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16000000008

第8章 诗画文本(4)

画室一片空白并空旷,撤走的《匿身基里柯画中的诗人安》并未留下太多的悬念,甚至没留下添彩补白的空间。未用完的颜料在调色板上凝固成一种散漫的形态,画笔和地面的斑点未经清洗,送画框的人在门外探头探脑,DV拍摄者及时送来一只流浪猫……画家寰站在因季节轮换而略微显得陌生寥落的院子里,一时有些手足无措!

诗人安从画中出走,躲在自己的屋子里为一篇毫不擅长的评论而绞痛脑汁!

作品已经诞生,但远未完成……

不安

(根据安石榴、吴震寰同名诗集及绘画而作)

诗人安作品《不安》,2002年。诗歌集。广州圣地文学社。

画家寰作品《不安》,2007年。布面油画。宋庄艺术家村。

A、寂静中的不安

在寂静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比沉默更为不安的了。事物都在走动着,唯有人不知所措。那些突然发出的声响通常都是人为制造的,又有人在沉默中碰着了自己,打破了世界的寂静。忍耐中的沉默总是很快令人产生窒息,而安静中的沉默只会越来越使人安静,即使世界就在耳边不断地喧哗。事物始终都在走动着,安静得让我们听不见,或者听见了也无动于衷,又或者不动声色。

故事就这样发生了,有事物的声音闯入到寂静中,接着是人走动的声音。人往往比事物慢上一步,甚至慢上许多,却总是以为自己在控制事物。我们所接触到的故事都是事后才察觉的。置身故事之中的时候,我们总是关注着另外的故事,被置身事外的情节所吸引。大多数为人所知的故事都发生在书本中,而真实的情形是,作者按照自以为是的结局将生活中的事件拆解、组合成书本中的故事。这样,读者看到的不光是故事发生,还有文字的演绎。也有人遇上了书本中的故事,将其还原为生活中的事件。当然,更多的人只是习惯于对号入座。

在很多被称之为小说的故事里,我们通常可以看出别人在讲故事,因为我们所看到的就是故事本身,而不是故事对自身或灵魂的依附。我们被拒绝于故事之外而不是主动纳入故事之中,包括作者自己也是如此。我不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却常常能够感知与故事的相遇。更多时候,我都不会采取讲故事的方式来说出自己与故事的相遇。

这个故事引自安的诗作《坐在一张椅子上的安》:安在一次外出回来,推开屋子的门,发现屋子里唯一的一张椅子上,坐着另一个安,正对着墙壁微笑。与安在屋子里坚持的习惯如出一辙,仿佛就是他自己一直坐在那里从未离开过(参见诗集《不安》第44页)。那一瞬安的四周陷入了死寂,与平日的寂静的情景是不一样的。时间过去很多年了,安再也没有看到过自己固定的抽离不去的影像。于是他陷入了奔走与不安,越来越多混淆的模糊不清的梦魇出现在他的神思交错之间,他感到自己可能已经迷失了!

在四周的寂静中,我们依然阻止不住内心的声响,并且越是寂静响动越大,最终破坏了世界的寂静。

B、光影中的安

“在午后,诗人安和他的朋友悄无声息地坐在潘安大院的客厅里。灯管出白白地光,阳光从门口投泻进来,仿佛世界的末日呢。安说,他显得不安。长长的影子拖在他身后。”

故事中出现了一幅画,或者故事就由这一幅画展开。画家在画面上用文字标注诗人,留下故事的线索。时间、地点、人物都十分明确,但背景和情节令人捉摸不清。故事是场景式的,可以认为就是这一幅画面:门被推开了,却不知是被人或是其他事物推开的,安坐在屋子里唯一的一张椅子上,面庞清晰而带着长长的投影;另一张不知是存在还是虚空的椅子和另一个不知是存在还是虚空的安,像轮廓一样坐在旁边,面容模糊,没有投影或者本来就是投影……

在画家用文字标注的画面中,安和他的朋友坐在一起。安的朋友也许就是他自己,或许只是一个自我的空虚的陪伴者。门打开着,给阳光让出一条通道。灯光被遮没于白昼之中。屋子在光影中暴露了斑驳的一面。空间狭小而空旷,墙壁和灯显得相当突出。但光影却主宰着整个屋子,使最显眼的椅子和人陷入了虚空,尤其是使坐在椅子上的安陷入了不安,仿佛预感到世界的末日!

