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15400000060

第60章 饮食疗法(1)

饮食疗法亦称药膳疗法,是将食物或和某些药物经加工而制成的膳食或特定剂型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它不同于一般的治疗方法,是通过进“食”来防治疾病。饮食疗法的最大特点是将食物与药物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但能发挥药物防治疾病的作用,而且能更好地发挥食物的营养和治疗作用。因此,它与一般治疗方法相比,具有安全、无不良反应的优点,是辅助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方法。

由于本法所取用的食物、药物价廉、易得,且确有一定效果,群众乐于接受,故流传广泛。

吃是生命活动的表现,是健康长寿的保证,“安谷则昌,绝谷则危”;只有足食,才能乐业,“安民之本,必资于食”。因此,饮食不仅维系着个体的生命,而且关系到种族的延续、国家的昌盛、社会的繁荣、人类的文明。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繁衍,在寻觅食物的过程中,不断品尝食物的滋味,辨别草药的温凉,逐渐认识到进食一些动植物既可以充饥又能防治疾病,逐步积累了丰富的饮食治病养生的经验。

我国的饮食疗法源远流长。《周礼·天官》中提到的“食医”,与“疾医”“疡医”“兽医”,合为当时医学的4个专科。用今天的话来说,食医就是专门管理宫廷饮食的医生,负责为皇帝配膳,做营养保健工作。从此以后,各个朝代都有了专管“食疗”的太医。宋代《太平圣惠方》中将善于用饮食治病的医生称为“良工”,认为“若能用食平疴,适性遗疾者,可谓良工”。

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较为系统的理论着作是《黄帝内经》,它是春秋战国时的医家总结劳动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托名黄帝编成的,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学术理论,因而被誉为“医家之宗”。在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上,提出了“饮食有节”的重要原则,还就饮食的饥饱之度、冷热之性、偏嗜之习、宜忌之规、配餐之则提出了一系列法则,告诫人们要注意饮膳,重视卫生,以食疗疾。在有关膳食平衡方面,书中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这一配膳原则与现代营养学的主张遥相呼应。

汉魏六朝承袭了先秦医食互补的古风,在膳补食疗方面又有了新的开拓,这一时期出现了张仲景、淳于意、华佗、王叔和等名医,推出了《神农本草经》《伤寒病杂论》《脉经》等着作,总结了脏腑经络学说,奠定了辨证施治的理论基础,传统医学体系初步形成,并试图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既有食品入药,又有药物制成药膳,使医食同源理论进一步得到了验证。汉代名医张仲景的《伤寒病杂论》中还收载了许多药膳方,例如猪肤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白虎汤、桃花汤、百合鸡子汤、苦酒汤、竹叶石膏汤、黄连阿胶汤等。

隋唐五代时期,隋代名医巢元方等编着的《诸病源候论》中不少地方说到了食与医的关系。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已经提到了若干营养性疾病如脚气病,虽然当时并不知道它是因缺乏维生素B所致,但却知道用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牛羊乳和豆类来治疗。唐代是我国饮食疗法大发展的重要时期,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专辟“食治篇”,收载了药用食物150种,分作果实、菜蔬、谷食、鸟兽4类逐一详加阐述,这是世界食疗史上的一大创举。据此书记载,用于治疗妇人产后虚羸的方药中,多备有食物,如羊肉汤、猪肾汤、羊肉黄芪汤、鹿肉汤、杏仁汤、乳蜜汤等。

孙思邈的另一本着作《养老食疗》,设计了长寿食方17组,开老年医学中食物疗法之先河。孙思邈的学生孟诜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写出《补养方》,这是一部最早专讲饮食疗法的着作,共收载了药用食物41种,后经孟诜的弟子张鼎增补成三卷本的《食疗本草》,其内容丰富,集唐以前饮食疗法之大成,惜原书久佚,现存的是敦煌石室的残卷及以后各医家引用《食疗本草》中资料的纂辑书。此外,陈士良的《食性本草》中也辑录了众多的食疗方,如车前叶羹治淋证,扁竹叶羹治痔疮等。

