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16800000024

第24章 “连起”生命和艺术的辉煌——访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国际艺术家姜连起

伟大的热情能战胜一切,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

他出版各类着作、文章400多万字(包括与人合着),雕刻和发表了数万枚篆刻作品……他就是国际艺术家、美国世界艺术家协会中国区主席、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姜连起。采访他说容易但也难,虽然与他预约或谋面数次,但很少有机会坐下来交谈。据了解,在他每天工作日程中不是开会就是上课,不是出差就是接待宾朋或是创作……所以业内人士给他一个趣称“闲不住的人”。

日前,记者终于接到姜连起的电话,他告诉记者有时间接受采访了,记者顿时兴奋不已,立即驱车直奔中国传媒大学。

上午,北京的天气虽然是晴空万里,但风很大,天气很冷,残留在地上的树叶不时被风刮起打到记者身上。路上很多行人可能是因为风大而冷,他们用围巾或衣领捂着脖子,一个个行色匆匆。9点30分,记者到达校园后直奔姜先生的创作室。这是一次很难得的采访机会。

他的创作室,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传媒大学最“隐蔽”的地方了,位于校园东侧的创意园。创意园内有一片小竹林,竹林中间有石凳和石桌。姜先生在园门口接待记者并把记者领到园中北侧的一扇门前,这就是他的创作室。姜先生打开了他的创作室的门把记者迎了进去。记者以为他的工作室一定是很豪华的,可没想到映入眼帘的一切竟然是如此简陋,一张2米多长的桌子是一块木板,上面堆满了墨水、宣纸和不同大小的毛笔及其他一些物品,两张陈旧的椅子中间有一个很小的茶几,这可能是迎接客人最好的境地了;屋内不时散发出一股浓浓的纸墨香味。采访在不经意的闲聊中开始……

家庭贫困而失学

1958年3月,姜连起出生在山东省莱西市的一个农民家庭,那时家境很穷,父母除了种地几乎没有别的生活来源。姜连起到了上学的年岁了,为了让孩子将来有点出息,父母省吃俭用把他送到小学读一年级,这在当时与别的上不了学的孩子相比,他还是很幸运的。他的学习能力很强,只要老师教的,他几乎都能掌握。

据姜连起回忆,他小的时候,很不善于言辞表达,在大人和长辈面前不多说话,在同伴面前也不多说话,往往只是听别人说。这可能与从小家教和本人秉性有关系,他就认为话太多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那时的小学不在村里,离村子有2里地,早去晚回,没有办法多帮家里干活。这样父母的生活压力可以说更大了。于是,这对姜连起的学习产生了影响,父母不想让他继续上学。但父母心中的本意不是不希望他上学,任何做父母的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可在父母的想法中当时的生计是第一位的,终于,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他妈妈忍着心痛不让他上学了,要他回家挣工分。

他含泪离开了学校和老师,离开了亲爱的小伙伴们,回到家后,白天到山上干活,晚上回家抱着书包哭,同学虽然知道他不上学了,但是每天仍然去叫他,叫一次,姜连起就哭一次,哭完后还是去上山干活。当时只有10岁的他,干很重的农活,往山上推土运肥,拔麦子、耙地,确实是很累很累的。就是因为失学,他哭了两三个月,那时因年龄小,一切没想太复杂,都这么顺其自然地活着。

他辍学后,在老家干了3年的农活;干农活时常喝凉水,粮食也少,又吃不饱,很长时间胃不好。这时,家里又有了好几个弟妹了,姜连起排行老大,农活的担子更重了。经常干完农活披着星星和月亮回家,他常凝望着天空,做着读书的梦!那时有一本小说叫《半夜鸡叫》,当他看到书中的高玉宝喊着“我要读书”时,他也会失声痛哭,泪水把书打湿了一页又一页……

小学二年级跳到初中

1972年,中央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扫盲任务,要求把失学的孩子送到学校去进行扫盲教育。他因在小学时,学习勤奋,成绩很好,人又老实、懂事、听话,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时老师就到他家里动员他父母让他上学。跑了几次后,父母终于同意了,他又重返校园,一到学校就插到五年级了,原来,这是他父母在老师面前同意他上学的一个条件。

