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10400000023

第23章 “互联网+”流程(2)

如果这种想法是我负责的模块,那多半是我来做,如果不是我负责的模块,多半是那个模块开发者来做。但是在MIUI,如果那个模块的人没空,我有空,或者说我有这个热情,我愿意付出我空闲的业余时间,我是可以去做这个尝试,对方不会因为我做了这个东西不高兴,或者说这个你不能做,你不能干涉我,没有这样的情况。最终我会验证我的想法,一旦得到了验证,得到用户的认可,那就会帮助我有更多的想法,视野会更开阔,我享受这样一个过程。

这个想法是不是我来做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的想法有人帮着做,这个想法能得到尝试,能看到它的结果,哪怕不能尝试,通过讨论我也能知道这个想法哪里不对,我自己不断再提出新想法,有这样一种提高的过程。以前我想到一个事,没有一个反馈,无论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现在就是想法有机会讨论,有机会尝试。

去KPI

除了扁平化管理,去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关键绩效考核,一般企业中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手段),则是小米的管理流程上的另一个重要的标签。在我的整个访谈过程中,我对这个部分也特别感兴趣。刘芹证实,雷军刚决定创办小米时,就谈到了要去KPI:

雷军跟我说他想做一家不一样的创业公司,我觉得这一点隐含着今天小米的组织形态。他多次谈到去KPI化,这个公司是一个小团队、小公司,把那么多复杂的事情简化到你能不能做出最好的产品,用户真的喜欢,会帮你完成口碑上的宣传。这是雷军对于什么叫优秀创业公司的理解,这是他的一个大胆实践。为什么很多人都在总结小米的理念?就像武功高手,无招胜有招,你要做那么多复杂的事干什么?你为什么要那么多的管理?为什么要那么多的KPI?为什么搞那么多的营销?可能都不需要,也许最本质的东西是你做了最好的产品,客户就觉得好。雷军经常说我就是开一个小餐馆,天天有人来排队,从来不做营销,但是门口永远都在排队。我觉得他隐含了这种大道至简的理念,如果你把你所有的专注度放到做最好的产品,再用这种最高性价比的价格,你的诚意会打动消费者。营销也就变得不是那么让你害怕了。

看来,去KPI不是传言。这听上去很“反动”的管理方法,确实是小米从出生开始就奉行的方法论。但是作为理念,我们能够理解,作为方法论,如何才能够执行这个听上去“虚无缥缈”的去KPI呢?去掉KPI,又拿什么来管理公司呢?去掉之后,公司不会乱吗?创业公司团队小,没有KPI还好理解,但如今小米现在是七八千人的公司了,如果没有KPI,用什么方式来管?这是我在访谈中间特别感兴趣的问题。

黎万强认为,要在继承传统指标的基础上忘记KPI,抓住两个关键点,同时牢记价值观:

说到管理,我有一个大白话的理解,公司是长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我看到有些创意公司一上来,啪,搞两百人。真的,我不方便点名,我见过好几家。往往他们来找我谈什么经验的时候,我劝告他,我说你要注重节奏。因为他会说,哎呀,没想到小米已经六七千人,你们怎么管?360没想到它也只有五六千人,它怎么管?我说这个你不用考虑,你刚成立的时候就搞200人还觉得人不够用,你这样是太恐怖了,一上来你的精力就被分散掉了。

我觉得小米有今天是因为我们保持团队绝对精简,让每个人都能够高速地运转,有时候甚至是超负荷运转。这有一种好处,有的时候速度就是一种管理,公司高速成长高速发展,每个人都在忙的时候,不会乱想乱折腾,闲下来容易出问题。公司在高速发展的时候,我觉得可以掩盖一些事情,也可以忽略一些事情。

总之,公司保持高速发展,保持精干的团队,其实管理的事情就变得简单了。

我们尽量找具备两种能力的人。一是专业能力很强,他自身有经验,这样你不用再培训他们。二是他想创业,他会自我完善和自我管理,你不用太操心了,这个很关键。我们早期的工程师都是这样的,他们在微软、谷歌待得多舒服啊,出来以后苦哈哈的,一周要上七天班,而且还要砍掉三分之一的工资,你说他们为什么?因为他们想做点有意思的事情。

