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10300000051

第51章 唐(15)

但是,平叛斗争并不一帆风顺。由于各路讨伐军将领大都拥兵自重,不肯出力,作战多次失利。为此,翰林学士钱徽、萧愧等许多大臣都主张罢兵,赦吴元济之罪。只有裴度坚持贼不可赦。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六月,讨伐军唐霞寓部被淮西军打得大败。这时,其他几个宰相以为宪宗必然厌战,又乘机要求罢兵。谁知宪宗却认为胜败乃兵家之常,不肯停战,因而裴度的讨伐计划也就仍然得以执行。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虽然讨伐军李恕、李光颜部屡有杀获,但讨伐军在淮西四年,粮饷耗费极大,而各道将领多观望顽寇,无有战功,宪宗为此大伤脑筋。宰相李逢吉、王涯又以军饷不足为由,请求罢兵。唯有裴度要求亲自去前线督战。于是,宪宗任命裴度为彰义军(即淮西镇)节度使、淮西宣慰处置使,统帅各路讨伐军。裴度向宪宗告别时,表示决心说:“不灭贼人,决不回朝!”

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八月,裴度离京到了淮西前线,屯驻郾城(今河南郾城),慰劳各道唐军。他还亲临前沿阵地,冒着被敌骑邀击的危险,视察战情。裴度不顾个人安危深入前线的行为大大鼓舞了士气,使得战士个个英勇百倍。当时,各道军队中照例都有宦官监军,进退不由主将,使战斗经常失利。裴度向宪宗奏准,除去了宦官监军,使兵权专归主将。从此军中号令统一,士气高涨,每战皆捷。十月十一日,讨伐军大将李恕在裴度支持下,雪夜袭破蔡州城(今河南汝南),活捉了吴元济,淮西所属申州(今河南信阳)、光州(今河南潢川)及诸镇兵二万余人相继来降。数天后,裴度带领蔡州降卒一万人进入蔡州视事,蔡州人民热烈欢迎。裴度进城后,以蔡州降卒为牙兵。有人劝他:“蔡州降卒,其心未安,不可不作防备。”裴度笑道:“我受命为彰义军节度使,首恶就擒,蔡州人就是我的人了。”裴度的宽大政策,使蔡州父老无不感激得流出了眼泪。吴元济统治淮西时,他曾下令:禁止百姓在路上交谈,不许百姓夜间燃烛,凡百姓有酒食往来者一律以军法论处。裴度除严惩盗贼和斗杀外,又废除了吴元济的一切旧禁令,百姓昼夜都可往来。同时,裴度又奏准朝廷,免除淮西州县百姓两年赋税。长期受压迫的蔡州百姓开始尝到了人生的乐趣,申、光二州也因此很快得到平定。

十一月二十八日,裴度离蔡州返京。当他走到郾城时,途遇宦官梁守谦奉宪宗之命,带了两把尚方宝剑去蔡州,准备杀尽吴元济的部将。裴度再到蔡州,对吴元济部将只是量罪加刑,少杀了很多人。梁守谦坚持要执行诏令,裴度一边火速派人送奏表向宪宗申述,一边立即动身前去朝廷。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二月,由于裴度平定淮西之功,宪宗又封他为晋国公,依旧在朝担任宰相。

指斥佞臣,破除割据

唐朝虽然平定了淮西之叛,但是各地藩镇割据的局面仍然存在,而且朝中奸佞擅权、宦官横暴的情况日趋严重。宪宗却满足于一时的胜利,竟下令大兴土木,修麟德殿东廊,浚龙首渠,又建凝晖殿,竭尽富丽堂皇。当时,有财政官程异、皇甫镈二人,为讨好皇帝,多次进贡所谓“羡余钱”,支持宪宗进行各项营造,宪宗就同时封他们两人为宰相。对此,裴度曾再三上疏劝阻说:“异、镈二人,并无器识,陛下为满足耳目之欲,拔为宰相。天下人都以为不妥,于陛下无益。务请深思。”宪宗不听。