宋、元时期,一些名医在饮食宜忌与温补疗治方面的探讨很有建树,大大促进了食疗的发展。《太平圣惠方》中有28病记载了食治法,尤以虚劳病病人的食疗方法为多。宋代陈直的《奉亲养老书》中收载了饮食调治和老人备用急方233条,元代邹铉又对《奉亲养老书》进行了增补,附有妇女和儿童食方256条。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所着《饮膳正要》,是我国的第一部较为系统的营养学专着,书中将历朝宫中进用的奇珍异馔、汤膏煎饮、诸家本草、名医方术、日常必用的谷、肉、果、菜集中起来,取其性味补益者辑录成书。第一、第二卷记载了各种汤、羹、浆、膏、煎、油、茶以及各种烧饼、包子、馒头、粥、面等膳食的作用与制作。此书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前代饮食养生的经验,强调“药补不如食补”这一重要原则。值得注意的是,在忽思慧所着的《饮膳正要》中,饮食疗法已从过去的偏重于“食治”发展为注重健康的“食补”,例如用五味子、紫苏叶、人参、砂糖调制的五味子汤可以生津止渴、暖精益气等。

明清时期,膳疗食补的成就突出,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为标志,传统医学跃上了新的高峰,医药、食饮水乳一体,交互见功。朱棣编的《救荒本草》中专门记载了荒年可供充饥的野菜,扩大了人类食物的范围,这是饮食疗法的又一大发展。此外,《日用本草》《食鉴本草》《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养生随笔》《随息居饮食谱》《沈氏养生书》等膳补食疗专着的大量刻印,促使人们普遍地注重养生之道。

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疗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第一节操作方法

饮食疗法涉及到饮食的调配、烹调加工、进食的卫生、饮食前后的保养、饮食的节制、饮食的禁忌等许多内容,它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原则,是我国医学的宝贵遗产,也是我们在运用饮食疗法时必须注意的。

一、合理调配

人吃单一食物是不能维持身体健康的,因为有些必需的营养素,如一些必需脂肪酸、氨基酸和一些维生素等,不能由其他物质在体内合成,只能直接从食物中取得。而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因此,为了维持人体的健康,就必须把不同的食物搭配起来食用。《黄帝内经》中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滋,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谷肉果菜,食养之”。现代营养学把食物分成两大类:一类主要是供给人体热能的,叫热力食品,也叫主食,在我国主要是粮食;另一类副食,主要是更新、修补人体的组织,调节生理功能的,又叫保护性食品,如豆制品、蔬菜、食油等。此外,根据中药学的理论,还应注意食物的配伍问题。食物的配伍分协同与拮抗两方面。在协同方面又分相须、相使,在拮抗方面分为相反、相杀、相畏和相恶。这些知识对于我们调配饮食也是很重要的。所谓相须,是指同类食物相互配伍使用,可起到相互加强的功效;如百合炖秋梨,共奏清肺热、养肺阴之功效。所谓相使,是指以一类食物为主,另一类食物为辅,使主要食物功效得以加强,如姜糖饮,温中和胃的红糖,增强了温中散寒生姜的功效;所谓相反,是指两种食物合用,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如柿子忌茶、白薯忌鸡蛋;所谓相杀,是说一种食物能减轻另一种食物的不良反应;所谓相畏,是指一种食物的不良反应能被另一种食物减轻,如白扁豆的不良反应(可引起腹泻、皮疹等)能被生姜减轻;所谓相恶,是指一种食物能减弱另一种食物的功效。