刚去了一上午,下午他妈又不让他去了。原因还是家里困难,孩子多,确实不能让姜连起上学,因为他在家能挣上好几分工。为此,妈妈背地里也难过过,也流过泪。这时,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导主任又去他家里做动员工作(小学和中学在一起),说这是国家政策,每个公民都必须响应。无奈之下,他妈又提出来条件,让他直接读中学,早毕业,早回家干活。这一来学校很为难了,因为姜连起只有小学二年级的水平,又耽误了3年,直接上了五年级,现又要直接上中学,这在老师的心目中无论如何学习是跟不上的,中学有物理、化学、数学了,根本就不是小学二年级水平的孩子能跟上的事。

但为了能上学,姜连起强烈表达了上学的愿望和要求,一边哭一边央求校领导同意,他父亲也出面到学校去求学校领导,好几个老师也向校领导求情,并保证帮姜连起补课,最后领导才勉强同意了。

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一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

姜连起又上学了,那份激动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白天听课,晚上回家,他和父母说,他不干那么多活了,他要复习功课。在课堂上有些课根本听不懂,怎么办,就全靠死记硬背,回家后再反复地背和记;前半夜复习白天的课,后半夜从小学二年级的课开始补,一般补到三四点钟,眯一会儿天亮了又要上学。看着孩子学习这么苦,父母心里很难过,可又帮不了他什么,唯一的支持就是不让姜连起干农活了。这样,后来父母的生活压力和农活的担子更重了。对于这些姜连起都知道,他只有刻苦学习,将来有了出息再报答父母的这份恩德。

从他们村到中学,中间有条河,不管春夏秋冬,走到河边就要往头上淋水,淘水洗脸,他那时一天就睡两三个小时,洗脸解困呀。半年以后他学习成绩赶上来了,一年后他成为班里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了,同时成了班级的班长,学校的团支部书记。学校经常把他作为榜样,在会议上表扬他,还请他作“报告”。当时许多人说,这孩子聪明,从二年级蹦上来的,上了中学,学习都这么好。但谁能知道为学习、补课,这一年中,姜连起瞎过两次眼。那时他才13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因为学得太苦太累,晚上点的是小煤油灯,加之家中生活条件又跟不上,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后因医治及时,眼睛几乎没留下后遗症。

姜家出了个大学生

爱因斯坦说过:决不要把你们的学习看成是任务,而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机会。为了你自己的欢乐和今后工作所属社会的利益去学习……

1974年姜连起上了高中。上高中时候,他的知识面广了,思想意识更加成熟了,对很多事物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平时接触到一些书籍,他比较喜欢书法和篆刻。放学回家后他找块石头,找块钢锯片自己学作雕刻,刻完后觉得特别难看,印出来的字是反个的,怎么办呢?有一天他在看鲁迅先生的小说时,得到了启发,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鲁迅先生用毛笔在纸上把要刻的字写好,反贴在印料的印面上,沾水之后把纸揭下来,反字的墨迹就留在了印面上,然后刻完印出来,印面上的字才是正的。后来他觉得这种方式太麻烦,琢磨之后就直接在印面上写反字,刻完印出来后,就是正字了。

1976年姜连起高中毕业后回老家公社里的中学教书了。因为他的经历比较复杂些,他这个人为人也真诚,也不爱搬弄是非,教书也很努力,成为学校教师队伍中的骨干。

当时的这所学校是联办学校,初中和高中在一起办公;他是教语文的,且是语文组组长。但他是民办老师,挣工分,学校一个月给他几块钱;公办老师那时候一个月能发30多块钱。尽管差别很大,但他觉得这已经很知足了,且认为教师职业是一件特别有出息有前程的事。

未来是光明而美丽的,爱它吧,向它突进,为它工作,迎接它,尽可能地使它成为现实吧!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这对姜连起来说,仿佛从冬寒中一步跨入了春天,他立志要成为一名大学生,为父母争光,为国家建设出力,1979年,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报考了历史专业,这是基于他从小就爱听故事,尤其是历史故事,且在学校历史成绩很好,同时,报专业的时候,可以报其他专业,如报历史也可以报中文,他中文也不错。最后在高考时的四门课中他的历史成绩最好,89分。终于,他被录取了,成了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一名学生。

临行前的那天晚上,父母和家人都庆贺他或为他送行告别,尤其是父母,长时间坐在大门口,一直在不停地流泪,他们深知儿子姜连起取得今天的成绩不易,也特别为有这么一个儿子感到光荣和自豪。也就在那天晚上,反复教育他,要好好学习,好好做人,要有礼貌,得懂事。也就在那时,父母给了他20元,要坐火车,买一点生活用品等等。这是姜连起终生难以忘怀的,因为这是有生以来父母给的他最多的一次钱!

