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10300000006

第6章 先秦(5)

虽然勾践写信挽留,但范蠡还是执意要走。他乘船渡海出行,到了齐国,后来终究没有返回。

范蠡在齐国写信给文种说:“飞鸟射杀完了,好弓就会被收藏起来;狡猾的兔子猎取光了,猎狗就会被煮了吃掉。越王为人很阴险,工于心计,做臣下的可以与他共患难,却不可以与他同享安乐。您为什么还不离开呢?”

文种接到信后,于是称病不再上朝。有人进谗言,说文种将要造反,越王就赐给文种一把剑说:“你教给我进攻吴国的七条计策,我只用了三条就打败了吴国,还有四条在您那里。您去跟随我死去的父亲,试试那些计策吧。”文种无奈,只好自杀了。

勾践逼死文种,不仅是因为文种已经丧失了利用价值,还因为文种的才能非常突出,勾践怕因此威胁到自己的统治权力。范蠡早就看穿了这一点,所以早早离开越国,因此幸免于难。

伍子胥——圣武宰相

伍子胥(?-公元前484年),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谋略家。名员,字子胥。封于申地,故又称申胥。本为楚国人,性刚强,青少年时,即好文习武,勇而多谋。周景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22年),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为楚平王所杀,被迫出逃吴国,发誓必倾覆楚国,以报杀亲之仇。入吴后,知公子光有大志,于是助其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得进用为“行人”(掌朝觐聘问之官),与谋国政。辅佐吴王阖闾修法制以任贤能,奖农商以实仓廪,治城郭以设守备。又举荐深通兵学的孙武为将,选练兵士,整军经武,使吴国成为东南地区的强国。根据吴与周边各国的强弱形势及利害关系,与孙武等制定先“西破强楚”,以解除对吴之最大威胁,继“南服越国”以除心腹之患的争霸方略。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针对楚国执政者众而不和且互相推诿的弱点,伍子胥提出分吴军为三部轮番击楚,以诱楚全军出战,彼出则归,彼归则出,“亟肆以(疲)之,多方以误之”(《左传·昭公三十年》),待楚军疲敝,再大举进攻。此后数年间,吴军连年扰楚,迫楚军被动应战,疲于奔命,实力大为削弱。吴军随即展开大举攻楚的准备,争取与楚有矛盾的蔡、唐两国作为吴的盟国,使楚北方门户洞开,为尔后避开楚军防守、正面实施突袭创造了条件。此后吴又出兵攻越,给楚造成吴不会大举攻楚的假象,并施反间于楚,使楚不用知兵善战的子期,而用贪鄙无能的子常为帅。十四年,伍子胥与孙武等佐阖闾统领大军沿淮水西进,由楚防备薄弱的东北部实施大纵深战略突袭,直捣楚腹地,以灵活机动的战法,击败楚军主力于柏举(今湖北麻城东北,一说今汉川北),并展开追击,长驱攻入楚都郢(今荆沙江陵西北),终成破楚之功。

但由于怀有强烈的个人复仇愿望,伍子胥在楚未能安抚民心,激起楚国上下反对,致使吴军难以立足。阖闾死后,伍子胥继仕吴王夫差。二十六年,吴、越夫椒之战,越惨败几于亡国,夫差急于图霸中原,欲允越求和之时,伍子胥预见到两国不能共存之势,又洞察越王勾践图谋东山再起之心,力谏不可养痈遗患,而应乘势灭越。夫差不纳,坐视越国自大。三十六年,及见夫差欲率大军攻齐,越王勾践率众朝贺,再度劝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以除心腹之患,又遭夫差拒绝。知夫差昧于大势而不可谏,吴国必为越国所破灭,为避祸而托子于齐国鲍氏,反遭太宰伯诬陷,被逼自杀。死后仅十年,越灭吴,终应其言。春秋末期吴国兴亡,伍子胥举足轻重。其治国用兵,以务实为旨,远见卓识,谋略不凡。《汉书·艺文志》着录兵书《伍子胥》十篇、图一卷,虽已亡失,当证伍子胥生前有其军事着作。

