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10700000008

第8章 瑶族的物质文化(1)

第一节生产习俗

一、农耕

境内瑶族因居住地域和自然环境不同,耕作方式有所不同。居住在平地丘陵地区的瑶族,其耕作方式与汉族相同,不再赘述。这里主要记述山区瑶民的生产习俗。

(一)游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过山系的瑶族大多进行游耕的生产方式。《评皇券牒》中载,“天下山场山源田地付与皇瑶子孙耕管为业,营身活命,蠲免国税夫役科俭些儒伤良瑶永远管山刀耕火种”,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在过山系瑶族中,是一种被祖先和皇权所赋予的特权。而在民间,对于这种耕种方式,有“地随山转,人跟地走,寨随山跑”“锄头扛神堂,过山为家乡”等说法。

包括瑶族在内的一些少数民族中,刀耕火种是一种在一定历史时期,适应特定的生态环境,与生产力发展相吻合,以最简单的生产方式、最少的劳动投入,获得最大的收获,并伴有相关保护机制的生产方式。

实施刀耕火种的土地往往处于热带或亚热带气候区,或为热带雨林,或为常绿树和落叶树密布遍生的丛林。这些地方人烟稀少,人地比例宽松,森林植被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刀耕火种并非毁山毁林,而是伴随着植树造林,以及较为规则的轮种体系。其过程一般为先砍倒林木荆棘,让其自然干枯再放火烧。在灰土上用尖木棒扒穴种上玉米、豆类等旱粮作物,随用脚踏即可,任其生长,不需重耕追肥,只问收获,产量极低,叫广种薄收。耕地一般使用3~5年,再闲置若干年,直至丛林再生。第一年,主要种植旱稻、芋头及玉米等各种各样的主要作物。第二年种植甘薯、山药等,第三年种植粟、高粱等杂粮。

伴随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还有一些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存的保护措施。

砍伐焚烧后要立即移植杉树和桐油树等树苗。桐油树三年之后很快结果,同时为杉树的幼树遮蔽阳光。杉树在耕地休闲的三年中,能够茁壮成长,不用担心因为杂草丛生而死亡。刀耕火种后的轮歇期,植被能够迅速地更新和复苏,成为支撑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这种方式往往既有耕种,又保持生态平衡。如广西金秀大瑶山长垌乡瑶族,循环往复地间种、轮作,1988年新开荒地3720亩,当年退耕还林1476亩。

瑶族人在进行刀耕火种时,由于对自然有敬畏之心,并伴有一系列的仪式和禁忌,所以客观上保护了生态环境。

世居山区的瑶族崇拜山神,从事刀耕火种时,砍第一棵大树要由“保头”即伙耕组长“喃神”并先砍一刀,然后大家动手。一些地区的瑶族人,在举刀砍伐时,不许声张,否则被认为会被压死或受刀伤,砍倒后要压纸钱,表示给山神以报酬。入山采集,要将首先采集到的三件物品与随身带来的一点米饭一起抛在森林里,敬献山神。

在翻土、播种、收割时,都要祭拜土地神。浸种、播种、收割、建仓、入仓、开仓都要择吉日祭谷神。人们认为谷神胆小怕羞,生产过程要谨慎小心。浸种有宗教性的洗礼,谷物生长后要“保苗”“赎禾魂”,开花前要“求禾花”,成熟时要迎接谷魂回家。

广西一些地方的瑶族严禁在庙宇旁、坟地和风水山即水源林伐木、种地。这些瑶族村寨虽然实行刀耕火种,但村内及四周仍然林木茂密。

一些地区的瑶族人还有专门的妇女播种习俗,这种习俗与生殖崇拜有关。妇女播下种子被认为能“多子多孙”,长出许多粮食来。春天妇女播种时,用布袋将种子包扎好,种子不能掉落地面。到地里时,种子袋要挂在树枝上。掉落在地里的种子,叫落地生根,不能拾捡,不能过手二次,否则被认为会引来鼠害、鸟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山区瑶族人分得田土山场,变游耕为定耕,逐渐结束了千百年过山游耕的历史。

(二)耕种梯田

瑶族所在地区的梯田往往是与杂居的其他民族共同耕种,如现在有名的元阳梯田,以哈尼族为主,还有瑶族、壮族、苗族等民族一起造就。龙胜的龙脊梯田,其中有壮族的平安梯田和瑶族的金坑梯田等。

