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08500000009

第9章 掌控自然的努力——中国巫术(6)

“幽都”,即地下;“土伯九约”,按郭沫若先生的解释,是指掌管地下九层地的九个土伯。魂暂时离开肉体,是为睡眠或昏迷;魂永远离开肉体,即为死亡。由此,自古以来盛行招魂巫术,即企图通过一定的巫术仪式把离去的魂招回来,使病者痊愈,死者复生。屈原像《礼记·礼运篇》对招魂巫术作了描述:“升屋而号,告曰:皋某复。”疏:“皋,引声之言。”呼叫某某回来。“复”即为招魂,招死者之魂复归躯体。人死之后,“体魄则降,知气在上”,“知气”就是魂,魂既在上面,所以招魂时要由死者的亲属或侍者拿着死者的上衣(如外衣、官服、睡衣等)登上屋顶,面向北,一面挥舞死者的衣物,一面呼叫死者之名,一般要呼叫三声:“某某回来吧!”然后以死者的上服覆尸,冀其复生,若仍不复生,才举行丧礼。《礼记·檀弓下》说:“复,尽爱之道也,望反诸幽,求诸鬼神之道也。”生者不忍心亲人死去,祈求鬼神,作最后一次挽留,望死者之魂从幽阴处复归,这就是招魂的目的。

解放前在甘肃一带流行的招魂巫术,其方法也大同小异:招魂之人,手拿扫帚,在房屋的各角隅搜寻,喊道:“某某回来吧!回来吧!”此时,有一人在屋内高声回答:“我回来,我回来。”随着有一人上房顶去,手持亡者的衣服,三次叫死亡者的名字,唤他回来,有一人在院中答:“我回来。”叫一次答一次,如此三次后,即将死者的衣服从房顶上掷于院中,覆在死者身上,盼其复活。

有时在病人即将断气时,就举行招魂巫术以留住灵魂。据说,若一病重人说糊涂话时,提到某种畜牲,例如牛或猫,人们即相信是此畜牲将病者的魂带走了。于是病者的亲属或侍者就要拿着病人的衣服到房顶叫喊:“牛走去了,牛回来了没有?”屋下的人答:“回来了!”或“猫回来了没有?”答:“回来了,回来了!”又问:“×××(病人)回来了没有?”答:“回来了!”然后将衣服覆在病人身上,并到土地庙前烧香,祈求。

生病,特别是久病不愈,通常认为是病者的灵魂暂时离开躯体,在外迷路回不了家,或是病者灵魂被鬼缠住,欲归不得,故巫师要到户外三岔路口“招魂”,一路喊着病者名字,并贿赂和祈求鬼,使之高抬贵手,放回病者之魂,再把魂引回家中复归病者躯体。《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三记载了为病人招魂的另一方法:“病者寒热久而不住,医药罔效,俗谓‘失魂’之故。延请巫人捉之于旷野间,见一虫豸,斯即病人之魂,捉归掷病人床,哺哺数语,病起则有功,病败则任咎。”这是认为病人之魂被某种动物带走了,或变为某种动物。

清代长命锁人们通常认为,小孩的灵魂同他的体质一样脆弱,极易受损害,故应特别小心慎谨,使小孩之魂时时附于身上,否则,孩子就会患病,以致夭亡。人们首先要采取“镇魂”措施,例如在初生的小孩的耳根旁穿一小孔,带上用金、银、铜等类金属制的耳环,以后又给孩子带上项圈、银练、小锁,以及佩带小老虎、小狮子等玩具,这些都是为了“镇魂”。

