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19300000011

第11章 统一的多民族的发展——隋唐五代(3)

《旧唐书·李晟传附李听传》载:“(元和)十五年(820年)六月,(李听)改灵州大都督府长史、灵盐节度使。境内有光禄渠,废塞岁久。欲起屯田,以代转输。听复开决旧渠,溉田千余顷。”《新唐书·地理志》注“灵州回乐县”条称:“有特进渠,灌田六百顷,长庆四年诏开。”不仅汉代旧渠得到整修、扩建,而且新开一些渠道,如唐徕渠、七级渠、特进渠等,灌溉面积大增,开始由银川平原南部进至中部地带。由于大规模的移民屯垦,至天宝元年(742年),“人口已由贞观十三年(639年)的二万三千余人增至六万一千人”,当时,灵州驻军兵肥马壮,有“天下劲兵在朔方”的说法。

就屯垦政策而言,唐朝也是历代屯田政策的分界线。唐以前的历朝历代,移民屯垦时政府提供全部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并在以后的数年之内不再征收赋税。从唐代开始,政府不再无偿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而由政府借贷给移民或屯民,在一年或数年后收回相同价值的实物。为了调动移民屯田的积极性,唐朝规定凡招募移民在军事要地屯田的,五年之内不征税。自唐贞观年间,政府在衍沃有屯田之州置营田使专营屯田。开元十五年(727年),政府在“朔方五城各置田曹军事一人,品同诸军判司,专莅营田。”由于政府的重视和边镇官军的努力,到开元、天宝之交,到处呈现出稻浪翻滚、瓜果飘香的繁荣景象。自营田变为民屯后,银川平原的农业生产又有了新的发展。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年),李听就任灵州大都督,率部疏浚光禄渠,“溉塞下地千顷,后赖其饶”。穆宗长庆四年(824年),李听率部再次疏浚灵州特进渠,新开垦田地六百余顷。文宗大和六年(832年),户部尚书判度支王起上疏言:灵州“田地宽广,又复肥浓,番堪种莳”,文宗下诏准许大力开垦。宣宗大中元年(847年),帝以灵州“皆有良田,缘无居人,久绝耕种”,下诏把罪犯迁徙到边地,死囚也免其死罪一同迁住,兼借农具,务使耕种,恢复了被安史之乱破坏的生产。

五代时期,宁夏虽然先后属梁、唐、晋、汉、周等政权,但仅为政权的更迭易帜。历任统治者均继承唐朝在宁夏移民屯田的安置政策,在宁夏境内广屯田以省转饷。五代后唐明宗长兴四年(933年),汝州防御史张希崇被任命驻守灵州,为解决军粮匮乏问题,率镇戍边将士广务屯田,岁余,军食大济。明宗亲书嘉奖,升迁张希崇为灵州节度使。

三、水利开发与农牧业发展唐徕渠大坝旧址

远在秦、汉时期,宁夏就开始了引黄河水溉田的历史。此后,各朝代把修渠、筑堰、引黄河水灌溉作为发展农业经济的要务,唐代也是如此。从《史记·河渠书》《匈奴传》《汉书》和《后汉书》的《西羌传》以及虞诩、郭璜等人的传记,到新、旧《唐书》李听、徐自为、郭子仪等人传记的有关史料进行综合考察,宁夏汉延渠、唐徕渠等古渠,可能均开凿于西汉武帝时期,后经东汉、北魏、唐间多次疏浚而逐渐形成的大渠。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唐廷令地方官修复了今银川平原多条渠道。

唐代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志》卷四中只记载有汉渠,唐代宁夏引黄灌区示意图称汉渠在灵武县“南五十里……其左右又有胡渠、御吏、百家等八渠,灌田五百余顷”。这里所说的汉渠在灵武县境内,灵武县在黄河西岸青铜峡邵刚,故汉渠应指的是汉延(源)渠。

从汉延渠向北流四十余里有一名叫“千金陂”(今宁夏青铜峡国有连湖农场一带)的地方,长25公里,阔5公里。陂,有水堤、水塘的意思。其蓄水量很大,在“千金陂”的左右,还有胡渠、御史渠、百家渠等八条支渠,共溉田500余顷。灵武县南30公里的薄骨律渠,可灌溉1000余顷。在河东有灵州南的七级渠、汉伯渠。元和十五年(820年),灵州大都督府长史李听对灵州境内光禄渠重新加以修浚,溉良田1000余顷。

长庆四年(824年),灵州特进渠又被修通,溉田600余顷。唐代由于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开发,银川平原地区有可灌溉的良田50000多顷。

