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04000000053

第53章 辽金元诗歌(2)

首先将元曲和唐诗、宋词并称的是元人罗宗信:“世之共称唐诗、宋词、大元乐府,诚哉!学唐诗者,为其中律也;学宋词者,止依其字数而填之耳;学今之乐府,则不然”(《中原音韵·序》)。此中所谓“大元乐府”即指元曲,语中不无自豪之意。然而,元曲在地域上有南曲和北曲之分,在种类上亦有剧曲和散曲之别。南曲兴于南宋,流行于浙东一带;北曲兴于金元,随元人征服全国,由北而南风靡各地。剧曲是指戏剧的唱词,配以“宾白”即“对话、对白”来进行情节戏的演出。南曲的剧曲称“南戏”,到明朝改称“传奇”,北曲的剧曲称“杂剧”。杂剧中的唱词本质上也应归入诗歌范畴,但因其与戏剧情节的整体结构和内容有密切关系,文学评论中多数情况下将其归入戏剧评论的范畴。散曲则类似诗词,是独立成章、用以清唱的。南曲在宋元之际只有剧曲,没有散曲,明代传奇兴盛后才有了以南曲的宫调唱法为依据的“南散曲”。因此,从诗词文学的角度研究元散曲,实际上主要是指北散曲而言。北散曲兴于金而盛于元,从其音乐性质看,是属于辽金时期北方流行的音乐体系。本书所介绍的元曲也主要限于元代北方散曲。

第三节元散曲

一、元散曲的起源与特征

元散曲,此处主要指北曲中的散曲,是金元时期继唐诗宋词之后兴起的一种新型诗歌样式。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当初词的前身“曲子词”的出现和发展有着极其相似的过程:它也是发源于民间的勾栏瓦肆之中,是人民群众表达感情和心声的一种形式;也是从“由乐而定词”的声词结合方式的文学作品逐步发展起来的;同样是在文人深入民间以后,提炼民间语言文学的精华加以提高、改造、润色后又推向社会,而逐步得到认可才蓬勃兴盛成为一代之文学的。

虽然在起源上,词与曲有许多相似之处,但长期以来认为“曲承词变”的说法近来受到越来越多文学理论研究者的质疑。目前更多的人认为,曲与词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但曲绝非由词变化而来。

持“曲承词变”论者最有力的证据是,早期的曲作家都是词作家,而且曲文颇似词文味道。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元好问。元好问是最早写曲的文人,他的曲作流传至今有13首,均系由词演变而成。曲学前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罗慷烈先生认为“变宋词为散曲,始于遗山”(《元曲三百首笺·叙论》)。元好问的着名曲作《骤雨打新荷》就是将《小圣乐》词摘取上片后五句,改字谐律而成。(见清人李调元《雨村曲话》)但更多人的研究结果却发现,曲的勃兴主要是与外族音乐的输入有关。金元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那种粗犷响亮、高亢激越的音乐旋律与原宋词乐曲委婉柔靡的风格大异其趣。宋词严格的格律与新乐完全不能配合,而那些脱离了音乐的“纯文学词”更显得苍白无力,难以表达人民的心声。在元初苦难的岁月里,人民备感痛苦,需要呐喊,胡乐快速而强烈的节奏、曲词直白而急切的呼喊正符合人民心理的需求。于是,一种全新的流行乐曲和填词方式顺时而起,取代旧有的诗词模式而成为文坛的主流文化。明人徐渭《南词叙录》说:“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狠戾。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宋词既不可被管弦,南人亦遂尚此,上下风靡,浅俗可嗤。”这一论述清楚地说明了元曲与胡乐的密切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曲是一种全新的音乐文学,是不能用词的流变来解释的,也不能称为“词余”。因此,可以说唐诗、宋词随着汉族政权的沦亡而逐渐被冷落以至消歇,而游牧民族粗犷豪放的牧歌却随着金元铁骑的入侵而响彻中原大地,取诗词而代之,渐渐与汉文化特别是汉族民间俗词俚语相结合,形成了新一代文学形式——元曲。