对于宦官的专横,裴度也力加指斥。如当时五坊使杨朝汶大放高利贷,拷打欠户,索取息钱。有时还张冠李戴,胡乱逼债,蛮不讲理。他甚至倚势任意捕捉无辜之人,被囚禁者近千人。对于宦官杨朝汶这种横暴的行为,裴度在宪宗面前,竭力加以弹劾。当时,山东藩镇叛离朝廷,朝廷正议讨伐,因而宪宗说:“我正要与你商量山东军事,这种小事由我自己处理。”裴度说:“用兵是小事,五坊使追捕无辜之人应是大事。兵事不理,只忧山东;五坊使暴横,恐乱朝廷。”起初,宪宗听了很不高兴,后来慢慢省悟,为了加强皇权,终于下令杀了杨朝汶。

裴度在与奸佞、宦官斗争的同时,仍继续为清除藩镇割据而出力。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因承德节度使王承宗勾结吴元济叛离朝廷,宪宗发六道兵进行讨伐。六道虽有十万兵力,因无统一指挥,讨伐两年,毫无功效,宪宗被迫罢兵。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淮西平定,王承宗闻风丧胆,裴度趁热打铁,派人前去游说,又写信给他,劝他服从朝廷。王承宗迫于形势,只得向朝廷献地谢罪。于是兵不血刃,承德归顺。同年正月,淄青节度使李师道也被迫向朝廷献地自赎。但他实无诚意,仍恃强反复,宪宗决定发五道兵讨伐。在向淄青镇进军时,宪宗采纳了裴度的战略部署。结果,贼军惊乱,李师道被杀,淄青十二州之地终于被平定。裴度为人正直,每见朝政缺失,必竭力进谏。有一次,宪宗说自己深恶朝臣结党。裴度说:“人以类聚,君子同德,小人同恶,外似树党,内实不同,关键在于皇帝能明辨是非。”裴度这种反对奸佞的言行,使皇甫镈之流十分嫉恨。因此,皇甫镈等待时机在宪宗面前诬陷裴度。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裴度终于被调离京都,去太原(今山西太原)当河东节度使。

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宪宗被宦官害死,穆宗继位。穆宗是个昏君,宰相都是庸才,因处置藩镇不当,激起了以朱克融为首的卢龙军的兵变。同时,成德军将领王廷凑也杀节度使田弘正,自称留后。朝廷就分成德镇之地,另任承德军将领牛元翼为深冀节度使。王廷凑便引卢龙军围牛元翼于深州(今河北深县西)。由于河朔再叛,穆宗只得再度起用裴度为镇州(今德镇治所,今河北正定)四面行营招讨使。裴度受命之后,即整顿军队,率领部众,亲临贼境,攻城斩将,屡传捷报。但是,唐朝虽调用了各镇15万兵力,耗费了无数资财,最终仍未能平定卢龙和成德两镇的叛乱。这是因为朝中有人破坏裴度的军事部署。

当时翰林学士元稹为谋做宰相,勾结知枢密使宦官魏弘简。他因忌妒裴度,凡裴度处置军事,每有论奏,他都恃宠蒙蔽穆宗,处处阻碍。裴度在前线多次上疏揭露元稹罪过,指出:“河北逆贼,只乱山东;朝中奸臣,必乱天下。若朝中奸臣尚在,则逆贼纵平无益。”穆宗虽不高兴,终因裴度义正辞严,只好降魏弘简的官、罢元稹的职。但他同时也对朱克融、王廷凑进行妥协,先后封朱克融为卢龙节度使、王廷凑为承德节度使。穆宗虽罢了元稹的官,但仍宠爱元稹,不久,就拜元稹为宰相,并不顾多数谏官的反对,罢了裴度的兵权,给了他一个东都留守的闲职。朱克融、王廷凑虽被封为节度使,仍未解深州之围。有人从前线传来消息:因罢裴度兵权,军心动摇。穆宗不得已,就命裴度从太原回京陛见,再去东都洛阳。元稹一当宰相,即请穆宗罢兵。但朱克融、王廷凑并不服从朝廷。裴度离太原时,写信给他们俩人,责以大义,朱克融解深州之围而去,王廷凑也稍退兵。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三月,裴度回到京师。他在朝见穆宗时,叙述朱克融、王廷凑暴乱河北,自己讨贼无功,慷慨激切,涕泪横流。在朝文武官员都被他的忠心所感动,不少人流出了同情之泪。穆宗见裴度为众望所归,只得保留他的兵权,于第二天命他为淮南节度使。