我们今天的团队是七千人,将来可能要过一万人。这里面我们分成两拨人来看,小米的研发和市场营销两三千人,更多的是售后服务体系的人,物流一千多人,售后七八百人,客服还有两千多,这里面就有四千多人了。对应小米今天800亿的销售规模,这样的人员配置还是很精炼的团队。

没有KPI相对更加符合研发一线的人员,对于传统做物流、做服务的员工,他们还是会研究一些传统的好方法,他们会考虑客服电话的接通率、小米之家用户的活跃度,我们也会看一些数据。但是我会跟他们讲,这个基础有了以后,不足以让我们做到很卓越的服务,原来的指标只能做出行业标准的服务,我们达到行业标准后应该忘掉标准,提倡非标准服务。能够驱动卓越服务的根本是什么?就是要忘了KPI,每个人真的要发自内心地要和用户做朋友,这是我的朋友,我可以做得更好,他的情感和服务方式是不一样的,这时候你会发现服务也是可以创新的。如果你看我们的这些客服小孩做动员会,你会觉得很特别,那些小孩很有创意的,让你叹为观止。包括他们在这次“双十一”搞线上的活动,挖掘机的活动,挺有创意的。

黎万强认为,不能以KPI为本去做事情,要实事求是保持目标的灵活性。

KPI作为一个目标的设定是要有的,比如今年做800~1000亿,你配套的资源、团队是什么?到底是一千还是两千个客服,这个会有,但是我们不会为KPI设定事情。

我们的打法是,我们首先尽量做到客观,我们几个决策者会想明白,到底今年做100亿还是200亿。很多企业是总监报给总经理,总经理报给副总裁,然后再报给总裁,再报给董事会,他们是一层一层往上走的方法。但是我们的做法不同,首先是我们几个创始人想得明白,雷总想得明白,我们是干1000亿还是1600亿?想清楚以后,再去分解,你们客服要2500人才能搞定。我们是这样的打法。

但是有一些数字和你完全盲目跟随这个数字是两码事。

很多企业的打法为什么很扭曲呢?老板给了干部1000万的销售指标,本来我能干到1500万,结果这个市场发生很剧烈的变化,我只能做500万,但是我为了死扛指标,就尽量压货,压了800万,结果半年以后300万的库存就出来了。KPI主义会导致心态出问题。

对于KPI,对这个目标我们是快速调整的。比如发现这个市场能够做到1000万,那么一开始设定1000万部的目标,现在市场可以做到1500万部了,我们就调整到1500万。市场突然间有问题了,只可能做到800万部,那就立刻调到800万部。我们可以重新定KPI啊。

黎万强说小米的业绩指标可以变化,说明小米没有跟每一个人签销售指标协议。而在传统的IT企业,比如微软、金山,会从上面放一个销售数字下来,数字先放到总监,总监再放到下面的销售经理,再放到销售,每个人根据指标签一个协议,签完这个东西就跟他全年的奖金挂钩了。黎万强认为在小米不能采取这种传统做法:

其他上市公司这么干,我们不能这么干。就算谷歌也上市了,但是说实在的,谷歌的模式不是KPI。我感觉到他的平衡做得很好,就是他永远以产品运营为主。我觉得这里面可能创始人对公司有绝对控制权很重要。创始人在控制小米的时候,我们最清楚到底真正的情况是什么样的,而不会做短视的行为。

洪锋对小米的“另类”做法做了比较细致的说明:

实际上是这样,没有KPI并不是没有目标,我会和员工沟通我对他的期望,我期望的目标是怎么样。但是我们不会有一个数字,说你达到这个数字就有多少钱,你超过这数字20%就是200%的钱,你不到这个数字,只做到80%就没钱,这是我们不会做的事情。而员工年底的评估,主要是主管决定。评估之后我肯定会跟他们沟通,沟通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你怎么样让大家能够进一步地成长。

在目前这个阶段,这个方式还是最好的平衡体,公司进一步发展的话,透明度不得不降低之后,可能会有升职加薪公平性的问题。公司在不同的阶段,管理方式不可能只用一样的。保持一致的应该是价值观,但是维持这个价值观的手段可能要随着各种各样不同的场景要进行调整。