孩子得病,哭闹不安,认为是受了惊吓,要请巫师“收吓”,使灵魂安定下来。《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三回中详细描写了刘巫婆为西门庆的儿子收吓的情形。“收吓”要用咒语,咒语各地不同,浙西南山区巫师收吓的咒语也有多种,其中有一种“雷公咒”,巫师点燃一束香,用香在病孩头上距约10厘米处画符,反复画三次,边画边念咒:“头上青云盖,左边三点金,车动龙身转,斤字斩妖精,耳听雷声响,万吓化灰尘,我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道教护身符孩子神志不清,昏昏沉沉,人们认为是灵魂离开了身躯,要行招魂仪式。具体做法各地相异。如在贵州,孩子生了病,除就医外,母亲每天傍晚要为之“叫魂”,其方法是在夕阳落山之时,在大门前放一条长板凳,母亲坐在一头,另一头置大碗或一升米,上插香烛。并拿一个鸡蛋,令孩子在其上呵三口气,然后把蛋平置手中,蛋较尖的一端向外,较大的一端向内。放好之后,则开始“叫魂”:“孩子啊!你的三魂七魄回家来啊,快回家来啊!……”倘若孩子病重,则要请巫师招魂。巫师招魂也用蛋,口念咒语。据称巫师能分辨出是何种鬼作祟以及孩子的魂是否已经回来等。在浙西南山区,师公行招魂巫术时,先扎一小草人,再在灶上点三炷香,将草人在香上绕几圈放下,草人的手在何方,则小孩的魂失落在何方,这叫“问灶神”,然后带上病人衣服,按灶神所指的方向的水边或岔路口处插香烧纸,将病人衣服在香上绕几下,师公喊:“哎——归来唷!”另一人答:“归口罗!”如此一唤一答,返回病人家中,将衣服盖在病人身上后,念咒语:魂附体,神入舍,病祛除,安安睡,明朝饭吃三大碗。

人们也为死在异乡的亲朋招魂,汉族以及许多少数民族中都有此风俗。如彝族为客死他乡的长辈招魂,由巫师主持,地点在一个高山上,站在山顶能望见死者出走的方向,巫师一面呼喊死者的名字,一面用麻线去佯沾死者的灵魂归来。福建山区为客死他乡的亲人招魂称为“追魂”,亦由巫师主持。巫师口念咒语,招唤死者之魂,亲属制作一个纸屋子,请死者灵魂入居,然后把纸屋子抬到宗族祠堂烧掉,则意味着客死他乡的亲人的灵魂已经回归宗祠,同已死的祖先的灵魂生活在一起了,而不至于成为飘游他乡的孤魂。福建、广东、浙江沿海的渔民外出打鱼,常有葬身大海者,都要举行追魂仪式,让游荡于茫茫大海的孤魂回归故里,其中尤以舟山渔民的“潮魂”最为典型。

“潮魂”是从“叫魂”发展而来的,是模仿巫术与接触巫术的综合,并使用符咒和法术。“潮魂”与“叫魂”的区别是:“叫魂”与潮水涨落无关,“潮魂”则必须在海水上涨时进行,因为只有海水上涨时,海上的游魂才能随潮而至海滩,才能用法术把魂招入稻草人中。

潮魂分两种,一是“追魂”,二是“招魂”。

渔民淹死在海里,但已找到尸体者,不必用稻草人代替死者引魂,由此举行的潮魂形式谓之“追魂”。当地渔民认为,人有七魂六魄,其中三魂四魄残留在尸体中,故“追魂”,意在追回落在海上的四魂二魄;对那些淹死在海里又找不到尸体者,则要用稻草人代替死者尸体,举行招魂仪式,招回飘落在海上的七魂六魄。追魂和招魂都要分别在死者家中和海滩上举行,仪式相当繁杂、隆重。倘若是追魂,则在死者的尸体前摆上一张供桌,竖放灵牌和供品,灵牌上写上死者的名讳。祭文要写上死者的姓名、住址和在海上遇难的地点、时间等,恳请东海龙王、过往尊神把死者的活灵送回来等等。倘若是招魂,即在供桌上竖放一块灵牌,牌上写上死者的姓名和生辰八字,在供桌的后面放一把大椅子,上面端坐一位穿戴整齐,有鼻有眼,有手有脚的稻草人,即死者的替身。穿戴着死者穿过的旧衣服、旧帽子,俨然像个活人。整个仪式都要请道士敲打法器,施法术,念咒语,仪式同时在家中和海滩上进行。在海滩上,由道士带领,家人随后,沿着潮水线边走边喊:“×××,海里冷冷,屋里来呵!”后面的亲属或帮工应道:“来罗,来罗!”最后在潮平之时,灵魂被收进了招魂幡或稻草人,然后将死者尸体或稻草人放进棺材,抬到山上,其葬礼与死在陆地上的常人相同,整个仪式过程大致花一整天时间。参见《中国民间文化》第二集,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第93-100页。