这幅画就叫做《不安》,由画家寰创作。也可以这样认为,这个故事的叙述者就是画家寰。他用一幅运用了文字标注的画来展开故事的叙述,灵感可能借用了安的诗作《坐在一张椅子上的安》。也可能纯属雷同或巧合,画家看到的是两个坐在椅子上的安。他怀疑是诗人安和诗人安的身份不明的朋友。而诗人安看到的是自己坐在椅子上的习惯姿势,他怀疑自己并未离开过……尽管时间在故事中相当重要,但在这一瞬间时间主动退隐了,取而代之的是晦暗不明的空间,以及空间表面游离和静止的光影。

在画面和故事中,我们听到的不是油彩与文字的声音,而是光影的呓语。这不是电影中的设定场景,而是空间中的真实情景。

C、声音中的不安

屋顶垂下的长长的绳子上悬挂着一只灯泡,这只灯泡没日没夜地亮着,在此刻的寂静和光影中发出“咝咝”的声音,像是在发出一种无从揣测的讯号。这样的声音使人不安,就像有什么弄不清的危险伺伏在侧,每一个分秒都仿佛会在空气中爆炸。天花板上还有一根长长的灯管,同样没日没夜地亮着,隔一会就会发出轻微的“嗡嗡”的声音,像是有一只看不见的虫子依附在上面。灯管显得有些倾斜和松动,看上去似乎随时都会掉落。有那么多的声音在渴望或者忍耐中伺机而出,最终却什么都没有发生,使我们由此感到不安。

在寂静的屋子里,往往更能听清楚声音的传递。如汽车开过的声音,户外喊叫的声音,隔壁开门和关门的声音,楼上鞋子的走动和物件掉落地面的声音……在刻意营造的独处的时刻,我在屋子里不发一声,却被外面各种各样的声音干扰得恨不得世界停止。后来,我不得不肆意发出自己的声响,来打断手头正在进行中的事情,由此外面的声音终于安静了下来。

若干年前的一天,从早上到夜晚,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整天都在倾听一场雨。南方雨季其间的某天的雨水从清早下到深夜,但直到傍晚才引起我的注意。坐在屋子里的我,感觉到外面雨很大,并且吹着好大的风。风声和雨声交织成淹没世界的声音,否决了我在屋子里的每一种响动,每一种表达的动作。比如音乐,翻动书页,椅子的挪动,敲打电脑键盘等等。诗人安曾经写过一首《雨下个不停》的诗,真实地记录了我在那一个雨天遭遇的情景(参见诗集《不安》第68页)。很多时候,众多不相干的声音包围着整个屋子,而更多时候,声音在寂静的屋子里左冲右突,却并不为人所听见。

在长长的光影里,我听到了时光走动的声音,如同我内心对世界的想像一样铺落地面,移向我不知是要依靠还是要冲破的墙壁。我坐在屋子里唯一的一张椅子上,长久地对着墙壁微笑,就像是对着一面隐秘的镜子,练习面对秘密世界的表情。那些像时光一样移动的光影,如同我内心越来越专注和巨大的声音,在狭小而空旷的屋子内发出愈来愈庞大的回响!

在声音的沉湎中,世界只剩下了声音。我坐在屋子里唯一的一张椅子上,长久地陷入身体和灵魂的喧响,像一具微笑的雕像般一动不动,一动不动,甚至可能椅子从背后被人抽走都不会知觉;另一个不知是真实还是虚空的我就坐在旁边,或者更多真实和虚空的我已经夺门而出,我依然一动不动,一动不动!这个时候,声音不再是伺机而入的聒噪者,也不是忠实可信的陪伴者,而是时光和生命中丢失的谜语!

