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07300000013

第13章 附录(1)

相声的结构与“包袱”

崔琦

2001年,相声作家梁左英年早逝,痛惜之余,我为他写了一副挽联“自结构找笑料高人一等,从生活挖题材入木三分”--这可以说是我对梁左相声创作的评价,也由此引发了我对相声创作的一些思考。

相声创作的不景气已经有些年了,首先感到困惑的是作者:现在的观众爱听什么呢?怎样才能让人们乐呢?绞尽脑汁、搜索枯肠,却几年找不出一剂灵丹妙药。

然而,尽管几年出不了一篇好作品,可人们还是爱听相声,勇于写相声的也不乏其人。每次征文或大赛,收上来的作品有时竟也有数百上千个,但好作品仍似沙里淘金。

那么,毛病究竟出在哪儿呢?我以为有如下原因:一是社会发展快,作者的新知识、新信息、新情况、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赶不上观众的水平;二是深入生活不够,写出来的语言没有老百姓的顺口溜儿、大白话儿来得生动和切中要害;三是囿于传统手法组织“包袱”,既肤浅又缺乏新意。

人们常说:相声是语言艺术。其实这话只说对了一部分。相声不是纯粹的语言艺术,它是运用说、学、逗、唱等诸多技巧,通过刻画人物、组织“包袱”,达到给观众以笑的艺术享受这样一个目的。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也常常能读到一些业余作者写来的相声作品,有些作者就是由于缺乏生活,没有巧妙的构思,以为说些触及人体感官的话就能使人发笑,如“尿裤子啦!”、“放了个屁”、“好汉子架不住三泡稀”,等等。殊不知,听了这样的词句人们不仅笑不出来,而且还会感到讨厌和恶心。比这类令人作呕的俗词稍强一点儿的是掰吃文字,试举两例:

其一:

甲:后来我就上调了。

乙:别自杀呀?

甲:谁自杀了?

乙:你不是说“上吊”了吗?

甲:我由处里调局里去了。

乙:哦,这么个“上调”呀!

其二:

甲:对过儿来个人,我一看认识。

乙:谁呀?

甲:孔老二。

乙:孔老二?

甲:就是我们街坊孔家那二小子。

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手法过于简单和小儿科,说出来让人听着可怜。谁要在台上说这样的相声,观众不仅不乐,还会在心里说:快下去吧,别受这个罪了。

这里,我想还应说一说“包袱”和“笑料”的不同。不少人(包括一些相声行内人士)都认为“笑料”即是“包袱”,我以为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什么是“笑料”?甲用扇子打乙的头一下,饭店服务生不小心把蛋糕扣在客人脑袋上,或相声中常用的“掉凳”等,都会引人发笑,但这只能是“笑料”,而不是“包袱”。什么是“包袱”?人们都熟悉马三立大师的《逗你玩》,说一个聪明的小偷,对一个不聪明的小孩儿说自己名叫“逗你玩”,小偷偷衣服时,小孩儿叫他妈“有人拿衣服了!”他妈在屋里问“谁啊?”小孩儿说“逗你玩!”小偷又拿裤子了,小孩儿又叫他妈,他妈在屋里又问“谁啊?”小孩儿又答“逗你玩!”。小孩儿是说,那个叫“逗你玩”的人把衣服、裤子拿走了,可他妈妈却认为这孩子淘气,跟妈妈在逗着玩儿。经过两三次的铺垫,待小偷把床单等大件儿都拿走了,妈妈出来问这是谁拿走的?小孩照旧回答“逗你玩”,抖响“包袱”,既在意料之外,又于情理之中,这是单口相声中一个十分典型的“包袱”。当然我们不否认“蛋糕扣脑袋上”的镜头也是编剧写出来的,但这种“笑料”用不着像组织“包袱”那样进行细密的铺垫,也无须把最终要表现的东西掩盖得严严实实,且不必讲究什么“情理之中”,只要能搞笑就行了。可见,“笑料”和“包袱”虽然都能使人发笑,但它们毕竟还是有区别的。

通常一个相声段子,至少要由几个、十几个或更多的“包袱”(也包括“笑料”)组成。“包袱”从哪儿来?不是作者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从生活中挖掘、积累、提炼,经过“再加工”而产生的。这里边当然需要技巧,有位作家说,为琢磨“包袱”,“把脑袋都憋绿了”,可见相声创作之难。以笔者几十年感受之见,与其冥思苦想地琢磨单个儿的“包袱”,不如在选题上下大功夫。

