用牦牛毛织出的帐篷呈黑色,被称作“黑帐”;用羊毛织出的帐篷是白色的,被称作“白帐”。但是黑白都是相对的,因为不大可能有纯黑或纯白色的帐篷,特别是纯黑的帐篷是没有的。藏族历来不喜欢黑色,即使制作帐篷也不例外。他们忌讳黑色与黑色对接,因而在两片黑色帐篷料之间必镶上白色的帐篷料。比较特殊的是以布为料制作的帐篷,这在遍地牛羊的高原上比较稀少,所谓“物以稀为贵”,这种帐篷就比较昂贵。

一般的帐篷供牧民自家居住,因而制作时只需能住下家人即可。由于各家人数的差异,因此帐篷也有大有小。最大的帐篷估计能容纳上百人,可用于众人的聚会。在搭建固定帐篷时,牧民们会按照传统习俗将帐门朝东。帐房中央放火炉,用以取暖做饭;帐篷正中壁上供上神龛、佛经、酥油灯等;南侧摆放着食品等日常用品,还兼作厨房;北侧则主要摆放藏被、藏毯等家居用品,是家中的“厅堂”。不管在何处搭帐篷,牧民们都不会忘记在连接帐篷的绳子上挂上祈求福运的五彩经幡。星罗棋布的帐篷和纷纷飘扬的经幡把雪域高原装扮得更加美丽。

帐房内部,面对帐门的算是正厅,进帐左手为阴帐,右手为阳帐,以灶台为分割线,阴帐为妇女的起居室兼生活用品储藏室,主妇烧茶、做饭、打酥油等活动都在阴帐。而阳帐为男人的卧室,男性客人的接待室。晚上睡觉的地方也有严格的区分,帐中只有夫妻俩的,可在阳帐靠门的帐角睡,若有男性长辈,则年轻夫妇只能睡阴帐之后角,长辈若是女的,则她睡阴帐之里角,年轻夫妇睡在阳帐门角,与长辈对角而卧。牧民到新地方,得按照风水选择帐址,帐房居住位置也是按照风水的说法根据不同的性别、辈分、主宾来安排。

在牧区随处可见的是帐篷,而在农区或城镇,见到的更多是平顶碉房。最地道的碉房为石头所砌,墙壁最厚处甚至达1米,大多数墙壁上面比下面薄,整面墙呈梯形。也有的碉房为土木结构,其外形看起来与石碉房有很大差异,但它的厚度比石墙约薄三分之一,也没有石头墙坚固。但与石碉房一样,都是冬暖夏凉。一般来说,碉房多为多层建筑,底层可以做牲畜的圈,二层可做人的居室、储藏室等,三层可做经堂,供佛像、点酥油灯等。如今在拉萨等地,我们能看到的三层或更高的碉房大多是旧西藏贵族所修。也有的碉房只修一层,同帐篷一样。碉房也有大有小,这主要依主人家庭人口和修建住房的经济能力而定。在西藏,人们修建房屋以“柱”为单位,1柱相当于2米×2米的面积,碉房平面、整体形状都是方的。有些人修十几柱房屋,有些人只修二三柱房屋。大面积众多的错落有致的碉房连在一起,非常壮观。碉房层高只有2.2米至2.4米,高个子进屋,虽然一般不会碰到头,但也要时间久了才能习惯,就是一般个子比较矮的人,也会感觉有些压抑,好在碉房楼顶都是平面的,人们只需更上一层楼即可感到心旷神怡。西藏各地都有碉房,但风格却各有不同,比如拉萨的碉房多为内院回廊形式,放眼望去,全是碉房的窗户,进入院内,如同进了迷宫;而山南地区的碉房则多有外院,人们可以很方便地到户外活动。但所有的碉房楼顶都是平顶,人们可以经常在楼顶活动,比如散步、娱乐等。在家家户户的楼顶,四角都比其他地方高出许多,这些高角会挂满五彩经幡。重大节日或家中有比较重要的事情时,会在屋顶煨桑敬神等。

在西藏东部、南部的密林地区,人们居住的房屋则独具特色。丰富的森林资源决定了人们在修建房屋时采取全木结构,或土木结构,或石木结构。所修房屋有平房,也有楼房,还有吊脚楼。一般来说,房屋由居室(同时兼厨房)、贮藏室、牲畜间以及外廊、厕所等组成。居室中长年生着火盆,用于取暖防潮。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雨水较多,因此屋顶采用的是坡顶,便于排水。墙壁、室内、地面都用木头,屋顶也选用木头,而且还在上面加压石头,以防大风将屋顶的木头刮走。这种全木结构的房屋多为吊脚楼,人的居室与地面隔着一层空间,能够有效地防潮防湿。除木材外,修建房屋时也可以使用其他材料,如石头。但房屋的其他材料仍用木头,就连两木相接之处也是打榫头而不用钉。更不可思议的是,门上的锁和钥匙居然也是木质的。还有的人以竹、柳为材,用做隔墙。