D、游走中的不安

现在,这个坐在椅子上的诗人安,开始厌倦那些不着边际的毫无意义的冥想,他决心摆脱一度沉湎的寂静、光影和声音,从种种无所事事的对不安的迷恋中走出,进入现实世界的有助于时间和生命消耗的游走中。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喜欢游走的诗人,或者可以称之为热衷于游历。因为游历是诗人的传统和美德,尤其是对于那些到处折腾始终一事无成的诗人,即使是在一座城市中的迁徙或者一次次付诸想像的游历。

并非只有在屋子里才适合冥想,在未知的旅途,在迷失了方向的地点,在夜行的火车或者长途大巴上,冥想都能取代过早和过多的睡眠。时间流逝,越来越松弛的冥想使人感到不安。无论经历如何漫长和艰辛的跋涉,思想始终像背负的行李一样压在头脑中,在身体感到疲惫不堪,跌落一个陈旧晦暗的陌生小旅馆的床上,或者某处四下无人的荒郊,再或者一个肉体的圈套等等,依然有那么多莫名其妙的想法在混乱的头脑中努力寻找着出口。这些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让自己停顿下来,不要放弃被新鲜事物的吸引及诱导,不要害怕刺激和滥用激情……长久的沉默使人不安!

周旋于现实之中并不等于向现实妥协,而要坚持不妥协就得不停地周旋,包括无数次的徒劳、短暂的得意和不得已的逃离。现实的游走也可以称之为理想的寻找,从家乡到异乡,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不称意的生活到渴望的生活,从平淡、压抑的居留到犹疑、冲动的出走……长久的游走使人感到不安!

在诗歌集《不安》中,安的游走主要是靠汽车,不像现在动不动就是火车,或许以后还会是飞机。但飞机的游走者总让人觉得是一个商人或政客,因为只有商人和政客的游走才需要衡量付出的时间,而理想的游走者是交付缓慢的时间去衡量的。游走是令人不安的,在汽车的游走中,安曾写过一首叫《在长途客车上昏睡》的诗,表现了昏睡中莫名转动的念头和逃离的惊恐。“我”以一个交通警察的身份出现在长途客车的梦境中,将一路泄漏的车辙制造成消失的假象,同时声称自己只是长途客车上一个昏睡的乘客。关于利用汽车游走的还有《公路上的一只鸟》,一只鸟代替“我”演绎了一场可能的车祸,而我由此陷入更深的恐惧……有过两三年的时间,安时常打着工作的幌子乘坐火车远行,熟悉了众多线路、车次和每一次提速之后再次陷入的缓慢。而事实上火车越开越快,却总是满足不了我们出发和到达的迫切,我们已经忽略了旅途,一心只扑向既定的风景;我们已经不再记取道路,目光只盯着确定的远方!

一本诗歌集能够打开几次内心的漫游?能够支撑几次现实的游走?我该走了,这个地方已经停留太久,而这一次的停留本属无意的停留,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在这里停留了这么久!

E、相处中的不安

寰的画作《不安》中隐藏着不止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确实可信和有踪可遁。画笔叙述的故事是画面,但为什么我们总是沉湎于画面背后的故事呢?