入韶关一夜白头

在诸侯大国争夺霸权的斗争中,大国兼并小国,扩张了土地。可是大国的诸侯不得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封给立了功的大夫。大夫的势力大了起来,他们之间也经常发生斗争。大国国内的矛盾尖锐起来,都想把争夺霸权的战争暂时停止下来。

为了这个缘故,宋国大夫向戍在晋、楚两国之间奔走,做调停人。

公元前546年,晋楚两国和其他几个国家,在宋国举行了“弭兵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晋国的大夫和楚国的大夫代表南北两个集团讲了和,订了盟约。规定除齐、秦两个大国外,各小国都要向晋、楚两国同样朝贡。晋楚两国平分霸权,以后五十多年里,没发生大的战争。

到楚庄王的孙子楚平王即位之后,楚国渐渐衰落了。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要把原来的太子建废掉。这时候,太子建和他的老师伍奢正在城父(今河南襄城西)镇守。楚平王怕伍奢不同意,先把伍奢叫来,诬说太子建正在谋反。

伍奢说什么也不承认,立刻被关进监狱。

楚平王一面派人去杀太子建,一面又逼伍奢写信给他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叫他们回来,以便一起除掉。大儿子伍尚回到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就跟父亲伍奢一起,被楚平王杀害。太子建事先得到风声,带着儿子公子胜逃到宋国去了。

伍奢的另一个儿子伍子胥,也从楚国逃出来,他赶到宋国,找到了太子建。不巧宋国发生内乱,伍子胥又带着太子建、公子胜逃到郑国,想请郑国帮他们报仇。可是郑国国君郑定公没有同意。

太子建报仇心切,竟勾结郑国的一些大臣想夺郑定公的权,被郑定公杀了。伍子胥只好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投奔吴国(都城在今江苏苏州)。

楚平王早就下令悬赏捉拿伍子胥,叫人画了伍子胥的像,挂在楚国各地的城门口,嘱咐各地官吏盘查。

伍子胥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后,白天躲藏,晚上赶路,来到吴楚两国交界的韶关(在今安徽含山县北)。关上的官吏盘查得很紧。传说伍子胥一连几夜愁得睡不着觉,连头发也愁白了。幸亏他们遇到了一个好心人东皋公,同情伍子胥,把他接到自己家里。东皋公有个朋友,模样有点像伍子胥。东皋公让他冒充伍子胥过关。守关的逮住了这个假伍子胥,而那个真伍子胥因为头发全白,面貌变了,守关的认不出来,就被他混出关去。

伍子胥出了韶关,害怕后面有追兵,急忙往前跑。前面是一条大江拦住去路。伍子胥正在着急,江上有个打鱼的老头儿划着一只小船过来,把伍子胥渡过江去。过了大江,伍子胥感激万分,摘下身边的宝剑交给老渔人,说:“这把宝剑是楚王赐给我祖父的,值一百两金子。现在送给你,好歹表表我的心意。”老渔人说:“楚王为了追捕你,出了五万石粮食的赏金,还答应封告发人大夫爵位。我不贪图这个赏金、爵位,难道会要你这宝剑吗?”伍子胥连忙向老渔人赔礼,收了宝剑,辞别老渔人走了。

伍子胥到了吴国,吴国的公子光正想夺取王位。在伍子胥帮助下,公子光杀了吴王僚,自立为王。这就是吴王阖闾。

吴王阖闾即位之后,封伍子胥为大夫,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又用了一位善于用兵的大军事家孙武为将军,吴王依靠伍子胥和孙武这两个人,整顿兵马,先兼并了临近几个小国。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拜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为副将,亲自率领大军,向楚国进攻,连战连胜,把楚国的军队打得一败涂地,一直打到郢都。那时,楚平王已经死去,他的儿子楚昭王也逃走了。伍子胥恨透了楚平王,刨了他的坟,还把平王的尸首挖出来狠狠鞭打了一顿。