一般来说,这种以木为主的房屋都分几层,最上层堆放柴草,最下层关拦牲畜,中间一层由人居住。房屋的形状多为正方形,门朝东,窗朝西,有阳台,便于采光、活动。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民居是阿里一些地区的窑洞。窑洞靠山崖而挖,冬暖夏凉。一般挖成4米×4米的正方形,大约2米高。其拱是平形拱,居住窑洞的人还会依洞修与洞连体的房屋。

在西藏,寺庙随处可见。最着名的寺庙建筑当属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甘丹寺、扎什伦布寺、桑耶寺、楚布寺、萨迦寺等。据统计,西藏现有寺庙1700余座。其实,寺庙建筑的风格与碉房相似,但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更给人以气势非凡的感觉。

西藏的寺庙气势非凡,一个重要原因是选址。绝大多数寺庙都依山或坡而建,随着山势坡度的起伏,寺庙内的建筑也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如布达拉宫从山脚到顶,层层攀升,共有13层。从地势较低之处,抬眼望去,必须仰首,山寺一体。寺庙的规模也都很大,建有经堂、佛殿、活佛的囊欠(府邸)以及普通僧人的僧舍等一大群建筑,如拉萨的哲蚌寺,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一些寺庙所占面积就是一座山,从远处眺望,简直就是一座城,方圆数里,甚至数十里之内,唯此醒目,不能不让人产生气势非凡之感。

西藏寺庙气势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富丽堂皇的建筑特色。这些建筑的顶上,尤其是重要的佛殿、灵塔殿上,一般都有巨大的镏金钢瓦的金色顶,在阳光的照射下,金顶灿烂辉煌。在金顶的屋脊,装饰着铜鸟、宝瓶、金鹿法轮等,屋脊四角翘起,悬着随风而响的铜铃和铁板。除了金顶,一些建筑顶部还盖有金阁、金亭。比如布达拉宫,就有金殿3座,殿前有金塔5座。寺庙经堂门口都设有装饰得非常精美的转经筒,不管是木制的、铜制的,还是皮制的,都有壮观之感。殿堂之内,除了高大威严的佛像,四壁还绘满了各种佛像以及有关佛教的花纹、图案,殿内殿外还有许多与宗教有关的雕塑。虽然西藏寺庙的建筑风格大体一致,但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藏传佛教各教派的不同,各地的寺庙建筑风格也存在一些差异,每座寺庙都有其特别的建筑。比如山南的桑耶寺,这是西藏最早的佛教寺庙,其建筑布局有别于其他寺庙,主殿居中,其他建筑绕主殿而建,其所用砖瓦为吐蕃时代的产物。又如萨迦寺,这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主寺,其椽木强调为整根木材且圆。

在拉萨地区,修建房屋预先要请喇嘛或星算家择定房屋动工的日子、房屋破土的方向和破土人。房址一旦定下来,修房主人就要在选定的吉祥方向摆上“斯巴霍”避邪,摆上“切玛”祈福。开工时还要请喇嘛来工地上念经,以求土地神的宽恕。修建过程中,修房主人还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在墙体内放入玉石、玛瑙等贵重物品以祈修房带来财富,房屋封顶时,还要将代表天神和地神的两只小罐放入墙体上部,以求天地神灵的保佑。乔迁也得选良辰吉日和乔迁的吉祥方向。乔迁之时,还要举行一定的仪式,如在新房院内放一堆牛粪和一桶清水,意为生活红红火火,人畜兴旺。搬家时要请喇嘛诵经,到达新居时要依次向大门、院内的牛粪和水,各房间的房柱系献哈达,以示驱除邪气,祈求吉祥。

在藏东南地区,修建房屋也有一套复杂的仪式,这些复杂的仪式都离不开“卡让欣”。修房过程中,一共要做13个卡让欣。新房落成后也要请喇嘛念经,喇嘛会念念有词手持“卡让欣”,带着房主和工人围着新房绕3圈,然后依据一定的规定选定一个方向深挖一个坑埋入“卡让欣”。同时还要埋下9种粮、绸缎布条、金属碎片和一碗牛奶。之后便是喝竣工酒。竣工酒必须是房主的妹妹或表妹所酿,在喝酒的过程中,也有一些规定,但都与“卡让欣”有关,如手持“卡让欣”,将白线挂在“卡让欣”上,甚至开玩笑也用“卡让欣”。欢庆新房落成的酒宴一般要举行三五天,其间喝的酒多为邻居所送,吃的油饼多为房主的亲朋好友所送,大家聚在一起,尽情地喝,尽情地欢笑,共同向房主祝贺。