元曲中的散曲,在元代称为“乐府”或“今乐府”。散曲之名最早见于文献是明初朱有dūn炖的《诚斋乐府》。早期散曲仅指小令。小令又称“叶儿”,是市井里巷群众喜闻乐见的小曲,调短字少是其主要特征。因其短小,故语言简练、自由活泼,写景抒情,无所不能。后来散曲又逐步扩大范围,把套数、带过曲也增加进来。套数,又称套曲、散套、大令,是从唐宋大曲、宋金诸宫调发展而来的,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牌联缀而成,各曲压同一韵,通常还有尾声,体制宏大、富丽堂皇,与小令的短小精悍成鲜明对比。带过曲则介于二者之间,常常是把两三个宫调联结起来,如“雁儿落带得胜令”、“骂玉郎带感皇恩采茶歌”等等。带过曲不能随意组合,其搭配有一定规律。据统计,元人用的带过曲不过34种,常用的也就10种左右。

后人对散曲与词还是常常混淆。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同为合乐歌词,同为长短句。不同之处在于音乐背景格调不同:曲乐高亢激越,鲜明嘹亮,节奏快,变化多;词乐委婉缠绵,典雅细腻,柔和悠扬。曲没有上下片,只有一段,称单调;词则通常分为上下片。且元曲用韵密集,几乎句句用韵,可以平上去三声互叶;词则用韵较疏,可以隔行押韵,但要么押平韵,要么押仄韵,不能平仄通押。更重要的一点是语言风格不同:曲文直白俚俗,广泛使用口语;词文含蓄典雅,以高妙为上。曲文多用赋的形式铺陈叙述,务求描绘上的淋漓尽致;而词则多用比兴,求意会而不求言传。

举例来说,元代无名氏曲作品[正宫]《醉太平》: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

这种直言不讳的揭露批判在词中是绝对没有的。另外,曲可在本调外加衬字,而词的字数则有严格规定,既不能多,又不能少。还以刚才所举[正宫]《醉太平》为例,该调本是“四四七四,七七七四”的句式,无名氏作品为“四四七五,九九九四”,加了7个衬字,而曲作家钟嗣成也用同一调写了一曲:

“风流贫最好,村沙富难交。拾灰泥补砌了旧砖窑,开一个教乞儿市学。裹一顶半新不旧乌纱帽,穿一领半长不短黄麻罩,系一条半联不断皂环绦,做一个穷风月训导。”

在这个曲中衬字就更多了。衬字的使用充分显示了元曲不同于宋词的灵活性。

二、元代前期散曲着名作家

元散曲作家有姓名可考的就有200多人,作品中小令约3800多首,套数约460套。这个数字比起5万多首唐诗和2万多首宋词来说,的确是少很多。但是元代时间短,按时间段计算也相当可观了。另外,散曲多为民间传唱,不被文人重视,没有注意保存,散失作品当为数不少。元代当时流行过的作品肯定不止此数。

元曲作家以元仁宗延佑年间为界大致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创作中心在北方,后期逐渐向南方转移。前期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等人,他们的曲作朴实自然,感情真挚;后期作家主要有张可久、乔吉、贯云石、张养浩等人,他们的作品已经逐渐由俗入雅,十分注意修辞技巧,作品更加华丽工整。

1.元好问

在介绍元曲作家时,不能不首先说到元好问。文学史将其归入金代,实际上他在元代也生活了20多年,并且是元曲初创时期最着名的作家。他入元后隐居不仕,但仍被公认为是元代初期文坛领袖。他的曲作是曲的早期作品,明显带有词的痕迹,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曲,所以每首曲还习惯地分为上下片,且曲文典雅含蓄。有人据此证明“曲承词变”,实际上这一现象应该看成是文人向曲学习的结果。到了白朴、关汉卿这一代,受词的影响就很少了,其作品才成为真正的曲。

元好问的代表曲作是小令《人月圆·卜居外家东园》: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xiù岫,舍后长松。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老夫唯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这首小令全文写景,远离政治,但细读之余,处处表现出对罪恶社会的不满,所以才隔绝红尘,静赏清风明月。另一首《小圣乐·骤雨打新荷》也是名曲:

“绿叶阴浓,遍池塘水阁,偏趁凉多。海榴初绽,娇艳喷香罗。老燕携雏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珍珠乱shèn糁,打遍新荷。人生有几,念良辰美景,一梦初过。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这首曲通篇写夏日荷塘,曲品绝高,不作燕呢语。

