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22700000015

第15章 囚楚营汉王无义,战垓下霸王别姬(1)

项羽在分封中,迁刘邦于巴蜀,徙故王于恶地,王亲信诸将于善地,无不挑动和加剧了各路诸侯之间的权力纷争,并且迅速激化了他与刘邦之间的矛盾。所以,诸侯罢兵不久,田荣、彭越、陈余等就先后起兵反楚,刘邦也暗渡陈仓,还定三秦,从而掀起了历时四年(前206一前202年)之久的“楚汉战争”。

在这四年之中,吕雉可以说是历尽磨难,被囚于楚营长达二年零四个月之久。这使她进一步认识到人生的多艰和战争的苦难,也让她更真切地体会到权力的魅力和人性的残忍,这种多棱镜式的人生感受对塑造吕雉的政治性格无疑产生了极大影响。同时,在这四年里陆续在刘邦手下登场亮相的一些风流人物也各显神通,淋漓尽致地施展了各自的政治天才和军事天才,他们在西汉建立后都曾和吕雉打过交道,发生过权力冲突。

(一)

刘邦听到项羽封自己为汉王的消息,差点气个倒仰,在军帐里乱摔一气,就要出兵攻打项羽。周勃、灌婴、樊哙站在一边,开始有些不知所措,听刘邦要找项羽拼命,慌忙过来相劝,可刘邦哪里听得进去,嚷着叫传令兵号令三军,准备出战。萧何与刘邦交往多年,还从未看他这样激动,大声谏阻道:“汉王你是不是疯了,今天你到僻远的汉中称王,虽然不尽如人意,可总比送死好哇!”

刘邦骂道:“你怎么知道我会送死!我看你是在诅咒我。”

萧何不甘示弱地反驳道:“就凭你现在这点兵力去攻打项王,还不是以卵击石,百战百败,不是送死是什么!历史上能屈尊一人之下,最后取信于天下而成就大业的,是商汤、周武王。希望大王听臣一言,先委屈点去做你的汉王,休养民生,招揽贤才,巩固巴、蜀,还定三秦,就有希望夺取天下了。”

刘邦听了这一席话,倒也冷静下来,连声称善,遂决定去汉中,并委任萧何为丞相。

汉王元年(前206年)四月,刘邦率领手下从关中出发,前往汉中。张良把刘邦送至褒中(在今陕西勉县褒城东),刘邦对张良说:“长期以来,你跟随着我,也够辛苦的了,现在可以回去了,韩王正翘首等待着你呢。”

张良说:“大王,我就此拜别了。但是我最后还要再进一言,请大王沿途烧掉所经过的栈道,一来可以防备诸侯军队的袭击,二来也可以借此表明你没有东窥三秦的意图。”

刘邦喜道:“你可真不愧是尽得《太公兵法》的真传呀,这样一来,不仅项羽,就是三秦王也会放松对我的戒备。好主意,好主意,我一定按你说的去做。”

当时,从关中进入汉中的道路,崎岖难行,刘邦率领人马由杜南(今陕西西安东南)

沿秦岭北麓两行,然后向南折入褒谷,即历史上著名的褒斜道。

褒斜道是当时往来秦岭南北的重要通反映萧何月下追韩信历史故事的青花梅瓶道,其大致走向是:自今陕西眉县沿斜水及其上流石头河,经今太白县,循褒水及其上流白云河可直达汉中。因取道褒水、斜水两河谷地而得名。两水同出秦岭太白山,褒水南流入汉水,谷口在陕西勉县东北褒城北10里处;斜水北流汇入渭水,谷口在陕西眉县西南30里处。

这条通道丛林茂盛,怪石迭立,河谷两侧悬崖绝壁,万丈深渊,因此,人们被迫在河岸崖壁上开凿了一段段所谓栈道。栈道又称“阁道”、“复道”、“栈阁”,即在河岸崖壁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一种两层建筑物,外形为一连串楼阁,上面可通行人马车辆。

