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04000000034

第34章 唐代诗歌(17)

在诗歌创作上,他深受盛唐和中唐李杜、韩柳的影响,但他学习前人却不拘泥模仿,而是在吸收、融化前人长处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不喜“韩孟”之“险怪”,亦不赞成“元白”之“轻俗”,自谓“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献诗启》)。他的诗歌内容广泛、视角独特、立意新鲜、耐人寻味,其中尤以怀古咏史诗歌最为突出。如《过华清宫绝句》(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此诗看似平淡,实际上借玄宗事讽刺了当朝帝王荒淫误国。又如《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此诗借批评商女曲折地指向贵族、官僚、豪绅们,是他们在衰世之年还不思国事而一味妄听亡国之音,那么,亡国的历史必将重演也就在预料之中了。此诗巧妙辛辣、曲折深沉,是杜牧咏史诗中的杰作。还有《赤壁》一诗: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此诗借周瑜因东风之便取得成功,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其他咏史名诗还很多,如《过勤政楼》等,都是以咏史怀古抒发对盛世不再的感慨,而《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一诗更以壮阔远大的时空背景,把过去和现在都纳入了历史的长河之中,充分体现了杜牧咏史诗的特色: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澹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杜牧诗歌五七言古体诗和七律、七绝都有佳作,但七绝最受后人推崇,其中既有前面提到的《过华清宫》、《泊秦淮》、《赤壁》等咏史诗,还有大量抒情、写景诗。如: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绝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秋夕》)还应该提到的是,杜牧作为一位风流才子也写了不少风流艳诗,对后世亦有相当影响。

例如《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再如《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对文学的见解值得后人借鉴,他认为“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答庄充书》),也就是说,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他的诗文都实践着这一主张。他的咏史诗都是从现实出发、借古讽今的写实之作,就是写景抒怀的小诗也往往包含着对哲理人生的深入思考。但他并非不追求艺术技巧,在他的诗中,不仅遣词造句立意精工,就诗的整体结构来说,也多为含蓄内敛、耐人寻味。如《山行》中“霜叶红于二月花”就很有哲理的味道,而《江南春绝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究竟是纯粹赏景,还是暗喻对佛教的指责,一直是人们争论的问题。他既没有像韩愈、孟郊、李贺那样追求文字的奇丽怪异以有别于他人,也没有像白居易那样平铺直叙、明白如话,似失之浅显,而是力求将纵横豪爽之气与含蓄深沉之情结合起来,达到顺通晓畅却耐人寻味的目的。但无论用意怎样精深巧妙,格调怎样力求高昂,杜诗中仍处处可以感觉到感伤失意的情怀,这是晚唐诗人因历史的局限而难以逾越的藩篱。

二、李商隐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奚生,又号樊南生,河南人。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因姓李,自称与皇室同宗。他自幼苦读,聪敏过人,16岁所着《才论》、《圣论》即已为士大夫所知。然而当时朝廷中党争激烈、派系纵横,明枪暗箭,防不胜防。由于他才学出众,被牛党的令狐楚赏识,引为幕府巡官。后经令狐楚儿子推荐,得中进士。次年,令狐楚病逝,他失去依靠,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为书记,王爱其才,将女儿许配其为妻。因王被视为亲近李党的武人,牛党即认为李商隐“背恩”失德。从此,他陷入了官僚集团之间无休止、无是非的党争之中,一生官位低微,漂泊不定。不久,妻子王氏又病故,更使李商隐雪上加霜。国运官运、政事家事无一通顺,使他的内心永远萦绕着挥之不去的忧郁和悲伤,而他的才情禀赋又天资高卓,遂使心中哀伤化做无数绚丽的诗句,表达出独特内在的心灵感受。在经过了盛唐、中唐无数大诗人开拓竟尽、封疆列土的唐代诗歌园地上,他又另辟蹊径、别开生面,使唐诗重又迸发出深蕴朦胧、柔婉瑰丽的光芒。

李商隐诗可分为三大类:政治诗、咏怀诗和爱情诗。

他早年关心时事政治,所写政治诗不下百首,在其总共600多首诗中占有相当比例。太和九年(835),唐文宗与宰相李训等密谋诛杀宦官,事情败露,李训等反被宦官诛杀,连未参与谋变的宰相王涯等人也遭灭族,牵连而死者几千人,时称“甘露之变”。当时气氛十分恐怖,连白居易等人都采取了明哲保身的做法。而年轻的李商隐却大义凛然,写了《有感二首》和《重有感》共三诗,猛烈抨击宦官的专权和残暴行为,其正义感与勇气令人钦佩。他的朋友因反对宦官被贬而死,他写诗为其伸冤。他在《随师东》、《井络》、《韩碑》等诗中写出了战乱中人民的苦难,坚决反对藩镇割据;他还借咏史诗讽刺揭露帝王贵胄们的骄奢淫逸,如《北齐》、《富平少侯》等。《行次西郊一百韵》一诗是他在“甘露之变”3年后所写,以距长安不远的一个村庄为背景,描述了人民在兵祸旱灾的摧残下痛苦的生活:“……农具弃道旁,饥牛死空墩。依依过村落,十室无一存。”他还总结历史教训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咏史》)。

