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15600000006

第6章 行事周全是中庸(5)

元初二年(公元115年),羌族复起兵大败汉军。虞诩前往武都赴任,途中被羌兵阻于陈仓(今陕西宝鸡境)崤谷。虞诩诈称固守待援,就停军不进,扬言已派人往朝廷请增兵,等增兵到了再出发。羌军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便分散到附近各县劫掠。虞诩趁其兵散立即日夜兼程挺进,第一天就奔驰了一百余里,令吏士每人各作两个炉灶,第二日各做四个炉灶,以后每日倍增,羌军尾追,见其每日增炉灶,疑已增兵,不敢攻击。有人问虞诩:“昔孙膑减少炉灶而您却增加炉灶,兵法说每日行军不要超过三十里,以防备出意外,而您却令行二百里,这是什么缘故?”虞诩答道:“羌军多,我兵少,慢行则易被他们追上,急速前进则对方难以预测。羌军见我军炉灶日增,必误为郡兵来迎。兵多行速,羌军必惊而不敢追。孙膑示弱以诱敌,我今示强以退敌,这是因彼此形势不同之故。”乘羌兵松懈,通过险隘。沿途虚张声势,逐日增灶,羌兵以为汉军增多,不敢紧追。

虞诩到达武都郡(今甘肃南部)时兵不满三千,而羌军有万余,已围攻赤亭(今甘肃成县西北)数十天了。虞诩便下令,不准用强弩,只用小弓,羌军以为守城部队弓箭力弱,便集众猛攻。虞诩便使用二十张强弩共射一人,发无不中,羌军大惊,急行撤退。诩趁机命令兵出城奋击,杀伤很多羌军。

第二天,诩命令全军从东门出从北门入,入城后改换服装照样出入,如此转了几次。羌军以为守城军如此之多,更为恐惊。虞诩料定羌军将退,便暗中派遣五百余人到浅水处设伏,拒住羌军退路。羌军果然撤退,诩令前后夹击,大破之,杀伤俘虏甚多。羌军在这里败散,窜逃到益州,无力再来侵扰。

从虞诩退羌军的智计来看,运用兵法也要根据情况的变化而随机应变。孙膑退军减少炉灶是向敌示弱,让想让对方认为齐军怯战逃亡,引诱对方追击,然后在预先埋伏好的阵地以歼之。而虞诩兵少,羌军兵多,要逃过敌人的拦阻,只能设法使其分散,而在急行军前进时,只好把孙膑的方法反过来用了,即增加炉灶使羌军疑其增军而不敢追击。显然,孙膑减灶是诱敌追击,而虞诩增灶是为了慑敌,情况各异,目的不同,办法也就相反。如果虞诩死啃兵书,也学孙膑减灶,那可就倒霉了。

让守城军全部进进出出,这是虞诩在向敌人展示自己的军众,给敌人一种错觉,让他们不敢久留。虞诩在对敌的整体战术中,用的基本上都是以弱示强之法。但在局部战术中,虞诩也用强而示弱之法,即先用小弓让敌人误认为他的箭力弱而来攻城,然后再转而用强弩射之,使敌人惊恐。虞诩有这种随机应变的用兵之策,可以说是一个善于用兵的人。

中庸的艺术

情况会随着时间和场合的不同而变化,因此办事的方法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不要凭主观经验,认为这个方法曾解决过类似的问题,就抱住这个方法不放,不懂得变通。适时变通才能找到新路子,才不会别对手抓住把柄。

活到老,学到老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知识就是力量。一个人的知识愈多,能力便愈强,成功的机会就愈大。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会愈来愈重要,尤其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瞬息万变,竞争日趋激烈,谁对新知识和新方法学习得更好、更快,谁就能领先一步,取得竞争优势,学习能力决定我们的未来。学习要有目的性,讲究方法,持之以恒,学以致用;一味地追求高学位,花费宝贵的时间学习反而会得不偿失。

那么,怎样才算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呢?成功人士做了以下几点总结:

