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19300000034

第34章 文化的摇篮——教育(2)

1955年9月10日,宁朔县第一所中学——宁朔初级中学成立,有教职员工7人,学生110人。

1958年,创办宁朔县第二初级中学、农业职业学校、中滩农业中学。9月,宁朔县中学招收高中班,成为县内第一所完全中学。

1960年,因宁朔县、金积县合并成立青铜峡市,将原金积县第二中学更名为青铜峡市第三中学。

1965年,峡口、小坝、瞿靖、大坝、邵刚公社创办农业中学各1所,叶升办2所。

1969年前后,各公社陆续办起初级中学,有的增设高中班。

1978年,对全县中学设点布局做了调整,公社中学不再设高中班。调整后,全县有完全中学5所(包括厂办中学)。

1979年,试办邵刚柳编学校。

1980年,新建青铜峡县第四中学。

1981年,改峡口中学为峡口回民中学。

1982年9月,本着注重质量的原则,确定县第二中学暂停高中招生。

1984年,办起教师进修学校1所。

1992年,峡口回民中学改为青铜峡市回民中学。

1996年8月,创建青铜峡市第五中学。

按照“大稳定,小调整,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从2005年秋季开学,高初中分离办学,撤销市第四、第五中学高中部,整合成立青铜峡市高级中学。青铜峡市第一中学初中部停止招生,过渡为高级中学。青铜峡市第三、第四、第五中学改制为初级中学,还提高了高中校长和教师的待遇,为市属两所高中校长、教师增加岗位津贴。目前,全市共有初级中学14所,完全中学5所。

市属主要中学有:

1.青铜峡市高级中学

青铜峡市高级中学是市委、政府为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科技强市、教育强市”而实施的一项“民心工程”。学校始建于2003年,2005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校园占地70600平方米,总投入5000万元,青铜峡高级中学总资产达1亿元,拥有教学楼、办公实验楼、学生公寓楼、师生餐厅楼、图书科技楼、标准化运动场等硬件设施,建筑面积达3.05万平方米。学校配有4个计算机教室、2个多媒体教室、1个教师电子备课室,有计算机205台;按一流标准配置了4个化学、4个物理、2个生物实验室。学校于2005年8月20日开始招生,现有教学班36个,学生1845名,教职工123名。学校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按照“平等公开、竞争上岗、择优聘任、合同管理”的原则,选拔任用教职工。

2.青铜峡市第一中学

青铜峡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55年。学校占地面积70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5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综合办公楼1栋,教学楼2栋,电教实验楼1栋,餐厅、图书、阅览、形体、训练综合楼1栋,学生公寓楼1栋。学校修建了400米的标准田径场,3个水泥篮球场,1个标准足球场。物理、化学、青铜峡市第一中学生物等各种实验室装备齐全,教师可随时选上各种实验课。电教实验楼2400平方米,楼内设置电教室3个,微机室3个,共装备微机203台,开通了校园宽带网、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和校园广播系统。学校可容纳38个教学班,2000多名在校学生,可满足800多名学生住宿,1000余名学生同时用餐。2005年8月,青铜峡市调整学校布局,学校由完全中学过渡为高级中学。至2006年7月,具有高级、中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90%以上。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2004年被吴忠市人民政府评估认定为“吴忠市示范学校”,2005年被吴忠市教育局评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2006年被自治区妇联、区精神文明办、区教育厅、区机关工委评为“双合格”优秀(示范)家长学校,同年,被吴忠市委、市政府评为德育工作示范学校。

3.青铜峡市第三中学奖状

青铜峡市第三中学,位于青铜峡市工业重镇青铜峡镇,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始建于1958年,原名金积二中。1963年11月迁于现址。学校占地面积56000平方米。1989年,自治区、青铜峡市政府投资新建了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综合楼等;2002年新建了能容纳700多人居住的学生宿舍楼。学校硬件设施完善,有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体育器材室等。建有校园网,开通了宽带互联网,并通过卫星接受系统与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相连,实现了远程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学校图书馆藏书达24000册。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出国家级学科带头人、自治区级学科带头人、吴忠市级学科带头人、青铜峡市级学科带头人数10名,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有数百人次获奖,有数人次获国家奥林匹克竞赛二、三等奖,被重点院校录取。学校1994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多次被自治区党委、政府,吴忠市及青铜峡市授予“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文明单位”“安全文明校园”“示范家长学校”“平安创建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09年8月改制为初级中学。

