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42100000031

第31章 仁

关于孔子的思想,我们可以用一个“仁”字来概括。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的《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的集中体现。全书共400多章,据清人阮元统计,其中有58章谈到“仁”,几乎占了全书的八分之一。由此可见,仁,是孔子的中心思想。孔子将其作为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道德情操的准绳。

孔子曾说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要经常保持仁心,即使是在吃一顿饭的时间,也不能做有违仁德的事;急遽慌忙时,其心要在仁;偃仆之际,遭遇危险,甚至面临死亡之际,其心也要在仁。即仁的品德必须贯彻始终,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如此。

孔子曾对曾子说:“参啊,我平日所讲的道,可以用一理把它贯通起来。”

曾子说:“夫子的道理,就是忠、恕二字而已。”

曾子,名参,字子舆,“孔门七十二贤”之一,16岁时拜孔子为师,一生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他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

曾子此处用“忠”“恕”两字引申概括孔子的思想,可以说是十分准确而精辟。

忠就是尽己,恕就是推己。宋代著名哲学家陆九渊曾说:“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这句话很好理解,就是把宇宙万物的事都当成是自己分内的事。可谓是“尽己”的极致。推己则在《论语》中就有所阐释,比如我们很熟悉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忠”和“恕”其实也是“仁”的一部分。仁,可说是“统摄诸德,完成人格”的总称。明道就是行仁,对父母为孝、对兄长为悌、对友人为信、对国家为忠。举凡孝悌、信实、宽厚、温良、俭让、勤敏、施惠、廉耻、刚毅、智勇、博爱等无不包含在内。《论语》一书就是一部论“仁”之书,是孔子全部精神的总结和概括。

“仁”不仅仅是孔子主张的一种理论、一种态度,还是他切实身体力行的一种实践。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的言行和训勉弟子的话里看出来。

例如,《论语·里仁篇》中的“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既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一些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

又如,《论语·卫灵公篇》中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句话的意思是,凡有志气和有道德的人,没有哪个是为了求生而失德的,只有用生命来争取真理的。

说到“杀身成仁”,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孔子的弟子子路了。他只比孔子小九岁,生性坦率鲁莽,时常受孔子的申斥。可是后来,他死于卫太子蒯聩之乱时,虽遍体鳞伤,满身是血,知道自己终将殉职,仍系好帽缨,从容就死。他这种忠勇而临难不惧的精神,真可谓是“杀身成仁”的典范。

孔子自身确实做到了“克己复礼”“无终食之间违仁”。他周游列国时,风尘仆仆,席不暇暖,不仅旅途劳顿,而且经历了多次危险。有时候,还会受到讥讽、揶揄,或陷入绝粮困境。可是,他丝毫没有气馁,“虽百死而犹未悔”,真可说是“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他唯一的目的,就是在于“仁”的实践而已。

前面已经讲过,孔子的教育方法讲究因材施教,在引导弟子德行、使他们往“仁”上发展时,孔子也视弟子的禀赋、习性、生活环境等因材施教。

譬如,子路性情豪迈而好勇,孔子认为他才华外露,必须加以收敛,因此,告诉他说:“公正无欲、果敢坚忍、性情质朴、说话迟钝,这四种品质都近乎仁。你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加深自己的修养。”

樊迟曾几次向孔子问仁。一次,孔子说:“日常起居要恭,做事要敬,待人要忠。以上三点,即使到了蛮夷之邦,也不可废弃。”

另一次,孔子的回答是:“爱护众人。”

还有一次孔子说:“有仁德的人,要比别人先吃苦,在收获回报时则退居人后。”

孔子这前后几次不一样的回答,是因时、因地而异,并没有一成不变。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具体的言行怎样,“仁”是最核心的要求。

仲弓向孔子问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不怨恨什么,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不怨恨什么。”

颜回问仁时,孔子说:“克制自己的私欲,一切都照着礼制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如果有一天能切实做到这一点的话,那么,天下的人都会称赞你是个仁者,能契合仁道。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颜回继续问到具体实践应该注意的方面,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即凡是不符合礼制规定的就不看、不听、不说、不做。在孔门弟子中,子张大大咧咧,自视甚高。曾子曾经批评他说:“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子游也曾批评他:“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意思是说,子张很有才华,道德品行良好,也算难得的了,但还是没有达到“仁”的境界。孔子自然也能看出来子张的缺点所在。

有一次,子张向孔子问仁时,孔子乘机教育他说:“能够做到下面这五点,便算是仁了。这五点就是:恭、宽、信、敏、惠。对人恭敬,便不会被人轻视和冒犯;待人宽厚,就能够获得众人喜爱和拥戴;讲求信实,别人就会信任你;做事勤敏,便容易成功;施惠于人,别人才会心悦诚服地为你效劳。”