只要条件允许,即使在陡斜的坡面上,瑶族也敢于建筑梯田,梯田的宽度是两三米,长度沿坡面可达数百米。为了防止暴雨带来崩塌的危险,梯田必须构筑得十分坚固。沟渠系统流经数公里,为平面或稍为倾斜,为梯田灌溉提供水源。

梯田因狭窄陡斜,难以用机械进行作业,至今多以牛和人力进行耕作。梯田耕种工作在每年阳历4月开始。先放田里的积水,用牛拖着耙翻土。没有牛的人家,用人力拉耙。每一块田,要翻两次土。土翻遍了后,把平时收集的牲畜粪便和草烧成的灰下到田里作为肥料,然后把水放入。5月长出苗,约需一个月才能分秧。分秧由女人来做,因为有女人分秧水稻茂盛的说法。女人分秧后,递给男人分插在稻田里。

插秧20多天后,大概七八月开始清理杂草,用脚把杂草踏入水中,每块田耘两次。9月、10月的精力主要放在沟渠上。背上装着土的袋子,在各处坝旁巡视,补上漏洞,修理沟渠,并且为坝除去杂草。11月稻熟了后开始剪禾。梯田狭窄,打了谷子要扎成禾把挑回家中或运回仓库。有些人家离田远,则就近搭一间小屋,或造一座仓库,剪完了禾,把禾堆在晒台上,等禾把晒干了才收进仓库。仓库有的是造在住宅旁边,也有造在离住宅较远的地方。禾把收好后,在11月底或12月初一年的农活总算结束。

梯田耕种、灌溉,营建沟渠,供给各处用水并维持设备,都需要相应较为集中且持续的劳动力。这使得局部地区人口相对集中,使相对长期的定居成为可能。这也是山区过山系瑶族从迁徙向定居的过渡,是山区定居瑶族村寨的主要生产方式。

二、狩猎

狩猎对于深山林区的瑶族人来说,是一种改善生活、维持生计的方式。瑶族人擅长且喜爱狩猎。

狩猎一般有独猎和共猎。独猎是在野兽出没处挖陷阱、置铁夹、安套索、架弩炮等,独猎的猎物体型一般较小,有飞鸟、山鼠、狸等。这种独猎活动所获猎物,一般归个人所有。

另一种是共猎或称围猎,这是山区瑶族男子最喜爱的一种活动。不同地区的围猎形式不同。一般来说,每次进山打猎,都是合伙进行,少则十人以内,多则十几、二十人。他们有不同分工,有的守卡、堵击,有的驱赶、吹牛角或口哨作信号,驱赶猎狗窜山搜索,向野兽发起进攻。发现成群野兽,则进行追踪,翻山越岭紧追几十里,甚至连追一两日,直到猎获为止。猎物的分配,见者有份。瑶族有句俗话,“打得野猪死,大家有肉吃”,猎物内脏煮熟大家共食。兽肉分成若干份,参与者一人一份,带枪带狗者各增一份,开枪击中的分得兽头或百分之十的兽肉。在云南金平广西村的瑶族,狩猎时间一般在初春的2~3月进行。狩猎前先把范围确定,把周边的山坡放火烧光,留下一片山箐或山沟。之后,人们就进入未被烧的山箐或山沟寻找猎物的踪迹,发现猎物的踪迹后,大家才开始围猎。这种习俗一直沿袭到1989年。

除了狩猎,瑶族还有一些防兽措施:在作物地里竖立草人,在风口山涧安置风梆、水梆,也可在庄稼周围毁兽路、放砣板、装夹子、安套子、挖陷阱、架弩炮、点火把,有的还在作物附近撑棚搭厂,夜间驻厂、敲梆吆喝、驱赶野兽。

在狩猎时,也有敬畏神灵的习俗。如广西南丹县白裤瑶入山狩猎,如获野兽,要砍下兽头祭谢山神。

第二节饮食习俗

一、饭食

在新中国成立前,居住于平地的瑶族以大米为主,按季节掺食部分其他杂粮。山区的瑶族以自种的杂粮为主,辅以大米,部分地区二者各半。新中国成立后,推广良种水稻,多数山区的瑶族也以大米为主。杂粮主要有玉米、红薯、芋头、粟米、高粱、荞麦、木薯等。度荒时则以山马蹄、蕨菜根、山薯等代食。清乾隆年间的《富川县志》载:“瑶区多种棉花、小麦、豆类、苎麻及炭灰、炭以市利。通县屋宇、薪炭之资取给而鬻焉。”新中国成立前,很多山区瑶族以出卖木材、薪炭换取大米,改革开放后,一些高山瑶族仍以出卖木材、薪炭或者以政府救济款获取大米。

