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11500000019

第19章 第四类:咏史怀古诗词(3)

如果所谓“怀古”,只是对几百年前发生在此地的“谢尚闻袁宏咏史”情事的泛泛追忆,诗意便不免平庸而落套。诗人别有会心,从这桩历史陈迹中发现了一种令人向往追慕的美好关系-贵贱的悬隔,丝毫没有妨碍心灵的相通;对文学的爱好和对才能的尊重,可以打破身份地位的壁障。而这,正是诗人在当时现实中求之而不可的得。诗人的思绪,由眼前的牛渚秋夜景色联想到往古,又由往古回到现实,情不自禁地发出“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的感慨。尽管自己也像当年的袁宏那样,富于文学才华,而像谢尚那样的人物却不可复遇了。“不可闻”回应“空忆”,寓含着世无知音的深沉感喟。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末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离去的情景。在飒飒秋风中,片帆高挂,客舟即将离开江渚;枫叶纷纷飘落,像是无言地送着寂寞离去的行舟。秋色秋声,进一步烘托出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怀。

诗意明朗而单纯,并没有什么深刻复杂的内容,但却具有一种令人神远的韵味。清代主神韵的王士禛甚至把这首诗和孟浩然的《晚泊浔阳望香炉峰》作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典型,认为“诗至于此,色相俱空,正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这说法不免有些玄虚。其实,神韵的形成,离不开具体的文字语言和特定的表现手法,并非无迹可求。像这首诗,写景的疏朗有致,不主刻画,迹近写意;写情的含蓄不露,不道破说尽;用语的自然清新,虚涵概括,力避雕琢,以及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的手法等等,都有助于造成一种悠然不尽的神韵。

【相关练习】

(1)在“谢尚闻袁宏咏史”的故事中,寄托了诗人对人际关系怎样的美好理想?

(2)尾联在描绘情景上有何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石头城①

[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于周遭③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注释】

①石头城:位于江苏南京城西北的清凉山后,临淮水。

②故国:即旧都。

③周遭:环绕。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刘禹锡生于嘉兴(当时属苏州),唐代中晚期着名诗人、哲学家、文学家,有“诗豪”之称。《旧唐书·刘禹锡传》误作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刘禹锡在十九岁之前基本上没有离开过江南,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诗文串译】

群山依旧,环绕着废弃的故都,潮水如昔,拍打着寂寞的空城。

淮水东边,古老而清冷的圆月,夜半时分,窥视这昔日的皇宫。

【诗词鉴赏】

刘禹锡任和州刺史时(824~826)作《金陵五题》,以联章方式,歌咏五处古迹,总结历史教训。《石头城》是这组诗的第一首。

全诗以偶句发端,笔势浑厚。“山围”“潮打”,仅四个字便标出石头城的位置,而地形之险见于言外。“故国”意同“故都”,与“空城”同指“石头城”。用“故”用“空”,使空间与时间结合,唤起苍茫怅惘的吊古意识。

“山围故国周遭在”,反衬六朝豪华事已消歇,见得人事不修,则地形之险实不足恃。“潮打空城寂寞回”,赋予江潮以人的情思,因感知所拍打的是一座“空城”而“寂寞”地退回,则昔日此城车水马龙、金迷纸醉之时,它自然并不感到“寂寞”。江潮犹有今昔盛衰的感慨,何况人呢?三四句请出万古不变的明月作为古今治乱兴亡的见证人,抒发更为深沉的感喟。“石头城”上,“女墙”仍在,却不仅无人戍守,而且也没有任何人来此凭吊;只有曾照“旧时”繁华的明“月”,在“夜深”人静之时,从“淮水东边”升起,经过“女墙”,“还”来相照。吊古之情,从“山围故国”“潮打空城”涌出,波澜叠起,至月照“女墙”而推向高潮,诗亦戛然而止,令读者咏叹想象于无穷。

《金陵五题》自序云:“他日友人白乐天掉头苦吟,叹赏良久,且曰:《石头城》诗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辞矣!”从全篇看,景中寓情言外见意,凭吊前朝,垂戒后世,确是怀古诗中的杰作。

【相关练习】

(1)白居易在读了刘禹锡的《石头城》后曾赞美道:“我知后之诗人无复措词矣。”试以“潮打空城寂寞回”一句,对本句的修辞作简要分析。

(2)面对眼前的衰景,诗人并没有说出其造成的原因,却去写从淮水东边升起的月亮,这有什么深刻含义?