严酷的现实使他一次又一次失望,也使得他的诗歌不得不渐渐远离政治和现实,转而抒发个人的不幸与哀伤。如《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再如《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到后来,他自知国势衰微、回天无力,更加无可奈何,诗中就只有空谷余响和末世哀音了。如“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花下醉》),“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莫向樽前奏《花落》,凉风只在殿西头。”(《宫辞》)等。尽管如此,他的诗仍然是美丽醇厚、耐人寻味的。

李商隐最为人瞩目的是那些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爱情诗。这类诗多以“无题”或诗中两字为诗名,常常统称为“无题”诗。由于诗中背景难以确指,又颇多典故,而且诗文含蓄凄婉,似有所托,遂令其诗深曲多义、繁奥难解,引起后人无数纷争。但无形中更增加了诗文的朦胧意境和深厚情感,令人爱不释手。尽管对某一诗、某一词的译解评价各有不同,但对此类诗总体上的钟爱却千口一词。试举几首《无题》为例:

例一:“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诗中运用谐音和比喻形象而生动地展示了爱情的永恒和几与生命并重的分量,也写出了于绝望中仍苦苦追求的对爱情的向往。

例二:“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馀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诗中写情意深长的男女早已有了爱情的默契,但被重重封建礼教的帷幕所阻隔,近在咫尺却如海角天涯。那无言却刻骨铭心的爱情,那不能如愿因而更加痛苦的感受都在诗中若隐若现。

例三:“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此诗写出了诗中主人公对心中至爱苦苦思念而又难以相见的感情。

综观李商隐的爱情诗可以发现,他的诗中爱情真挚深婉、令人心动,但与《诗经》和乐府民歌中的爱情诗截然不同。《诗经》与“乐府”中的爱情诗,要么表现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真挚摹写,如《关雎》、《静女》等;要么表现爱情受到压迫时的坚决反抗,如《上邪》、《有所思》、《孔雀东南飞》等。而李商隐的诗中既没有大胆的追求,也没有强力的反抗,只有在封建礼教下不得不隐匿心中而又无法点燃的爱情圣火和在爱情无望中愈加强烈的对爱情的渴望。这正是士大夫阶级的爱情与民间爱情的巨大差别。李诗将士大夫爱情的微妙与隐秘暴露无遗,但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表达了他们自己以及世上无数男女的心曲,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为爱情而陶醉或失意的人们,从而成为吟咏爱情的绝唱。同时,李诗也与南北朝时期以齐梁宫体诗为代表的士大夫爱情诗不同,后者以玩赏和娱乐的心态描写男女欢情和相思,诗中女子总是处于低下和被动的地位,格调内容俗浅暴露,用语华丽浮艳;而李商隐诗则基本上以平等的态度对待男女双方,更有至纯至爱的真情隐匿其间,明净而执着、深厚而缠绵、含而不露、意而不宣,几乎超越了对爱情本身的歌颂,达到了对人生目标忘我追求的境界。后人因此认为李商隐爱情诗似有所指,于是牵强附会出许多诗外的故事。事实上,今天的人们已无法确知诗歌的背景,硬性编造或拉扯上无关的内容只会破坏诗歌的美好。我们可以认为他诗中歌颂的美好情操表现了他人格中纯正高尚的一面,但实在无须认真推敲诗歌背后故事的有无。

李商隐的诗歌,特别是爱情诗歌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他全面学习前人的长处融会成自己的风格。他的悠悠情思和奇丽比喻源于屈原;他的伤时忧国、沉郁顿挫法承杜甫;他的转折深曲、独特构思得李贺启示;他的词旨隐晦、意境朦胧有阮籍遗风;他的语言时而清新似乐府之体,偶或又华丽浓艳类齐梁之传;他的某些长篇诗古风雄直、格局恢弘接近韩愈歌行;他的抒情写景诗又常常绰约多姿、风逸飘洒不失盛唐余韵。这多方面的特色和传承使李商隐诗能在唐代诗歌高潮迭起的汹涌浪涛中再掀波澜,别开生面。然而归根结底,他最突出的特色还是写出了心灵的感受。事实上,晚唐社会的衰败大大改变了文人士子们的心境,盛唐诗的轩昂和中唐诗的沉稳都与晚唐诗人心中昔时难再的感慨不相融合。晚唐诗人的心已渐渐回归自我。他们审视人生,体验情感,力图抓住心灵深处颤动的瞬间那微妙而复杂的感觉和变化,并将其用形象生动的方式揭示出来。但心灵的感受是无形甚至难言的,因而诗人的表达就不能如叙事、写景、状物、论理那样直白和准确,这就是李商隐的诗为什么会如此朦胧、多义、曲折甚至难解的原因。