招魂巫术不限于人本身,初民认为万物有灵,故也有为动物植物招魂的巫术。这在某些少数民族中仍然存在,如基诺族、布朗族、拉祜族为谷神招魂;毛南族、仫佬族、苗族为牛招魂等等。

十一、丧葬巫术

人类学材料证明,原始葬礼仪式是最早的宗教表现,是最早最普遍的原始宗教礼仪,它在全世界都特别相似。但是,它的具体细节却几乎无穷无尽,即使在同一个地区,不同的部族也有不同的变形;在同一个部族,由于死者的年龄、地位、死因不同,葬礼仪式也有区别。丧葬仪式在所有礼俗中是最持久、最具保守性的,但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社会制度的变更以及科学文化的发展,它也发生着缓慢的变化。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葬礼的每一个细节的原始意义逐渐模糊甚至完全丧失,但人们仍然按照传统,一代又一代继续遵守着。其中有许多巫术内容。

当人类进化还没有完全摆脱动物界时,他的意识还只是畜群一般的意识,他对死亡的态度同动物对死亡的态度并无多大区别,所以,远古的原始人没有丧葬仪式。《周易·系辞传》说:“古之葬者厚衣以薪,葬之于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孟子·滕文公上》也说:“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呐姑嘬之,其颡有泚,睨而不视。”这是灵魂不灭观念产生以前,原始人处理死者的情况。人们只是把尸体抛在野地,盖上一些树枝,不积土为坟,不种树或用其他东西做标记,任野兽吞食,也没有服丧期限的规定。

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了灵魂不灭观念。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使人类成为惟一知道自己是一种会在时间的流逝中走向死亡的动物。但灵魂不灭论使人类坚信死亡绝不是合乎规律的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宗教信仰的最深刻的心理学基础就是不死的愿望,人类最早、最伟大的反抗就是反抗一去不复返的死亡。在丧葬礼仪中,各种巫术仪式就是反抗死亡,战胜死亡,肯定来生的技术手段。

祖宗像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丧葬仪式是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他们用由赤铁矿粉染红了的石块或红色的卵石陪葬死者,或者用红色赭石涂抹死者,或者在死者周围撒放红色粉末。原始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鲜红的血流尽,人和野兽就会死去;人们身体健康,脸上红扑扑的;身体有病,脸色惨白。同时,红彤彤的火给人温暖、光明,给人美味的熟食。所以他们把红色视为灵魂、生命、活力与温暖的象征,认为人的死亡同缺乏红色(血)有关。山顶洞人在葬礼中用赤铁矿粉,这是一种模仿巫术与接触巫术的综合。他们把赤铁矿粉的“红色”等同于血,这是根据相似律;他们用红色赭石涂抹死者,在死者周围撒赤铁矿粉,是根据接触律。总之,他们希望红色给死者新的生命。

在以后发展起来的丧仪习俗中,许多也都具有巫术内容:

死者即将断气或刚刚断气,即要举行招魂巫术。

确认死者确已死亡后,要赶紧点起“随身灯”,一般用棉纸制作,蘸上香油,从死人床前开始,一盏接一盏,直到大门外,意为引死者灵魂到阴间报到,故又称“引路灯”、“长命灯”、“引魂灯”。

死者死后第三天为三朝,届时,要请阴阳先生或道士行驱邪巫术:在死者房内设一座位,将死者临终时换下的衣服上下铺在椅子上,供放在临终床前,桌上摆木盘一个,镜子一面,油灯一盏,阴阳生或道士念完《度人经》,撤去灵位,送到街中央,打扫干净,再以鸡蛋、鸡血盛在瓷碗中,用厨刀碎于中庭,言煞神凶恶,如此,即可以驱走邪气。

泥塑送葬仪仗

在行大敛之礼时,按《杭俗遗风》载:“亲人均应跪于材前,材内底下稍用桴炭、草纸盖好,再用七星板压住,然后衾褥入殓。”七星板是垫尸之板,上凿有七孔,作北斗星状,是作为巫具而放入棺材的,其意是用七星板求寿。在七星板上铺上绣有海水江牙、八仙过海等图案的棉褥子,意为超度死者登仙,同样有一种巫术意义。