在后藏日喀则地区,向亲朋好友、邻居等祝贺其新房的落成也是一种古老的习俗,当地藏语中称为“康虽”。祝贺别人新房竣工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必须要穿戴得郑重其事,而且去时得带上礼物。带去的礼物多为吃的东西,如牛羊肉、青稞酒、酥油等,主人也倾其所能招待客人。客人落座后不能随便走动,先得喝三大碗青稞酒,左肩上再撒上一撮糌粑粉后,才能去其他房间参观,否则会被罚酒无数。

第五节交通工具

雪域高原地广人稀,沟谷交错,山岭起伏,沼泽连片,不借助畜力就无法穿越行走,马和牛自然就成了牧人骑乘的交通工具。

马是专门骑乘的,不做驮畜,驾驭马的工具除了缰绳,还有铁叉子。只有把铁叉子放进马口中,马才会听人调遣。为防止跑失,牧人还发明三脚绊、双脚绊,上绊不让马快走。除了马,牧人平时放牧串门也骑牛,一般是专门驯育的公牦牛。

过江过河,牧人选择好渡口后,若流水平缓,则乘着马或者骑着牛穿过,若河流汹涌湍急,则将衣物装在一只牛皮筒子里,再吹足气扎紧筒口,然后抹上酥油以防漏气,用皮绳把其绑在身上,绳的一头拴在牛尾巴上,赶牛拖人过河,牦牛在湍流中笔直横渡至彼岸。

牛皮船是雪域大型渡载工具,普通牛皮船每次可载重200公斤~300公斤,由于它自身重量轻,摆动性大,所以通常只渡行人和货物,乘骑随船由人牵着渡河。

临近印度、尼泊尔边境的樟木、勒布、米林等地,一直是中印、中尼国际贸易的通道,但喜马拉雅山区地势险峻,牦牛商队也很难成队通行,故这一带的运输多仰赖当地健脚的藏民,这些终身从事背运货物的人,称为“背夫”或“背子”。

第六节风物特产

一、雪莲花

雪莲花为菊科凤毛菊雪莲亚属草木药用植物,生长于海拔4800米~6000米永久性积雪区岩缝间。有除寒、壮阳、暖宫等功能,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腰酸背痛、肾虚阳痿、妇女崩带、月经不调、子宫寒冷及外伤出血等症,为雪域高原名贵药材之一。

同类推荐
  • 三国混官录

    三国混官录

    风云变化,刀光剑影的三国时代。文争武斗,英豪辈出。三国鼎立,终归于晋。激烈动荡后,那一幅幅荡人心弦的画面凝固远去,成为历史的瞬间。
  • 假太监的极品人生

    假太监的极品人生

    主角叶铮,一个历史系研究生,意外穿越到大炎王朝,阴差阳错,成了鲁王府的假太监。从此他开启极品人生,混迹王府,助鲁王登基,灭倭寇,平叛乱,抵抗外族入侵,抱得美人归。
  • 掌御

    掌御

    一个玩笑,命运轮回。一个阴谋,浮沉不定。一个契机,仕途坎坷。一个人生,璀璨星辉。一个枭雄,掌御苍穹。小墨新书,多多支持,一切精彩尽在《掌御》。
  • 天下龙图

    天下龙图

    十数年前,长安大火毁去无数人家,三月之际,地动山摇,一座水晶宫从废墟之下裂地而起。先帝自以上天表其文治武功,遂从开封迁都长安,凌驾水晶宫内,岂料天命不足,重病而薨。自此而始,变法之举中道崩阻,朝廷动乱,时相公安石避退朝堂。临退之际荐武侯之后诸葛传灯入相,朝纲一顿终免于大厦倾覆。庙堂风云已去,然江湖却任然动乱不止。尘封千年的天地奇物纷纷出世,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血雨腥风。天地动而神龙现。魔教秘传,妖族异动,这个世界将迎来怎样的变迁?且看天下龙图
  • 小小巡按

    小小巡按

    法,国之根本!犯法者,虽远必治!这是以法惩凶的故事,告诉大家,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管你是朝廷高官,还是皇亲国戚,我只告诉你,国法无情,我是小小,为法代言!——无读书无评论,希望各位认真看完再做评论,本书坑深,慎入!看书前,请高抬贵手,加入书架、收藏起来,投上手中的推荐票,再点击阅读,你的支持便是作者码字的无限动力。
热门推荐
  • 最受网络追捧的动物童话:柳树上的椰壳小屋