现在瑶族人的副食四季均有自种蔬菜、野菜、家禽、家畜,并自制腊肉、腌菜、豆腐、豆浆等。在口味方面,瑶族因地处高寒地区,多喜食酸辣食品。

(一)油茶

云、贵、湘、黔交界之处的瑶族好打油茶,打油茶为方言,即制作油茶和喝油茶的过程。

打油茶先炒油茶料子,料子以阴米(阴干的糯米或晒干的饭粒)、花生或黄豆、米果为主,也可加入甜玉米粒、泡谷粒等原料炒至金黄香酥。炒好以后,装进一个大碗。

接着打茶汤。茶叶须为大山中种植的土茶叶。可先把茶叶炒一炒,用开水过一过,让口感柔和一些。第一锅的茶叶可以不捶磨,直接开茶汤。捶磨是把茶叶放进擂钵里用小木槌捶烂,再放进锅里用水煮开。捶过以后的茶叶煮出来的水更香浓。

在等茶汤开锅的时候,在擂钵里把花生、生姜、大蒜等捶烂搅拌。茶汤第一次开锅,先通过竹制漏勺倒进碗里。接着在锅里放一点油,把捶烂的花生等倒进去炒一炒,再把茶汤倒入,放上盐,开第二次锅。第二次开锅的茶汤再通过盛有茶叶渣的漏勺流入擂钵中。这样一锅茶汤就打好了。

吃的时候舀一小勺油茶料,舀一大勺茶汤,就可以喝到香喷喷的油茶了,如果单喝油茶,只用一根筷子即可。

吃油茶时可以配各种糍粑、蕨粑(蕨根粉做成的粑粑)等小吃,也可以和饭菜一起吃。

打油茶的基本程序如此,但各地或各人打油茶的习惯有所不同,程序有所增减,配料有多有少。程序复杂、原料丰富的油茶吃得热闹、丰盛,而原料简单,以木柴为燃料,用铁锅打出来的油茶也别有一番风味。

很多瑶族地区都有喝油茶的俗语,这些俗语从不同方面表现了油茶文化。富川瑶族自治县流传“一碗疏,二碗亲,三碗见真心”的说法。不仅在富川,在桂北各地,油茶都是重要的待客习俗。恭城瑶族自治县有“恭城风俗,油茶泡粥,除瘴防病,浑身舒服”的说法,正道出了油茶的保健功效。瑶族人生活在山区,湿气重,活儿多。茶叶可以下气消食,化痰,除烦渴,清头目;姜葱蒜可以驱风寒,杀菌,花生滋养补益。这些食材在一起平衡寒热,有益身体。广西桂林市资源县有“一碗苦,二碗夹(即涩),三碗四碗最好吃”的说法,每一锅每人喝一碗,煮每一锅都要捶磨一次茶叶,茶汤的苦味、涩味、甜味融合得越平衡,香味越浓郁。吃完油茶,清凉甘甜的回味久久留在口里。不同地方喝油茶的碗数不一,有四碗、三碗、两碗,也有不论碗数。

云贵湘黔交界之处的侗族、苗族、壮族、汉族也打油茶。如今油茶已经从山区流传到县城、城市,有了油茶店,还有用油茶为基础制作的油茶鱼等菜式。为满足远离家乡的瑶族人喝油茶的愿望,恭城瑶族自治县研制出方便携带与储存的浓缩油茶。

(二)青粳饭

明朝邝露《赤雅》记载:“瑶人社日,以南天竺染饭,竞相遣送,名曰‘青饭精’。杜诗:岂无青精饭,令我颜色好。”这里所说的“青饭精”,是青粳饭或叫乌饭。南天竺即南天烛,又叫青粳树、乌饭树,有益气力、强筋骨、明目之效。青粳饭被古人誉为“仙家服食”。

