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04000000048

第48章 宋代诗词(11)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他也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今存诗1900余首。他与陆游一样,生于靖康动乱之时,中进士后长期在各地为官。乾道六年(1170年),孝宗令其为特使赴金,谋求废除有损南宋国格的跪拜受书礼,并索取河南“陵寝”。范成大不顾生命安危,大义凛然,抗争不屈,几乎被金人杀害,最后虽未达到目的,但不辱使命,全节而归,受到朝廷上下一致的赞扬。此期,他写了一组七言绝句,共72首,记录了在沦陷区的所见所闻,表明了自己誓死报国的决心。由于这些诗是身历其境的真实感受,而非如一般南宋诗人对北方的想像之作,所以在南宋爱国诗歌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分量和意义,如《州桥》: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范成大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持“仁政”、“民本”的思想,为官时兴利除弊,整顿军备,兴修水利,赈济灾民,其忧国恤民的思想在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如《刈麦》、《插秧》、《晒茧》、《采菱户》、《围田叹》、《咏河市歌者》等等,《催租行》和《后催租行》两首诗更直接地揭露了人民受到的残酷剥削。

但范成大更引人注目的成就是其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田园诗。他的田园诗将《诗经》中的农事诗、陶渊明的闲适诗、唐人的农家词和民间的农谚歌谣杂糅一处,从而成为田园诗的集大成者,其代表作是晚年所写的《四时田园杂兴》组诗。全诗为七言绝句60首,分别描绘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田园景物,反映了农民的生活、劳作、环境和苦乐。从诗中可以看出,范成大的田园诗像一幅长卷的农村风俗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展示了宋代农村的风土人情。但诗中并非都是“农家乐”的场景,而是充满了痛苦与艰辛。诗人以亲身的体验和细致的观察反映了农村生活的真实状况,把自然风光、田园生活与社会矛盾真实地糅合在一起,赋予了田园诗更深刻的社会内容,这是对古代“乐府诗歌”精神的继承,也是范成大诗歌有别于前人以闲适为主情调的田园诗而取得的最大成就。

范成大兴趣广泛,不仅喜诗,在文论、词作、书法等方面也颇有造诣,存今词作近百首,早期多写柔情相思,接近秦观、晏几道,中晚期词风豪逸激越,更近苏轼。更有一些词写田园风光,清新明快,与其田园诗交相辉映。

杨万里与范成大作品补充阅读

杨万里

《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二首》(其二):

“不关老去愿春迟,只恨春归我未归。最是杨花欺客子,向人一一作西飞。”

《新柳》: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七):

“晴明风日雨乾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其十五、三十、三十五、四十四):

“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秋日二绝》(其一):

碧芦青柳不宜霜,染作沧州一带黄。莫把江山夸北客,冷云寒水更荒凉。”

《碧瓦》:

“碧瓦楼前绣幕遮,赤栏桥外绿溪斜。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咏河市歌者》:

“岂是从容唱《渭城》,个中当有不平鸣。可怜日晏忍饥面,强作春深求友声。”

第六节辛弃疾与辛派词人

一、辛弃疾的生平和思想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晚年自号稼轩,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他出生在金国建立初期的北方中国,亲身体会到在外来异族的压迫下北国人民生活的苦难,因此从小立志要报仇雪恨、收复失地、统一祖国。后来他果然成为文武双全、智勇兼备的抗金爱国英雄。