我以为,一个好的相声作品,应该有一个好构思、好点子,先从选题和结构上站住脚。有一位电影艺术家说过:“编剧和导演提出来的问题,必须是观众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样的电影、电视剧观众才爱看。”相声也是如此,作者的点子和巧妙的构思,都应高观众一筹,以后的问题就好办了。一段相声作品的总体结构具备了喜剧因素,形成一个“载体”,那么,再往这个“载体”中装东西就容易多了。也许本来一句很平常的话,在特定的时间、环境中说出来,也会让人听着可笑。

这方面我很佩服梁左,他就很善于从结构上找“包袱”。最典型的就是《虎口遐想》、《电梯奇遇》和《小偷公司》这三个段子。

严格地说,《虎口遐想》和《电梯奇遇》这两篇作品在构思上有些雷同,作者设定的载体,一个是“不易逃生的老虎洞”,一个是“上下够不着的坏电梯”。异曲同工,仍表现出了作者的高明。试看其中的语言:

“附近没有电话?通讯设备这么落后,帝国主义要是突然袭击,我们应付得了吗?”

--《虎口遐想》

“去,打盆热水,给他洗洗脸,一脸鸡蛋汤,多埋汰!花三毛钱让人看个干净的……”

--《电梯奇遇》

以上的两段话,应该说是很平常的。从字面上看并不可乐,但由于有了“老虎洞”和“电梯”这样的特殊环境,同样的话就会变得使人忍俊不禁了。在生活中,我们如果征询朋友的意见“哎,某姑娘是不是看上我了?”这话一点儿也不可乐,因为这是在正常情况下的正常谈话。而在相声《虎口遐想》中就不同了,演员姜昆(作品的主人公)听到一个女孩的叫喊,想入非非地问“哎,这姑娘是不是对我有点儿意思?”--性命之虞尚且悬而未决,还能有这个心思,自然让人觉着可笑。

《小偷公司》不同于以上两篇作品,这是作者独辟蹊径、构思绝妙的又一佳作。这个段子有点儿像《贼说话》。干小偷这一行的,本不可张扬,但作品中的小偷们,不仅成立了公司,而且还机构庞杂、“规章制度”齐全,居然成立了“保卫科”和“纠察队”,要偷点什么东西还得层层审批。逐级画圈儿,甚至还有“贼发1988年9号文件”,成立“亚运村偷包子临时总指挥部”……臃肿的机构和繁杂的审批手续,贻误了这次偷窃计划的“战机”,最后被警察一网打尽。这时的小偷,似乎并未意识到自己的罪有应得,却像煞有介事地冒出一句政治性很强的叹息“官僚主义害死人哪!”此语一出,让人没法儿不乐。

谁都知道,生活中当然不会有什么“小偷公司”,这个段子的立意很清楚,就是讽刺单位内普遍存在的机构重叠、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的社会现象。但作者并没写生活中的某一工厂、学校、商店、机关,而是虚拟了一个并不存在的“小偷公司”,有了这样的载体,“包袱”甚至不用人为地去组织,本来很正常的事情,放到“小偷公司”里就不正常了,如某个大商厦为防止商品丢失而成立了“防盗办”,这很正常,绝不可乐,但明明是贼窝,却还偏要成立什么“防盗办”,不是“包袱”,也成笑料。生活中,大家都有“办事难”的体会,不论办什么事,打报告、审批、填表、盖章,人们早已习以为常,有的相声段子甚至用“贯口”把那些烦琐的手续像“报菜名”似的说上它一大串儿,但观众仍然不笑。因为生活中就是这样,即使夸张一点儿又有什么可乐的?可这套审批手续用在“小偷公司”里,效果就大不相同了,街上发现个有钱的妇女,本来想偷,但该下手时下不了,先得向公司请示……这事情谁听了也觉得好笑。“包袱”是现成的,甚至连“信手拈来”也不用,哪儿来的?是总体结构的喜剧因素提前就赋予的。一段相声(其他形式的文艺作品也一样)的成败或是否精彩,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好点子、好结构。有些作品,一听内容,就能想象它是不是可以引人发笑。生活中,老师帮助落后学生提高成绩,加班加点、废寝忘食、累垮了身体……这样的事情无疑是值得称道的,可以让老师戴红花、作报告。但要以此为题写相声就太难了,你即使怎么精心组织、设计,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往一块儿扯,也很难拼凑出什么像样的“包袱”来。原因很简单:这事情本身可能很感人,但它是正常的,其内涵和外延都不具备喜剧因素。所以,谁要选这样的素材写相声,无疑是自讨苦吃。换句话说,不是什么题材都可以用来写相声。时常见到有些业余作者,以上述类似的题材写了相声,然后找到专业相声作家求助说:“我这段相声‘包袱’太少,你帮我加几个‘包袱’吧!”遇到这种情况,专业作家往往感到无能为力,“包袱”不是想加就能“加”上的。写任何作品,都忌讳“无病呻吟”,写相声如果题材没选对,就很容易“没乐儿找乐儿”,硬加的“包袱”让人哭笑不得。而我认识的一位相声作者,构思了这样一个情节内容:某女看到别人家的男人都有情人、傍家儿,认为人家老公有本事。再看自己的这位先生,工作、长相,哪样儿也不比别人差,可就是没一个女人跟他说句玩笑话,老实得有点儿窝囊,让人着急。某女觉得在邻里之间“很没面子”。怎么办?有了,她主动给丈夫找“小蜜”,让自己的老爷们儿也潇洒一回,省得出来进去的让人看不起……我想,作者如果按着这个构思去写,怎么发展都可乐,因为“妻子主动为老公找情人”,这事情本身就违反常规,是一个大的喜剧框架,在这种特定的结构中,很普通的一句台词,说出来或许就是个“大包袱”,因为它符合相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规律,这样的作品,写出来、演出来,效果应当不会太差。