吴军占领了郢都。楚国人申包胥逃到秦国,向秦国求救。秦哀公没同意出兵。申包胥在秦国宫门外赖着不走,日日夜夜痛哭,竟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终于被感动了,说:“楚国虽然暴虐无道,但是有这样好的臣子,怎能眼看他们亡国!”秦哀公派兵救楚国,击败了吴军,吴王阖闾才撤兵回国。

吴王阖闾回到吴国都城,把第一大功归给孙武。孙武不愿意做官,回乡隐居去了。他留下的一部《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杰出的军事着作。

年糕与伍子胥

我国各地人民都有过年吃年糕的习俗。年糕的种类也很多。追溯年糕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古话呢!

据传公元前484年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火连年。吴王闾阖为防卫敌国入侵,命令吴子胥修筑城墙,以为万无一失。吴王死后,其子夫差接位。他不肯听取大臣伍子胥“联齐攻越”的主张,起兵攻齐。当时吴强齐弱,夫差很快就打败了齐国,当吴王夫差班师回朝那天,满朝文武都到城外迎接,独有伍子胥一人忧心忡忡,默默无言。他预料到自己将有杀身之祸,回到营房后,便悄悄对几个亲信说:“我死后,如果国家有难,民众没有粮食吃,你们到相门城下掘地三尺取粮食用。”不久,伍子胥果然以“私通齐国”、“阻挠攻齐”的罪名,被夫差逼迫自刎。

伍子胥死后不久,越国就趁机攻打吴国。夫差连吃败仗,京城被围,城中居民处于粮尽援绝的困境,每天有许多百姓和守城军士饿死。伍子胥的几个老部下突然想起伍子胥生前的嘱咐,便带领军民去相门挖地,果然挖到了许多可以充饥的“城砖”,原来,相门三尺以下的城砖是用糯米粉蒸煮后压成的。这种糯米砖十分坚韧,既可作砖砌城,又可充饥。这是伍子胥生前暗地设下的“积粮防急”之计。可见,他是一位对国家、百姓安危深谋远虑的忠臣良将。吴国京城的军民就靠着这些“城砖”度过了危急难关。

从那以后,每逢过年,吴国的百姓家家户户都要蒸煮糯米糕,纪念、奉祀伍子胥,成为一种习俗沿传至今。因为这种形如城砖的粉糕是在过年的时候制食的,人们便把它叫做“年糕”。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郭沫若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郭沫若

    由于他的成就与声望,他先后被推举为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主席、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等职务,工作繁重,日理万机,但他精力充沛,意气风发。
  • 名人传记丛书——岳飞

    名人传记丛书——岳飞

    他生在乱世,背负收复河山的梦想,带领岳家军驰骋沙场,尽忠报国。一腔热血却壮志难酬,正当壮年,却首奸臣迫害致死。本书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民族英雄岳飞为收复失地、匡复国家而奋斗的精彩人生,让青少年了解岳飞赤胆忠心,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树立学习的榜样。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上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上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北宋辽金风云人物大观

    北宋辽金风云人物大观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 端木蕻良传

    端木蕻良传

    作者大量援引一手材料,更通过与一些亲历者的访谈,得出自己对于端木蕻良在现代文化史、文学史上地位的独到见解。
热门推荐
  • 魔尊大人独宠:少将军,请入怀

    魔尊大人独宠:少将军,请入怀

    一朝重生她夜九卿成了一个“男”的!更重要的是那“男”的还是个百年“福星”+废物!呵呵,老天真是对自己不薄呀!可那又怎么样她在这里也可以创造一片天地!当夜九卿打算好了所有的一切,却突然出现了一个男人,打乱了夜九卿的思路……“请问聂政王抓着本少将军的手干什么?”某男戏谑的说道:“夜少将军,本王已经知道你的秘密了。”“哦,是什么?!”“九九真是明知故问。”“那又怎么样?!”“九九,本王好像对你一见钟情了……”“都说一见钟情是色心起意,难道聂政王也是如此庸俗之人?!”某男盯着某女的胸前,说道:“九九,你有‘色’给本王起吗?!”“你!”【这绝对是甜文加宠文】
  • 名门毒宠

