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08800000006

第6章 认识我们的世界(1)

正文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注释

首:首要、重要。次:其次、次要。见闻:看到和听到的事情。知某数:认识数目。识某文:明白文理。

做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敬爱兄长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一些基本的数学和文化知识。

心解

博闻强识

“首孝弟,次见闻”在全篇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前一句是在总结之前的内容,后一句则引出下文。以数字来概括知识要点是我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之一,具有简明扼要、容易记忆的特点,因此有了“知某数,识某文”。古人认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根本,因而人们应该在端正学习方向的前提下广闻博知。“首孝弟,次见闻”正反映的是古人这种重视德育的思想。《论语》中有这样的话:“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里的“行”和“文”分别指的是道德行为和文化知识。孔子强调要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文化知识教育之前。除孔子外,古代很多思想家都强调过这一点。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即一个教育者的职责,首先是“传道”(思想道德教育),其次才是“授业”(传授业务知识)和“解惑”(解决疑难问题)。随之提出“好学”“力行”“知耻”三个步骤,特别强调“知耻”是做好“好学”和“力行”的原动力。

在增长见识、认识世界方面,古人强调要“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古人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一段话,是儒家学派为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阶段性行为目标。这一程序性行为纲领的起始就是格物致知。由此可见,这一思想在儒家学说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对于这个词的解释古人却没有定论,现在一般的解释是: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更深层次的意思是:透过物质的表面而了解其本质,从而达到智慧的境地。这就给我们传达出一个信息:看事看物,甚至看人都不能仅从表面入手,应该尽力了解其本质,这样才能到达“至善”的境界。关于如何认识事物,《礼记·大学》有这样的说法:“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所以,要研究物象必定要知道物象的根源和枝末。要通达事理,就必定要明白事理的先后得失。那么如何“知人”呢?古人认为首先就是要看文学作品以及相关的历史真迹,因为文学最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自然状态,而历史真迹是最为客观的存在。其次,就是要了解哲学,因为哲学是一个人思想的足迹。

除此之外,古人还认为外出游历是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的必要步骤。西汉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大约二十岁的时候就开始外出游历---“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为以后写作《史记》积累了丰厚的素材。在西方也有类似的思想。英国培根就说过:“对年轻人来说,游历是教育的一部分。”这和我国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不谋而合。这是我国古人治学的态度,也是古人对于做人的一种终极追求。生活在全新时代的我们,除了可以从自身的经历以及书本中了解到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之外,还有一个强大的工具---网络,能够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世界。俗话说“有得必有失”,确实不错。功能强大、使用便捷的工具极易使我们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迷失方向。更为可怕的是,这让我们养成了懒惰的习惯,不会主动地学习和思考。我曾经在网络上看到在试题下面写着“百度一下,就知道”的中学生的试卷。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

正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注释

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数由一开始,由一到十,由十到一百,由一百到一千,由一千到一万。

心解

这四句话讲的是数的基本知识。数学是我国从古至今的基本教学内容。《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也就是所谓的“六艺”,数学就是其中之一。和我国类似,西方国家有“七艺”教育--文法、修辞、逻辑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这其中也包含了数学,可见人们对数学教育的重视。下面,我们就具体来介绍“六艺”的内容。

数学古称算学,是中国古代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被古希腊学者视为哲学之起点。数学在希腊语中的意思就是“学问的基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以汉代《九章算术》的出现为重要标志。公元年,唐初统治者在国子监设立算学馆,设有算学博士和助教。宋元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也带动了数学的发展,出现了计算技术改革的高潮。明清时期,我国数学的发展经历了中西融合的阶段。由此可见,数学在当时的重要地位。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抽象思维发展的结果。人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就同时受到归纳、推理思想方法的训练。数学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推动了许多重大的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当前,随着电脑应用的普及,信息的数字化和信息通道的大规模联网,依据数学所作的创造设想已经达到即时试验、即时实施的地步。数学技术将是一种应用最广泛、最直接、最及时、最富创造力和生产力的实用技术。

