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10100000028

第28章 众说纷纭:寻找外星人(16)

1960年5月,美国一些天文学家用射电望远镜观测恒星鲸鱼座,试图收到外星人发来的讯号。这颗星距我们11光年,它在许多方面都同太阳相似。如果它周围一颗行星上栖居了一批技术水平同我们相仿的外星人,那他们也许正在向外发射无线电讯号以求与外部同类取得联系。正是这样的合乎逻辑的推理,促使人们进行了这项称之为“奥兹玛”的探索计划。计划进行了3个月,结果一无所获。

人类也有过向外界发送讯息的尝试。1974年11月,美国阿雷西博天文台的大型射电望远镜向武仙座星团发送了3分钟无线电讯号。讯号将在24000年后到达目的地。如果届时某一类文明生物已有了大型射电望远镜,并恰好指向地球,那也许就会收到我们的讯号。当然,要通过这样短的发射来达到目的可能性实在太小了。不过,这毕竟是人类力图把自己的存在告诉别的同类的一次尝试。

就在这次发射之前不久,“先驱者”11、12号飞船上携带了两块特别的镀金铝盘离开地球。铝盘上刻有男女裸体人像,以及地球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和有关太阳系的一些信息。后来旅行者1号宇宙飞船又携带着“地球之音”的人类信息飞向太空,其中有115幅照片和图表,近60种语言的问候语,35种自然声音,以及27首古典和现代音乐等。科学家们希望有朝一日这些“信物”会落入外星人之手,从而使他们知道我们的存在,并设法同我们联系。

这些做法能同外星人联系上吗?为了讨论这一问题,还得从行星的诞生谈起。

生命只能出现在能发出光和热的恒星周围的行星上,但并非所有恒星都必然带有行星。星云说认为,恒星是由自转着的原始星云收缩形成的。收缩时因角动量守恒使转动加快,又因离心力的作用使星云逐渐变为扁平状。当中心温度达700万度时出现由氢转变为氦的热核反应,恒星就诞生了。星云的外围部分物质在这过程中会凝聚成几个小的天体——行星。

星云说可以合理解释许多观测事实,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另一方面,计算机理论模拟计算表明,如果星云物质在收缩过程中没有角动量转移,就不会形成一个中央恒星和周围一些小质量行星,而是会形成双星。在双星系统中即使形成行星,不用多久它们也会落人某颗恒星中,或者被抛入宇宙空间,不可能长期在恒星周围存在。

看来原始星云有两种发展的可能:一是物质保持它原有的能量,演化后形成双星;二是两者在演化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分道扬镳,结果生成中央恒星以及绕它运转的行星。

生物的进化是一种极为缓慢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之长完全可以同太阳的演化过程相比。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早在35亿年前地球上就已有了一种发育得比较高级的单细胞生物,称为蓝-绿藻类。根据恒星演化理论以及对地球上古老岩石和陨星物质的分析知道,太阳和地球的形成比这种生物的出现还要早10~15亿年。太阳系形成后大约经过50亿年之久地球上才有人类。

现在设想把每50亿年按简单比例压缩成1“年”。用这样的标度l星期相当于现实生活的1亿年,1秒钟相当于160年。从宇宙大爆炸起到太阳系诞生,已经过去了大约2年时间。地球是在第3年的1月份中形成的。3、4月份出现了蓝-绿藻类这种古老单细胞生物。之后,生命在缓慢而不停顿地进化。9月份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有细胞核的大细胞,10月下旬可能已有了多细胞生物。到11月底植物和动物接管了大部分陆地,地球变得活跃起来。12月18日恐龙出现了,这些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仅仅在地球上称霸了一个星期。除夕晚上,11时北京人问世了,子夜前10分钟尼安特人出现在除夕的晚会上。现代人只是在新年到来前的5分钟才得以露面,而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则开始于子夜前的30秒钟。近代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在1年的最后数秒钟内一个接一个加快出现,子夜来临前的最后1秒钟内地球上的人口便增加了两倍。