湖南省新宁县、洞口县等地的瑶族在每年农历三四月,上山采摘青粳树茎叶和嫩杉尖、夏粑藤、黄茅草等数种草叶,把茎叶捣烂后滤成乌汁,再把大米、糯米等浸入乌汁,晾干蒸煮。将乌米饭放在通风阴凉处,数日不坏。据说吃了这种乌饭,夏天不会生痧、疖子及其他肿毒。而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乌饭节”,这天还用糯米做成鸟、蛇、鼠等动物形状的粑粑。这样做了,鸟、蛇、鼠等动物就不敢咬啄田里的禾穗,可以预祝全年丰收。食用乌米饭还有准备春耕、迎接丰收的象征意义。

传说很久以前,瑶族姑娘木莲每天为在高山上开荒的母亲送饭。木莲十分孝顺和心疼母亲,总是把最好的稻米、最佳的苡米煮给母亲吃。为了不让自己的饭和别人的饭弄错,就在煮饭时掺进一种乌饭草,饭就变了紫黑色的了。瑶族后代为传颂木莲孝敬长辈的事迹,将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定为“乌饭节”。吃乌饭时要先让长辈尝过后大家才一起吃。

不只瑶族,苗族、侗族、畲族,江南一些地方如南京、宜兴的汉族也吃乌饭,在农历四月初八过乌饭节。关于乌饭节的由来,还有很多说法,有说是为纪念孝顺母亲的木莲,有说是为纪念瑶族女英雄“宜娘”,有说纪念英雄杨文广,也有说纪念着名军事家孙膑。

(三)竹筒饭

宋人曾敏竹在《独醒杂志》卷九中记:“徭(瑶)人竹筒当锅鼎,食物熟而不燃。”

住在山区的瑶族人为了生存和生活,常常远离房屋深入山林开山、耕种、狩猎、采草药、走山(即采摘竹笋、香菇、挖蕨菜等特产,或打猎野味),一去一整天或好几天。在山中很难架锅煮食,瑶族人就地取材,用大山里随处可取的竹筒既当锅用又做碗使。食材是大米、苞米、红薯、芋头等食物,可以煮熟了事先装好,也可以是装上未蒸煮食物,现做竹筒饭。

做竹筒饭前,砍下两个竹节中间一段与饭量相适的竹筒,一头开口,掏出竹膜,洗净竹筒,一口“锅”就做好了。然后把自带的食物或是把采摘和猎来的野味,倒入竹筒,再倒入山泉或溪水,筒口堵上木塞,把竹筒埋入坑内,生好火,或把竹筒在火上烤至金黄溢香。筷子也可就地取竹削成,再用刀砍开竹筒,就可以享用香喷喷的竹筒饭了。

同类推荐
  • 楚汉争霸:帝国的背影

    楚汉争霸:帝国的背影

    楚汉争霸发生在秦朝末年,为推翻暴秦统治,各路英豪揭竿起义,项羽和刘邦就是其中的两股主要力量。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诸侯王,封刘邦为汉王。公元前206年8月至公元前202年12月,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两大势力集团,为了争夺政权展开了一场大规模战争,后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
  • 东方韵曲

    东方韵曲

    清朝末年,满清政权腐败,内乱纷争,外强侵扰。主人公赵玉林自幼父母双亡,被原为太平军翼王石达开军中的郎中,后隐姓埋名投身佛门的医侠韩岐池收留带走,辛苦学艺十年后返回家乡保定。先入仁和堂栖身学业,娶仁和堂东家傅山品貌俱佳的千金傅嫣红为妻。后自立门户,开药堂、办诊所,涉足其他商行。此间广交官府要员、江湖豪杰,与日本武士技较武功,与西洋医生切磋医术,尽显我中华之东方神韵。戊戌变法失败后,顺应世界潮流,遣子赴洋留学,以科技救国的理念来振兴我华夏民族……
  • 生在乱世

    生在乱世

    生在乱世,天降奇灾;生在乱世,帝国倾颓;生在乱世,诸侯并起;生在乱世,江山一统。新人新书,希望大家喜欢!
  •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关于克什米尔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有多种解释路径。人们固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克什米尔问题,但对其来龙去脉进行详细考查之后可以发现,它之所以产生和发展无不受亚洲地缘政治的影响。《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1947-1974)》将运用地缘政治理论来对它进行阐释。
  • 一代昏君之荒唐太子