刘邦的大队人马每经过一段栈阁,就放火把它烧毁。这些跟随刘邦的士兵多数是关东人,见道路被毁,东归无望,因此一个个愁苦连天,情绪低落,很多人都在中途开了小差。到达南郑以后,逃亡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些将军也不辞而别。此时的刘邦,心情坏到了极点,但还要强打精神硬挺着。

忽然有一天,有军吏来报,丞相萧何离军出走,不知去向。刘邦大吃一惊,险些摔倒在地,真有点支撑不住了。要知道,萧何不仅是刘邦的旧友,而且是一位非常难得的人才,刘邦起兵以后,举凡兵源的补充,粮草的输送以及资金的调拨都是由萧何一手料理的,所以,萧何的出走自然使刘邦像失去左右手一样沮丧。

可是过了两天,萧何又回来了。

刘邦又喜又怒地说道:“丞相啊、丞相,难道你也打算逃跑吗?”

“请大王息怒,为臣怎敢负大王逃跑,臣不过是去追逃跑的人。”

“你去追谁?”

“追韩信。”

刘邦又骂开了:“我说丞相,跑掉的将尉已经几十个了,你都没有去追,为什么偏偏去追韩信。”

是呀,要想知道韩信在萧何心中的位置,还要从韩信的身世讲起。

韩信是秦末淮阴(今江苏淮阴)

人,从小丧父,家境贫寒。他平时虽然衣着破旧,却非常爱好武艺,经常佩带着一柄宝剑,天天刻苦练功,因此他的剑法,在当时是数一数二的。

韩信人穷志不短,他母亲去世时,家里穷得无法举葬,他却选择了一块宽敞的高地把母亲安葬。当时的人都很迷信,认为坟地选得好,后世就会发达。韩信这样做,是认为母亲的坟旁有可以安置上万家的地面,希望韩氏家族能在自己手上兴旺起来。

韩信自幼无人管教,不会料理生活,许多人都很讨厌他。当时,做官要有人推举,韩信无依无靠,自然没有做官的机会。对做些小买卖,他又一窍不通,因此,只好到别人家里去寄食。秦朝的时候,社会上还保留着战国时代的养客风气,一些有钱有势的人,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常常招揽一些宾客、食客来壮大自己的门面。在他们的带动下,一些地方小吏也往往争相效仿,以养客为荣。韩信因生活没有着落,就常到下乡南昌亭长家里吃闲饭。

过了几个月,亭长见韩信无所事事,难免有些不耐烦,亭长的妻子领会了丈夫的心意,便每天提前开饭。一连几天,韩信都没有混上饭吃,便领悟到这实际上是在赶他走。他很恼火,但又无法申说,于是决心离开亭长,去另谋生活。

韩信离开亭长以后,便流浪到淮阴城下,天天蹲在河边钓鱼,每天忍饥挨饿,形容憔悴。当时,有几位老太太每天都到河边漂洗棉絮,其中有一位好心肠的漂母,见韩信这副模样,很可怜他,就主动把自己带的食物分给韩信吃。一连几十天,不论刮风下雨,漂母都给韩信送来食物,这使韩信非常感动,就对漂母说:“承蒙老母这样厚爱,我韩信将来要是得志,一定重重报答您。”

谁知漂母听了十分生气,郑重地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谋生计,天天靠别人施舍过日子,能有什么出息。我看你一表人才,竟沦落到这种地步,有些于心不忍,这才给你饭吃,谁稀罕你以后报答呢?但愿你从此能振作起来,做为国为民有益的事。”

韩信听了,既感动又惭愧,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决不能辜负了老母的一片心意。

当时,淮阴城里的一些纨绔子弟都很瞧不起韩信,经常拿他开心。一天,一个无赖少年见韩信从对面带着刀剑走来,便故意拦住他说:“你这家伙,长得人高马大,还挂着一把这么漂亮的宝剑,应该有点本事吧。不过,我到觉得你一定是个胆小鬼!”