(3)诗歌句句写景,但又句句生情,结合历史说说此诗的主旨。

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赤壁

[明]杜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①。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于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鸟满烟芜。

【注释】

①舳舻;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

②曹瞒:即曹操。

【作者简介】

杜庠,生卒年不详,字公序,号西湖醉老。明代苏州人,从昆山张和读书,以诗名于景泰年间。明代宗景泰五年(1454年)进士。曾任攸县知县,自负才高,不得志,弃官游历于江湖间,自称“西湖醉老”。每过赤壁就题诗,时人称其为“杜赤壁”。

【诗词鉴赏】

这是作者经过赤壁时,回忆起一千二百年前发生在这里的一场大战而写出的一首怀古诗。诗的前五句,作者以巨匠之手,举重若轻地把一场历史的风雷任意驱遣于笔底,并从一定角度对当年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给予评价。

首联“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诗人以惊人的艺术腕力写出了曹军以泰山压卵之势顺长江东下。睥睨一切的气焰和威势。然而,句中着一“本”字,则明白暗示了其骄兵必败,“雄图”终将化为泡影的历史结局。

颔联“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分述诸葛亮和曹操两个历史人物。“心中空有汉”是说,汉朝国祚将亡,诸葛亮纵然逞其才智,终究也是枉费心机。对句写曹操的狂妄轻敌。

颈联出句“兵销炬影东风猛”,写曹军的失败。接下来的对句“梦断箫声夜月孤”,则出现一个大跨度的跳跃、转折,作者移宫换羽,诗笔一挥越过八、九百年,联想到大苏泛赤壁的遗事,一种虚空怅惘的情绪随之升腾起来,诗境也由粗放转为凄清。句中“梦断”“箫声”“夜月”的意象,全由苏轼《前赤壁赋》一文化出。这一联的两句诗对比强烈,出句尚是千帆争渡,烟焰张天的战争场景,对句却绘出一幅清幽的长江月夜听箫图,读者如闻那“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洞箫声在耳畔索回飘荡,令人黯然销魂。

尾联诗人从幽思冥想中重又回到使他感兴趣的眼前风物上来:“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鸟满烟芜。”不堪回首是伤感于历史的变迁和现实的荒凉。那些三国时代的英雄人物——一世之雄的曹操,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雄姿英发的周郎,“而今安在哉”!就连那月夜泛舟,临风吹箫、放言宏论的苏轼和客子,也早已杳如黄鹤。面对荒矶鸥鸟、哀草寒烟,多情善感的诗人抚今追昔,念往思来,能不感慨万端!更兼那仕途的失意,生活的坎坷,命运的乖舛,……一腔忧思愁绪向谁倾?末句以景结情,作者的百般感触尽在不言中,也给全诗笼上了一层由历史的沧桑感、宇宙的苍凉感和人生短暂渺小的感喟相交织而成的凄怆意绪。

【相关练习】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郭朝祚题湖北黄冈东坡赤壁门楼

(1)从上文可以看出,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

(2)上文对联中的“周郎一炬”与上面诗歌中的“”一句同说一事;“苏子两游”与上面诗歌中的“”一句同说-事。

(3)就诗歌中的句子,结合全诗,从一个角度(如景和情的关系)写一段鉴赏文字(80字左右)。

7.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华清宫①

[唐]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于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唐]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③四海兵。

玉辇榆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注释】

①华清宫:故址在陕西临潼县骊山上,是唐玄宗、杨贵妃游乐之地。

②旋:不久、立刻。

③霓裳:歌曲名,杨贵妃很擅长跳这首歌曲的舞蹈,称为“霓裳羽舞曲”。

④玉辇:天子所乘之车,以玉为饰,也代指天子和皇室之人。

【作者简介】

吴融,唐末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县)人。唐昭宗龙纪元年(889)登进士第。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累迁侍御史。后因事去官,流浪荆南,依节度使成汭。后召为左补阕,迁中书舍人。天复元年(901),昭宗复位,融起草诏书十数篇,才思敏捷,文笔精当,为昭宗所常识,擢户部侍郎。是年冬,朱全忠兵犯京师,昭宗逃往凤翔,融未及相从,客寓阌乡。不久,召为翰林承旨,卒于官。工诗能文。