在一间寂静的充斥着光影和声音、弥漫着逃离般游走情绪的屋子里,坐在一张椅子上的安,像是一个坐在理发椅上的等待剃头或者剃胡子的人,使人想起他的那首像戏剧一般的诗《剃胡子记》:诗人安在新世纪的曙光中剃掉了胡子,演绎了一出“在一个人的脸部做手术”的剃刀之歌。这场“刀锋的历险”使诗人发现了一直置身其中的现实,同时迷失了自己(参见诗集《不安》第108页)。

一个场景结束,另一个场景出现:坐在椅子上的安,在场景的闪现中始终没有变化过,却并不妨碍场景的活动。如同故事的阅读者中止了阅读,却并不妨碍故事的向下展开;画家中止了画面的延伸,却并不妨碍观赏者思维的伸展甚至是偏离了画家本意的指认。

在画作《不安》的画面中缺少一个理发师。假如剃刀就是画笔,那么画家是否就是那个暗中玩弄技法,最终令人专注于画面的理发师呢?一个理发师不能与剃须者同时出现,一个画家能不能与他的绘画作品共存共荣?一个小说家和读者能不能在一篇情节复杂的小说中玩味人生?

提问显得过于混乱,使提问者和不确定的回答者都感到不安。这些无人愿意主动回答的提问,最终必将以找不到提问者而不了了之。

现在的情形是,艺术家试图与他的作品以及接触者共鸣,一幅画试图挽留鉴赏的目光,一篇小说试图促使读者对号入座,结果一一陷入了相处的不安!

作品在创作者的搁笔中出走,画作在展览和拍卖中出走,小说的人物和情节在阅读中出走……过于强调的经验和审美使人感到不安!

F、不安中的不安

一间充斥着不安的屋子,使世界陷入越来越多的、周而复始的不安!

我就是安,在无休止的不安中,一次又一次地经历寂静和声音,经历光影浮现中的时光的游移、自我相处中人和事物的陪伴、没来由的抵达和离开以及离开和抵达!

多年过去了,在另一个城市,我又拥有了一间自己的屋子,就像多年前我第一次从乡村进入城市,有了一间处在建筑和人群中的自己的屋子。

在屋子的墙壁上,挂着画家寰的一幅画,这幅画名叫《不安》。画面应该是一个故事,又或者在一个故事中出现过。故事是场景式的,可以认为就是这一幅画面:门被推开了,却不知是被人或是其他事物推开的,安坐在屋子里唯一的一张椅子上,面庞清晰而带着长长的投影。另一张不知是存在还是虚空的椅子和另一个不知是存在还是虚空的安,像轮廓一样坐在旁边,面容模糊,没有投影或者本来就是投影……

这个夜晚,我从这个城市的一场漫长聚会中回来,推开屋子的门,在我把手伸向电灯开关时,时光一闪,亲爱的朋友,你猜我看到了什么:在屋子唯一的一张椅子上,坐着另一个安,正对着墙壁微笑,与安在屋子里坚持的习惯如出一辙,仿佛就是他自己一直坐在那里从未离开过……

同类推荐
  • 蓝色蜃楼

    蓝色蜃楼

    以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和西部大开发为大背景,描写了西部的生态状况和农民的生活处境。作品以腾格里沙漠治沙英雄石述柱,全国治沙模范八步沙六老汉矢志治沙、景泰电力提灌工程、移民搬迁工程以及众多企业家依托沙漠生态资源艰苦创业造福家乡的事迹为素材,塑造了治沙模范刘万忠,热心支持沙漠治理的县委书记杨子华以及青年企业家刘涛等众多人物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腾格里沙漠干部群众为了改造严酷的自然环境而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歌颂了西部农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引黄西进、治沙移民,顽强地同严酷的自然环境抗争的开拓精神。
  • 北仑往事

    北仑往事

    本书分往事篇和怀旧散文篇两部分。往事是北仑新区时刊的记者所写的通讯报道,主要记录了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发生在北仑的人和事,反映了北仑建区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事实;记忆部分为时刊副刊上发表的以怀旧为主题的散文集,反映北仑旧时的风俗人情等,富有生活意趣。
  • 悲与美

    悲与美

    《悲与美》收录了周安林30年间所写的30篇文章(大部分在多家报刊公开发表过),分为3辑,第一辑为文学评论,主要针对悲剧艺术及美学欣赏,观点新颖,逻辑清晰,内容丰富,论述严谨;第二辑为散文,寄情于景,清新自然,言之有物;第三辑记人叙事,主要针对作者的亲人及闽东的名人和好人,人物刻画到位,情感真挚,读之令人动容。三辑一脉相承,正是作者对悲剧的研究与理解,才尤为真爱人性、人情中的真善美。
  • 铁屋中呐喊