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济南人耿京聚众10万起义,抗击金朝的暴虐统治,年仅22岁的辛弃疾也揭竿而起,率2000人的队伍投奔耿京,还劝说聚众反金的义瑞和尚也归附耿京。不久,义瑞和尚窃印逃跑,辛弃疾追获义瑞,当即斩首后回营禀报耿京。金主完颜亮南侵失败后,辛弃疾劝说耿京与南宋王朝联合抗金。耿京遂派辛弃疾为使者前往建康(今南京)面见高宗。正当辛弃疾完成使命从南宋北归之际,起义军中的叛徒张安国杀害了耿京,投降金兵。辛弃疾得知消息,怒火中烧,立即率领50多名骑兵,直奔济州(今山东巨野)有5万人驻扎的金兵行营,于重围中不顾个人安危生擒张安国,绑缚马上,同时还说服了上万士兵反正,一起押送张安国长驱渡淮,投奔南宋。高宗将张处死,辛弃疾也从此南归。辛弃疾的壮举震惊南宋朝野,显示出他胆略非凡,智勇过人。辛弃疾本以为,南归后可以率军北上,击退金兵,实现自己统一祖国的愿望。没想到,南宋王朝偏安一隅,为着统治集团少数人的利益,甘心向金朝俯首称臣、求和纳贡,致使辛弃疾英雄无路、报国无门。他以赫赫战功,仅被任命为江阴签判。他的主战思想又和朝廷当权者格格不入,更加上他是从北方来的“归正人”,更受到百般歧视和轻用。他13年间调换了14任官职,而且都是地方官,根本无法有所作为。即使如此,他依然不改初衷,也不顾人微言轻,屡屡向朝廷上书进言。他曾向孝宗上奏《美芹十论》,向宰相进献《九议》,从审势、察情、观衅、自治、守淮、屯田、致勇、防微、久任、详战等方面指陈任人用兵之道,谋划复国中兴大计,其切实和详明体现出他的远见卓识和雄才大略。

无奈,事与愿违,辛弃疾不仅杀敌无望,就连小官也做不安稳。42岁正当他英年勃发之时却被罢官,闲居10年后虽被重新起用,却在短短3年后又遭谗落职,再度赋闲。直到1203年,他64岁高龄时,才又出任浙东安抚使兼知绍兴府,后又改任镇江知府。为实现复国大业,他不顾高龄,不计前嫌,训练士兵、调查军情、制定救国方略,计划刚刚实施,却又被毫无理由地调离,次年再遭罢官,直至68岁终老。40多年的风风雨雨,“雕弓无用”,“长剑生苔”(《水调歌头》),一介武夫,无缘疆场,只得“笔作剑锋”(《水调歌头》),将满腔热血、一身豪勇化做滔滔诗句、壮丽词章。历史的错位竟将一位侠骨男儿抛落词坛,迫使他以千钧澎湃之力“挥笔”杀敌,于疆场碌碌无功遗恨绵绵的同时,却造就了词坛伟业,千古留名。

二、辛弃疾词在意境和内容上的开拓

辛弃疾是武将英雄,却于文辞韬略无所不能,堪称奇迹。他一生写词600多首,其数量之多为宋代词家第一。其词不仅数量多,而且在词的意境和内容上都有创新,取得了南宋词作的最高成就。

从唐五代文人词蓬勃出现以后,不同时代的不同词人就以各具特色的风格在词作中塑造出了不同类型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唐五代时多为红粉佳人,北宋时多为失意文士,南渡时期多为苦闷志士,而到了辛弃疾时,则出现了横刀跃马的英雄斗士。虽然岳飞词也有同样的英雄气概,但可惜词作太少,未成风气。辛弃疾一生以英雄自诩,梦寐以求完成英雄业绩。他初经战事即功勋赫赫,擒贼杀敌不过手起刀落。他年轻时曾经有过的战斗经历使他具有终生不改的英雄本色。这一本色使他确立了为民族事业奋斗终生的坚定信念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历史责任感。这些思想和情感表现在词中,就迸发出以往词人词作中前所未有的烁烁光辉。