第三节职业教育

1958年8月,创办连湖农业大学,拉开了宁朔县职业教育的序幕。

1960年,创办青铜峡市农校,开设农业技术、农业机械、畜牧兽医和财会4个专业。

1963年,创办农业职业学校,1965年,学校改称青铜峡县半耕半读农业技术学校。

1964年8月,县人民政府在中滩公社办起半耕半读初级农业中学。

1965年,全县相继办起峡口、小坝、大坝、叶升、席庙、瞿靖、邵刚等一批农业耕读中学。1967~1968年,这些学校陆续停办或转为普通中学。

1969年3月,在原农校旧址创办“五七”农业大学,开办农业技术、畜牧兽医、卫生和拖拉机培训4个专业班,实行半耕半读,为社队培养技术人才。1987年秋,利用县农大停办后的原校址,开办青铜峡市农机学校,由农机局主管,主要负责全市汽车、拖拉机驾驶员和农机维修人员的培训。

1984年7月,伴随着全国教育改革,青铜峡县高中职业教育应运而生。当年,附设于第四中学,招收两个职业高中班,学生110名。1985年5月21日,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成立高级职业中学,仍与第四中学合校,统一管理,分别施教。1985~1986年又连续办两届制糖专业班,共招收学生487人,主要面向青铜峡糖厂定向培养技术工人。

1987年,青铜峡市高级职业中学与市第四中学分校,独立办学,共建12个教室,两排学生宿舍,均为砖木结构平房。1989年,市政府投资120万元,在小坝南街征地1.2公顷,建成了教学楼、办公室、学生宿舍楼、学生食堂等配套设施,建筑面积2960平方米,开设制糖、财会、电工、电力、化工、建筑6个专业班,除学专业知识外,文化课以高中课程为主。

1997年8月2日正式成立青铜峡市职业教育中心。1999年,学校跨入自治区重点职业中学的行列,强化职业教育,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使经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人员优先就业,每年输出技能人才500余人。

职业教育中心于2006年在小坝东区规划建设,一期工程于2008年9月完工并投入使用。学校占地230亩,总投资6616万元,建设规模为3.5万平方米,设48个教学班,有教职工101人。开设现代农业及农副产品深加工、机修与电气焊、电子电工等13个专业。2008年,青铜峡市职业教育中心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推进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意见》,围绕“统筹协调、均衡发展、注重内涵、创新机制、强化管理、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坚持“学习做人、学好技能、学会共处”的校训;“团结守纪、勤奋求实”的校风;“爱生乐教、博学精工”的教风;“勤学苦练、崇德尚技”的学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营造“和谐、健康、文明”的育人环境等一整套教育文化,学校被确定为自治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青铜峡市职教中心已经成为集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成人大专、本科(函授)为一体,总投资近1000万元的新型职业教育机构,开设有计算机及应用、财会电算、汽车驾驶与维修、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音乐舞蹈、空乘与外事服务、葡萄种植与葡萄酒酿制、种植、养殖、农作物深加工、市场营销、美术、体育等专业,实现了由初等、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跨越。

市职业教育中心2003年被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授予“职业教育创新奖”,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5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组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认定工作,同时获得吴忠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劳务输出培训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6年4月被中国职业教育联合会评为“全国最具影响力职业学校”。

第四节教育管理

新中国成立后,宁朔县人民政府设教育科,管理全县教育。1953年,改称文教科,分管教育和文化。1959年,文教科与卫生科合并,成立文教卫生局,主管教育、文化和卫生。

1960年8月,青铜峡市成立,设文教卫生局。1961年再次分设,称文教局。1963年,文教局改称文教科。1966年合并为文卫科。1968年称青铜峡县革命委员会政治处文卫组。1971年称县文教局。1984年1月,改称县教育科。1985年,县教育科改称市教育局,主管全市中小学教育。

1987年,推行分级办学体制,各乡镇成立教育委员会,乡镇长任主任,配专职副主任和工作人员,直接管理所辖中小学。教育局管理直属中小学校、幼儿园。

1988年11月,市教育局出台《青铜峡市中小学体制改革试行办法》,推行校长选聘制。1989年,市直属中小学校、乡镇中学校长选聘上岗。是年,成立青铜峡市教育委员会,设主任1人(政府主管市长兼任),副主任2人。1991年,中小学校长选聘制终止,实行委任制。1995年,市教育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下设办公室、教育室、人事室、教研室、督导室、招生办公室、计划财务室、会考办公室、职称改革办公室、勤工俭学办公室、电教中心、电大工作站和“231”工程办公室。