2.关汉卿

元曲的代表作家首推关汉卿,他字汉卿,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生卒年难以确考,根据旁比推断约为1225-1300年。他生活在金元易代的时期,经历了动荡不安的战乱,饱尝了怀才无路的苦闷。他熟知儒家经典,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终生渴望报效社会、施展才能。但他生不逢时。元代不仅废除科举,绝了读书人的路,还鄙视儒生,竟有“七贼、八倡、九儒、十丐”之说,儒生竟不如贼盗、倡优,几与乞丐为伍。在报国无门、生活无着的万般无奈之下,他不得不彻底放下读书人的架子,混迹于下等的演艺圈内,不仅与戏班演员交往甚密,甚至还亲自粉墨登场参加演出,最终成为名震京师的梨园领袖。

关汉卿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又在与人民的密切交往中深受民间文艺的熏陶,更由于他性格开朗、诙谐幽默、心地善良,使他的作品正气昂扬、泼辣洒脱、雅不离俗、俗中有雅,既贴近下层人民,敢于仗义执言、大声疾呼、直言不讳地抨击时弊,又不失儒学传统中的人伦敦厚、温文尔雅、义高情重的风格,因此深得人民喜爱,备受人民拥戴。关汉卿曾戏称自己是“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正是这些原因,使关汉卿成为文学史上虽然地位低下、生平无考,但作品却百代流传、长演不衰,从而令今人追寻敬佩,乃至说不完、道不尽的风流人物。

关汉卿的最高成就是杂剧,一生创作杂剧剧目67种,今存18种。《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拜月亭》等是其代表作。他的散曲成就不如杂剧,写有小令57首,套数13篇,残套2篇。关汉卿的散曲多写男女恋情,内容面不宽,但语言浅近生动、情真意切。

代表作如《南吕·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折,人去也。”

又如《双调·沉醉东风》: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表现自己生活,披露压抑心情,以不争表示抗争的作品有《南吕·四块玉·闲适》(四首之四):

“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

然而最能代表关汉卿曲作风格的是《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尾声):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nèn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吟诗,会篆zhòu籀,会弹丝,会品竹。我也会唱鹧鸪,舞垂手,会打围,会cù蹴jū鞠,会围棋,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这一段泼辣生动的语言,通过嬉笑怒骂尽情发泄心中的郁闷。曲中主人公佯装癫狂,实际上是寓抗争于放浪之中,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此曲既可看成是作者的自白,又可看成是元初以关汉卿为首的一批落魄文人的写照。他们的人生观、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都与传统文人大相径庭,看似玩世不恭、放浪形骸,但鉴于当时社会对文人的特殊压迫,曲中表现出的顽强斗志、抗争精神、追求个性解放的坚决态度和对生命自由的讴歌都有其积极的意义。受压抑而不沉沦,反而与人民打成一片;命虽苦而不哀歌,反而抒发着自由解放的快乐。这正是挣脱了羁绊的文人对自由的向往,对曾经压抑过他们的传统文化的反叛,是应该予以肯定的。

关汉卿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之一,更是元代文学最高成就的获得者,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他不甘沉落的精神,他自觉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文学艺术创作道路,他深厚的文化功底和高超的语言能力,他幽默诙谐爽朗的性格,都令人由衷钦佩和喜爱。他的生平虽然没有留下更多的文字记录,但后世学者对他的评价丝毫不减他人。清末王国维先生说:“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宋元戏剧史》)。可见艺术家的伟大主要在其作品,而不在其名传。

同类推荐
  • 迷失六度空间

    迷失六度空间

    《迷失六度空间》是“当代优秀悬疑故事作品集”系列之一。一个刚刚出狱的惯偷死在了市博物馆的一幅山水画前,画框上有他临死前用血写下的奇怪符号。刑警队副队长司马鉴发现,曾经和被害人同一个监舍的人在出狱后全都离奇死亡!为找出系列案件之间的联系,司马鉴去监狱找7号监舍的最后一名囚犯了解情况。赶到时,监狱却突发火灾,监舍被烧毁了,最后一名囚犯也在释放后被人杀害。与此同时,司马鉴的女友发现那座监狱是由一座寺庙改建而来,而寺庙中曾有一块石碑,上面记载的正是七种该杀之罪。
  • 幽谷里的芬芳:最受喜爱的精美散文