二、五味调和

所谓五味,是指酸、苦、甘、咸、辛。这五种类型的食物,不仅是人类饮食的重要调味品,可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中医认为,味道不同,作用不同。如酸味有敛汗、止汗、止泻、涩精、收缩小便等作用,像乌梅、山楂、山茱萸、石榴等;苦味有清热、泻火、燥湿、降气、解毒等作用,像橘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甘味即甜味,有补益、和缓、解痉挛等作用,如红糖、龙眼肉、蜂蜜、米面食品等;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如盐、海带、紫菜、海蜇等;辛味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如姜、葱、蒜、辣椒、胡椒等。因此,在选择食物时,必须五味调和,这样才有利于健康;若五味过偏,会引起疾病的发生。五味调和得当是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重要条件。要做到五味调和,一要浓淡适宜;二要注意各种味道的搭配,酸、苦、甘、咸、辛的辅佐,配伍得宜,则饮食具有各种不同特色;三是在进食时,味不可偏亢,否则容易伤及五脏,于健康不利。

三、饮食卫生

我国人民历来有注意饮食卫生的习惯,大教育家孔子很早就提出了一些食物不宜吃:“食饯而竭,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割不正,不食……”所谓“食饯而竭”,就是说饮食经久而腐臭;“鱼馁”是指鱼腐烂,“肉败”是说肉腐败:这样的食品不能吃。

四、饮食有节

《黄帝内经》中说:“饮食有节……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千金要方》里亦说:“饮食过多则聚积,渴饮过多则成痰。”这些都说明了节制饮食对人体的重要意义。所谓饮食有节,是指饮食要有节制,不能随心所欲,要讲究吃的科学和方法。具体地说,是要注意饮食的量和进食时间。相反,若不重视饮食有节,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想什么时候喝就什么时候喝,就会给健康带来极大危害。

五、烹调有方

这是因为合理的烹调可以使食品色、香、味俱全,不仅增加食欲,而且有益健康。如炒菜时要急火快炒,避免长时间炖煮,防止在加热情况下,本已容易氧化破坏的维生素C再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而加速氧化破坏。在炒菜时,应加一点醋,既可调味,又可保护维生素C少受损失,这是因为维生素C是一种还原性物质,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而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加热,很容易被氧化而失去作用,加醋可以减缓这一氧化过程。在多种烹调方法中,蒸对营养素的损失最少,其次是煎、炒,对营养素破坏最厉害的是煮。不论哪种方法,最好能够做到热力高、时间短。

总之,要掌握做菜的火候恰到好处。在主食方面,煮饭、煮粥、煮豆皆不要放碱,因为碱容易加速维生素C以及维生素B的破坏。中医营养学还主张在食物的制作过程中,应注意调和阴阳、寒热,对老人饮食还提倡温热、熟软,反对黏硬、生冷。还应注意的是,饭菜宜淡不宜咸,这亦是烹调中要注意的一条原则。

六、四时宜忌

《饮膳正要》中说:“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这段话说明了,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病理有很大影响,故人们在不同的季节应选择不同的饮食。《周礼·天官》中亦云:“春发散宜食酸以收敛,夏解缓宜食苦以坚硬,秋收敛吃辛以发散,冬坚实吃咸以和软。”这种因时择味的主张至今仍为群众所用。

七、因人制宜

此指因人们的年龄、体质、职业不同,饮食应有差异。

同类推荐
  • 全科医师速查手册

    全科医师速查手册

    本书主要讲述临床常见病的诊断要点,简明扼要,易于查阅、记忆、掌握。治疗要点中具体治疗方法比较详尽,用药具体到剂量、用法、疗程等,充分体现了《全科医师速查手册》内容的实用、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 医说孙子兵法

    医说孙子兵法

    本书从一个医生和医院管理者的角度来解读兵学名著,令人耳目一新,对临床医学、医院管理和医学教学科研有一定裨益。战略思想不仅受到军事战略家的重视,现已扩展到包括医学在内的其他领域。从指导思想、行动准则和理念上来看,医学与兵学有许多共同之处。防病如防敌,“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医治未病之病”、“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的思想与孙子“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的理念是一致的。
  • 中医脾胃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

    中医脾胃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

    本书注重实用性,理论上深入浅出,引经据典,文献翔实,理论与实践结合,诊断与治疗并重,并将新观点、新成果融汇其中,既反映了中医脾胃传统理论与诊治的特色,又与当今中西医研究最新进展和中医临床实际相结合,体现了学术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统一。
  • 护理员