从上面这些例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对“仁”的阐释是多方面的。“仁”还被孔子赋予了一定的政治意义,他认为,为政要小心谨慎,不积极从政就不能算是仁君。而仁与不仁是关乎国家能不能守住的重要问题。他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泣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泣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凭借聪明才智得到它,但没有仁德保持它,即使得到,也一定会失去;凭借聪明才智得到它,也有仁德保持它,不用严肃的态度来对待,那么百姓就会不敬;凭借聪明才智得到它,有仁德保持它,能用严肃的态度来对待,但行为不合礼制,那也是不完善的。到战国时期,这种政治意义被孟子进一步发展为“仁政”,并且提出了更加具体的措施和方案。

孔子把人分为五个层次,也就是行仁的品第。除了品行沦丧有违仁德的小人不计外,依次是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

那些被称做庸人的,内心深处没有任何严肃、慎重的原则和信念,做事马马虎虎,有头无尾,为人处事从不善始善终,满口胡言,颠三倒四。所结交的朋友也都是三教九流,唯独没有品学兼优的高人。庸人不会扎扎实实地安身立命,老老实实地做事做人。他们见小利,忘大义,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他们迷恋于声色犬马,随波逐流,总是把持不住自己。

士与君子,本是贵族的称号,在孔子创办平民教育之后,士与君子和平民逐渐处于同等地位,同样被加以教导。《论语》说到士人的语句不在少数,例如,“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由此可见,那些被称做士人的,有原则,有信念。虽不能精通天道和人道的根本,但向来都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虽不能把各种善行做得十全十美,但必定有值得称道之处。因此,他们并不要求拥有很多学问和智慧,但只要有一点,就务必要彻底明了;他们的言语、理论不求很多,但只要是他主张的,就务必中肯简要;他们所完成的事业也不一定很多,但每做一件事都务必要明白做这件事的原因、意义何在。他们的思想如此明确,言语如此扼要得当,做事如此有根有据,犹如人的精神和形体一样和谐统一。这就是一个人格和思想非常完整、独立的知识分子。外在力量很难改变他,富贵对他未必有什么增益,贫贱对他也不一定有什么损失。这是士人,也就是知识分子的主要特点。

至于君子,《论语》中共提到80余次。例如,“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君子成人之美”“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君子贞而不谅”,等等。

君子的特征是,说话做事诚实守信,对人不存忌恨。秉性仁义却从不向人炫耀,通情达理,豁达明智,说话谨慎斟酌,从不武断。行为一致,坚守信仰,自强不息。在别人看来,他们显得平平常常,并没有什么特别出众之处,但是想变成这样的人却十分困难。

孔子告诉子路说:“如果有像臧武仲一样的智慧,像孟公绰一样的清廉寡欲,像卞庄子一样的勇敢,再加上冉有的技艺和礼乐的陶养和修饰,那一定就可以是个人格完备的君子了。”

臧武仲、孟公绰、卞庄子都是鲁国的大夫,为人都很贤德。

孔子接着又说:“现在的所谓的君子,已经不要求如此完备了。只要能够做到见利而想到义,遇到危难能从容付出自己的生命,和人相约,不管事隔多久,都不忘掉承诺,这就算是人格完备的君子了。”

“贤”这个字,《礼记》中的解释是,“贤犹善也”,《说文解字》中说贤就是“有善行也”。

孔子称赞伯夷、叔齐为贤,因为他们“求仁而得仁”。孔子又赞许颜回的贤,说他“三月不违仁”。

可见贤人要以行仁为本,他们的品德要合乎法度,行为要合乎规定,言论要足以被天下人奉为道德准则,道性要足以教化百姓。他们乐善好施,普济天下,能使人民富有,没有疾病和贫困。

道德修养达到极致的人,被称为圣人,这可以说是行仁的最高境界了。

所谓圣人,必须达到自身品德与天地自然法则融为一体,来无影,去无踪,变幻莫测,通达无阻。他们对宇宙万物的起源和终结已经彻底参透,与天下的一切生灵、世间万象都自然相处,融洽无间。芸芸众生永远不能明白他的品德有多么崇高、伟大。

孔子曾经说过:“神明不测的圣人,我是见不到了,能够见到一个才德出众的君子,我也就满足了。”

孔子晚年的时候,回忆他一生追求学问和道德的过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从15岁开始就一心向学;到了30岁,便能立定志向,不肯轻易改变;40岁时,对一切事理都能明白而没有疑惑;50岁的时候,就知道天命的道理了;60岁时,耳边听到什么,都能明白而自然贯通;70岁时就能随心所欲,而不会超越法度。

孔子已经臻于仁的最高境界,无愧于“圣人”的称号。

同类推荐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9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9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心理学家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心理学家

    本书选取了世界上最知名的、在本领域最具代表性的20位心理学家的故事,主要介绍了他们的生命历程,主要作品,最大贡献等知识,图文并茂,语言风趣,可读性强。
  • 中国大文学家的故事

