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04000000028

第28章 唐代诗歌(11)

元结的诗大部分是古体,用古朴的语言抒情叙事。他几乎不写律诗,因为他反对诗歌过于“拘限声病”。但是,他的诗虽然现实主义精神极强,内容也很充实,形象却不够饱满,艺术水准远逊于杜甫。

顾况(727-820?),字逋翁,苏州人。他也是一个关心人民痛苦的新乐府诗人。他曾写诗揭发官吏残害人民的罪行,同情农民稼穑的辛苦,讽刺统治者的享乐生活。他的一些诗如《jiǎn囝》、《上古》、《采蜡》等模拟《诗经》四言体风格,但能自立新题,描写时事。他学习古乐府写的《公子行》、《弃妇词》等诗也富有现实意义。他效法《诗经》,取首句的一二字为题目,开白居易新乐府“首章标其目”之先河。他的诗没有元结多,反映现实也不及元结广泛,但诗体多样、语言流畅,较多吸收了江南民歌俚语的特点,语言浅显、格调明快、朴实无华,甚至诙谐戏谑,别有一番风味。他的诗风影响了后来的张籍、王建和元白诗派的诗人。

戴叔伦(732-789),字幼公,又作次公,金坛(今属江苏)人。他是唐代诗人中官位较高且政绩卓着者,为官清正,民乐其治。他的诗作和政绩均受到德宗皇帝的赞赏。他也写过新乐府诗,如《女耕田行》就是一篇佳作,写出了安史之乱后民生凋敝、男丁稀少,女子不得不下田耕地,且无牛无犁、以手持刀、辛苦劳作的情景。另一首《屯田词》写出了农民在旱灾、蝗虫的威胁和官府徭役的压迫下辗转迁徙的辛酸生活。不过他的多数诗歌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具有闲适诗歌的情调。

(三)韦应物与刘长卿

盛唐向中唐转变时期最有代表性且诗歌艺术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的诗人是韦应物和刘长卿。

韦应物(737-790?),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他经历比较特殊,少年时曾充任玄宗侍卫,跟随皇帝一起游历视察。安史之乱后,他失去职位,立志读书,后举进士,封为洛阳丞,又因秉公执法一度被迫辞官,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刺史。他一直想做一个清廉刚直的地方官,但随着宦海沉浮的经历,他诗中早期的慷慨报国之气逐渐消失,而代之以看破世情的平淡。例如,他在早期诗歌《寄畅当》中说:“丈夫当为国,破敌如摧山。何必事州府,坐使鬓毛斑”,气势何等壮大;而后期的作品中就只有“可怜蹭蹬失风波,仰天大叫无奈何”(《温泉行》),“乡村年少生离乱,见话先朝如梦中”(《与村老对饮》)的感慨了。于是,他效法陶渊明,寄情山水,淡泊宁静,写了不少山水田园诗。他的山水田园诗气貌高古,清雅闲淡,给人以悠远宁静、冷漠孤寂的感觉,但不失自然醇美的意境,可谓自成一家,独具韵味,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其最着名的一首是《滁州西涧》。此诗笔调简洁,不直露胸臆。

在“幽草”、“深树”的宁静气氛中,“春潮带雨”,“野渡无人”,一只孤寂的小船横在涧边。

全诗蕴涵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志的忧伤,明显地透露出诗人冷漠无奈的心理。

与韦应物同样具有代表性的过渡时期诗人还有刘长卿,他是洛阳人,字文房,生卒年其说不一,或为709-780,或为726-787,难以考定。他进士及第仅比王维晚三年,按理应与王维同属于盛唐诗人,但他的诗名在肃宗、代宗以后才逐渐显露,因此被列为中唐诗人。

他喜欢五言诗,以五言形式写成的古诗、律诗、绝句等为数都不少,文字优美而意境悠远。

刘长卿家境贫寒,入世后又两次遭贬入狱,所以他的诗中透露出难以言喻的冷漠情怀和抑郁寡欢的情调。其诗中残破凋零的景象和沧海桑田的感伤正是大历诗风的特色。面对战乱后的破败、人生的短促、仕途的沧桑,诗人只有叹息而已。