以《锦瑟》一诗为例: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此诗是李商隐的代表作,诗中比喻优美动人,庄生梦蝶、春心杜鹃、月海珠泪、良玉生烟等,然而吟咏的主题是什么却谁也说不清楚。既然说不清,就应无人喜爱,但却广为流传、视为名篇。原因何在?或许是诗中欲求而未达、抚今而追昔的感叹引起了读者的共鸣,读诗人各自领会着诗中的奥妙,恰与自己心中曾经有过的某种体验“灵犀相通”吧。

再如《嫦娥》一诗: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里借用了嫦娥奔月的传说,但却反其意而用之,与故事原有的初衷相悖。诗中清高孤傲的寂寞正是晚唐诗人或许是无数失意女子内心真切的感受,所以诗中所指虽难以确切,诗歌本身却百代流传为世人所喜爱。

此外,李商隐诗的多义和深曲也与他喜用历史类比和文辞典故有关,这对增加诗歌内容的深度和含量、开拓诗歌意境大有裨益,但有时也容易造成晦涩难懂的结果。在体裁方面,他的七律、七绝最为突出,尤以七律更高,人称“七律圣手”。他在遣词造句上也十分工整严谨、细密精当。因其如此,他的诗虽与前辈名诗有不解的渊源,但的确表现出了自己鲜明的特征,没有了李贺诗的消极绝望,也不似杜甫、白居易和韩愈诗那样重在叙事或说理,而是诗里诗外都重在一个“情”字上。总之,李商隐的诗以深刻的内涵、全新的面貌、精美的词语和低婉徘徊、深沉浓郁的情调征服了世人的心,使他成为继李白、杜甫、韩孟、元白之后唐代又一位堪称一流的卓越诗歌大家,后人将其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他的诗歌,特别是爱情诗不仅千百年来给人以美的感受,更对后代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从晚唐诗人韩wò偓、唐宋的婉约派词人、宋初的西昆派诗人,清代诗人黄景仁、龚自珍,直到明清的小说戏曲作家,无不从李商隐诗歌中汲取营养,创作出更加纷繁瑰丽的艺术篇章。

同类推荐
  • 培根人生论蒙田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超值金版)

    培根人生论蒙田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超值金版)

    文思流畅,清明如水,与《蒙田随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墙根人生论》一部与《论语》相媲美的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自问世以来,历四百年而不衰,处处体现了培根对人生世态的通透理解。全书语言优美凝练,充满哲学的思辨,堪称世界散文和思想史上的传世瑰宝。《蒙田随笔集》蒙田是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最重要的代表,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尊敬和接受。《蒙田随笔集》于1580-1588年分三卷在法国先后出版,它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全书语言平易通畅,妙趣横生,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帕斯卡思想录)》是帕斯卡生前尚未完成的手稿,
  • 乐土——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乐土——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
  •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 牌戏人生

    牌戏人生

    人生如牌戏,发给你的牌代表决定论,你如何玩手中的牌,却是自由意志。本书收录了作者几十篇随笔、杂记。这些文章,记录了我们这位著名翻译家生活中不平凡的脚步。尤其是本次增订,又增加了作者在抗战最后两年的经历和感受以及其他两篇忆人文字:续完了《出亡记》,增补了《我在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两年》《往事——回忆孙用》《心中的大佛》等篇目。能更好地突出作者创作、翻译、旅游、收藏、摄影五个方面的心得体会,一以贯之的是他“牌戏人生”的“任意”的人生理念。
  • 王向远著作集第八卷:翻译文学研究

    王向远著作集第八卷:翻译文学研究

    本书收录了《翻译文学导论》与《中国文学翻译九大论争》两部专著。前者是对翻译文学原理构建,后者是对20世纪文学翻译论争的评述与总结。
热门推荐
  • 重生校园之最强女学生