周围的人听了都哈哈大笑。韩信感到非常难堪,可还是强忍着没答话,迈开大步就想走开。那个无赖少年见韩信有点怕他,又伸开双臂把韩信拦住,得意忘形地说:“你要是个男子汉,哪怕有针眼那么大一点胆量,就抽出剑来刺我;如果你连这点勇气都没有,贪生怕死,那就请你从我的裤裆底下钻过去吧。”

说着,便叉开两腿,叫嚷着让人们过来观看。韩信哪里受过这样的污辱,真恨不得一剑把他的胸膛刺穿。但是冷静想一想,此人虽然不怀好意,可自己要是为了出一口恶气而断送了两个人的前程,也实在有些不值得,于是就默默地趴在地上,从那家伙的裤裆下钻了过去,起身背起一片哄笑声大步离开。从此,韩信“受辱胯下”的故事,就在淮阴城里迅速传开,一提到叫花子韩信,人们都轻蔑地说:“那是个贪生怕死的胆小鬼。”

项梁起兵后,很快打过淮河,来到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招兵买马,韩信就带着他的宝剑,投奔了项梁,做了一个无名小卒。

不久,项梁在定陶战死,韩信又转归项羽,充当郎中(侍卫)。韩信便利用这种身份,经常接近项羽,并且屡次献计献策。那时,项羽凭着一股锐气,百战不殆,很少受到挫折,因此根本没把韩信放在眼里,也从来不肯采纳他的意见。

韩信见项羽刚愎自用,自己永远不会有显露头角的机会,就想离开项羽,另谋出路。

各路诸侯军先后攻入关中后,项羽分封刘邦为汉王。郁郁不得志的韩信就从楚营逃跑,随刘邦来到南郑。刘邦让他当了一个称为连敖(管理粮草)的小官,这使韩信大失所望。有一次,韩信等十三人犯了军纪,被处以斩刑。其他人都一一被杀掉了,眼看就要轮到韩信。正在这时,韩信突然看到刘邦的亲信夏候婴从这经过,使故意大声呼喊:“汉王不是想坐天下吗?为什么要残杀壮士!”

夏侯婴觉得此话出自一个死刑犯的嘴里有些不一般,就扭头仔细打量一眼,只见他体魄魁梧,相貌堂堂,觉得这样的人死了可惜,就下令把他放了。经过交谈,夏侯婴很赏识韩信的才干,后来就把他推荐给刘邦。刘邦看在夏侯婴的情面上,就任命韩信为治粟内史。

治粟内史为九卿之一,掌管封国内的钱谷,直接受丞相统属。韩信就任以后,就经常跟萧何打交道。在接触的过程中,萧何逐渐发现韩信有胆有识,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因此多次在刘邦面前推荐韩信,希望能够予以重用,可刘邦对这个胯下之勇的韩信一直有些偏见,尽管表面上不加反驳,却一直没把萧何的话当回事。韩信见萧何不止一次地向刘邦推荐自己,而刘邦始终无动于衷,因此这才悄悄离开。

话说回来,萧何见刘邦还在气头上,就耐心地解释说:“大王有所不知,那些逃跑的将领才能平庸,并不难得,至于韩信,可是个难得的栋梁之材。大王如果打算长期在汉中当王,不用韩信倒也可以;如果想得天下,没有韩信恐怕不行。所以用不用韩信,就看大王今后做什么打算了。”

刘邦笑道:“我的心意别人不知,你还不清楚,我当然想打出去,怎么能老闷在这里呢?”

萧何说:“大王若决定出汉中,就必须重用韩信,那样他才会留下;如果不能重用,他还是要离开的。”

刘邦感到有点左右为难,消消气说:“我且不管韩信是不是难得的人才,看在你丞相的面子上,就拜他做个将军吧。”

萧何又说:“仅仅做一般的将军,还是留不住韩信。”

刘邦犹豫一会,一字一顿地说:“好,我就听你一回,拜他为大将,总能称你的心口巴!”

萧何十分高兴,立即表示赞同。于是刘邦就要召见韩信。萧何见刘邦把拜将这样的大事,看得如此轻率,就立刻制止说:

“大王素来傲慢无礼,在你看来,拜大将就像招呼一个小孩子一样简单,这样随随便便,怎么能树立起韩信的威信?