洪锋所说的目标沟通方式在对小米网售后高级经理孙波的访谈中得到了验证:

我没有任何考核指标,但是老板给我的任务信息很明确。比如2013年的时候老板说,现在我们的服务要速度,质量要提高,你想办法改进,我们就去做。我们的目标很明确,但是没有具体的考核指标,比如客户满意度要达到多少,所有的指标都是让我们不断地往上走,不断地超越自己。

对于小米的目标管理模式,杨京津认为,无形的期望,远比有数字的KPI压力要大很多:

呼叫中心是一个人员和知识比较密集的部门,每天都是不停地在应对很多客户的突发事件,天天处于很高压的状态下,后来阿黎(黎万强)一直说,你作为客服部门的负责人要学会放松,一堆的事情都要做好,但是能不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很有可能这个事情就让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你这一点服务就是你的服务品牌。我觉得,如果说小米客服有不一样的地方,老板与管理层在这一点上能达成共识是第一个主因。

坊间都说,小米内部是没有KPI的,我觉得我要特别声明一点,老板的确没有特别明确的数字指标,但是他每次开会的时候都会问,还能更好一点吗?还能更好一点吗?我觉得这种无形的期望,远比有数字的KPI压力要大很多,挑战也要大很多。所以我每天自己在琢磨。两年多坚持下来以后,我发现,做事情的这种思路变得更纯粹一些了,变得习惯于跟自己比,我今天能做到50分的水平,明天能不能做到51,后天能不能做到52,这是逐步沉淀的一种状态,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棒的感受。如今,我们有了很轻松地专心做自己的事情的状态。

所以,没有KPI,对小米来说是很有意思的一门学问,它需要考虑的不是“去KPI”本身,而是去完KPI之后,到底用什么别的东西来管,那就是对价值观的建立、优秀人才的选择、把目标转换为员工动力的能力。相对于这些更“艺术”的能力来说,用KPI管理,就显得有些简单粗暴了。我们不知道这套方法论是不是每家企业都能学习,但是确实值得好好研究。

应对快速变化的未知世界,面对指定目标和规范行为的KPI管理效用有限,而面对人心作用的股权、分红权、合伙人、业绩赌局、创客平台等(如:裂变式创业)管理效用大增。管理本质,十指可数,环境不同,选择不同。

同类推荐
  • 管人不光靠制度

    管人不光靠制度

    有些领导者把自己累得焦头烂额,而有些人却能左右逢源、轻松应对,甚至能从中发现乐趣。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反差,就在于“管人”本事的高低。管人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只有善于思考,掌握好管人的方法和方略,才能激励出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创造出卓越不凡的业绩;才能更好地激发出每个下属的工作热情,更好地投人到工作中去。本书将告诉你用制度管人以外的一些实用方法,将成功管理者的经验融会贯通,并结合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管人用人的智慧宝典。
  • 宋江管理有一套

    宋江管理有一套

    一般人要讲忠、信、义,当领导更要讲忠、信、义。人不忠就不叫人,这个忠不是让你愚忠,而是忠诚于自己的事业与团体。忠是有条件的,要看具体人,信则是无条件的,对小人也要讲信,否则你也成小人了。义是对自己人好,很多人干事老让亲者痛而仇者快,就是不明白义的重要性。义有小义,有大义,小义大义都好,小义有小成,大义有大成,当领导要有大义。
  • 如何经营杂货店

    如何经营杂货店

    如何经营杂货店以问答形式为您排忧解难,为你提供独立开办杂货店指导。内容包括:杂货店主要经营地段有哪些、杂货店的卫生管理有哪些、杂货店采购人员怎样通过包装识别货色等等。
  • 李嘉诚:我的经营之道

    李嘉诚:我的经营之道

    近90年来,李嘉诚首度开讲。本书全面讲述李嘉诚先生的经营智慧、战略运筹思维、家族企业管理方法、做人与经商之道。李嘉诚总结的经商经验,给人耳目一新、醍醐灌顶的感觉。股神沃伦巴菲特这样说过李嘉诚:“李先生是商业界的领袖,所有想赚钱的人都想效仿他。按照李先生所说的话做人、做生意,即使不能成为富豪,也绝不会是个穷人。”本书是目前国内唯一系统总结梳理了李嘉诚的经营哲学与思想图书,是读者学习商界“李超人”经营思想与管理智慧的最佳读本。本书可以作为企业家、CEO、职业经理人学习李嘉诚超一流经营哲学的读物,同时也是青年创业者、商人的励志、创业与管理训练读本。
  • 任志强内部讲话