    重生校园之最强女学生

    重生前,她是顶级特工,重生后,她变成了一个懦弱无能的18岁女学生,这180斤的体重是怎么回事,这一圈一圈的肥肉,这大饼一样的脸,蹄子一样的手,怎么写字的?连走路都在颤动,她真怕这床被她压垮!最让有郁闷的是,马上就要高考了!虽说她智商好,体力好,但是,都毕业八年了好吗,她哪里还记得以前学得那些该死的东西!而且,体重好也是重生前好吗,现在,肥成猪了啊,哪里还跑得动!更像让她崩溃的是:不能减肥!若是减了,那就跟准考证上的脸不一样了,到时候就进不了考场!还有一件事!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她看到阿飘!(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震惊世界的100次变革(上)

    震惊世界的100次变革(上)

    本书对世界历史的真实过程做了纵深的透视,对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做了全面的阐述,它从浩瀚的历史文库中,撷取精华、汇聚经典、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介绍,向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一扇历史的窗口,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在历史的天空中遨游、于探幽寻秘中启迪智慧,启发思考,启示未来。
  • 蛮荒王妃:空间农女强悍逆袭

    蛮荒王妃:空间农女强悍逆袭

    穿越农家,父母双亡,爷奶年迈,兄弟姐妹弱小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只,房屋破旧,几亩薄田,食不果腹,连炼养了五六年的空间也还在慢热中。薛千雾怒了,姐前世好歹是特工,更有家族团结互助,智慧太爷爷一枚一路保驾护航,且看她种田经商,发家致富得不要太简单。那个腹黑俊美的王爷,敢娶蛮荒农女否?还要不收通房不纳妾哦,亲可许你嫁妆良田千顷,黄金千万两......
  • 无限之幻想笔记

    无限之幻想笔记

    一个宅男返回过去的老套故事,一个宅男在小说的世界穿越的老套故事。
  • 别样幽芬

    别样幽芬

    婚变的叶祺为了遗忘过往,选择到陌生的S市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工作,却把叫做“爱情”的情感封进了内心的小黑屋。新生活中陆续认识了没有工作经验、却自学绘画、刚离婚的专职家庭主妇单斯言,和为了家人被迫出卖自己的的年轻女孩唐依依。三个女人为了各自的目标从租住的地下室里开始打拼,逐渐走出自己的人生路。叶祺从开网店红红火火到竞争激烈寻求转行、自己创业,蓝山默默守护一路风雨兼程。两人相互扶持彼此成就,却不知能否释放被叶祺永久拉黑的“爱情”。
  • 教练机科技知识(上)

    教练机科技知识(上)

    本书介绍了教练机的研制、发展、型号、性能、用途等情况。内容包括:中国歼教-7教练机、美国T-6A联合初级教练机、俄罗斯苏-29教练机、德国马可隐形战斗教练机、意大利S.211中级教练机、日本T-2高级教练机、捷克L39教练机等。
  • 潘杨之恋

    潘杨之恋

    现代的美女特工杨暖,穿越到西晋,与古今第一美男潘安展开的爱恋。在那个时代她是个冰雪聪明的美女,人见人爱,她不仅虏获了潘安的心,还拐了不少美男......被杀时,因为祖传玉佩沾到血迹,与杨蓉姬与杨暖互穿越。杨暖穿到古代变成杨蓉姬,运用现代的知识,成了古代商界的巨头。杨蓉姬穿越到现代变成杨暖,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一直昏迷不醒。一次离奇的穿越,成就了潘杨之好,完美的恋爱。又一次离奇的穿越,潘越成了现代人,历经磨难终的名人。
  • 铸塔王

    铸塔王

    灵塔大陆上,每逢月圆之夜,便有妖兽出世,作乱人间,唯有铸塔师聚灵成塔,斩妖除魔,维护天下。天赋异禀,身具先天塔灵的少年——叶桐生,是楚家的一名下人。却暗恋上了楚家的天之骄女。直到有一天,楚家设下比武招亲。少年懵懂,不谙人心,几经苦难波折之后,愤然踏上了自强之路。从此展开了一段精彩绝伦,波澜壮阔的铸塔师人生……已有百万字完本作品,请放心收藏,书友群144977501
  • 不靠谱小姐

    不靠谱小姐

    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你认真对待却不一定能有意料之中的回报。不靠谱小姐就是极其认真生活的哪一位,可是即便再认真她也总是像被下了蛊一样很容易就过砸了......虽然如此,不靠谱小姐满脸明媚的笑一下子就能将不顺心的那一页翻过去。
  • 带着记忆重生

    带着记忆重生

    带着记忆重生的柳若青,发现今生只不过是前世的延续,幼年同样失母,待嫁时,又被预言克夫。这个神秘的预言,是福?是祸?偶遇前世的亲人,是喜?是悲?一边是今生的最爱,一边是前世的亲人,两世的纷扰,两个国家的明争暗斗,被预言困扰的柳若青该如何抉择?如何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