    铁屋中呐喊

    这本书不是宽容的,它可能会得罪一些老前辈;这本书也不是成熟的,它通篇充满了反叛与偏执。然而让我们一起重温鲁迅先生的教诲吧——“以为倘要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无,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每一本书,从每一个人看来,有是处,也有错处,在现今的时候是一定难免的。”
  • 周立荣歌词选

    周立荣歌词选

    读歌词的感觉,犹如聆听音乐之后产生的内心感觉,触动了心灵的弦。周立荣的歌词,是我相当熟悉的一种声音,取材广泛,内涵丰富,风格鲜明,具有雅俗共赏的特色。背篓人生无尽头,写满沧海变桑田。这其中浸透了他对于生存和生命的理解,对于历史和未来的认识,对于故乡和故土的爱恋的感情!
热门推荐
  • 吸毒者真相:红处方

    吸毒者真相:红处方

    端庄儒雅的军医简方转业后,担任医学泰斗的助手兼戒毒医院院长。在浓厚的人文关怀氛围中,她让许多吸毒者迷途知返。医院声誉渐隆,辛苦求得的中药秘方也开始用于研究和治疗,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此时,一名女吸毒患者人格变态,心生歹念,施展计谋,使得女院长也染上了毒瘾。简院长有着冰清玉洁的灵魂,自忖陷溺毒品而又无法戒除,不愿苟活于世,便以自杀的方式去殉神圣的事业。故事是以简的好友沈若鱼的亲历与见闻而展开的,沈以一个吸毒者的身份“卧底”病院,才使得吸毒病人及其经历内幕暴露出来……书中所揭示的毒品与吸毒者的真相,令人不寒而栗,深受震撼。
  • 你去什么地方——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你去什么地方——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
  • 守候六年的候鸟

    守候六年的候鸟

    林一晗是少女、南鸢、长得像混血儿、安晨曦、傲娇小公举、她们是一个team、天不怕地不怕、三位女孩希望考上一个学校而努力着、她们将如何面对现在的生活呢.
  • 八关斋经

    八关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清穿人生

    清穿人生

    一路纠结着,一路挥霍着,最后一路幸福着,可是最后却是一路痛苦着的玉兰,她的人生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她本意不过是想好好的活着而已!可是当她活在胤禛身边,当她作为胤禛嫡福晋而活着的时候,她的人生就注定会是个悲剧……
  • 红楼之世家公子贾琏

    红楼之世家公子贾琏

    身为袭爵长房嫡子,最终结局却是流放三千里。死后的贾琏重生回到三岁刚开蒙之时,面对藏奸的二婶,假正经的二叔,还有那偏心的祖母,他该何去何从?阴差阳错之下获得了一个世家公子养成系统,贾琏从此开始与上辈子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 恶魔校草的安静丫头

    恶魔校草的安静丫头

    这是一个顾妍心和洛安炎的恋爱故事,顾妍心是一个拽霸气侧漏安静的女生,洛安炎是一个高冷霸道专一的男生,他们会发生什么样的剧情呢?
  • CEO逆转不专情

    CEO逆转不专情

    王子和公主的幸福,只是在童话里,并不适合我。厌倦吗?我放手,只因为没有执着的理由。顾烯,一个我唯一爱过的男人,也是一个给了我天堂又摧毁了的男人。恨吗?太累,我宁可让你从未来过我的生命。当时光逆转,让他们可以重新开始。忘记过去一切的巫予心是否会重新爱上曾经伤她至深的未婚夫?断层,还是暖心,他们再次相连的契约。
  • 施设论

    施设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来呀,一起玩

    来呀,一起玩

    浴室里的怪事,薄纸一样的猪头人皮,只有我能看见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