还在裴度回到京城之前,昭义军监军宦官刘承偕倚势凌辱节度使刘悟,纵容部下违法乱纪,激起广大士兵不满,刘悟将他囚禁。在裴度回朝述职时,传来刘承偕被囚消息,穆宗大怒,问裴度如何处置此事。裴度说:“刘承偕恃宠不法,陛下欲使天下武臣忠心为国,唯有斩刘承偕示众,才能使四方群贼破胆,天下太平。其他任何处置都无济于事。”穆宗因刘承偕是太后养子,不便杀他。裴度就建议将他流放到远恶之处,穆宗只得同意。不久,刘悟果然释放了刘承偕,昭义军也安定了下来。由于裴度处理得当,就避免了一场藩镇变乱。

正当裴度被任命为淮南节度使之时,徐州(今江苏徐州)传来消息:武宁节度副使王智兴逐走节度使崔群,自称留后;各地藩镇正在观望,以便伺机而发。朝廷闻讯大惊,臣僚们都认为应留裴度在朝辅政,以威慑四方。穆宗当天就宣布:留裴度在朝为宰相,另派宰相王播住镇淮南。

不畏奸党,巧谏皇帝

裴度回朝,使那些奸臣们很不痛快。奸臣们认为李逢吉这个人善搞阴谋诡计,以前因反对裴度讨伐淮西,被罢去宰相之职,现在可以用他来对付裴度。于是,他们便劝穆宗将李逢吉从外地调回任兵部尚书。裴度再任宰相时,他的政敌宦官魏弘简、刘承偕的同党都在朝中。李逢吉回朝后,便紧密勾结宦官,千方百计陷害裴度。裴度再任宰相仅两个多月,就被罢去相职,李逢吉代他当了宰相。李逢吉一上台,进一步勾结宦官,并在朝臣中结立朋党,继续诋毁裴度,制造和传播所谓裴度的“丑闻”。长庆三年(公元823年)八月,裴度终于被奸党们排挤出朝,去当山南西道节度使。

长庆四年(公元824年)正月,穆宗死,敬宗继立。由于奸臣当权,政治混乱,藩镇轻视朝廷。三月,牛元翼死,王廷凑杀尽了他在镇州的全部家属。敬宗闻讯,深叹宰相无才,以致王廷凑竟敢如此悖逆。翰林学士韦处厚乘机上言,他认为裴度勋高功大,中外服其威名,希望敬宗加以信用。敬宗听了韦处厚的话,当即恢复了裴度同平章事的职衔。但节度使兼同平章事,仅是虚衔,还不是宰相实职。李逢吉等恐裴度再被起用为相,就又设巧计陷害他。奸党们诬告裴度以前的一个老部下武昭,说他想谋害李逢吉,将他逮捕入狱,迫害而死,其目的是想牵连裴度,阻止他回朝任相。但武昭事件发生后,舆论都保护裴度而责罪李逢吉,因而这次奸党们的阴谋未能得逞。

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冬,裴度上疏请求入朝,奸党非常恐慌。李逢吉的同党张权舆,甚至不择手段地制造谣言和谶语(一种荒诞的迷信预言),诬陷裴度有篡权之意,又说什么裴度“不召自来,其心可见”。当年敬宗虽是17岁的少年,但他也明显地看出这一切都是无端诽谤。宝历二年(公元826年)正月,裴度终于回到京师,敬宗宣布重任他为宰相。

敬宗虽厚待裴度,而裴度对皇帝并不阿谀奉承。敬宗贪图玩乐,巡游无度。裴度回朝时,敬宗正准备去游洛阳。其实当时国家财政困难,强藩跋扈;边境不宁,形势动荡,皇帝外出巡游,弊多利少。大臣们纷纷劝阻,敬宗不听。裴度知道正面劝说不行,便进行巧谏。他对敬宗说:“国家营建东都,本为天子巡幸。然自国家困难以来,东都宫殿、军营、官署,全皆荒废,须行修葺。待一年半载之后,陛下方可巡幸。”敬宗本想去东都玩乐,现在听说那里一切荒废,就大为扫兴。加上朱克融、王廷凑正包藏祸心,欲乘敬宗游幸东都之机,以求一逞,故敬宗决定不去东都。