由此可见地球诞生后大部分时间一直在抚育着生命,但只有很短一部分时间生命才具有高级生物的形式。

现在我们看到了,智慧生物的诞生要求恒星必须至少能在约50亿年时间内稳定地发出光和热。恒星的寿命与质量大小密切相关。大质量恒星的热核反应只能维持几百万年,这对于生命进化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类似太阳质量的恒星才是合适的候选者,银河系内这样的恒星约有1000亿颗,除双星外单星大约是400亿颗。单星是否都有行星呢?遗憾的是我们对其他行星系统所知甚少,但是确已通过观测逐步发现一些恒星周围可能有行星存在。考虑到太阳系客观存在,甚至大行星还有自己的卫星系统,不妨乐观地假定所有单星都带有行星。

有行星不等于有生命,更不等于有高等生物存在,关键在于行星到母恒星的距离必须恰到好处,远了近了都不行。由于认识水平所限我们只能讨论有同地球类似环境条件的生命形式,特别要假定必须有液态水存在。太阳系有八大行星,但明确处在能有条件形成生物的所谓生态圈内的只有地球。金星和火星位于生态圈边缘,现已探明在它们的表面都没有生物。

对一颗行星来说,能具有生命存在所必须满足的全部条件实在是十分罕见的。太阳系中地球是独一无二的幸运儿。详细计算表明,在上述400亿颗单星中,充其量也只有100万颗的周围有能使生命进化到高级阶段的行星。

另一个限制条件是地外生命应该与地球上生命有类似的化学组成。天文观测表明,除少数例外,整个宇宙中化学元素的分布相当均匀,因而完全有理由相信在遥远行星上也能找到构成全部有机分子所需要的材料。事实上已经在不少地方发现了许多比较复杂的有机分子。因而可以认为,生命在某个地方只要理论上说可以形成,实际上也确实会形成。于是银河系中就会有100万颗行星能有生命诞生,不过每颗行星上的生命应当处于不同的进化阶段。

如果我们为100万这个大数目感到欢欣鼓舞,认为找到外星人不成问题,那就高兴得太早了。对于地外高级生物只有当能同他们建立联系时才有意义。就人类目前的认识来看,无线电讯号是建立这种联系的唯一可行的途径,因而必须进一步探讨有多少个行星上居住了有能力发送这种讯号的文明生物。如果他们从存在以来一直在发送这种讯号,那就应该有100万个正在进行无线电发射的行星。但事实上不要说藻类,就是人类在100多年前也还没有这种能力。另一方面,技术已遭到破坏,以及本身已遭到毁灭的生命形态也是不会这样做的。请不要忘记,差不多在能发射无线电讯号的同时,人类也研制成了大规模核武器,它们足以把地球上全部生物彻底毁灭掉。外星人会不会被失去理智的战争狂所支配而毁掉自己呢?这种可能性也许不能完全排除。

让我们再一次乐观地认为外星人有能力、有理智解决那些我们所担心的问题,并假定他们在和平繁荣的环境中生活了100万年。当科学技术极为发达、生活充分富裕,他们必然会想到,也完全有能力耗费巨资来从事有重大意义的开创性研究,其中包括试图同外部世界同类建立联系。他们在100万年内不停顿地向外界发送强有力的无线电讯号。这么一来在上述100万颗行星中,就有一小部分正在发播这种讯号,这部分所占的比例是100万年除以40亿年,即0.025%。这意味着目前正在发送讯号的只有250万颗。如果它们均匀地分布在银河系中,则相邻两颗之间的距离约为4600光年。人类发出的讯号要经过4600年才能送到离我们最近的外星人那儿。如果他们收到了并随即发出回答,那要收到他们的回音我们还得再耐心地等上4600年!奥兹玛计划的联系对象离开我们只有十几光年,这样做实在没有多大意义。要使计划变得有实际意义,必须监听4600光年范围内每一颗类似太阳的单星是否在发出有含义的讯号。

要是更实际一点,想想人类有历史记载的只有4000年。如果外星人只是在4000年长的时间内有能力进行无线电发播,那么今天在向外界播发讯号的就只有一颗行星!于是,整个银河系中除地球外充其量也就再有一种文明生物在发送讯号,我们用射电望远镜在银河系内留心倾听这种讯号的种种努力就完全是徒劳无功之举!