    护理员

    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中以及同疾病做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医学旨在保持和增强人类健康,它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根据研究内容、对象和方法可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三部分,各部分又包括有不同的专门学科。
  • 针灸与养生

    针灸与养生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是苏轼《赤壁赋》里的名句。养生实际是人们长生梦想破灭后的一种现实补偿。看看时下大街小巷各式各样的美容院,令人眼花缭乱的保健品店铺,听听周围日渐平常的减肥健身话题,你就不难发现,追求健康、健美已成为都市人的生活时尚。
热门推荐
  • 走出传统农业

    走出传统农业

    本书分传统农业的局限于变革、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出路、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四卷。
  • 非神

    非神

    神也是人,之所以被称为神是因为他们做到了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事,所以他们成为了神
  • 江山国色

    江山国色

    隋大业七年,乍看正是盛世当年。隋炀帝征伐辽东,欲成万世帝王;李渊在辽东前线督粮,籍籍无名;知世郎王薄,正在长白山唱着‘长矟侵天半,轮刀耀日光’。转眼间,烽火四起。李世民踌躇满志,李密牛角挂书,张须陀正要黄沙百战。李玄霸,宇文成都,秦琼,尉迟敬德,程咬金这一系好汉,亦要粉墨登场。江山如画,河山万丈;国色天香,美人倾国,一舞动天下。穿越千年之时空,在此波澜壮阔的时代,自布衣而起,少林学艺,聚义瓦岗,睥睨天下!本书已经顺利完本,新书《大明文魁》请大家收看,拜谢!
  • 霸道少爷之甜心好可怜

    霸道少爷之甜心好可怜

    季家。"辰,辰放过我吧,已经很晚了!“某雪哭着请求者。“宝贝,乖!”某辰看着某雪已经哭肿的眼睛低下头吻了吻。翻身下去!抱住某雪在她额头上吻了一下"乖,早点睡吧!“
  • 提笔写青春

    提笔写青春

    柳贤: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不忘初心,林灵,我们重新开始好吗?林灵:没有你,怎么会完美?孙奇:这一巴掌下去,你欠我的都已经还清了,以后我不会再乡缠着你。
  • 灵玉结

    灵玉结

    傻人有傻福,可能我这逗比也算是熬到了恋爱的春天。虽然我的名字就是为我性格量身定制的,毕福剑去掉福建,窦娥冤去掉鹅冤。只有亲身接触才知道我们这拥有女汉子加逗比精神的小萝莉,到底有多么适合。谁爱谁知道,爱的甩不掉。
  • 顾星不期

    顾星不期

    小时候有过一面之缘,长大后成为夫妻。为什么见到她的时候都是她大喜大悲的时候?她就如此不安定吗?与我执手,一起过平淡的生活好吗?
  • 世上没有人比你更重要

    世上没有人比你更重要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这是华语界知性散文作家苏芩十年来最用心力完成的一部作品。全书以大观园中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为引,尽述世间最浪漫蚀骨又痛彻心扉的情感。这是作者20年研读红楼的心得,饱含深情,柔肠百转,值得反复玩味吟诵,读来满口余香,心静如水。翻遍红楼,阅尽尘世。爱情,只是一瞬间的决定,却缠绕了一世的光阴。情皆因缘,缘亦为劫。爱情最令人宽慰的,不是“相爱”,而是“值得”。无论何时,都要记得:只有自己会陪自己走过一生,有些人,注定是为了分离才相遇。青春,只是一场没有结局的邂逅。
  • 东行末路

    东行末路

    继佛道之争五百年后,三十六重天外,一黑衣人向凡尘抛下一物,刹那间,四大部洲支离破碎;诸天圣人以无上神通开天辟地,再创洪荒;却遭神秘人算计,六圣陨落;新的故事由此开始。
  • 邪魅恶少的替身情人

    邪魅恶少的替身情人

    我跟你结婚只是为了报答养父的恩情,婚期一年?好的,没问题。但是一年之期已过,总裁大人你怎么还不放手?好友来抢亲?这到底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