来到大学之后,一切环境是那么新鲜、美好,这对从未出过远门的姜连起来说,别提有多兴奋了!在大学与在家里不一样了,有很多地方需要花钱,如吃饭、买书等等。他想:家中父母不容易,还有好几个弟妹也要上学,自己不能拖累家中了。于是,他自力更生,帮老师搬家,去图书馆值班挣点钱。也就在这段时间里,他在图书馆值班时,看到了不少书画书籍,这对原本就喜欢书法和篆刻的他来说更加执着。他利用学余时间,无数次练习书法、篆刻,练过的废纸、木块、石头、刀片他自己也记不住有多少,特别在雕刻时,经常刀片扎破手鲜血流淌时,他也全然不顾。

姜连起对书法和篆刻何以如此痴迷?他的回答既简单又朴实:

当时练书法学篆刻就是练基本功,练心态,需要静下来才能写好刻好字,反过来说,静下来写字刻字可以忘却烦恼,保持一个好心情,有益于健康,同时,别人看着舒服,会对你产生好的印象,会喜欢你,尊重你,字如其人嘛!你自己看着舒服,兴致和心情得以宽舒,多少觉得有点成就感。有成就感才会有继续发展的动力。另外,那时时兴做事用私章,我会刻字,可以帮别人点小忙,过年过节帮别人写写对联,写写信,别人会说你一声好的。书法篆刻练好了,多参加一些活动,多认识一些同行,多结识一些朋友,也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写书法不要怕写好写不好,这方面主要是自己喜不喜欢的问题,有兴趣就去刻,就去写。现在我的篆刻和字不是很难看,与初高中打下的基础有关系。

说他是天才,不如说他勤奋;说他聪明,不如说他有悟性。他除了在书法、篆刻方面进步很快,他的文才也很出众。在努力完成学业的基础上,他还经常写点报告文学、通讯报道什么的在报刊上发表。一个学生的进步,在老师的眼里是最清楚的。姜连起的进步和才华,引起师生们的关注,后来,他当选为校团委副书记。虽然这并不是一个什么辉煌的职位,但这充分证明这些校领导和同学们对他“先进”的一种认可!

人生目标在这里确立

在大学的4年里,姜连起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也懂得了人生很多真谛,更为他今后的事业确立了一个目标。

姜连起告诉记者:目标是逐步建立的,但也不是一开始就确立了很明确的高标准的目标。先是低度目标,再是中度目标,然后才是较高的目标。目标的实现是与人生的经历,阅历有关,经历和阅历是目标确立和实现的基础,对我来说,随着一件事的进展,取得一些成绩后,再确立的目标就会大一点了,高一点。重要的还在于坚持,能持之以恒。不管怎么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把应当做的这件事做下去。当然越做事情越有经验,越有办法,有了坚持,坚定地做下去,一定会做好。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就在于方式方法问题了。光想着物质生活,可能就太功利了。所以说,首先要有一种先进的理论思维,一种先进的理念,一种先进的意识。马克思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时代的高度,就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然后做好定位和规划。我把大学看作是一个平台,一个人生舞台。

谁都有理想和抱负,姜连起也是如此,他最大的一个感悟就是,小事,不要当小事来做,要当大事来做。小的成功,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它对促成大事的成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动力。因为,小的事情干得好,去做大的事情时,就有了经验。

4年的大学生活很快就结束了,1983年,姜连起圆满完成学业,被分配到了莱芜钢铁公司工作,光荣地成了莱钢党校的教师。他高兴、激动、自豪,充满了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热情,他决心要把自己的一切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事业中去,随后创作了一首《从泉城来到钢城》的诗歌在莱钢报发表,以表达他当时的心情。在这里,他如鱼得水,不仅从事教学研究,更加发挥他的艺术才能,特别是篆刻水平提高极快。也就在这里,他从事党史、历史、法学等研究,编写和创作了不少专着和书法、篆刻作品等,先后被评为“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这期间,他已有了一位年轻、活泼的妻子,叫王国春,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分配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工作。夫妻虽然分居两地,但书信往来不断,相互鼓励,相互促进,这对姜连起的事业是一种莫大的支持。后来,二人有了一个孩子,为了能照顾妻子和孩子,同时也是为了自己的事业有更大的发展,1987年,姜连起有幸调到北京在中国传媒大学工作,1990年又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获得研究生学历,2007年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他又去中国政法大学学习。数年的教学和研究积累,他的才华得到升华,他先后参与编写了《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合同陷阱及其防范》《中国司法制度》《红都——西柏坡纪事》《社会科学革命论》着作等。