1.学习无时无处不在

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有一些学习机会,每一天至少有一个对某个人有用的机会,每一天的某个机会可能就是前所未有,也绝不会再来的。一个天才善于发现学习机会,他们往往能从生活的细节中挖掘出他们所需要的灵感。牛顿由苹果从树上掉下的现象中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受蒸汽顶起水壶盖子的启示发明了蒸汽机,这就是潜心研究、细心观察的结果。一个人一生中能用于读书、上课的时间毕竟有限,书本上、课堂上的知识又并非都能学以致用,或者说并不能回答我们生活、工作中的很多实际问题。绝大多数人常常舍近求远,把学习过于复杂化、神圣化,丢掉触手可及的学习机会。其实每天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尝到的、触到的、嗅到的以及所做的种种,都可以成为学习的通道。我们的生活、工作中处处充满了学习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抓住每一次机会,要明白学习可以无时无处不在。

2.让学习变成一种习惯

习惯的养成是对人的一生产生很深远的影响的,我们要把学习变成一种习惯,变成自己每一天的必须。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知识爆炸的时代,学习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和工作的需要。现在的生活中,当我们每次在跟别人交谈时,总能从别人的那里得到一些新鲜的名词,这些名词涉及的各个方面,纵使我们有心在事后一一把它们查找出来,也会有新的名词在你查找时应运而生了。“读书改变命运”,现在我们已不再需要去“凿壁借光”、“悬梁刺股”,可是我们要有那种读书的激情,当我们把好的时间浪费在“摆长城”、“打升级”上时,我们可能已经失去很多了。“活到老,学到老”是一种意志。当我们在面对书籍却感觉身心疲惫的时候,是否想到了它们曾经带给自己的好处呢?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时,是否就开始埋怨自己当初学得太少了呢?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学习变成一种习惯,处处留心,处处在意,用不断更新的知识来武装自己,这样才能让自己领先别人一点点,也许就是这么一点点,就可以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

3.制定终生的学习计划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学习就成为整个人类及其每一个个体的一项基本活动。不学习,一个人就无法认识和改造自然,无法认识和适应社会;不学习,人类就不可能有今天达到的一切进步。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对某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它还使人聪慧文明,使人高尚完美,使人全面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人们始终把学习当做一个永恒的主题,反复强调学习的重要意义,不断探索学习的科学方法。实践无止境,学习也无止境。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的迅猛创新,大大加快了知识更新的速度。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周期越来越短的社会,据有关资料统计,即使是最专业的知识,不到5年就进入了“半衰期”。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在一辈子的工作生涯中,每个人都必须随时接受最新的教育,必须不断增强学习能力,不断应对新知识、新环境的挑战。“活到老,学到老”,是我们必须要拥有的态度和人生准则。

中庸的艺术

随着信息的量激增,知识面的迅速扩展,将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学会如何获取知识,没有预见能力的人。通过学习,可以满足我们的求知欲,可以汲取知识。学习是为成才而不懈奋斗的过程,虽然学习不是最终的目标,但它是追求成功的必由之路。

磨刀不误砍柴工

磨刀是为了使刀更锋利。

有一个着名的作家在他的散文中说:“找到了水源,才发现没有带上盛它的容器。”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没有充分的准备,便急促地上路,经历了艰辛却遭遇失败,这样的经验让我们痛心并需要付出加倍的代价来记取。这样的经历当然不只在寻找水源时才会碰上,你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呢?

小时候,我们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两个伙计约好了一起上山砍柴。第一天,两人都砍了八捆柴。上山砍柴一定要早睡早起,才可以在天亮时抵达砍柴地点。一个人想:“多砍一捆就多一份收入,我明天可要起得更早。”另一个人却在回家以后抓紧时间磨刀,并且准备第二天把磨刀石带上山。第二天,那个睡了舒服觉的人先到了山上,而且一到山上他便开始就很卖力地砍柴,一刻也不愿歇着。后来,另外一个磨刀的人也到了山上,虽然较迟上山,但砍柴的速度却比昨天还快,不一会儿,就追上了他朋友的进度。

到了中午,后来的那个人便又停下来磨刀了。他还向他的朋友建议说:“不如你也休息一会儿吧,先把斧头磨一磨,再继续砍也不迟。家里的孩子又闹着要吃野山楂,我们也可顺便采些回去。”然而,朋友拒绝了他,仍旧使劲地砍着。很快,一天又结束了。使劲砍柴的人只砍了六捆柴,而磨刀的那个人除了九捆柴,还采了一些哄孩子的野山楂。