民国时的讣闻讣告在吊丧时,有的地方俗定:女婿、女儿及孙婿、干女儿等,要送“树灯”一架,这种树灯是向寺院租借的,高丈余,上有宝盖,下有座,朱红油漆,彩画装金,共分七层,每层挂玻璃灯七盏,共四十九盏,以树灯象征人丁,其巫术意义是祈愿人丁兴旺。

出葬是丧葬礼仪中最隆重的一幕,因为它是亲人同死者最后的告别,同时要最后完成死者阴间生活的安排,要妥善处理尸体,输送阴间生活的必需品。其主要内容:

(1)告别祭典,人们相信,死者的灵魂要经过长途跋涉,才能到达鬼魂之国。因此在举行出葬前的告别祭典时,一方面要摆上各种食物敬祭,让死者灵魂饱食一餐,并供死者灵魂在前往鬼魂之国的长途跋涉中食用,同时还要在死者胸前、手中或棺中放置金、银、纸钱等,供死者在途中贿赂恶鬼之用,使他们不要拦路;另方面要祷告,先由家人或司祭祷告,后由鬼神的代理人——巫师或僧侣祷告,内容是歌颂死者生前的功德,嘱咐死者赴冥间的路上和在冥间生活时应注意的事项,恳请把守阴间各路关卡的小鬼们放行等等。

(2)摔盆驾灵。即在出殡之日,先由主丧孝子在灵柩前摔碎瓦盆一只,叫做“摔丧”或“摔盆”,要一次摔破,越碎越好。盆一摔,杠夫们立即起灵,摔盆者扛起招魂幡或牵引灵车驾灵而走。摔盆显然具有一种巫术含义:一说因为这盆是死者的,摔得粉碎才好带到阴间去;一说摔破死者的盆,是要把死者从活人群中彻底排除出去,人间已没有他的饭碗了(已摔碎),这是为了防止死者的灵魂继续留恋人间,侵扰活人。

同类推荐
  • 易经的预测

    易经的预测

    据史籍记载,全世界最聪明的人都学习过《易经》:伏羲、周文王、孔子、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苏轼……更令人称奇的是,足巨今300多年前,德国数学家菜布尼茨看到了一本《易经》,通过研究卦爻,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二进制计算机;瑞士心理学家古斯塔夫.琼认为《易经》是一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内尔斯。波尔甚至把太极图印在自己的衣袖上……通过一代代密室暗传下来的易经预测学,被称为“群经之首”的《易经》运用已经发展到一个全新阶段。人生的计划怎样才能成功?怎样增进与我所爱的人之间的关系?什么样的工作能给我带来最大的满足和经济收入?
  • 思想课堂-情感笔记

    思想课堂-情感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UFO最新真相

    UFO最新真相

    2010年以来,不明飞行物莅临地球迹象激增,欧美主流媒体一反常态给予登堂入室的报道,这种改变的背后是什么?美国科学家和中国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2010年底不约而同公开宣称,2011或2012,UFO将大量降临地球,这种说法意味着什么?
  • 中华起名全典

    中华起名全典

    本书通俗系统地介绍了姓名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阐述了起名的标准、构思、原则、方法、禁忌等,重点则落在起一个好名字的具体方法上,并专门编写了起名参考,通过欣赏古今佳名、分析男女好名实例,参阅男女起名常用字,在酝酿名字、选音择字寓意时,提供较为实用的参考。本书广搜博纳,融知识性和可读性于一体,可谓美名之列锦,文化之汇流,知识之集萃,数典论事,包罗宏富,雅俗并兴,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适合城乡广大起名者和姓名学爱好者阅读和使用。
  • 中国世界部落文化

    中国世界部落文化

    本书首次全面系统的介绍了世界各地部落的历史起源,发展走向,及其生活状况,人文风俗,语言文化,礼仪庆典等。书中信息涵盖全面,内容考证翔实,且文字清新自然,人文气息浓郁,既是从事文化研究的专家和学者研究世界各地部落的重要参考书,也是广大读者了解其文化风情与生活习俗的最佳读物和旅游时的指导手册。
热门推荐
  • 激励青少年的100个爱国爱民故事