生活成就了艺术之路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发展得就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这是一个真理。

由爱国人士陈香梅女士创办的美国世界艺术家协会2010年建立了中国区艺术家协会,协会的宗旨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为中外文化交流建立桥梁和渠道,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以此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因为姜连起的人品和才艺可人,他被发展为会员,参加了美国总部在中国的几乎所有的活动,并被授予“国际艺术家”称号;2002年被任命为美国世界艺术家协会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发展部外联处主任。之后,在一系列活动中,不仅提高了他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结识了许多艺术界朋友,也结识了各方面的名人,包括美国世界艺术界协会名誉主席、美国国籍合作委员会主席、中美友好协会主席、着名的国务活动家、作家陈香梅和主席理斯曼和秘书长瑞克等。

在这项工作中,姜连起觉得把中国的文化推出去,把国外的文化引进来,进行中外文化的交流,是一件挺重要挺有意思的事情。同时他也觉得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了,在把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事业做好的同时,也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水平。在担任中国事业发展部外联处主任的时候,姜连起的工作压力不是很大,主要有几方面的事情要做,首先,协助中国区主席做好每两年一届的总部给中国艺术家颁奖工作;其次,是要组织好书画比赛、笔会等活动和人来客往的接待等。2010年4月2日姜连起被选为中国区艺术家协会主席,经过半年的时间筹备,他先后制定了章程、各种条例,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理事会和秘书处,2010年12月中国区协会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并举办了毛泽东主席诞生117年艺术家笔会;2011年7月1日,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举办了大型书画作品展等。到现在为止,全国已有上百位各行各业的艺术家加入协会,主要有书画家、媒体工作者、企业家、国家公务员等构成,姜连起为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

一个人的生命是固有的,人生的时光既短暂也漫长。如何让生命的存在更有意义?姜先生用他的行动作出了极有价值的回答,这就是勤奋与奉献,为社会创造价值,用艺术的形式给人们带来美好的享受,使社会更加和谐而安宁,如此生命的存在才更加五彩缤纷、光亮夺目!

姜先生现已半百之年,从事了30多年的教学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同时也一直在艺术的道路上勤耕精作,他没有愧对于“国际艺术家”这个称号。到目前为止,他先后创作和编写了20多部理论专着、50多篇论文,书法、篆刻作品被日本、韩国、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沙特等国家的友人收藏。

此次采访姜先生与其说是一种震撼,不如说是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虽然记者没有经历过像姜先生如此曲折的人生经历,没有取得像姜先生这样辉煌的成就,但记者已深深领悟出这么一个真理: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从而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采访就要结束了,这里记者摘录中国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着名书法家徐景水在姜连起的篆刻专着《从师篆刻》第一集中的序言里的一段话作为结尾:篆刻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艺术,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有许多的外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多会于此,对书法篆刻艺术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请连起吾弟治印者络绎不绝,能得之一方印章者如获至宝,引以为荣。借此将其篆刻艺术作品传播于世界几十个国家,让其了解中国的文化艺术博大精深,可望而不及。连起吾弟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原载《中华风采》杂志2012年4月号)

同类推荐
  • 各自爱

    各自爱

    《各自爱》是作者的随笔精选集,收入"侘寂贴""白色俄罗斯""四季歌"三个小辑共六十六篇作品,其中"侘寂贴"收录了一些个人静心素文;"白色俄罗斯"谈了谈作者为什么深爱苏俄文学;"四季歌"写了作者平淡的日常生活,加了一些民俗饰纹,不为怀古,只为感念旧时那种与季候相依的温暖感觉。
  • 绿岛揭秘:一个传奇囚徒的采访手记

    绿岛揭秘:一个传奇囚徒的采访手记

    1910年,日本控制的台湾岛浪人横行,远离台湾18海里的绿岛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监狱岛;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经蒋介石批准,派出军队重新修复绿岛,建立了世界上防御体系最完备的岛屿监狱,这里前后进出了李敖、柏杨、陈映真等一大批文化名人……
  • 我愿朝着太阳生长

    我愿朝着太阳生长

    有些人似乎什么都不必做,好运气就会伴随终生。而有些人卖艺的时候必须专心卖艺,才会随着岁月的沉淀变得越发有底气。这本书记录着这样一些人:一个不需要照顾,女汉子性格的白领;执着并拧巴的女推销员;死心眼的BJ男和他的十个姑娘;长得好看的拉面师傅;乐此不疲的“喜当爹”……看着他们的故事,你会想:有些好运气,还没有来找你,不是说他们永远不会来了,只是为了让你多走一些路,再遇到属于自己的甜。
  • 骗局