何谓“礼”?古人认为“礼”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管子·牧民》中所谓“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自古民间婚嫁、丧娶、入学、拜师、祭祀都有礼乐之官(司礼),孔子曾为司礼之官,且少即习礼,“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史记·孔子世家》)。在国家宗庙祭祀方面,古代官方常设太常司、祠祭署等礼仪衙曹,设立读祝官、赞礼郎、祀丞等礼仪官。如唐代设立有郊社、太乐、鼓吹、太医、太卜、廪牺六个部门,明代则设置太常司,太常司设卿、少卿、丞、典簿、协律郎、博士,赞礼郎。古时的“礼”并不仅指礼貌和礼仪,更是保持社会正常秩序的重要手段,称之为“礼治”。西周时期礼治的基本原则是:亲亲尊尊。亲亲就是必须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尊尊就是要求奴隶和平民服从奴隶主贵族,不得逾越。孔子也主张“为国以礼”的礼治论。他认为剥削阶级享受特权是“天下之通义”;人们必须遵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礼乐兴,刑罚中;礼之用,和为贵。他还特别强调道德教化的作用,认为刑罚只是辅助手段。

关于“乐”的内容,我们在后面会专门讲到。

“射”在这里指的是射箭;“御”是指对驾驭战车技术的培养。孔子在《论语》中说过:“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因此,“射”不但是一种体育活动,更是一种修身养性培养君子风度的方法。唐代武则天设立了武举制度,在武举制度里规定了九项选拔和考核人才的标准,其中五项是射箭,包括长跺、马射、步射、平射还有筒射。由此可见古时人们对射箭的重视程度。同样,由于战车是当时重要的军事装备,因此,驾驭技术在战场上就非常关键。驾驶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现代企业管理学的重要内容。

“书”指的是在文字方面的学问。汉语是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结晶,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认真学习,感受其魅力。“数”指的是算法,可引申为逻辑思维。

古人用这六艺来衡量人才,作为一个人立足的基本素质。“六艺”中礼、乐、射、御,称为“大艺”,是贵族从政必具之术,在高级阶段要深入学习;书与数称为“小艺”,是民生日用之所需,是初级阶段的必修课。当时,只给予庶民子弟以“小艺”的教育,只有贵族子弟始能受到“六艺”的完整教育,也就是能受到自“小艺”至“大艺”的系统学习。在今天,人们又赋予了“六艺”以新的内容。礼,指的是礼仪、礼貌,类似今天的德育。知书更要达礼,力戒傲慢无礼,尤其不能因熟而失礼,一个有知识又彬彬有礼的人,在职场中会如鱼得水。乐,指的是音乐,类似今天的美育。如古人工于琴瑟,意在加强修养,今人虽有高学历,往往给人浮躁之感,就是因为底蕴不厚,内涵不深,缺乏后劲。射,指的是射箭,类似今天的技能。大学生不如中专生、技校生,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眼高手低,光会说不会练,知识不能转化为能力,就业难也就不足为奇了。御,指的是驾驭马车的能力,类似今天拥有驾照。实际上不管是会开车,还是会外语,都会让你视野开阔,从而在竞争中赢得先机。书,指的是书法绘画,可引申为形象思维。文字不光是表情达意,还可锻炼手的灵活性。手勤则脑灵,手巧则脑聪,可惜今人过分依赖电脑,手写汉字在生活中变得越来越疏远。“六艺”的具体内容具有时代的印记,但是其文武并重,知能兼求以及注意到年龄的差异、学科的难易程度而区别教育的思想却是永恒的。

正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注释

才:基本的东西。

所说的“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所说的“三光”指的是日光、月光、星光。

心解

三才三光

这四句讲的是我们需要认识的自然世界。“三才”的说法出自于《易·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意思是,从前圣人创作《易》时,是要用它来顺应自然变化的规律,所以确立天道为阴与阳,确立地道为柔与刚,确立人道为仁与义。天、地、人就是“三才”。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炎黄曰:所谓道生一,意即无极生太极;一生二,为太极生两仪;二生三,为阴阳交感化合。由此形成了“先天地而后万物,万物盈天地之间,人居万物之中”这样一个生生不息的循环。这也进一步成就了中国文化中天地人“三才”的基本框架。《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