苏轼开词作豪放之先风,“射天狼”的豪勇、“大江东去”的雄壮震慑词坛,但他的多数词中仍表现出“早生华发”、“人生如梦”和“但愿人长久”那样一种文士常有的伤感情绪。

虽然苏轼也极力自我解脱,尽可能地做到超然旷达,但面对种种不幸,终显得无可奈何。辛弃疾则不然,他一扫晏、欧的从容平和,不追求苏轼的超然解脱,不抒发秦、周的悲戚哀怨,也不甘于南渡志士的失意沉落。他的词中充溢着横扫千军、气吞山河、怒潮澎湃、块垒未平的生命激情,他以笔作剑,出语铮铮,风驰虎啸,掷地有声,将“豪放”二字推演得淋漓尽致。在全部唐宋词中,没有哪一人像辛弃疾这样钟情和崇拜英雄,在全部诗歌史中,也只有曹操和辛弃疾二人兼有诗人的才情和英雄的本领。

从“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余事”(《念奴娇》),到“壮岁旌旗拥万夫,锦chān襜突骑渡江初”(《鹧鸪天》);从“羊肠九折歧路,老我惯经从”(《水调歌头》),到“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水调歌头》);从“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到“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八声甘州》),辛弃疾用词展示了自己的一生,成为唐宋史上用词写人生并塑造出了一位真实、饱满、感人的英雄形象的惟一一人。请看《破阵子》全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huī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当然,辛弃疾词中有豪壮,也有郁闷。他的《菩萨蛮》一词就表现出词人内心深深的忧虑,写尽了英雄报国无门的悲哀和国事飘摇而自己又虚度年华的苦闷: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另本为‘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甚至有过归田隐逸,与清风明月、诗书棋友为伴的想法,但是他始终难以放弃那执着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始终没有透露出真正消极的情绪。“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看依然,舌在齿牙牢,心如铁”(《满江红》)。即使在老鼠绕床、蝙蝠飞舞的窘困生活环境中,他依然是“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清平乐》)。正是辛弃疾词中永远激荡的豪情,使他的词具有永不磨灭的生命力。每至国家民族危难之时,辛弃疾有如战鼓般的词语就会猛烈敲击,鼓舞和激励人们奋勇杀敌。

除了真实再现自己的人生和思想感情以外,辛弃疾词也犀利尖锐地抨击、批判了投降误国的南宋朝廷。他讥讽南宋朝廷是“剩水残山无态度”(《贺新郎》),是“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摸鱼儿》);讽刺那些小朝廷里的人物是“江左沉酣求名者”(《贺新郎》),是“学人言语得人怜”的“秦吉了”(《千年调》),甚至还骂他们是龟缩在一起的“冻芋”和“秋瓜”(《念奴娇》)。他还以勇敢的精神支持和赞赏其他有识之士对朝廷昏庸的批判,《水调歌头》中的“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见君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就是高度评价和热情赞扬汤朝美敢于冲破重重阻力、不惧个人安危、直言进谏帝王的壮举。他的这种嬉笑怒骂较之以往文人词章态度更加明朗坚决。

辛弃疾词对意境开拓的另一个重要层面是对农村田园生活的反映和描述。辛弃疾在被罢官期间,长期居住在江西上饶和铅山的农村。几十年的生活使他与那里的山水和人民都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人民的友好相处,都在词中留下痕迹,为他的壮丽词章平添了一份清新悠闲、和谐欢乐的生活情趣。

例如《清平乐》: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又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再如《丑奴儿近》: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qū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知名度更高的一首是《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先生以此词末句为追求理想而奋斗者最终所企盼的最高境界。

此外,辛弃疾在豪壮的同时也不乏柔情蜜意的婉约之作,其妩媚缠绵不让易安(李清照)。例如《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另本为‘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另本为‘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再如《鹧鸪天》: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栏杆不自由。”

同类推荐
  • 我读5

    我读5

    《我读5》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所选的题材范围颇广,比如《自由》《巨流河》《寻找家园》《寻路中国》《容忍与自由》《消逝的燕京》《隐居·在旅馆》《隐私不保的年代》……每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读来妙趣横生。
  • 白朴全集

    白朴全集

    本书收录白朴所有存世的词、杂剧、散曲及《元曲大家白朴》等评介文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本全面研究白朴及元代文学戏剧的的参考书籍。
  • 万水千山总是情