原因可想而知:砍柴除了技术和力气,更重要的是手里的斧头。经常磨刀,刀锋锋利,砍的柴当然比较多;而从来都不磨的刀,虽然费的力气多,但是斧头却越来越钝,砍的柴当然就少了。“磨刀不误砍柴工”,“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没有好的筹备,就不会有完美的执行过程;准备得越充分,执行才会越主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军事上有“不打无准备之仗”之说。如果你想把一件事做成功,就要事先做一定的准备。准备,不是目的,而是通往成功的一个过程。凡事预先有准备,做到心中有数,事情就能做好;如果预先不做准备,一切心中无数,事情恐怕就要变坏了。

两人在树林中急急地赶路,突然从树林里跑出一头大黑熊来,其中的一个人忙着把鞋带系好,另一个人对他说:“你把球鞋穿上有什么用?我们反正跑不过熊啊!”忙着系鞋带的人说:“我不是要跑得快过熊,我是要跑得快过你。”

人们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生命很快就会逝去,一个机会不会出现两次。”那就是机遇,一旦错过了,就不可能就再重复出现一样。

人生充满机遇,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然而有些人抓住了,有些人抓不住,能抓住的人是幸运的,也是有准备——在机会来临之前就已经在物质精神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中庸的艺术

“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意思,是指花一些时间把刀磨锋利,再去砍柴,非但不会误了砍柴的工作,而且还会事半功倍。磨刀是准备工作,只有准备工作做好了,做事才会有效率。先谋而后动,才能力争用少的时间和精力去把事情做好。

时刻准备着,好运气就会光临

有准备,才会有机会。

在大多数情形下,在常人看来纯属偶然成功的事件,其实是从事该项研究的人长期苦思冥想的结果,绝不是什么天才灵机一动或凭运气得来的。也就是说,纯粹的偶然性虽以偶然事件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它却是在不断实验和思考之后所必然出现的。

人们常常引用苹果落在牛顿脚前,导致他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这一例子,来说明所谓的纯粹偶然事件在科学发现中的巨大作用。但人们却忽视了,多年来,牛顿一直在为重力问题苦苦思索。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牛顿思考了该领域内的许多问题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可以说,关于重力问题的一些极为复杂深刻的问题他都反复思考推敲过。苹果落地这一常见现象之所以为常人所不在意,而能激起牛顿对重力问题的理解,能激起他灵感的火花并进一步做出异常深刻的解释,很显然,这是因为牛顿对重力问题已有了深刻的理解的结果。因此,成千上万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却很少有人能像牛顿那样引发出深刻的定律出来。

同样,从普通烟斗里冒出来的,五光十色的,像肥皂泡一样的小泡泡,在常人眼里跟空气一样普通,当然也很少有人去研究这一现象,但正是这一现象使杨格博士创立了着名的光干扰原理,并由此发现了光衍射现象。人们总认为伟大的发明家总是论及一些十分伟大的事件或伟大的奥秘,其实像牛顿和杨格以及其他许多科学家都是研究一些极普通的现象,他们的过人之处在于能从这些人所共见的普遍现象中揭示其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所罗门说过:“智者的眼睛长在头上,而愚者的眼睛是长在脊背上的。”只有那些富有理解力的眼光才能穿透事物的现象,看到差别,进行比较,抓住潜藏在表象后面的更深刻、更本质的东西。

在伽利略之前,很多人都看到悬挂着的物体有节奏地来回摆动,但只有伽利略从中做出了有价值的发现。比萨教堂的一位堂守在给一盏悬挂着的油灯添满油之后,就离去了,听任油灯来回荡个不停。伽利略当时只有18岁,他出神地看着油灯荡来荡去。并由此想出了一个计时的主意。

此后,伽利略经过50年的潜心钻研,才成功地发明了钟摆,这一项发明对于精确地计算时间和从事天文学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即便在今天,无论我们怎样来估计它的作用也不会过分。