    一代昏君之荒唐太子

    俺穿越了?有房有车有妹子?还是个学霸太子?……靠!哪有那么便宜的事!
热门推荐
  • 黄金未来

    黄金未来

    被现实掩埋的天才陈浮生在拥有了囊括无数未来科技的黄金龙芯之后,世界会发生怎么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无法辨清真假的虚拟现实游戏,超乎人类想象的机械智能,打破人体极限的基因药剂,耸立在云端的天空之城,神秘的外太空·······。地球,真的如我们所知道的那么简单?
  • 翠绕

    翠绕

    失业了,手机被偷了,追小偷追丢了……郁闷了,心情不爽了,找工作好难滴……纪清韵偶然间得到一只神秘的青鸟挂坠,从此拥有了异能,开始了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 龙武战尊

    龙武战尊

    少年自卑微出,以普通之姿逆天而行,修天龙锻体神术,练绝世破天枪法,持上古第一神枪,强势崛起,,一枪挑尽世间天才,一枪征服万族圣女,成就万古不灭之至尊。
  • 傲世倾城:天才魔妃

    傲世倾城:天才魔妃

    一次无情背叛,让二十一世纪令人闻风丧胆的黑道第一特工慕芊澜穿越成皓月大陆第一废材。废材!?你见过拥有魔兽大军且能一人匹敌整个国家的废材?本以为今生不会再为爱沉沦,但当他说出一生一世一双人时,慕芊澜觉得即使万劫不复,也在所不惜!且看她如何再次站在世界的巅峰,让那些曾经轻视过她的人亮瞎他们的钛合金狗眼!【绝对的女强爽文】
  • 妃君不可

    妃君不可

    俊美却邪佞的男人,一身复仇的杀气和乖戾,将她看作了仇恨的靶子,一虐再虐!她的痛苦就是他的快乐。这个什么倒霉的妃子不做也罢,她逃了。他怒了,倾天下而追捕,发誓追到要把她捏个粉碎。恨,竟然变作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 春秋正旨

    春秋正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主角抹杀者

    主角抹杀者

    艾青本是一个注定被人摆布一生的贫寒少年。“既然我不是主角,那就去抹杀主角!”完美融合T病毒的爱丽丝?杀掉!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孙悟空?杀掉!咒怨中神灵一般的伽椰子?杀掉!看艾青抹杀主角,成就大道!
  • 血色帝姬

    血色帝姬

    沙漠,雪峰,沼泽;黄金,宝石,大丽花,蛇眼。罗刹恶鬼,雪昼精灵,骨咄游吟…作者因为喜欢西域三十六国和古印度孔雀王朝,以色列公主所罗门之女莎乐美的历史就写了这么一个故事。男主明月弯刀,女主暗黑生物,男二腹黑东方美少年一只,还有戴着黄金面具的大boss各种引诱女主…女主能否扑倒男主走向人生巅峰?男二能否追到反灰姑娘女主?这世上不是每个人都有成神的愿望,可能最初之时只想守住自己的信仰岁月静好。但“如果你被世间所有人辱没,将你退化成那野兽的本来面目,你会选择做自己的神吗?”一共六卷慢慢来哦……
  • 空间重生:至尊女王太逆天

    空间重生:至尊女王太逆天

    天兮颜,天氏集团首席ceo,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惊世的容貌,却唯独看错了人心。一朝身死,落了个身败名裂的名声被折磨致死。重生携带仙灵空间,一不小心就变成了丹神,炼器炼丹不在话下!他,夜瑾殇,撒旦般的王者,人人畏惧,京城里的混世魔王。───这一世,我不会再做那个默默爱着你的冷静少年。……───当他看见她和另一个男人亲密接触时,他太子爷竟第一次尝到嫉妒为何物……
  • 台湾抗战的那些事

    台湾抗战的那些事

    本文描写1895年-1945年日本殖民统治台湾50年间,台湾客家人、闽南人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坚守中华文化,反抗日本奴化与同化的故事,从前期武装抗日,到中后期文化抗日,争取台湾光复的悲壮历史。本文是中国作家协会公布“2011年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篇目”,由闽西籍旅京作家、《中国人才》杂志执行主编温金海,龙岩市作家张耀清、唐宝洪共同策划创作的长篇小说《海峡风云》入选重点作品扶持项目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