唐徕渠又名唐来渠,民间俗呼唐渠,从名称上看显然是唐朝时在这里大量驻军和大兴营田,招徕垦殖,所修成的一条大干渠。旧渠长212公里,灌地46.07万亩,引水量和灌溉面积,均为灌区各大干渠之首。

唐朝中后期,吐蕃部不断内犯,攻打北方军事重镇灵州。《新唐书》卷二百十六下载:为了困扰灵州军民,大历十三年(779年),(吐蕃)“虏大酋马重英以四万骑寇灵州,塞汉、御史、尚书三渠以扰屯田”。《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六下载:贞元八年(公元792年),“吐蕃寇灵州……攻陷水口城……塞水口及支渠以营田”。在被吐蕃大军破坏的干渠中,“汉”即汉延渠,“御史”可能就是唐徕渠的前身。在唐朝,银川平原是国家重要的营田地区,而且又在黄河灌区中心设立灵州朔方节度使,驻有重兵。为了保证军民的生计,巩固边防的安全,唐廷必然对受到破坏的各大干渠做到及时修复。唐五代期间,坚守灵州的执政者们始终坚持在银川平原引黄灌区大办营田,困守孤城,所以对于引黄灌渠的维护与修缮也就一直没有间断过。

第三节中西文化的辐射吸收——唐代丝绸之路

盛唐时期,从长安至凉州的“丝绸之路”,畅通无阻,极为繁盛。自吐蕃占领河陇以后及晚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主要通过灵州走向西域。敦煌文书中有五代时期的《西天路竟驿本》,记载了这条道路的走向,“东京(洛阳)至灵州四千里地。灵州西行二十日至甘州(张掖)。又西行五日,至肃州(酒泉),又西行一日至玉门关,又西行一百里至沙州(敦煌)界,又西行二日至瓜州(安西东南),又西行三日至沙州界……又西行一日至高昌国,又西行一千里至月氏国,又西行一千里至龟兹国……”这条路避开了凉州,直接抵达甘州,直至西域、西亚等国。

丝绸之路在宁夏可归纳为三个时期、三种走向。一是唐中叶以前的长安——凉州北道。二是唐末、五代及宋初使用的主线——灵州西域道。三是元代以后的六盘山——兰州新线。唐中叶,吐蕃由青海东进,不但占据了渭河流域的上中游,而且由六盘山区进逼关中。这样一来,原来使用的长安——凉州南、北两道都完全中断,中西交通只得另寻出路。于是,灵州西域道便应运而生。其线路以灵州为交汇点,又分东西两路,各有两种走法。东路:由灵州向南,经甘肃的环县、庆阳、宁县南下,在陕西的彬县与长安——凉州北道交汇,此为主线;由灵州向东,经宁夏的盐池县,陕西的定边县和靖边县白城子东南下,最后抵达洛阳或开封,此为辅线。西路:由灵州西渡黄河,沿黄河外侧经青铜峡、广武、中宁县的石空、中卫县进入甘肃,最后抵达凉州,此为主线;由灵州北渡黄河至银川,西越贺兰山至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再经额济纳旗的居延至河西走廊,此为辅线。

灵州从唐朝大中年间起,一直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各种记载由中原去西域的《行记》,也都把灵州作为程途的首站。唐末,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大食人就沿着丝绸之路进入灵州,其中有一部分定居下来。

第四节唐代名城——灵州

灵州,古往今来,枕黄河,凭贺兰,占水利,地灵而人杰,历代文臣武将、文人墨客云集灵州。名将蒙恬、卫青、郭子仪等都曾驰骋灵州;王维、杜甫、岑参等着名诗人也曾在灵州留下千古佳句。

“灵州者,南北之喉舌也。灵州失,则宁夏隔为外境而环固危,环固危则陕危。”(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二)因此,作为“关中之屏蔽,河陇之噤喉”的灵州,在我国古代史上,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五代时,因灵州西域道成为中西交通要道,灵州则为重要商贸交易市口,其中尤以马匹交易最盛。西北各少数民族所居地盛产良马,后唐明宗采取“马来无驽壮皆售”的政策,高价大量收购。回鹘、吐蕃、党项马商不绝于路,少则数十匹,多则数千,经灵州入朝。明宗亲临御殿接见马商,劳以酒食,厚给马价,每年支付白银数万两。重赏之下,马如潮水涌进,朝廷只好改令在灵州交易。冯晖任灵武节度使,每年得良马五千匹。这种交易一直延续到北宋初年。