    中国大文学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牛顿法拉第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牛顿法拉第

    本书生动记述了两位科学家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人和事,重点探究了他们取得成功的主客观因素,是值得一读的励志类的读物。
  • 随心飞翔:苹果教父乔布斯的22条成功心经

    随心飞翔:苹果教父乔布斯的22条成功心经

    本书有人说,人类史上有两个有名的苹果,一个“砸”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一个被史蒂夫?乔布斯玩得魅力乍泄,吸引玩家无数。的确,他身上承载了太多的辉煌。然而,对于完美有着近乎不可理喻的迷恋的乔布斯,一生却很难说得上完美。他一出生即遭亲生父母抛弃;仅上了半年大学,就辍学成为一家电视游戏机公司职员;被其亲手从百事可乐挖来的CEO约翰?斯库利赶出公司;过去的8年一直在和疾病相抗争。可以说,这个公众膜拜的天才和巨人真正在大众中的“脸谱”是一个集激情、完美主义、欲望、才华、艺术气质和暴脾气于一身的形象。他就是史蒂夫?乔布斯,这个全世界人心目中的英雄,苹果“粉丝”永远的偶像。
热门推荐
  • 笑忘恩仇录

    笑忘恩仇录

    根据明朝野史为基础,以明永乐年间为历史背景的一段江湖侠义英雄传。
  • 霹雳皇城之琴道朝兮

    霹雳皇城之琴道朝兮

    纪元200年大幼时期皇族败落群雄并起万族林立诸王争霸妖神乱天象天摇地动时,武林正派儒释道三教如何拯救苍生?
  • 巅峰羽翼

    巅峰羽翼

    他们是隔网相对的对手,也是并肩作战的搭档。经历过成功,也面对过失败;登上过世界之巅,也曾跌入谷底深渊。他们就像是一双翅膀,虽然有缘携手但却注定无缘相伴。童话里的故事总会有圆满的结局,而属于他们的童话或许在冥冥之中早已命中注定。时间是最好的证人,它似乎不存在,又似乎无处不在。在这个时代他们并不会给别人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但却在彼此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时光总会过去,故事属于他们,我们则都是看客,分享他们的故事,然后寻找我们自己的人生。
  • 王俊凯花开半夏你依最好

    王俊凯花开半夏你依最好

    原来,喜欢一个人可以是这么久的事。以至于跨过了世纪。你的爱,总是太无奈,而我,却抵抗不了。对不起,还是败给了你。前生,你欠我。来世,我要你还。
  • 芊陌花开

    芊陌花开

    两家世代交好,她却不认识他宴席上的一个无意间的微笑,却是他永远驻足在她的心里
  • 重生之亿万千金,要定你

    重生之亿万千金,要定你

    前世的苏薇雨自以为眼光独到,五年的兜转,不过是见证了她的有眼无珠。重生到了刚认识前渣男的那一年,不求自己安好,只要渣男渣女们过得不好,那就安心了。片段一:“顾安,我要和你手牵手的走到世界的尽头!”苏薇雨看着自己爱了5年的男人天真烂漫地说道片段二:“安沫沫,顾安,你们好狠的心!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们这对渣男贱女!”苏薇雨看着自己曾经最爱的男人和自己的闺蜜痛彻心扉的吼道!片段三:“苏薇雨,我,要定你了!”花逸爵看着呆呆的苏薇雨用霸道的口吻说道!
  • 逐心

    逐心

    “太古”“封神”二劫之后,七魔现世,六圣重伤,苍生受难!道祖惊动,以无上之法力,封印七魔。道祖封印七魔之后,自身也深受重创,召六圣于紫霄宫内,神情肃穆,秘语嘱咐,六圣躬首....
  • 盖世杀神

    盖世杀神

    “我坚信那双长腿是人间极品!”“混蛋,你眼睛往哪看?”“往腿上。”人怎么可以这么流氓?!.......陆凡的人生信条:假如社会很黑暗,你可以选择当一个有文化无耻的流氓!
  • 英雄联盟之我是器灵

    英雄联盟之我是器灵

    你能想象,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中,存在着两个你自己吗?他们的生活看似千差万别,但却有着惊人的相似奇遇。他们,一个在现今,另一个在被称为瓦罗兰的魔法世界上,遇到相同的物,相同的事……还有遇到是否相同的那个“她”的时候,到底会发生什么呢?记忆会不会重叠?能力能不能转移?一切都是未知。只是,一个为了“她”而死去,另一个却为了“她”而“活着”。
  • 诡事笑谈

    诡事笑谈

    绰号“王半仙儿”的姥爷,每天只知道捡粪。和身为屌丝的我,为了唯一女神奋战恶鬼。然而,在真的进了茅山、去了蜀山,加入“修道”、成为一个半吊子的“阴阳先生”的时候,才发觉人世种种,皆不在自己掌控之中。“我命不由天!”,这中二的话语也是老天让我喊出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