    万水千山总是情

    这是我省知名媒体人汤江峰创作出版的又一部散文作品集,收录了他近几年来创作的部分散文、随笔、新闻作品等,分为湖南九章、观古鉴今、大医精诚、记者手记共四辑,并摘录了部分好友对其作品的精彩点评。正如自序标题“找准人生的坐标”所总结的那样,作者从农村娃到大学生,从医生转行当编辑记者,也是一路风雨一路歌,那种拼搏精神值得借鉴和学习。
  • 月夜孤舟——庐隐作品精选

    月夜孤舟——庐隐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城市呓语

    城市呓语

    《城市呓语》为作家潘小平的散文集。从《北方驿站》到《城市呓语》,潘小平的散文明显受到了商业化与大众传媒的影响。可以看出,作者一方面在适应文化转型的大环境,另一方面在认真地做出努力,“试图以快节奏、大信息量和有切近感的叙事”,来完成自己的写作转向。
热门推荐
  • 烬雪之尘

    烬雪之尘

    一座包裹在冰棱中的逆世王城,六个拥有强大血统的神灵种族,一场华丽的盛世硝烟,爱与恨交织着跨越过无边星海和时空,在你的世界里,我是你唯一无法触及的人,在我的世界里你只存在我的梦里。请允我及一世温柔于你,愿你能不负我……
  • 天使不曾落泪

    天使不曾落泪

    这是作者笔下真实的故事,它记载了作者情窦初开之际的浪漫故事,全文笼罩的淡淡的忧伤,却又有许些励志,适合叛逆期的女孩欣赏。
  • 择一城,等一人

    择一城,等一人

    片段一:“陌老头,你看月丫头那不服输的劲,多像我啊”沈腾拿起白色棋子落下,欧阳陌有点鄙视沈腾,不就是收了一个天才孙女嘛,那么得瑟“是啊,跟当初的我们挺像的”门口处,一个穿白色T恤,牛仔短裤的沈寒月说,“老头~我有你这么丑吗?”片段二:一袭红袍拖地,脸上戴着妖艳的红面具,面具将脸遮住,只露出眼睛和嘴巴以下的地方,目光冷冽,她一闪就到君后位置掐着她的脖子,慢慢将她从座位上抬起,众人都没来的及反应,仙君第一个回神道“魔主大人未免太放肆了些”众大臣心惊‘不愧是魔界魔主啊’
  • 什么也没有
  • 出马仙:我当大仙的那几年

    出马仙:我当大仙的那几年

    南茅北马,自古以来以山海关为界,南方属茅山道术,北方则是出马仙马家,出马仙继承了上古萨满教的传承,信奉,胡,黄,长,蟒,这类野仙,胡三太爷,黄三太奶,常小跑,黄小花,蟒天龙,这些东北仙堂的名字,或许只是存在于传说当中。具有东北灵根的王莫枫,一个困扰几代人的诅咒,不想成为出马弟子可却偏偏与马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命运会如何,成为出马弟子后又会有着怎么的命运。一本《天荒道典》,一段曲折的身世,白驰所谓的南茅弟子,又会有着怎样的故事。
  • 雅述

    雅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之乱世倾城帝王妃

    穿越之乱世倾城帝王妃

    在一次生日中!被父母安排穿越到了流年国〈一个本来的家〉成了婴人,成了人人口中的妖女!命运如此曲折的她,到底有怎样的一生呢!...........
  • 二战史·诡秘谍海

    二战史·诡秘谍海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军事科技和理论的进步;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冰樱圣雪

    冰樱圣雪

    他,是中国上官家族的大少爷,黑道上的黑道王子。她,是英国皇室公主,欧阳家族的小姐。当她从英国来到中国遇到他会有什么样的火花呢,,,,,,
  • 天傀化儡

    天傀化儡

    一个被灭族的人,靠着一副奇怪的身体,慢慢爬上顶峰。有爱过,有恨过,被出卖过,也有被帮助过。人间之苦永远都不会离他而去,来看一下他是怎么样活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