    骗局

    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
  • 岁月诗痕

    岁月诗痕

    诗歌是中国读书人的基本功,20世纪之前,属于蒙童常识。本书收录了作者的诗歌如《七绝,毕业感叹》、《浪淘沙,食堂就餐记》、《七绝,贺年片题呈双亲》、《七绝(二首),为合影题照赠翁乃勇》、《七绝,相片自题呈寄双亲》、《忆江南(四首),咏雷锋》、《七绝(三首),出差盐源县感叹》、《七律,贺罗秉林发表学术论文》、《七律,辞旧迎新感咏》、《蝶恋花,九寨沟水景》等。
热门推荐
  • 灵界之噬灵珠

    灵界之噬灵珠

    “噬灵一出,人神共诛”曾经的时间杀手,被仇人所追杀,最后为了心爱的女人而甘愿受死,意外地在灵界大陆重生,当他发现这一切,他又将何去何从?噬灵珠选择他作为主人,大陆又将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
  • 清宫风云列传:帝妃成长史

    清宫风云列传:帝妃成长史

    清宫后宫的勾心斗角,明争暗斗全纪实,看一名小秀女如何扶摇直上,平步青云,最终母仪天下?且看如何在宫中步步为营,步步惊心!
  • 情不可禁

    情不可禁

    爱,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千转百回之后,总会有一个归宿。情欲纠葛,从来就不是一种简单的本能,迷离沉醉后,总会有一个领悟。
  • 都市龙神

    都市龙神

    白子轩一名在校大学生,在一次钓鱼中,被一条上古冉遗鱼拖入水中,经历重重匪夷所思,惊秫、恐怖的奇幻考验,成为龙神的传承者。在大都市里,慢慢的磨练自己、探秘上古神墓、解开万世之谜,与妖魔展开了无数生死间的搏斗。与清纯校花、仙境美女、之间发生的搞笑趣事!勇斗神魔、不畏仙人威压、经历重重天劫、最终成就新一代都市龙神……
  • 请叫我护花擎使

    请叫我护花擎使

    “到了异界,护下校花,岂不美哉?”文艺系宅男洛竹如是道……
  • 美男留步:百妖媚行

    美男留步:百妖媚行

    众人皆说人间有情,最后却还敌不过妖精。
  • 武凌神苍

    武凌神苍

    少年天才,却因背叛,莫名被封印了力量,而这一切,竟是针对自己的计划........大世凋零,妖孽天骄绝世横空,少年浴血杀伐,一步一步,迈上了强者的巅峰!“以神的名义,守护这位面众生!”
  • 英魂之刃:魔法时代

    英魂之刃:魔法时代

    西门飞雪经过黑衣人的奇遇意外穿越到魔法时代。在这里,西门飞雪遇见另一位穿越者:李探花。邂逅了学院里的火舞歌灵。时间如流,各种各样魔族怪兽凭空复活,各色各式的精灵保卫家园。魔兽,人类,精灵,天神,四个种族意外开战。各种传奇英雄一一穿越而来。黑衣人的阴谋渐渐呈现,面对异世界的朋友和原世界的生活,西门飞雪该如何选择。西门飞雪的命运该何去何从,真正的敌人到底是谁?面对传世之剑:英魂之刃,谁才是真正的英雄…(额,如果有人看的话就请大家发一份书评,没有你们的评价我就木有动力,谢谢。)创了个QQ书群::573962505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加群
  • 不要撕扯青春的裂口

    不要撕扯青春的裂口

    岁月本就是一场洗礼,冲淡或消褪一切与曾经有关的颜色。你我的成长经历岁月,褪去青春成狂的色彩,褪去繁华铅染后狰狞的模样,褪去艳妆浓香里孤单悲伤的自己。撕扯着青春的裂口,我们欣然的承受着撕扯的疼痛,并且享受着这样撕心裂肺的快感,只有这样才能感到自己为青春活着。在肆意妄为的年岁里,我们狂奔在,那些不知名的路上。刚好,看到你幸福,于是幸福着你的幸福。刚好,看到你悲伤,于是我泪流满面。
  • 夏如歌

    夏如歌

    一首歌,一段情!“天下有没有一首歌,可以唱尽天下情仇?”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会找到那一首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