灵州是银川平原开发最早的地方。秦汉时采取移民实边的政策,迁移大量内地居民到此垦殖。汉武帝时甚至由官方贷给母马,三年还驹一头作利息,以发展畜牧业;秦汉开凿的古渠绕城而走,形成田连阡陌,谷稼殷实的丰足景象。唐贞元间吐蕃攻入灵州,首先是堵塞渠道,然后是“毁我稼禾”,力图破坏灵州境内的农业生产。

秦始皇派遣蒙恬北击匈奴,因河为塞,筑县城临河,在灵州之西南又筑有神泉障,灵州东北筑有浑怀障。南北朝时,薄骨律镇屯驻重兵,成为北魏西北部的军事重镇。西魏、北齐都力图控制灵州,最后西魏取得胜利,北齐只好派3万军队将灵州军民接到山西隰城,置侨治灵州安置。隋朝与突厥作战,置灵武路行军大总管,勋臣杨素、太子杨广(登基后称隋炀帝)都曾率兵到此作战。唐开元九年(721年)为防御突厥,又置朔方节度使于灵州。唐朝的宰相、名臣曾先后任朔方节度使之职。到天宝年间,朔方已成为唐朝最大的军镇。朔方节度使又兼领关内度支营田使,关内盐池使,陇右兵马使,关内道采访处置使,称得上“权重一时”。唐天宝元年(742年),朔方节度使驻守灵州辖区的兵力647002人,战马14300匹。因此,有“朔方天下劲兵、灵武之处”一说,而灵州又有“关中屏蔽”“兵食完富”“朔方雄镇”之誉。

唐朝,灵州始终是朔方节度使所在地,是朔方精兵强将的大本营和军需重地,直接控制着整个西北战场的局势。唐安史之乱,太子李亨西逃平凉,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大臣杜鸿渐献策:“朔方天下劲兵,灵武用武之地。”

李亨绝路逢生,“灵武我之关中,卿乃吾萧何也”。之后,李亨在灵州继位,由此“唐灵武之兴复两京而有余”。

第五节唐代墓葬

1.玉泉营唐墓

青铜峡邵刚玉泉营昊王废渠西岸,1976年,宁夏博物馆先后两次发掘11座唐代墓葬。发掘时,这些墓已被盗掘破坏。墓葬的形制是:墓室以砖砌长方形为主,墓壁向外略有弧度,墓门向南,正对墓门的后壁前面用砖砌出高于墓室的棺床,两面有放置随葬物的砖台,墓顶为四角攒尖式。随葬品多为“冥器”,有大宗陶器,少量铜器,陶器有瓶、罐、碗、灯、井的模型;大量的陶俑,有仆俑、骑马俑、文臣俑、武士俑、胡俑等。“骑马女俑”,双鬓贴面,黑发中分,髻垂脑后,白面施粉,口露朱唇,身穿翻领橘红色长袍,胸露翠色,圆领襦衫,足登黑履;左臂下垂,右手作持缰状,造型生动。出土的铜器有铜带饰,开元通宝等。

2.新田唐墓群

新田唐墓群位于青铜峡峡口镇新田村牛首山下。已知古墓有八座,青铜峡文管所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抢救性发掘了其中的一座双人合葬墓,墓葬坐北向南,为砖室墓,拱形顶。墓室南北长3.09米,东西宽3.17米,墓室内砌有高0.21米,长2.83米的平台。通过对出土的陶罐、陶钵等陪葬品及墓葬形制研究,专家认定为唐代墓葬。

3.契苾氏墓

1991年6月,青铜峡文管所在连湖农场九队发掘一座古墓,墓主是唐代左卫将军,皋兰州(今中宁县鸣沙一带)都督的夫人契苾氏。墓中发现“大唐左屯卫将军皋兰州都督浑公夫人契苾氏墓志铭并序”墓志铭一块,还有少量陪葬品,从墓志铭看,契苾氏,其先是阴山(今内蒙古自治区)人,从她的曾祖到父亲世代为将,其祖契瑟何力,唐初名将,死后陪葬昭陵。其夫浑大寿,唐开元初将领,其孙浑瑊为唐代中兴名将。