那么实际情况同这里所估计的会有多大差异?上面的讨论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每颗单星周围都有行星吗?生命是否只能在地球这样的环境下诞生?还有,实际上我们并不知道其他智慧生物到底能生存多久,他们能一直生存下去吗?这些问题恐怕在相当长时间内还无法作出明确的回答。然而原始人又何尝想到今天的大型客机、彩色电视、快速电子计算机和登月飞行呢?只要人类能在和平繁荣的环境中一直生活下去,科学的发展会逐步回答这些问题。不过就目前来看,外星人即使存在,我们也暂时无法同他们进行有效的联系。因而,把不明飞行物同天外来客的宇宙飞船联系在一起恐怕是不可信的。

外星人存在形态之谜

当你一个人孤独地游荡在无边无际的深山空谷无助地高喊“有人吗”的时候,听着自己的声音在旷野里回响,你是不是渴望远处什么地方有人回应一声?

如今科学家们面对太空发出了同样的呼喊:“我们是唯一的智慧生命吗?”多年来,人类从来没有停止对外星文明的探索,但除了似真似幻的飞碟的记录和电影导演的凭空想象之外,我们几乎一无所获。

科学家们也在期待着遥远的太空有外星人作出回应。可他们在哪儿呢?他们长什么样?是肉身凡胎,还是铁骨铮铮?

对于外星人,人类有一整套猜想和学术推论。首先,在合适的恒星系统中一颗条件温和的行星上,由化学反应产生了原始生命,我们知道这种现象在整个宇宙中普遍存在;其次,用达尔文适者生存理论推论,从那些生命中间最终会进化出一种智能生命;最后,那些最高等的生命会研究发展出可以在太空进行通讯的技术,向宇宙中的其他地方发射射电波或其他波段的各种联络信号。

天文学家弗兰克·德瑞克在1961年发明了一个推断外星生命的著名方程式——现在我们称为“德瑞克方程”,他通过这个方程计算并乐观地推断,在我们银河系中存在着大量的智能生命,而我们能否找到他们则完全取决于地球文明能否进行星际探索的年限。

外星人是机器人

美国外星智慧探索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塞思·肖斯塔克认为,人类不可能会遭遇到像科幻电影里描述的那种软软的黏糊糊的外星生命,而更可能是某种智能机器。他以加利福尼亚硅谷的科学进展为根据,提出一个猜想:应该有一种可能,在人类生命进化发展过程中的某个阶段,随着科学技术越来越进步,我们完全可以制造出一些人造的精巧智能物体,以继承我们人类的文明。如果在太空中有其他更进步的文明,几百万年来,他们可能早就制造出智力机器。所以,我们能够探测到的外星人将会是一种机器智能人,而不是像我们一样的生物智能人。

这个观点为许多的科学家所接受。要理解这一点得从人类本身说起,其实人类一直有探测星空的梦想,然而要走出太阳系,进出银河系,进入遥远的太空却并非易事。由于人类自身的脆弱性以及技术的原因,在太空探索的最初阶段,人类本身无法承受巨大的发射荷载,也不能在太空长期居留,只能依赖遥控机器人。因此首先将机器人送上太空打前阵,然后派人类跟上要安全得多。我们已经把一些机器人送上了太空。如旅行者号、火星探路者等机器人就可以将大量的科学数据从遥远的外太空传输到地面控制室。美国宇航局的人工智能研究专家们还在研制测试一种遥控机器人助手,如果这个计划得以实施,它可以使太空探测器和卫星之间进行更广泛的指令交流,并使它们通过相互间的信息指令交流来调整自己的动作,比如控制卫星姿势等。这种机器人间的信息交流类似电话交谈。

最终,人类制造的探测器将会拥有一定程度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我繁殖能力。离我们的太阳系最近的星系邻居阿尔法人马座也有4.25光年之遥,如果将飞船送到了那里,人们将无法对它进行遥控,更不用说遥控在那些行星上面游弋的登陆器了。我们甚至都不知道那些登陆器到那里到底会面临什么样的境地,要执行什么样的任务。所以,对于探测器来说,拥有智能将可以使它具备自我修复的能力,甚至可以独立设计制造出新机器。50多年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伊受第一个提出这种智能机器的构想,所以现在通常把这样的智能机器称为“冯·诺伊曼机器”。