大王要拜韩信为大将,就要选择良辰吉日,沐浴更衣,戒荤戒酒,然后搭起坛场,召集群臣,按照礼节,亲自授印才行。”

刘邦摆摆手说:“也罢,也罢,一切都由你做主吧!”

当时,刘邦手下的将领们听说要拜大将,无不兴高采烈,知道刘邦就要有所行动了。可又不知道这位未来的大将到底是谁,甚至有些人觉得,被拜为大将的不会是别人,肯定是他自己,所以个个喜笑颜开,像过节一样,到处喜气洋洋。等到拜大将的那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登上将台的竟是“受辱胯下”的韩信,全军上下,个个惊得目瞪口呆。

拜将仪式结束后,韩信被让到上座,刘邦问道:“萧丞相多次在我面前推荐你,你有什么锦囊妙计呀?”韩信早有准备,并不急于正面回答,却反问刘邦:“大王要东征,夺取天下,你的对手难道不正是项王吗?请你先自己权衡一下,要论勇悍仁强,你和项王相比哪个更强?”

刘邦沉默一会,很不自在地说:“我不如项王。”

韩信见刘邦很有自知之明,实事求是,就继续说道:“是呀,我也认为你比不过项王。我曾经在项王手下干过,很了解他的为人。他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一声怒吼,就能吓退成千上万的敌人;但他缺乏头脑,不善于任用贤能,驾驭良将,所以这不过是‘匹夫之勇’。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谈吐温和,部下有了疾病,他表现得非常同情,把自己的食物分给他们;但是当部下立了功,应该封赏时,他又得吝啬,犹犹豫豫,迟迟不肯把印绶颁赐给人家,这不过是见识短浅的‘妇人之仁’。项王虽然称霸天下,驾驭诸侯,却放弃四塞之地的关中而定都彭城,又违背义帝的盟约,分封亲信,所以诸侯都不满意;项王为人残忍,所过之处,烧杀抢掠,天下多怨,百姓不服。所以说,项王名为霸王,实际上很不得人心;他貌似强大,但很容易由强变弱。

如果大王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勇武之士,有什么强敌不能被您诛灭?

如果您把天下的城邑分封给功臣,谁还敢不唯命是从?如果您统率仁义之师,利用将士思念故土的情绪,进行东征,有什么敌人不被您打得落花流水?”韩信因此建议:现在就佯装要修复褒斜道的样子,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而以精锐之士暗中开通“故道”,给敌人来一个措手不及。

刘邦听了韩信的精辟分析,喜出望外,大有相见恨晚之慨。于是就根据韩信的计策,着手部署兵力。一方面让萧何留守南郑,巩固后方,负责向前方输送兵员和粮饷;一方面调兵遣将,亲自率军进攻关中。

同类推荐
  • 松下幸之助全传

    松下幸之助全传

    松下幸之助是“经营之神”!他是“日本式管理之父”!他是重振日本精神的著名企业家!他以富有人情味的管理赢得了合作伙伴和员工的交口称赞!松下幸之助全传》从一个平民的角度,向读者深度剖析一个最真实的松下幸之助。作者从回忆松下幸之助的童年开始,讲述了他如何从学徒成长为世界级企业家的完整过程。
  • 铁骑王者——成吉思汗

    铁骑王者——成吉思汗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中国十大文豪——李白

    中国十大文豪——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隋末其先祖因罪徙居中亚碎叶,李白即出生于此。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少年时李白即咏诗入赋,博学多才,仗义行侠。天宝初年奉诏入京,任翰林供奉。
  • 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

    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

    不是生产力进步的论证,也不是对皇权专制的批评,历史研究是否还有一条其他的途径可走,廖峰编著的《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通过对顾鼎臣这个被现代视野遗忘的人物的研究,来说明,古典政治并非属于封建残余或迂腐文化,其重要作用或许已经超出了想象。本书的目的是以人物揭示历史变迁,涉及内容包括制度史、思想史、经济史、城防等各部分内容,因此,以顾鼎臣经历为线索,笔者又将重点放在搜集对其经历中所涉及各领域,如经筵、嘉靖初年的赋役改革,以及宗族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 圣者为王:王阳明的超凡之路