如今“天地人”的思想也越来越多地融入到现代人们的生活当中。现在,在很多公司的办公区的绿化区域经常可以看到分别刻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及“上善若水”的巨石。这三尊石刻,正蕴含着天地人的传统人文思想。“自强不息”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天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应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厚德载物”也出自《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容载万物。“上善若水”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润万物而不争名利。除此之外,年北京残奥会的会徽也体现着这种思想。在会徽所使用的色彩中,红色,寓意着太阳;深蓝色,寓意着蓝天;绿色,寓意着大地。三种颜色的三个笔画综合起来成为一个运动的人形,即为“天地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表达了现代人追求运动的和谐,人的自身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

日月星是天空中最引人瞩目的发光天体,古人称之为“三光”。太阳是阳的精华,月亮是阴的精华。在我国传统中,星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行星,包括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称为五大行星。第二类是宿星,就是人们常说的二十八星宿。在中国古代最令妖邪胆战心惊并且法力无边的四大神兽就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兽了。上古时代,古人把天分为东西南北四宫,分别以苍龙为东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朱雀为南方之神;玄武为北方之神。实际上这是把天空分为四部分,以每部分中的七个主要星宿连线成形,以其形状命名。因此,有了二十八星宿。第三类是经星,是指上述两类星星之外的恒星。古人还编著了《步天歌》将天上的星象串联成琅琅上口、简洁通俗的口诀。

古人不明白天体起源的科学道理,但是从来没有停止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追日都是先民对天空的猜测,虽然没有科学性,但它们依然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和精神财富。从“地心说”到“日心说”,这里有科学的进步,但是为坚持真理的而进行抗争的人才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的对象。年月日,美国人率先登陆月球,完成了人类探索外太空的第一步。从此,月球上留下了人类清晰的足迹。

同类推荐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本书是一本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价值于一体的、完美的语言文化读本。书中内容包括:琅琅上口的谚语,充满智慧的歇后语,诙谐幽默的精彩对联,深入浅出的日常俗语,知识丰富的谜语,意境优美的唐诗宋词,是浓缩了中华民族文化经典的优秀读本。
  • 日本与日本人

    日本与日本人

    以东西方对照的眼光来研究日本和日本文化,尤其是从心理、哲学上解剖了日本人整个的内心生活;从日本人内在的和外表的,历史的和社会的,心理学的和伦理学的各方面,描摹日本的国民特性。要研究他们的全部生活,可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参考。《日本与日本人》跃进日本文化的汪洋,走进日本人的内心世界。
  • 雁门关

    雁门关

    雁门关自古即为中国北部一重要的边防要塞。历史上除元、清等少数民族王朝外,雁门关一直是牵动历代中原王朝最敏感的那根神经。秦击匈奴、唐阻突厥、宋御契丹、明防瓦剌……滚滚狼烟几乎从秦一直燃烧到近代。作为中原门户,雁门关参与并见证了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一部雁门关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 莲花的盛宴

    莲花的盛宴

    “莲花”为“佛陀”的象征。本书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摩崖造像群为蓝本,抓住其造像“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特点,从宗教、美学、哲学、社会学的角度,选取40龛最具代表性的石刻造像进行解读和阐释。
  • 茶馆文化

    茶馆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茶馆文化漫谈、北方茶馆、南方茶馆、施茶活动、茶馆的现代发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从茶的起源开始讲起,告诉读者茶如何从简单的饮变成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及南北方茶馆的地理分布和功能介绍,为之勾勒了一幅茶馆在中国的兴衰走势图,并从各个侧面介绍茶馆如何承载着宴饮聚会、娱乐生活、洽谈生意、品谈人生等几个方面的功能,将茶馆现象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寄托着中国借物咏怀的传统道德情节。
热门推荐
  • 陵南城东

    陵南城东

    那个红衣的小姑娘慢慢的长大,从春秋到冬夏,从纪清元到那个人的出现,她和那些人一起热闹了很多年,也孤单了很多年,好在,那个人,终会到来。
  • 穿越而来的妻

    穿越而来的妻

    一朝穿越,她,成了她,当灵魂蜕变,褪去少女的清纯,无知变成了睿智,痴情变无情冷血孤独如她,该如何在这异世生存?她腹黑,狡诈,狂傲,冷情,视财如命,一切的一切。谁又知道这不过是她生存的需要。
  • 七星彩