一些科学家由此非常肯定地认为:如果有某一种外星生命企图想要和人类取得联系的话,他们在宇宙中首先邂逅的将是我们制造的智能机器;同样的道理,我们如果能接触到外星人的话,也许就是外星机器人。

同类推荐
  • 狭路奇兵——直升机

    狭路奇兵——直升机

    现代意义上的直升机,是指依靠发动机带动旋翼产生升力和推进力的航空器。直升机用于军事,就将这些直升机称为军用直升机。军用直升机与民用直升机是同一祖先,只是到了直升机定型以后,才根据人类活动的需要对它们进行了分工。今天,当我们回顾几百年前古人对直升机原理的探索,我们不仅可以了解直升机发展历程的艰难,而且可以寻访一下直升机的祖先,从而知道直升机从其祖先一步步演进的很多故事。
  • 森林王子

    森林王子

    这是关于一只小老虎的冒险和成长故事。为了保护红霞大山的动物们,也为了寻找自由,动物园刚出生不久的小老虎力力和妈妈力雅决定到森林里生活。不料,坏家伙却把力力从动物园里偷出来,准备卖给马戏团。在路上,力力逃脱了坏人们的魔爪,不小心掉进了老爷爷的奶桶里。老爷爷以为力力是只小猫,把力力带回家。农场里的动物也以为它是只猫。但是,力力一直坚信自己是只老虎。随着力力一天天长大,寻找妈妈和寻找自由的念头越来越强烈。最终,力力决定离开农场到森林里去生活。力力在寻找的过程中由迷茫、轻信慢慢变得勇敢、睿智啊,成为真正的森林王子。
  • 听妈妈重读红色经典

    听妈妈重读红色经典

    听妈妈重读红色经典,就是随同父辈穿越岁月之河。走进昨天,拨动昨日情弦,红色经典所蕴藏着的审美视野与人文精神,也将同样滋养着今日少年的情怀。本书对《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绞刑架下的报告》等五篇名著进行了重新的欣赏。
  • 凡尔纳密码:地心游记

    凡尔纳密码:地心游记

    小说讲述的是德国矿物学教授黎登布洛克带领侄子阿克赛、向导汉恩斯进行的一次惊心动魄的地心探险旅行。他们从冰岛的斯奈弗陷口开始,经历了缺水、迷路、巨兽、暴风雨、高温等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经历了千难万险,就在他们将要到达地心时,火山爆发了!在炙热的岩浆推滚下,他们经由意大利西西里岛的火山口回到了地面。全书情节波澜起伏,文章幽默流畅,不仅详细地描绘了探险的起因、种种周密的准备,探险过程中惊险的遭遇,还用浪漫主义的想象手法为我们展示了冰岛风光和地底下的奇特景观,把读者带进了一个超越时空的幻想世界。
  • 昆虫记第9卷:圆网蛛的电线报

    昆虫记第9卷:圆网蛛的电线报

    中国唯一全译插图本跨越两个世纪的传世经典献给所有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的读者它们捕猎、相爱、生儿育女,它们诈取、被杀、朝生夕死……昆虫的世界从不绝望,它们永远生机勃勃。卷九:圆网蛛的电线,大自然向我们展示了狼蛛、圆网蛛和蝎子等昆虫为了生存不懈努力的画面,证明人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昆虫吃东西是为了活下去,而我们人类中的一部分人,活着的目的只是为了吃东西。——法布尔《昆虫记第九卷:圆网蛛的电线报》
热门推荐
  • 疯狂校园之异能天下

    疯狂校园之异能天下

    身世之谜,音灵之梦,幻境,杀机四伏,这所名叫monster的异能学院,独立于人世间,这些异能者有着与常人不同的能力,是幸,还是不幸
  • 唯吾界神

    唯吾界神

    这是一个新的世界,以在体内修炼出世界为准。世界就是一个“维次空间”,最初世界是虚无的。那么神马本源、时间统统都来吧,丰富自己的世界。让自己站到世界之巅,界神不是梦!一个人的努力,一个门派的崛起,冰火双修的他叫做武越灵。。。强势崛起,世界就在吾手中转动。
  • 在后海爱上马丁