    圣者为王:王阳明的超凡之路

    王阳明心学的最大魅力就是要让人的内心完善和强大起来!如此一来,还有什么具体的困难是人所不能克服的呢?还有什么成功,是我们所可望而不可即的呢?一代大儒黄宗羲即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诚然,不学阳明,我们还要学谁呢?
热门推荐
  • 心魔修真

    心魔修真

    俗世中他为传奇;看一个八岁的无知少年,如何闯荡残酷的修魔世界。心魔的复活到底是引领他走向邪恶还是善良。吞噬得修炼功法,残忍邪恶的魔门兵器。
  • 首席别玩我

    首席别玩我

    身为一名警察,她理应替天行道!但谁来告诉她,抓错了人怎么办?!而且……还是个被她抓进监狱后挠了他痒痒的男人?!当他出狱后,她却莫名被他绑回家——那人邪魅逼近:“你让我受了那般奇耻大辱,咱们就慢慢算账吧~”
  • 采夫东篱下

    采夫东篱下

    穿越了,做点啥?种田是个不错的选择。不会种?没关系。姐种的不是田,是境界!PS:架空穿。情有独钟。温情女强种田。
  • 穿越从太极开始

    穿越从太极开始

    一个玩笑让方子敬再也无法回到地球,从此他只能在地球拍过的电影中流浪,但是方子敬觉得这对自己来说并不是一个坏事,而是上天赐予他的天大的好事,于是某些电影中出现了非常不和谐的一幕。“杨露婵,你的三花聚顶让给我好不好,这样你就不用害怕死掉了。而且,陈玉娘是我老婆,你离她远点!”“......”“托尼,你身上的全都是破铜烂铁。什么?你不信,看我怎么把它拆下来!”“......”
  • 白血公主与白亡王子

    白血公主与白亡王子

    她站在窗口。暗淡灰白,没有一点点血色,她双眼黯淡无光,仿佛只是两颗黑色的玻璃球。她的视线,一起落在窗外很遥远的一个点上。然后,她的左手仿佛被人操纵一般,缓慢的拿起水果刀,泛清的指节有力地握起刀柄,优雅地在半空中划了一道弧线,然后落到右手腕的动脉上。
  • exo之萌萌女配逆袭

    exo之萌萌女配逆袭

    纳尼?!泥煤!难道我就这么穿越了?这也太离谱了吧。。。。。还要叫我攻略男主,还是十二个?!(先申明彼岸花是刚升初中的学生更文时间不定)
  • 创世游侠

    创世游侠

    一群复活的战士迎接着来着神与魔的挑战,而全新的科技复活了英雄也变异了生物,但人类大陆却成众矢之低,复活的英雄成了游侠,他们的组织叫游侠联盟。。。。。
  • 幽默显智慧

    幽默显智慧

    幽默是一种境界,心态决定了境界的高低。幽默是一种艺术,人格决定了艺术的表现。幽默是一种智慧,修养决定了智慧的发挥。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幽默会为他带来更多的机遇;一个追求梦想的人,幽默会给他带来更多的自信;一个投身事业的人,幽默能创造更广阔的奋斗空间;一个志在成功的人,幽默能开拓更轻松的实现捷径。生活中不可以缺少幽默,人牛中不可以拒绝幽默。
  • 三生夜帝

    三生夜帝

    武魂大陆,强者为尊。秦夜,一代凡人,穿越至此,成就一代大帝。不料被至交好友偷袭,至此命丧黄泉。当秦夜醒来之时,他惊奇的发现,自己竟然活出了第三世?可他第三世觉醒的武魂竟然是.......
  • 网游之一箭穿天

    网游之一箭穿天

    速刷副本,虐杀BOSS!什么风骚的走位,什么神级意识,被我的普通攻击射到都是渣,且看我一箭穿天站撸到天明!当你还在为猎杀巨龙而喜悦时,我只是笑而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