原来,朱克融借口朝廷赐给卢龙军的春衣质量不好,扣留了春衣使,并要朝廷再拨给衣料三十万端匹。同时,他又请领兵马及丁匠五千“助修东都”,实际是想用兵力进行恫吓。敬宗为此发愁。裴度认为:朝廷对朱克融的态度要既强硬又尊重。朱克融必然不敢领兵离开老巢,也派不出这许多工匠。为此,朝廷可将他一军,令他速派兵匠来,这势必戳穿他的阴谋。否则可下一纸诏书,告诉他,近来朝廷赐给卢龙军春衣,不是常例,而是优待,三军春衣应由你本镇自己解决。敬宗接受了裴度的策略,几天之后,卢龙军见朝廷态度强硬,果然发生内乱,朱克融被杀。

敬宗年轻骄纵,且喜亲近小人。他玩乐不分昼夜,因而起居失常,懒理朝政,厌接群臣,每月坐朝不过三次。于是裴度婉言进谏。他希望敬宗勤理政事,广问群臣;又劝敬宗饮食有节,睡眠正常,冷暖小心,保重身体;还建议敬宗与臣下议事,夏季炎热,可改在清晨。经裴度劝说后,敬宗坐朝理政次数稍有增加。可是不久,敬宗终因性情急躁,责打宦官,在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十二月被宦官杀死。裴度定策,诛杀凶手,拥文宗继位。

明哲保身,晚年避祸

文宗即位后,裴度仍任宰相,并继续为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作了不少努力。但不久,他因感到宦官势力太强,自己无力改变政局,态度逐渐变得消沉。

文宗太和四年(公元830年),裴度已66岁。他因年老多病,又想到自己平生因不肯妥协,得罪了不少人,屡遭陷害,而今朝中宦官专权,大臣又各结朋党,勾心斗角,他开始感到心灰意懒。为了避免位高惹祸,他上疏向皇帝恳求辞去机要政务。文宗十分器重裴度,常差御医为他看病,并不断派人前去慰问。六月,又下诏进封裴度为司徒、平章军国重事。裴度仍上表推辞。九月,新任宰相李宗闵因嫉妒裴度,又恨他曾推荐自己的政敌李德裕为宰相,便乘裴度辞职之机,在皇帝面前对他进行诋毁,从而将裴度排挤出朝,去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充当山南东道节度使。

裴度虽再遭打击,但仍关心百姓利益。早在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唐朝在襄阳设置临汉监牧,为放养三千二百多匹马,竟废掉四百顷民田。裴度到襄阳后,立即奏请文宗批准,撤销了临汉监牧,将四百顷土地还给当地百姓。

同类推荐
  • 战神粟裕

    战神粟裕

    大将粟裕对战场有种天才般的敏锐感知,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堪称一代战神。他运兵奇巧、用势奇险、胃口奇大、胆识奇绝,达到兵家""上兵若水""的最高境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 习仲勋传

    习仲勋传

    一代政治家习仲勋的奋斗传奇首度面世!在改革开放初期习仲勋受命在广东是如何“杀出一条血路”的?习仲勋在主持中央书记处常务工作期间是如何致力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的?习仲勋如何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严格家教家风的?
  • 传奇林绍良

    传奇林绍良

    本书介绍了林绍良先生传奇的一生。全书分为“故乡,难忘的记忆”、“印尼,血玉火的商机”、“庞大的林氏王国”、“红顶商人的风风雨雨”、“远离政治,投资海外”、“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六章内容。
  • 泰戈尔莫泊桑

    泰戈尔莫泊桑

    本书为“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对印度著名诗人、哲学家泰戈尔和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描述,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大有裨益。
  • 雷锋

    雷锋

    本书是第一部反映雷锋事迹的长篇小说,细腻生动地再现了雷锋如何从一个旧社会乞儿成为时代榜样的全景式历程,真实展现了雷锋作为普通人的成长轨迹,以及他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满腔热诚待人、怀揣理想奋斗,从而成就非凡人生的内在逻辑。直到今天,雷锋的名字依旧响亮,雷锋精神依然感动和影响着我们!
热门推荐
  • 如果我们不认识