2002年11月,市教育委员会改称教育局,设局长1人,副局长3人。其中,1名副局长兼督导室主任,1名副局长兼市教研教培中心主任。撤销“231”工程办公室、勤工俭学办公室;教研室、电教中心、电大工作站与教师进修学校合并,成立青铜峡市教研教培中心。

2007年,全市有各类学校118所,其中职业中学1所,普通中学20所,普通小学81所,幼儿园16所。全市教职工3869人,其中专任教师3193人。在校学生总数51481人、其中:中学生16304人,小学生29903人,幼儿园3419人。

2008年,教育工作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以“两基”迎国检为契机,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加快教育基础设施、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稳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党风廉政及教育行风建设,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促进教育发展,为创建“全国百强县(市)”奠定了基础。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目前,已形成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体系。先后荣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全国幼教工作先进市”“全区‘两基’工作先进市”“全区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区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全区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区学前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等荣誉称号。2007年进入全区“教育强市”行列。2008年“两基”工作通过国家教育部验收,并被确定为全区基础教育学校综合管理工程试点单位。2009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全区教育宣传工作先进集体”。

近年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补助费。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资源,调整布局,形成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新体系。完成市职业教育中心迁建、高级中学二期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充实师资力量,改善办学条件。2010年初中入学率达到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5%,五年累计升入高等学校人数达到1万人以上。建成10所区级示范性小学,4所区级示范性初中,2所区级示范性高中。坚持以“加强文化课为基础,突出专业课为重点,强化技能课为关键”的教学思路,通过组织文化课的统考、专业课的抽考、技能课的等级考,有机构建起学校的三大块课程。

同类推荐
  • 地图学

    地图学

    本书系统、完整和全面地介绍了地图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主要内容包括地图和地图学的基本特性及定义、基本内容、分类、功能、学科体系,地图的分幅与编号,地球椭球体基本要素和公式,地图投影基本理论,常见的几种投影理论与应用,地图语言、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制图综合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地图成图的方法,地形图应用等。作为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组成部分,本书强调原理与方法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经典与现代相结合,内容具有可读性、客观性和便于自学等特点,为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视觉思维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
  • 走进青铜峡:塞北江南的发源地

    走进青铜峡:塞北江南的发源地

    本书叙述了青铜峡自秦始皇三十三年建富平县,有行政建制,至今2224年的历史。全书分为十二章,包括远古文明的序幕、厚积薄发的企业文化等。
  • 愿每一颗流浪的心得到归宿

    愿每一颗流浪的心得到归宿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在东南亚、南亚旅行游记。末末旅行的时间很长,因为她有一个理想,就是在许多星球之上,都留下足迹。虽然她有时也会迷惘,会怀疑离我们最近的地方,是否路途最远。但就是在路上,她懂得了如何与自己、他人与世界相处。
  • 原古石村许家山

    原古石村许家山

    本书图文并茂的再现了原古石村许家山的风貌,揭示了一个保存较完好的古村落,从村外自然环境到村内的水系、街道、房宅、农用物品等都反映了该村落的原始形态,这对研究该地区历史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野性的旅程

    野性的旅程

    几乎所有人,毕生都希望去中国的后花园云南、四川、西藏旅行。本书就是一部横阔大西南旅行的史诗巨作,能够满足所有人的欲望。作者自大学毕业伊始,就在大西南旅行,至今已30年。他先后深入四川的九寨、黄龙、峨眉山、四姑娘山、贡嘎山、雀儿山和稻城,云南的丽江、玉龙雪山、香格里拉、梅里雪山、腾冲和高黎贡山,西藏的林芝、岗日嘎布山、然乌湖、察隅、芒康山和昌都等,并集中探索了金沙江、黄河、大渡河、雅砻江、澜沧江、怒江和雅鲁藏布江,又以亲身经历记录藏族、纳西族、羌族、傈僳族、怒族、独龙族和彝族等少数民族不为人知的风土人情和故事。为此,作者写下了30万旅行文字,跟更多人分享不可思议,又令人如痴如醉的美景和故事。
热门推荐
  • 风水葬天