    在后海爱上马丁

    过后很久,宜春仍想不明白和马丁结婚的意念从哪来的。像夏天的闪电,从乌云堆积中闪出来——尽管只闪了一下。这也可能因为她碰到他就在夏天,是六月底的一天,她持着一纸通知到了北京。会期只有半天,本来会后安排去白洋淀,忽然取消了,连个理由都没有。
  • 逆青

    逆青

    千年前,青天界以妖族为本,人族渺小无依,为奴为仆,而后八大圣师横空出世,斩杀妖族大圣,创下人间八大圣派,奠定人族千年基业。千年过去,八大圣师早已消失,而人间的修炼者,一旦达到武学顶峰,则必遭神秘人物镇压。看穿越而来的萧寻,如何立于此间天地,以武逆仙!————————本书QQ交流群:292372264(千人群,情节讨论,聊天打屁,歪歪唱歌,鄙视老叶。)新书《神罡》上线,下面有传送门。
  • 神光录

    神光录

    刚刚出生便险些夭折,当所有人都拥有超凡能力时,他却身负残疾。痛苦、自卑、欺凌、唾骂、鄙视同时积压在一个弱小的身躯上,但他却能不畏邪恶,坦然自处,坚守初心。直到力量觉醒,融化世间邪恶!一个充满危机的末世,一种弥漫着诡秘的环境,一条未知而曲折的前路,一名坚忍正义的少年,一颗敢爱敢恨的心……他,正挥舞奇异的光芒,演绎着一出神之轨迹。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成为教学骨干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成为教学骨干

    我国的一千多万中小学教师承担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任务,从总体上来讲,他们都是很优秀的。而从近距离来看,我们常常把在一定范围的教师群体中那些职业素质相对优异、在教育活动中发挥了骨干作用的教师称为骨干教师。
  • 你的世界曾有一个我

    你的世界曾有一个我

    一个偶遇他们相遇,一个偶然他们相识,他们甜蜜,很多人开始羡慕他们。。。可后来,他为了她离开了她。。。而她---.一个人在原地默默等待,选择不相信爱情。。。
  • 九圣沧月

    九圣沧月

    莫涯,你乃阴阳双生,注定一生大悲大喜。修炼之路前途漫漫,万事随心,没必要苦了自己。若干年前的一个黄昏,那个奇怪的男人少有的认真对着年少的莫涯这么说道。若干年后,神道绝巅的莫涯一脸落寞的抱着一个面若皎月却几乎毫无生机的女子静静地坐在院落里皎洁的月光下,恍惚间记起怀中的女子对自己笑吟吟的说,莫涯,你阴阳双生,可是你孑然一身,如何共济阴阳,不如我陪你可好?莫涯抱紧了怀中的女子,喃喃道,殿主,阴阳双生,如果注定大喜大悲。那么我不想遇见月儿,至少,我就不会害了她……
  • 睡懒猴海南三亚七天之旅日记

    睡懒猴海南三亚七天之旅日记

    打鸡血的旅游,玩的很开心。分享我去海南旅游的日记,很短的米那么好文采,只希望将来还记得这些内容。
  • 倾颜女神恋豪门:101次转身

    倾颜女神恋豪门:101次转身

    他,堂堂帝国继承人,冷漠冰山,转身却缠上一个人。因为喜欢,她爬上他的床,吃干抹净了不说还被抛弃在了外头。“女人,恭喜你站在队尾也能得到我的宠幸。”“……”结婚前,她惦记着他家柔软的大床;结婚后,她琢磨着怎么逃跑。“夜色那么美,我想去看北极光好不好?”“看你。”“天气那么冷,我想去溜冰好不好?”“溜你。”小流笙遁地溜走,在外摸爬打滚一圈,转身竟又遇见他。“做我的女人吧。”她撇撇嘴,一脸黑线:“我的堇言大人,您什么时候能不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