    如果我们不认识

    你有没有后悔认识我有啊可是后悔有用吗你有没有后悔喜欢我有可是喜欢你就是喜欢你那你有没有后悔认识我没有那你有没有后悔喜欢我没有要是我们不认识那该有多好
  • TFBOYS十年之约我们来完成

    TFBOYS十年之约我们来完成

    三只在成长的路上遇到了深爱的三人,但是十年之约他们还没有完成,他们能走下去吗
  • 墨染韶华忆锦年

    墨染韶华忆锦年

    一个瞎眼孤女,却立志要成为这世上最厉害的人,立于苍穹之上。这不是笑话,而是最美的情话;这不是幻想,而是命中注定。被命运之神遗弃的孤女,遇到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从此,一切开始逆转。天不容我,我便逆天而行!看她如何在这纷乱的世界里,突破重重阻碍,闯过道道难关,成为最耀眼的光华!因为有了你,我生命的意义不再只是活着,而是努力站在苍穹之上,因为我想成为你唯一的碧海云天。——墨染因为有了你,天下之大,我的目光再也无法转移,我的心脏只为你而跳动,因为我想成为你唯一的锦瑟韶华。——锦年
  • 丧尸之我变异了

    丧尸之我变异了

    在生化病毒肆虐的时候,她被感染了,所有人当她是怪物,她愤怒,她不想变成这样.........................
  • 栀子花开:闪亮人生

    栀子花开:闪亮人生

    三个女孩,三个男孩,一路上经历了太多坎坷。他们面对命运的绝情,是放弃自己的幸福?还是与自己爱的人一起与命运做抗争?
  • 细说汉初三杰

    细说汉初三杰

    韩信之死真的是应了那个“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典故?究竟是谁向他举起了屠刀?张良胸有韬略,胸有奇谋,为什么却没有受到刘邦的猜忌,反而自始至终都得到了刘邦的尊重?萧何受到了刘邦的多次猜忌,为什么却一生权倾朝野,名闻天下?本书为您拨开历史的尘埃,解开重重的谜团,却发现这段历史是如此的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 tfboys之爱你如初

    tfboys之爱你如初

    讲的是三小只偶然遇见了女主角们,可是女主角的冷漠让三小只感到有兴趣,而冰山美女们会和三小只擦出爱的火花,冰山美女的身世又是怎样的呢?三小只最后选择了谁,冰山美女的真实性格又是怎样的,赶快来阅读这本书吧,你就会知道答案(作者第一次写,写得不好请体谅,因为作者还是个小学生,读五年级而已)
  • 绝色江山:美男多多多

    绝色江山:美男多多多

    她本商界女强人,竟穿越到赫国皇宫一名不受宠的丑妃身上。此妃肥胖臃肿,性格懦弱,还被赫国皇帝一再羞辱。无意中身得绝世神功,看她丑女大翻身,引得各国皇帝前来争宠!咋办?建立后宫,通通收入呗!
  • 九天之后:魅惑众夫君

    九天之后:魅惑众夫君

    一觉醒来,她便意外穿越成了一个待嫁的小姐身上。新婚当天,她冷眼旁观准夫君的情敌来大闹婚宴。浪漫邂逅,甜蜜爱情,都不是她雨若想要的。她想要,千里江山,万千子民,都是她囊中之物。他国之君,俯首称臣,不过是一朝一夕之事,但这有何妨。江山,钱财,荣耀……甚至是美男在旁,痴情与她。她只要,他一个人,倾心相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西龙傲神传

    西龙傲神传

    曾几何时,你也感叹过上天的不公;感叹过命运的坎坷;感叹过自己努力的付出没有回报?那有如何?我命由我不由天,自己的力量再弱小,也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也能证明自己。即使没有人懂你,只要你自己懂得自己的心,那也就足够了。。。梦,是愿望的实现。一个天生无法修炼的皇室子弟,遭家族唾弃,剥离皇族身份。破除先天封印,执正气之剑,走上一条傲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