相声创作的实践证明,巧妙的结构并不是轻易可以琢磨出来的,要靠丰富的生活底蕴和脱俗的悟性。结构高明,“包袱”已在其中,作品应该说成功了一半儿,再经过反复锤炼、精心加工,事半而功倍,定会取得较好的艺术效果。

(原载于2001年10月《曲艺》杂志,

获北京市文联文艺评论优秀奖)

相声能不能不说

“shǐ”、“niào”、“pì”

崔琦

首先需要解释一下文章的题目,因涉及三个不雅之词,故用汉语拼音代替。这三个字是同一部首,“尸”字下面分别为“米”、“水”、“比”,这样的字眼儿说出来难听,写在纸上看着也不舒服,所以用拼音代替,您知道这是三个什么字了吧?

言归正传。现在北京小剧场相声演出如火如荼,方兴未艾,二十多家相声园子遍布四九城,喜爱相声的观众越来越多,相声演员队伍也在不断扩大,这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发展相声艺术无疑是件好事。

同类推荐
  •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墓俑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墓俑

    本书是以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墓俑为主,结合其他地区墓俑及文献记载,对墓俑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
  • 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

    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

    本套书选编了《易经》《老子》《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了凡四训》《唐诗三百首》《宋词j三百首》等十二本文化经典书籍。《易经》和《老子》给读者以智慧的启迪,《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和《了凡四训》告诉读者做人的基本礼仪和智慧,《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让读者体会中国语言的优美和博大精深。全套书配有注释、译文和鉴赏,让读者更容易读懂,非常适合对我国经典文化了解不深的读者,能让读者对书的思想和文字有更深入的理解,帮助读者快速读懂我国的传统文化。
  • 祝酒辞与红白喜事致辞金典

    祝酒辞与红白喜事致辞金典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祝酒辞。通过从酒的起源到祝酒辞的兴起、发展、演变,乃至最后成型,对祝酒辞进行了全方位阐述,希望读者了解祝酒辞的“前世今生”,并对酒文化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此外,还遴选出数百例题材丰富的祝酒实例。下篇为红白喜事致辞。书中对红白喜事的礼俗和红白喜事致辞的特色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同样选取了诸如婚礼、生日、节日、会议、商务庆典、送行、就职、升迁、升学、乔迁等多种不同场景的案例供参考。本书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和实用性。“一杯美酒,笑迎五湖四海宾客;一本奇书,恭奉千秋万代读者。”
  • 近看美国

    近看美国

    人们所追逐的美国梦其本质就是进入美国社会的中上层,成为享受美国的强盛富足、自由平等的一员。但是“美国梦”真的存在吗?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国梦”呢?
  • 西口在望

    西口在望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池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夭独厚的三晋人文资源,被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
热门推荐
  • 重生豪门奋斗记