(四)大历十才子

“大历十才子”之名始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其十人为:钱起、韩翃、卢纶、李端、耿湋、崔峒、吉中孚、苗发、司空曙、夏侯审。这些人因参加大历初年长安重要的诗歌唱和活动而为世人瞩目,但其生平事迹大多不详,创作成就也高低不一。但总起来说,大历才子们多数依附权贵门下,胸无大志、明哲保身,他们不再像盛唐前辈那样关政济世、奋发昂扬,而是寄情山水、勾勒琐细,发一己之哀思,抒寂寞之情怀,超然世外、孤芳自赏。由于没有匡复社稷的远大理想,诗歌中缺乏热情;由于没有看清楚社会兴衰的真正原因,所以诗歌中没有深刻的社会内容;由于并不是真心实意要归隐山林,所以没有清高脱俗的气格。此一诗风被后人认为是“气骨中衰”。但这批诗人毕竟都是“才子”,精神上的空虚使其更加注意词句和格律上的雕琢,所以在诗歌技艺上大多精致细腻,工于白描,对仗严谨,遣词造句十分讲究,追求清淡高雅,善于化用盛唐的熟词熟境,堆砌典故辞藻,似有寄托,欲言又止,令人颇费琢磨。此外,他们的眼光也能深入到盛唐诗人忽略的细小角落之中,甚至连蚁穴、蜂巢也能入诗。巧妙而审慎的用词的确也常常为人勾勒出如画般优美的境界,但细读之中的感觉究竟还是缺乏现实的意义和分量,也不具浪漫主义的情调,因而不免呆板、生涩,多佳句而少佳篇。

十人中以钱起为首,他年辈较早,曾与王维、裴迪等人唱和,才能也较全面,各体诗都工整秀丽。他的两句名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省试湘灵鼓瑟》)颇为后人称道。

而他的另一诗“官小志已足,时清免负薪。卑栖且得地,荣耀不关身。自爱赏心处,丛篁流水滨”(《县中池竹言怀》)则典型地显现出大历诗风的特点。

十才子中最着名的诗人是卢纶(748-800)。由于他曾到过边塞,被边关将士们的英勇所激励,更为其艰苦而感动,诗风转而雄劲豪迈,为十才子中所独具。《塞下曲》二首延续了盛唐诗歌的余韵,为无数人喜爱: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五)李益的边塞诗

在中唐前期大历诗风的主流之外,也有另具特色的特殊诗人和诗作,那就是李益和他的边塞诗。李益(748-829),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曾居边塞10余年,太和初年官至礼部尚书。他生活的时代比大历才子略晚。由于有长期边塞生活的体验,他能把边关将士们的艰苦生活和内心情感流于笔端,遂成为壮烈慷慨的边塞诗歌,其格调完全不同于大历诗风。但中唐时期,人民早已厌倦了连年的战争,盛唐边塞诗歌中人人争先、个个奋勇,以求报国扬名、立功沙场的英雄气概已荡然无存,而代之以李益诗中浓郁悲怆的思乡情绪。李益的边塞诗含义深长,和谐婉转,艺术上成就很高,七绝尤为出色,后人甚至将其与王昌龄并提。不过二者的诗风仍有不小的差别,王诗雄浑悲壮,而李诗则感伤凄凉。下选李益诗几首,供读者欣赏。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另本为‘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另本为‘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的其他诗体亦有成功之作,如七律《盐州过胡儿饮马泉》等。另一首五律《喜见外弟又言别》不是边塞诗,但道出离乱之真情,言简意深,非身历者难有此言: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六)其他中唐诗人

中唐诗人中还有几位诗作并不多,但却能以一二小诗传之后世,名满天下,例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又如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些小诗虽短,但意蕴却相当丰富,不仅写出了在美好的景物中人们的点点愁肠,同时也充分体现着中唐诗人心中的寂寞与失落,明显属于中唐诗风,当然也显示出中唐诗人继盛唐之后雄厚的文学才力。

中唐前期诗人作品补充阅读

韦应物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寄李dān儋元锡》: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寒食寄京师诸弟》: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刘长卿

《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

《送李录事兄归襄邓》:

“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钱起

《省试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归雁》: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送钟评事应宏词下第东归》:

“世事悠扬春梦里,年光寂寞旅愁中。劝君稍尽离筵酒,千里佳期难再同。”

李端

《听夜雨寄卢纶》:

“暮雨萧萧过凤城,霏霏飒飒重还轻。闻君此夜东林宿,听得荷池几度声。”

卢纶

《与从弟瑾同下第后出关言别》:

“出关愁暮一沾裳,满野蓬生古战场。孤村树色昏残雨,远寺钟声带夕阳。”

司空曙

《江村即事》: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韩翃

《寒食日即事》: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戴叔伦

《女耕田行》:

“乳燕入巢笋成竹,谁家二女种新谷。无人无牛不及犁,持刀斫地翻作泥。自言家贫母年老,长兄从军未娶嫂。去年灾疫牛囤空,截绢买刀都市中。头巾掩面畏人识,以刀代牛谁与同?姊妹相携心正苦,不见路人唯见土。疏通畦垅防乱苗,整顿沟chéng塍待时雨。日正南冈下饷归,可怜朝雉扰惊飞。东邻西舍花发尽,共惜余芳泪满衣。”