有一次,伽利略偶然听到一位荷兰眼镜商发明了一种仪器,借助于这种仪器,能清楚地看清远方的物体。这促使伽利略认真研究这一现象背后的原理,导致他成功地发明了望远镜,从而奠定了现代天文学的基础。

以上这些发明,绝对不可能由那些漫不经心的观察家或无所用心的人创作出来。

有些人走上成功之路,的确归功于偶然的机遇。然而就他们本身来说,他们确实具备了获得成功机遇的才能。

中庸的艺术

许多人相信掷硬币碰运气,而且认为事业的成功也大都这样,但好运气似乎更偏爱那些努力工作的人。没有充分的准备和付出的汗水,再好的机会也会眼睁睁地从手边溜走。时刻准备着,好运气就会光临。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但愿君心似我心

    但愿君心似我心

    青春爆笑喜剧一个从小失去光明的女孩也许是在上帝的眷顾下再次得到了光明并走进了梦想的学府,在这里她遇到了她一生都无法逃开的两个男人……一个是善良的天使女子,一个是邪肆的魔鬼,一个是天之骄女,一个是突如其来的“侵略者”……四个人的情感纠葛该如何演绎……请您细细品读文中的关于爱恨,关于责任,关于长大的故事,那里面有泪,有欢笑,有着我们曾经走过遇到的很多共通的东西……
  • 指镌星空

    指镌星空

    作为物质构成的人类,与反物质构成的鬼魂不相容。未来地球的组织开发的一种吸收鬼魂能量的仪器,被一个普通少年获得。都市里的灵异杀人案件,名胜古迹中隐藏的牛鬼蛇神,远古森林里的战争阴魂,数之不尽的危机蛰伏在前方……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情感与利益的矛盾,在逆境中互相依赖,那一次你与我紧紧握住的手,将是跨越无数个星系,也再难分开。
  • 时光不及你沧桑

    时光不及你沧桑

    他说你任何为人称道的美丽,不及他第一次遇见你。如果没有意外,我就不会遇见你,我不知道接下去我的生命会是怎样。一想到余生有你陪伴,我就充满勇气。小随笔。
  • 孤独患者自传

    孤独患者自传

    一个充满失望的孤独的人寻找希望的旅程,愿每一个孤独的人都有陪伴
  • 转世轮回的爱

    转世轮回的爱

    转世轮回的爱?是真?是假?这是似梦一样的经历。因为一只猫,一个女孩和吸血族有了迷一般的关系,最后,她,会怎样?
  • 十世怨今生缘

    十世怨今生缘

    十世怨换今生缘时光匆匆如云烟生生世世情不变只求与你共婵娟慕容世家少主慕容傲从懂事以来天天做着不同悲剧的梦。甚至于都怀疑成现实啦?直到遇见她两人有着共同的胎记。后遇见道士为两人开启十世记忆。纠结的痛苦该怎样承受怎样化解……
  • 穿越末影之门

    穿越末影之门

    当雷伊终于迎来自己期盼的封测游戏公测,并载入游戏时,却发现自己竟然穿越到了地图已经破碎的游戏世界中,而他更是阴差阳错地成为了一个区域领主,为了生存,他必须跨过那连接区域的末影之门以求得生机……PS:其实这就是一个带着兑换商城系统,和一群英雄们穿越破碎世界建立领地的故事。
  • 杀戮!生化末世

    杀戮!生化末世

    这是一场被死神掌控的闹剧,但就像是死神来了,总有那么一个人,游离于这场闹剧之外,戏弄死神。这是一场算是毁灭全球的灾难,你可以称之为末日。可惜玛雅末日人们有诺亚方舟,这场末日,只有依靠手中的武器,去杀戮,方能拯救。现在,由我,来带领你走进这个恐怖的末日平行世界。那么,你,现在准备好了么?(如上,这本书所有内容皆为作者脑洞,纯属虚构,切勿对号入座!)
  • 改商

    改商

    叙述一个穿越到了商朝的人的人和事。其中情意绵绵、冷箭暗战、刀光剑影皆有之。或多些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又有些对人性的理解和阐释。或会篡改些历史,所以分类为架空。若有不当之处,请改之。
  • 重生仙域

    重生仙域

    重生仙域世界,身怀星种,寻诛天神剑,冲九霄之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