    重生豪门奋斗记

    用鼻孔看人的孔雀女姐姐,自恋程度和水仙花有得一比的弟弟,还得对付那臭不要脸的爸爸妈妈,姐有钱有男人是姐自己的事,你们别想揩姐的油……??看李小小重生为嫁豪门而奋斗的└(^o^)┘夜黑风高杀人夜,良辰美景11时,呸呸呸,错了,在这样美好的日子里,某这可男可女可人妖的小妖魅弱弱的问一声,求包养,有推荐票,有收藏,有打算吗?没有吗?尼玛,老子打劫,快点交出来推荐票,随便收藏一下,有打赏的给一个热情如火的木马一个。
  • 社会文明的标志——化学

    社会文明的标志——化学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处处离不开化学。懂点化学知识,我们对生活会更加明了。服装,尤其是现代的服装,很多都是用化学方法生产制造的人造纤维;人一天需要多少蛋白质,需要多少微量元素,从哪里摄取,化学可以告诉你;进食后,食物如何消化分解,如何进行反应变化,成为人体所需的能量,生物化学可以告诉你答案;哪些物质是有毒的,是致癌的,如何避开这些物质,使自己免受不必要的伤害,化学也可以告诉你。本书从简单的化学知识入手,直白又有趣地讲述了生活中一些司空见惯的事物的来历、用途、种类等。全书深入浅出,集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是一本对青少年大有裨益的化学科普读物。
  • 南城戏子

    南城戏子

    南城小曲,一首小诗谱写成曲。南城一曲,一名戏子唱演惊鸿。别把我的悲伤当真,也别为了我的表演心碎,今生今世,我只是个戏子,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他日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 爱的追缉令:诱捕我的小娇妻

    爱的追缉令:诱捕我的小娇妻

    他中了爱情的毒,而她就是令他着魔的瘾,也是解开他内心孤楚的灵药。但是他却被仇恨蒙蔽了内心,看不到她的真实和爱意。蓝月扯着他的衣袖哀楚地问:“你爱过我吗?”他冷冷地甩开她:“没有!”她失望的离开,决定不再触碰爱情却又再次和他相遇。这男人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对她说:“老婆,我们回家吧!”她该答应吗?重遇过后,他改过自新想重新追求她,奈何竞争对手太优秀,他三振出局依旧不死心。毁掉自己的名牌西装,剪掉钱包里的黑卡,然后死皮赖脸的求前妻和儿子收养。某夜他悄悄潜入前妻的房间用力扑倒她。爱不爱用行动证明,这是他的新招式!
  • 魔獸

    魔獸

    贝纳尔被魔王附身,走上了一条狩猎和被狩猎的道路。从无知的少年,到守护和平的勇士,他与邪恶的人类、嗜血的兽人、残忍的恶魔对抗,一路披荆斩棘,屡屡落入死地。
  • 放学后的侦探队

    放学后的侦探队

    我们班发生了连续消失事件。都说我是第四个被害者!话虽如此,不见的只不过是在课上已经不使用的竖笛的一部分。为什么是这样的东西呢?栋方的画,鸡,巨大的招财猫形的捐款箱,并且竖笛每隔一天消失一次的现象只在5年级3班发生。鸡是在密室消失的。在我的劝诱之下,喜欢江户川乱步的龙之介君决定和我一起开始我们的侦探活动。那些鸡惨遭杀害的目击证言……!和市内发生的珠宝大盗的关系是……
  • 中朝故事

    中朝故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狂女重生,老公,你别跑

    狂女重生,老公,你别跑

    她,是个懦弱的女人,即使被人下了药也只能装作不知道,她安分守己却少不了害她的人,再次醒来,她不再是那个懦弱的人,但是不论她怎么惹事,他永远在她身后帮助她解决一切事情……『简介无能,请看正文』
  • 纵宠天下

    纵宠天下

    绝望中重生,她,居然成了婴儿。可为啥偏偏是个不受宠的三小姐。天既让她重活,她必不辜负上苍,天下第一女子,那是必然的结果!既然有人愿意宠她宠到无法无天,那她又何乐不为?宫廷江湖,从此任她遨游!
  • 我是夜场女企划

    我是夜场女企划

    女主人公温阳,在做过几年广告策划编辑后,通过朋友介绍来到最大的夜场银国做了一名企划经理。他的顶头上司冷森处处为难她,但是在她危难的时候每次又是冷森出面帮忙。温阳通过好朋友谭谭结识了富二代倪琮,倪琮接近温阳的原因是想利用她在银国的职位寻找多年前失踪的初恋女友。那段白衣飘飘的纯情故事惹来了很多麻烦。阴差阳错,处处和温阳不投的金晓柔,竟然是纯情故事里的女主角。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倪琮竟然慢慢爱上了温阳,激化了温阳和金晓柔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