    风水葬天

    天地鸿蒙,宇宙初开。诞生第一批神魔,以及三千圣灵......人族从来不是天之骄子,从来不是食物链的最顶端,面对神族,魔族,以及大千万族。白夜,一名普通的人族,踩踏在鲜血之上,行走在尸体之旁,引领人族,最终站立在宇宙之巅。挡我道者,无论神、魔、人、妖、亦或是万族……
  • 待重结,来生愿

    待重结,来生愿

    窗外雨涟涟,乍暖还寒,春风斜卷雨飘然。梦里相思心难却,屡屡难言。遥望水云间,碾作尘烟,粼粼碧水影独怜。一指流觞伤满地,曲断烛残。——汐语
  • 君若有情

    君若有情

    囚牢里走出来的一瞬间,温情脉脉的阳光似夹着锋利的刀割着她的每一寸肌肤。她、杜纤云,是被尘世遗弃的孤女,用最冷漠的心去面对人世间的爱恨嗔痴。无处可去的她被迫入了宫,宫中,杜纤云先后遇到冷酷的帝王白楚和温柔王爷白澈,漆黑的夜里救下了满腹心机的民间皇子卓溪,一场爱情故事拉开帷幕。她和他们本是两个世界的人,命运的红绳却将他们紧紧系在了一起,男人间的争权夺利中,她又办演着什么样的角色?酣畅淋漓的爱情长歌中,她最终的选择又将如何?心痛如厮的悲泣中,她又将何去何从?
  • 自由民

    自由民

    意外让崔举来到了这个世界。可能是穿越。可能是到了一个蛮荒星球。总之崔举一辈子都没弄明白。其实他真的来到了唐朝。不过在这里。放马种地,打猎杀敌。该做的一样不少。不该做的偷偷摸摸也敢干。总之这是一个边疆自由民的故事。
  • 狂魔龙神

    狂魔龙神

    败落的家族该如何回复往日的荣耀?阴暗的毒计阴谋该如何打破?只有力量,强大到足以蔑视一切世俗规矩的力量!少年沈峰,意外掌握了最为强大的魂灵剑,借助另外一个神秘灵魂的帮助,踏上了修魂者的道路,魂斗士,魂斗师,百纹魂师,千纹神师……
  • 主神游戏之十二异界门

    主神游戏之十二异界门

    十二道通往异界的大门,每一道都代表一个不同的世界!主角只有在完成主神提出的任务后,才能继续下一个世界之旅。到底主神会安排什么样的世界来进行游戏?主角最终是否能全部通过十二道异界大门,得知最后的结局?是生存挑战还是暖香温玉?是热血激斗还是阴谋诡计?一切尽在主神游戏!游戏进行中!
  • TFBOYS:仰望天空的你和我

    TFBOYS:仰望天空的你和我

    TFBOYS守护你的初心在这个世上没有所谓的一见钟情,也没有所谓的天长地久,做到相爱就好。湖边的老树下,有我们曾经的约定——不老不死,不生不灭我们称为-风之约定-(此文稍虐,结局是美好的)
  • 信仰天梯

    信仰天梯

    全文都会围绕着一个隐形的阴谋在写,到结局才会揭晓,中途会陆陆续续出现很多蛛丝马迹主角是一个多面的角色,心机时而深沉,时而弱智,有点偏冷血,腹黑,坚毅,无畏因为我是新手,可能更新进度比不了那些大神,但我能保证此书肯定不会TJ,希望看了的朋友可以给出建议和收藏!谢谢!我也会反复做出修改!
  • 重生之最强符医

    重生之最强符医

    她会医他会毒,她是药门老祖,他是毒门至尊,她是山沟沟出身野丫头,他是高大上将门大公子。他说:爷做坏人衬托你光芒万丈,能赏否?她却说:拜托爷下次少衬托点,门外病人挤满了。他:更好,多赚钱多养家,累的瘫了爷爬上去也容易点。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洪荒召唤

    洪荒召唤

    无聊的李默从古玩店淘到了一个奇怪的卷轴,不小心滴上自己的鲜血却昏了过去,清醒后却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奇怪的大陆。这种大陆的战士全部以召唤为业,但之后李默却惊愕的发现穿越到这里的不止自己,马丹!说好的主角光环呢!!!没办法,拿起这个神秘的卷轴,李默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干掉其他穿越者的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