    名门毒宠

    他是商业巨子,曾对一人倾心,却不是她她是名门小姐,只为寻一人偕老,却意外被卷入他的阴谋如果说一切随缘,那他们的相遇是否也是冥冥注定?“我想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入南家大门吧!”男人潋滟嘴角勾起,笑得肆意,“黎家大小姐,这个身份足够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快穿系统之攻略男主计划

    快穿系统之攻略男主计划

    千魅一个花心风流的少女,没错,是少女而不是少年,一生有过无数风流债,但却与前男友分手的时候,被前男友刀杀死,还尼玛是菜刀,死就死吧为何死的这么难看,幸好系统4399给救了,但别人的系统逗比可爱有大方,为啥她的系统冰山鬼畜还小气,呜呜呜,上天啊,我再也不要攻略男人,“滴_滴_滴,宿主反抗,雷电开启”本文女主虽然一点妖孽,有一点花心,有一点逗比但还是很好哒。
  • 惊鸿亡后

    惊鸿亡后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万般故事,不过情伤;易水人去,明月如霜。经流年,梦回曲水边看烟花绽出月圆。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婉容她的一抹笑容,令世人魂牵梦绕,她似长白山的仙女,远到而来,用自己的身躯与大清合葬。闺阁妙龄女被逼当皇后,溥仪冷淡婉容如入冷宫,东亚第一才女埋没成幽魂,红颜薄命。只因由皇叔载涛贝勒一手牵的红绳扼住了这位女子的喉咙。一十七岁为君侧,红颜薄命负瑶琴。早知玉损江山去,当守胡同垂花门。
  • 狂天至尊

    狂天至尊

    第一次写小说,写的可能不太好,不过我会努力的
  • 木槐镇

    木槐镇

    一直以为自己是个普通人的禾余诺,在步入大学之后,周围发生了一系列灵异的事件,他开始迷茫,寻找真相,发现事情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故事才刚刚开始,你却以为已经结束。
  • 回梦飘零

    回梦飘零

    正是可笑,自己的男朋友竟然在她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和另外一个女人交往,而且更让夏黎璃气的是,她的男朋友乔夜,交往的另一个女人竟然是...闺蜜宁苏安。
  • 天歌界

    天歌界

    这是一个仙道中落,武道鼎盛的世界。当求仙之路已断,传承难继之间。曾经主宰天地的修仙者是黯然落幕还是再现辉煌。
  • 诛世传说

    诛世传说

    2055年,世界人口危机,为了减轻地球负担,联合国于同年5月秘密宣布,将由全球197个国家共同开发一款代号为“创世”的虚拟网游来减轻地球负担,经过3年不懈努力,于2058年开发成功,中国区代号“诛世纪”从此人类进入新次元,不过,事情真的像表面看起来的那么简单吗?还是......
  •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第一卷)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第一卷)

    四大名著是指《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及《红楼梦》四部中国古典章回小说。这四部著作历久不衰,是汉语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作品。其中的故事、场景,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四大名著”的最初提法是“四大奇书”,中国在明末清初最先有了这种说法。李渔曾在醉田堂刊本《三国志演义》序中称:“冯梦龙亦有四大奇书之目,曰三国也,水浒也,西游与金瓶梅也……”清代乾隆年间问世的《红楼梦》原名《石头记》被公认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本书将这四部书进行了新的编排,选取其中的经典篇章予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