《除夜宿石头驿》: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三闾庙》: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张谓

《早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李益

《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二、韩孟诗派与李贺

(一)韩孟诗派的形成和理论

大历年间,唐诗一度呈现孤寂幽冷的风格,诗人们眉头不展、情绪不高,这是时代使然。随着国力的逐渐恢复,唐诗又渐渐趋于兴盛,到唐宪宗元和年间再掀高潮。韩孟诗派和元白诗派就是这个时期几乎同时崛起的两大诗派。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是韩愈、孟郊、贾岛等人。元白诗派的代表人物是白居易。他们都不满意大历诗风的平庸,都希望有所突破。韩孟诗派主要是通过抒发个人的不幸来揭示社会的弊病,主张大胆想像以冲破旧篱。白居易等人则是以反映民间疾苦、暴露政治黑暗一改大历诗风的冷清面貌,使诗歌走向市井大众而开创新局面。显然,两个诗派两种方向。白居易等人的新乐府运动更多地深入到了社会实际当中,因而现实意义更加突出和深刻。韩孟诗派的成就则不如白居易,但是他们也冲破了大历诗风狭小的天地,成就了一批不失为优秀的诗歌和诗人,诗歌史不能埋没他们的功绩。

韩孟诗派诗人群体中的长者孟郊在42岁时与24岁的年轻诗人韩愈相识,互相赠诗唱和成为朋友,以后其他诗人逐渐加入,如张籍、李翱、卢仝、李贺、贾岛、马异、刘叉、皇甫shí湜等。开始时,孟郊诗风对韩愈影响很大。后来,韩愈的独特风格逐渐形成,并得到同派诗人的认同和仿效。在长时间的相互研究切磋中,他们逐渐形成彼此接近的诗歌风格、艺术手法和内容倾向,从而开创了与大历诗风迥然异趣的诗歌流派。

韩孟诗派诗歌创作的理论观点主要是“不平则鸣”和“笔补造化”。

同类推荐
  • 爱·犬

    爱·犬

    当你说出“我最爱狗狗了”的时候,你是否曾经思考过:宠物店里可爱的纯种小狗,是来自怎样的宠物繁殖场?决定养狗前,你已经明白身为人应有的责任与承诺了吗?“纯种”真的比“杂牌”更适合饲养吗?你能读得懂狗狗无法说出口的忧郁吗?狗狗的健康到底该如何照护?流浪狗的命运除了收容中心,能不能有另一条生路?谨以此书献给我们生命中的每只狗,也写给被这些美丽生命默默陪伴的人类。
  • 人畜之间

    人畜之间

    动物为了繁殖后代,只对同类有性要求。让它们对人类的“性趣”,是人类培养出来的。不知这是文明的进步,还是文明的倒退?许多人一一中国人外国人都有,总觉得人民币的坚挺“挺”得有点悬乎。议论最多的是中国产品的出口受到遏制,数额急剧减少。我亲眼见到的是,因为人民币的坚挺,把大量中国人“挺”出了国门,坚挺着下巴和肚子到东南亚去旅游。
  • 树的呓语

    树的呓语

    “我允许它的存在,我说不出为什么。我喜欢摇摆的宁静,钟的安详。它的摆动暗合着我的心跳。我一直愿意,把它摆放在内心的神殿,我要让神圣,敬畏,忏悔,光亮,尘埃,呼吸,脚步声同时存在着……”。这本诗集蕴含着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倾听,优美的文字里,融入了细腻的情感。
  • 无畏

    无畏

    本书是“冬吴相对论·心时代文集”系列的第2本书,本辑的主题是变化中的不变:吴伯凡和梁冬继续用他们标志性的睿智与幽默,与读者一起去观察世事变化,发现其中奥妙,在变化的现象后找到不变的本质,以不变的心法应对变化的挑战。除了银行账户,人们还拥有无形的情感账户,为什么说情感账户经营得好人缘就好?情感账户的规则是什么?什么是相对贫困感?为什么说相对贫困感是影响人们幸福的关键因素?在“我是最棒的”年代,强调委曲求全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说委曲求全的人才有大格局,能干大事?现代人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时间越来越少,我们要学习七十二般武艺去应对吗?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万物戏说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万物戏说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热门推荐
  • 救世医尊