契苾氏,于唐神龙二年(706年)十月二十六日,病逝于皋兰州官舍,终年24岁,后葬于贺兰山南原的祖坟。

同类推荐
  • 下一站拉萨

    下一站拉萨

    本书是一个80后背包客探访以拉萨为中心的环游西藏的旅行笔记。从昆仑山口到可可西里,从格尔木到拉萨,从拉萨到日喀则,从日喀则到墨脱……作者以富有诗意的笔触,配以旅行中的感触、心得以及旅行花絮等,从各个角度记录了一行人的见闻游记、幽默轶事,为读者倾情讲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西藏风情文化。通过这次的旅行,作者对生命和生活有了更深的体悟,思想得到了洗礼,灵魂得到了升华,找回了真实的自己。读后将带给你身临其境的感受,有了旅行的冲动。现在,就启程,向着梦想之地出发!
  • 最好的告别,是将你遗忘在路上

    最好的告别,是将你遗忘在路上

    一段受伤的恋情,抑或一场旅行,到底能带给你什么?每一个过往的誓言、激情、甜蜜、平淡、庸常、迷惘、挣扎,到最后歇斯底里地哭啼和挽留,变成熟悉的陌生人,这一切犹如人生旅途上变幻的风景,但无论如何,这一切都值得,一切都来得及。相逢又分离,既是人生之旅,也是成长之旅,重要的是如何好好地告别,就像你和我的人生,又如何重新开始?就这样吧,来一场这世上最好的告别,我很好,你保重,再见。
  • 甘家洼风景

    甘家洼风景

    在这部由二十个短篇构成的长篇小说《甘家洼风景》里,作者王保忠塑造了城镇化、现代化浪潮中一个正在逝去的村庄典型——甘家洼,呈现农耕文明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尴尬处境,留守农民和外出务工者复杂的精神遭遇,试图为他们不甘泯灭的“野心”存史立传。
  •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山西省灵石县静升古镇的王家大院,涉及其环境特色、建筑风格、装饰艺术、楹联匾额,以及传奇轶事等。
  • 走遍世界

    走遍世界

    本书介绍了世界各地的旅游胜地,包括日本、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土耳其、马尔代夫等。
热门推荐
  • 九天玄歌录

    九天玄歌录

    一个生性散漫的少年,无端卷入一场波及全国的大风波……
  • 穿越与邪皇较量:皇后太难宠

    穿越与邪皇较量:皇后太难宠

    穿越了,离奇地成为一个被迫害的未来皇后的替身,而且第二天就入宫当了皇后。没想到,大婚的当天皇帝老公就开始冷落她。不得宠正好,省得跟一帮女人争一个男人。她在深宫如鱼得水,玩得风生水起。什么?皇上生气了?她真的不是有意要气他的啦。
  • 鹿鸣之什

    鹿鸣之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恶魔契约:魔妃太难追

    恶魔契约:魔妃太难追

    一场错爱,让她与他缔结了契约。[我们来缔结契约,如何?我将会给你他们人类所谓的异能。][好啊……]
  • EXO:一生挚爱

    EXO:一生挚爱

    你的手心,还余留着她的温度;你的脑海,还会出现她的身影;你的指尖,还弹跳着写给她的音符;你的口中,还唱着专属她的歌······
  • 红颜乱冷王追妃

    红颜乱冷王追妃

    青梅竹马的准夫君为了不娶她,偷龙转凤错配了她的姻缘。错配就错配吧,原本以为寻到了可依之人。谁料,一场浩劫改变了她的命运。几国腹黑的王爷,倾国倾世的红颜!都说红颜为祸水,那又是谁祸了红颜,毁了卿卿女子一生!
  • 女尊之路:小兔子的逆袭史

    女尊之路:小兔子的逆袭史

    他,是风华绝代的帝君,六界之中至高无上的尊者;他,是妖魅无双的魔尊,堂堂魔界最高的统御者;而他们却同时爱上了一只又傻又色又痴情又绝情的兔子。面对那二人的痴情与绝情,这只兔子到底该做出何种选择?一本天真烂漫女孩的成长史,一篇风华绝代帝君的堕落史,一段妖媚无双魔尊的毁灭史,三位倾国倾城男配的伤心史,且看女主如何一步一步走上女尊的位置!
  • 御天圣皇

    御天圣皇

    谈笑间,天地臣服,回首时,这世间,还有谁挡我的路!
  • 十年携手一起走

    十年携手一起走

    世界前3富豪的三位千金来到了重庆,与三只从相识相认到相恋会发生什么事情?女主小三,会发生怎样的斗争?最终谁胜谁赢?想知道的话,赶紧来看本书吧。
  • 其实天很晴

    其实天很晴

    他走了,我没去送,他曾一度是我生命的光,让我前进的灯塔,而现在,我才明白其实我的光一直伴我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