其诗多流连光景之作,只有少数诗篇对唐末战乱有所反映。辛文房评其诗“靡丽有余,而雅重不足”(《唐才子传》卷九)。有《唐英集》,《全唐诗》编录其诗四卷。

李约,字在博,一作存博。唐宗室,郑王元懿玄孙,勉子,官兵部员外郎。

【诗文串译】

华清宫

宫殿之外,四野苍茫,雪花纷纷扬扬洒落下来,整个天空一片黯淡,唯有华清宫内雪落无痕,入地即化。宫内一派盎然春意,温泉暖屋,绿树环绕,没有人知道高墙之外是怎样的天寒地冻,寒风刺骨。

过华清宫

君主追求淫逸,将国计民生的大事看得很轻。结果,兵变作乱,帝后升天,惟有千年长生树仍直直地长在那里。

【诗词鉴赏】

华清宫是与唐玄宗、杨贵妃的名字密切相连。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它选取杨贵妃看到贡品荔枝来到骊山之下时心情欢悦的角度,揭露了统治阶级为一己私利而不恤民生疾苦的罪恶。吴融的这首《华清宫》在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上与杜牧诗有某些类似之处,以小显大,通过华清宫中的细枝末节来揭露荒淫无道的唐玄宗和杨玉环的奢侈生活所加于人民的苦难,但所创造的意境,却独具一格。

《全唐诗》所录吴融《华清宫》诗分作两组,一组二首,另一组四首。这是《华清宫二首》的第一首。

首句“四郊飞雪暗云端”,侧重写华清宫外的大雪。一个“飞”字具有动态的美感,绘出了皇宫禁城四郊朔风呼啸,雪花飞舞的景色;一个“暗”字,从色彩的角度写出大雪排空而至的威势,由视觉感受勾出触觉感受,令人极易从诗歌画面中领略到宫外刺骨的寒意,给人一种凛冽感。

次句“唯此宫中落旋干”,笔锋由宫外转入宫内,一个“惟”字限制了雪落的特殊范围,一个“旋”字,从时间的角度传神地写出了雪落宫苑迅速溶化、消失的情景,含蓄地写出了宫中之暖,与首句成为对照。

第三句“绿树碧帘相掩映”,具体而形象地刻画了宫中的融融春意。华清宫地下温泉喷涌,地上宫殿金碧辉煌,禁墙高筑,能够遮风御寒,因此宫中温度较高,树木常年青绿。这里的“绿树”代表了宫中大自然造物者与宫外的不同,“碧帘”则反映出宫中主人生活的奢靡。

结句“无人知道外边寒”,写出了华清宫主人耽情声色,不以国事为重,不以民苦为忧的昏庸形象,诗人含蓄地指出:唐玄宗既然连自然界物候的变迁、冬天的到来都一概不知,那他又怎么能够知道“寒冷”呢?一国之君不知寒冷的滋味,又怎么能够对国事明察秋毫、对人民的苦乐谨记心上呢?这样的昏庸之辈,为安禄山野心的萌生、壮大自觉与不自觉地提供了土壤。

这首诗意境新颖,讽意含蓄,以宫内宫外冷暖的迥异形成鲜明对比,造成结构的错落、诗情的跌宕。夸张的成功运用也成为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之一。

这两首诗虽然都选取华清宫为题材,但侧重点各有不同,我们可作一比较。

主题比较:吴融的《华清宫》,通过华清宫中的生活细节描写来提示唐玄宋与杨玉环生活奢侈、荒淫无道给百姓带来的苦难这一主题,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最高统治者。李约的《过华清宫》则是通过咏史来抒怀,表达对荒淫误国的统治者的讽刺,抒发盛衰无常的感叹。因此两诗主题不同。