    最受网络追捧的动物童话:柳树上的椰壳小屋

    《柳树上的椰壳小屋》是一本童话故事书。本书通过小动物之间一个个相亲相爱的故事:癞蛤蟆和蓝鸟的友情充满了波折,他们能否延续友谊,最终怎样了呢?牧羊犬布迪虽然是一只普通的犬,但是他最终成为了一只强悍而智慧的牧羊犬,保护着羊群……告诉读者友情像花儿一样香甜,亲情像太阳一样温暖。这是一本充满爱的童话,在讲故事的同时,让读者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一起体验感动、学会感恩。本书可供青少年读者阅读使用,也可供一般读者阅读使用。
  • 女佣杠上拽校草

    女佣杠上拽校草

    她,只是一个南家小小的女佣,他,是身份高贵,万人瞩目的南氏大少,这位南氏大少,却经常欺负这位身份卑微的女佣......可是却有一天,他,南家大少把她壁咚在墙上,邪魅一笑,对她说“安若璃,是你给我下的毒,所以你必须帮我解了,期限是,一辈子”
  • 血独孤剑

    血独孤剑

    注视你远去的背影,我的心是多么痛。啊。那背脊,那白发,着实让我心酸。
  • 我当驴友的诡异经历

    我当驴友的诡异经历

    我是一个野外探险俱乐部的驴友,在俱乐部里的代号是“玄子”。那天,我在论坛灌水帖子里发现了一个叫做“中国第一鬼村封门纪实录”的帖子,粗粗的看了一下点击率,才两千多。好奇心驱使下,我点开了论坛的帖子。中国第一鬼村封门村到底埋藏了什么秘密?1963年到1981年期间封门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村民们为何集体迁出?被勾起好奇心的我背上背包去鬼村探险,九死一生才回到城市。为了分享这个经历,我决定将这个故事告诉所有人……
  • 青衣玉佛

    青衣玉佛

    墨锦倾城染青衣,命里无时莫惦记。从20开始到60岁,苍茫40年,沉浮于蹉跎人生里,20岁的时候,我们个个生龙活虎、面如桃花,30岁的时候,我们每每望而却步、追求安逸,35岁的时候,我们日日面红耳赤、无精打采......为了诗和远方,我们有的选择固守阵地,有的选择毅然离开,社会变迁、滚滚向前,我们都想自命不凡一次,但谁能想到,大多数人发现在社会和现实面前,我们不名一文,我们的理想忘乎所以,正如鲁迅先生笔下的那句“所嗟非玉佛,不值一文钱”。青衣在左,玉佛在右,辗转反侧、摇晃不已,或许感受过程的未可知才是我们闯荡社会的真谛,而最终我们会身处何方,都将随风而逝,无人愿意知晓。
  • tfboys之吹开的蒲公英花种

    tfboys之吹开的蒲公英花种

    额,原谅阳阳我不会写简介,看完之后,请自行补脑!
  • 庶女传奇之翻手江山

    庶女传奇之翻手江山

    穿越到深山老林,遇到一贫如洗体弱多病烂好心的废柴男,顺手又捡一个骗吃骗喝小乞丐。莫名其妙被追杀,逃难漂泊也不可怕。黑衣刺客,异族王子,狠毒女侠,对我不利的统统拿下!
  • 幻都界

    幻都界

    繁华绚丽的都市享受着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生活,可有一天一场意外的疾病席卷了这个城市,当晚每个被疾病感染的人头发全部苍白,意识模糊忘记了曾经的一切,变成了嗜血的猎食者,有些还超越了人的本能,拥有了一些异能,他们大量的捕食着人类,杀人放火一一做到。女主角奈思当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疾病感染,在发现自己头发苍白时却依旧保持了意识,并拥有了一种意想不到的异能,从此她便在隐藏自己的身份中同时干掉那些嗜血者,路上认识了很多伙伴,而真相也渐渐浮出了水面……
  • 末世女的重生纪事

    末世女的重生纪事

    从丧尸堆里爬出来的末世彪悍女,一朝重回末世前,纳尼?无耻的小姨一家还想抢我公司?一言不合就开撕。还能不能一起愉快的修修仙卖卖萌了~
  • 暴力警徒

    暴力警徒

    三年前,父亲意外车祸,侥幸保命的平凡的刑警张志鸣意外获得了三种独特异能:鬼眼,圣手,天狱。原本,他从一名平凡外表,毫不起眼,美女不青睐,上司不重视普通的刑侦警员化身猎魔警察,在昏暗的都市下,抓捕魔物,看守恶灵,杀戮与守护这座都市情人和亲人眼中,他沉稳却又不失幽默浪漫。罪犯和魔物眼中,他是灾难。上司眼中,他是一个潜力无限下属。恍然一天,发现,自己竟然从上司,变成了他的下属。不了解或自认为了解他的人眼中,他是一个全能的天才,一个暴力的警察,一个彪悍的罪徒!鬼眼:探测一切非人类超自然魔物。圣手:具备神圣力量,攻击效果。天狱:特殊的魔物看守所掌舵在官场巅峰,纵横在欲望都市,彪悍,不需要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