    救世医尊

    一份可以让生物延长一倍生命的药剂在一个小实验室秘密的诞生,张少钦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驾车离开。途中,车子突然爆炸。骤然醒来,突然多出了许多没有经历过的记忆。定神一想,自己身处一个叫做平山的小镇。附身在一个叫艾尼-金的灵魂沉睡的少年身上。是机会还是使命?QQ群112409280
  • 流浪者

    流浪者

    《流浪者》是邓一光早期创作的短篇小说集。《流浪者》作者早期的短篇小说多反映其生活所在地四川和武汉等地的民情风俗,地方色彩粗重,叙事技巧朴实无华,目光向下,多反映底层的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现实观照力。
  • 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

    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

    这是一本迄今为止最实用的求职工具书,历经五年检验,数十万人验证后自发口碑推荐。很多大学生和白领纷纷感叹:“要是大一大二看到这本书就好了”,确实如此。比如:它提供N种方法慎重择业,帮你避开“频繁跳槽”的弯路。它剖析HR审核简历的法则,帮你避开“简历海投”的弯路。它解析上百个面试问题,帮你避开“面试没底”的弯路。……有关求职面试最基本的道理,这本书通通告诉你,而不走弯路就是捷径。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本书的作者们都是过来人,曾咨询上万学生及职场案例,自己也都实现了职业成长与成功。这些咨询与经验使这本书呈现巨大的信息量,百试不爽的实战经验与方法,娓娓道来的知识与智慧……
  • 女酒官

    女酒官

    我出生酿酒世家,为满足世家继承,只好从小男装长大。因此我留恋花街柳巷,成了云城最具声明的风流公子,小九爷。我从不相信命运,如同我不相信师父是个和尚一样的执着。我好观武林,却瞬息与天下为敌。我无心朝政,却一朝面对万人称臣。我有心对他,奈何我男装示人,只得见他牵那人衣襟。而我,依旧不信命运…………“云迟,如果一切可以从来,那日你还会选择下山么。”“会。”
  • 诉说年少青春

    诉说年少青春

    主旋律:失去了联系,一场梦惊醒——图书馆靠窗的座位上,她见到了那个她以为她一辈子都不会再见到的他。——她以为他们只是萍水相逢,然而事实证明,他们绝对缘深。因为此刻,她的前桌坐着的正是那天匆匆一别的少年。顾少白,你是我年少的欢喜。
  • 都市之修神传奇

    都市之修神传奇

    孤儿木森,偶得神戒因此逍遥世界,无所为,无所不为,随心所欲方成道心。不被现实所羁绊,在花丛中品味修神生活。新人新作,纯纯粹粹的爽文,生活本就很难如意,小说世界就应该一帆风顺,一爽到底。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交通大观

    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交通大观

    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进的农业,必须有先进的农具作保证。中国古代的农具,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印刷术的变迁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和水平。当今,愈来愈多的国家和地区的印刷行业,正在或将要告别毕时代的活字印刷,进入激光照排的新时期,这将是又一次前无古人的印刷技术的重大变革。火药,顾名思义就是“着火的药”,我们通常所说的火药就是指“黑色火药”。因为它呈褐色,也叫“褐色火药”。这是人类掌握的第一种爆炸物,触火即燃是它主要的特征,而且燃烧猛烈,故冠之以“火”。可为什么名之为“药”呢?
  • 宇神元年

    宇神元年

    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后,量子理论和相对论快速发展。然而这两大理论一直到21世纪初都尖锐对立,不能统一。直到一个被后世史料称为世界第一个幻化成神的人——张太圆的神奇崛起。他出生贫寒,40岁依然是个小骗子、中年农民、老牌色情狂。无奇不成书,有神世界变。他在一波又一波的历史事件中兜转、在时间与空间的几何中神出鬼没。最后他在21世纪上半叶完成了对类地球的十一个空间的统一。当他回到40岁时,所有的人和事都没有变,他的量子原始态也没有变,依然是个40岁的小人物。唯一变化的是,这个小人物的背后是类地球的实际统治者——宇宙第一神。他开启了人神社会的元年,却无人知,无人晓。。。。。。
  • 独步弑神

    独步弑神

    独步踏青云,弑神天地间。------------------------------------------彪子的交流群:322178853所有人都可以加入。
  • 千亿约婚:独家男神攻略

    千亿约婚:独家男神攻略

    林浅是白江牧的青梅,却不是白江牧的小真爱。他们两个人曾经关系很好,但是却仅仅保持在未睡之前。她睡了他,然后撕破脸让他们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夫妻。明明是她先惹上的他,但是她却到最后告诉他:”我们还是离婚吧。“白江牧不是好欺负的包子,他抱着娇妻的屁股就是一顿‘毒打,威胁说:”离婚可以,你再给我一个独一无二林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