题材比较:吴诗《华清宫》和李诗《过华清宫》都是咏史之作,所写题材都是华清宫,只是着重点不同。

手法比较:吴诗《华清宫》和李诗《过华清宫》都用了对比的手法,前诗侧重空间对比,而后诗侧重时间对比。

情感比较:吴诗《华清宫》抒发对最高统治者的批判之情,流露出对百姓苦难的同情;李诗《过华清宫》表达对统治者的讽刺以及盛衰无常的感叹。

语言比较:吴诗《华清宫》和李诗《过华清宫》都运用了描绘性的语言,清新、自然、朴实、简练。

风格比较:吴诗《华清宫》和李诗《过华清宫》都是写实,属现实主义。

【相关练习】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8.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贾生

[唐]李商隐

宣室①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于更无伦。

可怜③夜半虚榆前席⑤,不问苍生⑥问鬼神⑦。

【注释】

①宣室:汉朝皇宫未央宫前正室。

②才调:才气。

③可怜:可惜,可叹。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一间古玩店

    一间古玩店

    我毕业后入股了朋友的一家古玩店,店名叫古玩玉石,没想到却走入了一个从不曾想过的人生。
  • 清歌一片

    清歌一片

    只见一个男的抓着一个女人的脖子,不停的摇晃着。“你还是不是男人?”“我现在是女人!”
  • 守护甜心之渃尘迟梦

    守护甜心之渃尘迟梦

    那一天,她把事情告诉了挚友,却给自己换来了一场血泪。哥哥的回归,弟弟的理解相助,闺蜜的陪伴,爱人的默默守护,能否让她成就一场华丽的盛宴?另一个维度的神秘人默默操控一切,竟只是想置她于死地?!为什么呢……暗绝…这个高贵的位置,又能为她带来多少危险?多少力量?这个,我们不得而知……五剑之殇,十三年的沉睡,再苏醒时流言百出,历经坎坷,能否再续前缘?“你没有死?!为什么不告诉我!”“我认为,我们这样互不干涉,挺好。”标题的渃读(re第四声)前后期文风有变化(大概)以及记得看“作者有话说”和注意分线下
  • 一叶落尽满城秋

    一叶落尽满城秋

    叶秋佩是K大心理系大一的女生,性格恬静,心思细腻。原本平凡的她却无意间卷入一场特别的情感纠葛之中。一个他有如盛夏锋芒毕露的骄阳,另一个他宛如晚秋凉爽和煦的清风。一边是校园光景,另一边是槐桐5号,阴谋和虐恋逐步展开。而走进自己生命的那两个人,也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面对两段深情和一段秘密,秋佩该如何抉择...
  • 弄隋

    弄隋

    抠个床板也能抠到古代去,超极系统附送各种知识。偶尔开开外挂,间或收收古物。现代的小吊丝跑到隋朝呼风唤雨,大喊‘其实我的心很大,其实隋朝能装得下更多。’理想相当丰满,现实未必骨感.顺风顺水算什么?皇帝算什么?一统江山算什么?改变历史算什么?看现代吊丝如何将隋国版图一扩再扩,将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完全实现。看下去,您绝对不会后悔。喜欢的话,请收藏。觉得还值的话,请投推荐!感谢各位喜欢这本书的朋友们!
  • 人类联邦纪实之出太阳系

    人类联邦纪实之出太阳系

    进入了星际时代的人类在安稳的发展一段时间后,接触了充满敌意的强大外星文明,人类将何去何从?是战?是逃?还是投降?人类选择了最残酷的战争,也正因如此,人类才能延续,终有一天,星辰大海将因人类的意志而改变。注:本书为比较硬的科幻,考究请勿在意部分细节。
  •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 那些不回头的岁月

    那些不回头的岁月

    没有人/能贯穿生命的始终/人生中/总有一段路程/要你独自行走……
  • 天帝龙盘

    天帝龙盘

    滕龙国末年,天命战魂秦昊,伴随诡异天象降世,消失了几千年的传闻再次浮出水面,一场绵延万载的阴谋逐渐拉开。(本书无关我们熟知的历史,纯属作者根据史记上一些蛛丝马迹,经过大胆的推测和想象杜撰而出,重要剧情绝对不会出现雷同。)
  • 流水渡往昔1

    流水渡往昔1

    (原名《英雄如梦》)北宋中期,群雄纷争,阴谋与伎俩交替。褪下伪善的皮囊,人性尽显,江湖的“侠义”也不过如此,所谓的“英雄”也只浮于表面。然而,世事易变,人心难测,“武侠”往昔,且看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