    幽谷里的芬芳:最受喜爱的精美散文

    本书编入了百余篇精美散文,或细致入微,或深刻感人,如微微泛波的河面上漂流的一叶小舟,让你在掩卷之际,不禁回味咀嚼。这些散文将多彩感情、生活小事等方面的描写作为切入点,以精简准确的闪亮语丝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精美散文之后都有回味和咀嚼,为其中的“精”所吸引,为其中的“美”所折服。"
  • 漂在北京的女人

    漂在北京的女人

    北京,新移民一族的寻梦园。这个城市包容了她们,也给了她们机会。本书所描绘的是一群漂在北京的女性,为了生活得更好,她们在爱与恨、道德与欲望之间不停地挣扎、追求、忙碌,因为她们深深懂得,人只有往前走,才能找到新的希望……
  • 1921谁主沉浮

    1921谁主沉浮

    讲述了1921年的中国,其混乱、其荒芜、其痛苦、其不幸,丝毫不亚于建安时代或安史之乱时期。对应着现实图景,文学家们的心也在地震、在燃烧、在冲突、在流血。
  • 行走在心灵深处

    行走在心灵深处

    《行走在心灵的深处》,更像是作者的心路历程,涵盖了这些年一路走来的所思、所想、所感、所爱。在每一篇真情流露的文章背后,都充满了作者对家人和朋友、工作与生活的由衷感激。
热门推荐
  • 末世明皇

    末世明皇

    上古邪神“绝灭”被远古人、神、魔、妖族强者打败封印在绝虚之地,万古过去“绝灭”突破三界封印重降世间,欲对神、魔、妖、人发动战争,神、魔、妖联手暂时困住绝灭,并在有限的时间里在世间选拔强者,重现远古辉煌,打败“绝灭”拯救轮回六道,然而人间界早已丢失了远古的修炼之法,,,
  • 8号当铺之黑暗降临

    8号当铺之黑暗降临

    有光明就有黑暗,而第八号当铺的招牌则在黑暗中经久不灭,因为欲望而产生的买卖经久不休。
  • 樱花树下,落樱飘雪

    樱花树下,落樱飘雪

    你的声音,樱花绽放这条街道,无论几次!。。。。。。。。。。
  • 戮魔成帝

    戮魔成帝

    为救母亲远走他乡,历经艰难险阻。识破天大阴谋,我若为佛天下无魔。我若为魔,佛奈我何。
  • 我的幽冥鬼夫

    我的幽冥鬼夫

    不过是拍个鬼片,剧组居然让我和死人拜堂成亲,可是为什么拍摄现场没有一个人?导演呢?摄像机呢?突然间,我被一片冰凉包裹住,完全动弹不得!一声低低的轻笑响起:“老婆,就等不了了吗?”什么老婆?他在说什么?台词不是这样的呀!
  • 青龙客栈

    青龙客栈

    江湖凡世情缘,古代集镇繁乱。杜红花掌权支撑一家客栈为谋生,
  • 问道苍生录

    问道苍生录

    神仙真的存在么?我们追求的是成仙为神,那么神仙哪?看一个宅男重生异世,追寻大道的旅程。
  • 做人必须有的9张底牌

    做人必须有的9张底牌

    “人生百态,各有千秋。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我们该如何对待?本书以浅显易懂的说明文字为纲,以生动深刻的智慧故事为辅,二者彼此释义,互为表里,为读者展现诸多为人处世的诀窍和方法。阅读本书,既能领略古人的成功智慧,也能感受今人的处世风采,更能激活思维,让读者领悟到成功者的处世真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研究了无数以前的牌局,经过选矿、淘洗、熔炼等各道工序,终于形成了今天奉献到读者们案前的这块纯金,希望给正处于迷途中的读者以启发和帮助,希望给将要步入社会的读者以指引和借鉴。”
  • 恶魔的甜心:野蛮公主

    恶魔的甜心:野蛮公主

    你谁啊?某甜心惊恐的说。你未婚夫。某恶魔邪魅一笑。“放开我!死变态”某甜心大叫。“哦?想不想看我更变态的一面?”某恶魔开始了宠妻旅途。[本文是1lv1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请放心入坑]
  • 第一种本领是能说会道

    第一种本领是能说会道

    本书向读者展示了日常生活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谈吐方式和讲话技巧。书中内容分三编:上编,能说会道的本事是练出来的;中编,用口才打造你的人脉;下编,把“能说会道”提高到一个新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