    七星彩

    她是富商之女纪澄,原本性格纯真,因经历了祝吉军的威胁强娶,并害得二哥被打断腿的事后,下定决心要嫁入高门。借沈府老太太六十大寿之际,纪澄住进了姑母家中。从此以后,纪澄从曾经受人百般宠爱的千金小姐,变成寄居在别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不受宠姑娘。纪澄小心翼翼地与府中姐妹和王家、苏家姐妹相处,却遭到他人排挤、羡慕、嫉妒,甚至暗算,但她不动声色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次次化险为夷。她的聪颖、美丽,终是招来了一朵朵桃花——沈家各位公子,但这些公子个个矜持,不表露心迹。这让宣节校尉何诚占了先机,与纪澄定下亲事。原本皆大欢喜的事,却被纨绔二公子沈彻搅了局,他到底怀着怎样的心思?纪澄能寻得一门好姻缘吗?
  • 超级键盘

    超级键盘

    一块从阴曹地府望乡台寄来的键盘,改变了卢飞的一切。Enter键一按,穿墙入地,来去自如,偷窥美女洗澡睡觉换衣服,那都不是事儿,好钢用在刀刃上,咱的目标是博物馆,而且是外国博物馆!逢年过节春运挤破头,一怒之下,咱不买票了,Home键一按,到家了!迷路了怎么办?生病了怎么办?不懂古玩一买一打眼怎么办?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会泡妹子怎么办?约会怎么办?约会之后怎么办?好吧,按下F1,这个世界你都懂了!别再说你不懂男欢女爱!就这些?当然不是,键盘上有多少个按键、组合键,咱就有多少个能力,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做不到!那么,请大家按下Ctrl+D,将本书页面加入您电脑的收藏夹,方便以后阅读…然后再用鼠标点击左边的加入书架,您会获得超能力,不信?试试看!
  • 永痕之界

    永痕之界

    世俗毁誉,平凡眼光!于吾何干!苍穹天下!唯我独尊、吾命不由天!吾之本性!快意恩仇!游玩世间、翱翔九天!一代牛逼人物来到异世界、看吾如何登临异世巅峰!傲视九重天????????????????
  • EXO你若一直在我便一直爱

    EXO你若一直在我便一直爱

    因为一场阴谋而认识,却无意中走进对方的心……(不知道该怎么概括,第一次写,不喜勿喷,谢谢!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恶魔总裁VS特种娇妻

    恶魔总裁VS特种娇妻

    她是特种兵的军官,他是墨洛温王族的继承人,也是K集团的CEO,连总统也要对他恭恭敬敬的。一场又一场的意外,让他们不得不恨对方,也让他们不得不爱对方,当她爱他时,他恨她,再当他爱她时,她恨他,但是她从未想过当她为他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时,另外一个人已经为她牺牲了一切。爱恨情仇,总是那么难以琢磨。
  • 赛姬与爱神

    赛姬与爱神

    俄国有个冬宫,在那里我看到了一尊绝美的雕塑,我来讲一个最美丽的希腊神话故事--《赛姬与爱神》。
  • 原来乾隆

    原来乾隆

    作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代天子,声名远播的乾隆帝似乎注定有着不平常的人生。身世之谜,生母之争,一世风流背后是怎样的挚爱?“十全天子”的文治武功是伟绩还是荒谬?谜团夹杂着正史,竟如层云,重重包裹。而究竟历史真相为何?隔着二百年的尘埃又该如何盖棺论定?本书作者以淡定客观的笔触,为我们剖画了一个真实而又多面化的乾隆。既非戏说,亦不避讳传奇,读来仿佛幽笪探秘,愈行景致愈妙。
  • 倾世废凰:魔妃大人很妖娆

    倾世废凰:魔妃大人很妖娆

    一朝时空交错,21世纪杀手破空入府,俾睨天下。苍生万物,宛若蝼蚁,唯有她高悬其上,主宰一切。陋颜废柴如何?她自是上斗姨娘下斥庶妹,横眉冷对千夫指。刀尖舔血又如何?她也能左拥魔众右养暗兵,凭孤胆势不可挡。就算命贱如蒲草,她也誓要缠毁一个盛世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