    激励青少年的100个爱国爱民故事

    全书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这些人物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歌颂了他们的高尚情操。通过这些故事,可以激励读者,特别是儿童少年的爱国热情,让他们从小以这些英雄人物为榜样,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立下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宏伟志向。
  • 仙雷

    仙雷

    雷霆至刚至烈,集天地之正气而成,沛然莫能御之。仙资只有二十的李子宇本终身再难踏进仙道之门,一次机缘巧和,得到了一道雷电分身。这道雷电分身妙用无穷,其分裂的混沌雷火是天下底下炼器最好的火焰,再比说,他可以吞噬劫雷……有了这道分身后,李子宇重新踏进了仙道之门。一段淹没在历史禁忌重新掀起滔天的波浪。
  • 北大故事

    北大故事

    北大有属于自己的传奇。可是要为北大的传奇做出完整的定义。却显得十分困难。因为你翻拣不出一个固定的词。对那段美丽悲壮的岁月,做出确切的描摹。所以,我们只能退居一隅。为大家奉上一篇篇凝结岁月的文字。是嗟叹、还是神伤。留待您细细地“品尝”。在风雨飘摇的年代。有这样一所大学,有这样一群人物。他们执著地想着,坦然地活着。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但内里全不失风骨与风趣。重读那所大学。重读那些人物。唤醒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让已经模糊的身影重新变得清晰。
  • 皇后的烦恼:陛下为妒夫

    皇后的烦恼:陛下为妒夫

    新文《王爷的小野猫》望支持www.*****.com她乃大楚国英勇好战的公主,在一场尽极缠绵中被心爱的人杀死,无意中穿越为他国残暴君王的皇后。他,并不如传说中的凶残,却邪恶妖孽,处处与她为难,她万般设计欲离宫,哪料处处难逃他的魔掌……
  • 省钱妙招大比拼

    省钱妙招大比拼

    全书从实际需要出发,把衣服护理、家庭归纳、日常小事、厨房百事、医疗保健、护肤打扮、宠物饲养等关于居家生活的技巧方法条理化、窍门化,使你不再为琐事、难事发愁,轻轻松松搞定一直困扰着你的生活问题,使你的生活井然有序,让你轻松享受惬意的幸福生活。
  • 护花高手在都市

    护花高手在都市

    平凡小修士意外穿越,来到繁华都市,这里没有修真者,更没有大神,这说明什么?杨宇嘿嘿地偷笑:“这说明,我是唯一会修真的人!”
  • 狂剑奇缘

    狂剑奇缘

    弑父战兄灭师门,天理难容踏荆门。红颜落泪英雄醉,葬尽英雄灭红颜!这是在他成名很多年后,世人为了怀念他的功绩而创作,在他的世界里没有繁杂的升级打怪,有只有在七情面上倾情演绎的人生百态,和人心底的丑恶!
  • 江湖遍地是英雄

    江湖遍地是英雄

    谁说中二少年不能逆袭为英雄?龙、巨人、精灵、半兽人、独角兽、奇异能力、废柴、公主病、人造人……只有你不敢想象的奇幻元素,融合你的所有幻想,东方式喜剧+西方式奇幻,在阴谋与贪婪的笼罩下,看逃学少年和他的小伙伴们如何用热血和青春终结大变革时代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谭嗣同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谭嗣同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他的祖辈从明朝末年起定居湖南浏阳,世代为官。祖父谭学琴,是清朝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学生。父亲谭继洵,在进士考试中遥遥领先,获得一甲第二名,因此担任了户部主事,后升任户部郎中。父亲37岁那年(1865年),谭嗣同出生在北京宣武门外斓眠胡同一座大宅第中。这个小生命的诞生,给谭家带来了无限的欢乐。然而,谭嗣同却生不逢时,大清王朝康熙乾隆时期的太平盛世景象,到这时已荡然无存,日益深重的内忧外患却接踵而来,从士绅到百姓,他们都感到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 凰坼

    凰坼

    酒醒之后,她竟披上凤冠霞帔嫁为人妇。温暖如玉的郎君,不敢直面的错爱,她又该如何应对?前一世得过且过的态度,对待爱情的理论派,这一世没有玄而又玄的武功,没有倾世美貌,又是怎样展开一场未知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