    任志强内部讲话

    12年军人生涯,练就了任志强雷厉风行的作风;从部队转业后,倔强的任志强进入原华远公司,很快便成为了年收入过百万元的总裁;功成名就后,任志强却以一句“我不玩了”,即从原华远集团挂冠而走,凭借出色的商业才能,使新华远重新崛起,续写了又一段令人惊叹的财富传奇。本书是对任志强雷厉风行性格的生动演绎。深刻还原和剖析了“地产狂人”任志强在人生中的重要节点都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本书对他如何创业,并如何带领企业成长,如何打造自己的团队,如何具备远见卓识,如何去更好的管理自己的企业等都有生动的描写。地产狂人任志强如何以自己的姿态在房地产的舞台上进行一场华丽的演出,本书将为您提供答案。
热门推荐
  • 再续情殇:我的心因你而笑

    再续情殇:我的心因你而笑

    Youcannotappreciatehappinessunlessyouhaveknownsadnesstoo.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为何忙碌,我都会在此守候Whereveryougo,whateveryoudo,Iwillberightherewaitingforyou.
  • 离奇事件之谜

    离奇事件之谜

    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这套百万字的传奇读本精选了有关国宝、密码、海盗、大谋杀、诡异事件、离奇事件的未解经典内容选配了数千幅珍贵图片,带给读者一场视觉饕餮盛宴。
  • 田家

    田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此味最相思

    此味最相思

    谁知其中味,此味最相思。一碗相思汤圆,却让她陷入了一场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中。明明,他是那朗照天边的“月华”;明明,他是那红火炽热的“金乌”,却都无从选择、无法抗拒的,同时照耀于她的“天际”。只因她那点儿固执的灵魂,竟不由得使她平凡的命数一波三折。
  • 唯一逆袭计划

    唯一逆袭计划

    一个不起眼的中等生,经历了不起眼的十多年苦读,意外考取了在全国同样不起眼,在本省却响当当的高等学府。经历了不期而遇的爆红、友情和爱情种种,慌乱的男孩儿冷静下来决心开启自己的逆袭计划...
  • 神龙印

    神龙印

    这是一部集武侠和奇幻于一体的经典之作;这是一部谱写幻灵大陆有关幻士的“江湖”之作;这是一部书写王朝变更、铁蹄铮铮的争霸之作。炫丽的幻技、奇异的幻灵套装、绝世上古神兽座驾……还有那一幕幕充满色彩的巅峰对决。爱恨情仇,尔虞我诈,策略,战术,在这里整装待发,征途易得,王霸难得,参与阅读,且看且珍惜!
  • 非常识性主神游戏

    非常识性主神游戏

    “小时候我以为世界很精彩,世界告诉了我什么是现实,当我以为现实很平凡的时候,我又被主神游戏选上了。”莫忘深深的吸气之后说道:“但我真的没有见过这么拒绝死人的主神游戏,整个主神游戏就三十二个人参加!”“这是成为主神的游戏,不是成为主魔的游戏,当然不要死人。”“为什么哆啦A梦的世界里小学生要学习函数和象限?”“我们要现实一点才行。”“为什么三国里草船借箭的是孙权?”“因为那是历史”“我说小欣啊……”莫忘愤怒转头:“我问主神问题时候你能不能不插嘴?!”“主神有我回答准确吗?”“我可以揍你吗?”非常识性主神游戏QQ群224038169
  • 玉石灵

    玉石灵

    因为持续了几千年的种族战争,使得希亚大陆上的修炼方法出现了严重的偏差。但是这,并不是希亚大陆上的种族所希望看到的。于是又经过了几千年的研究,终于研究出了另一种修炼方法。玉灵石!
  • 职场新人五年32律

    职场新人五年32律

    本书介绍了职场新人三十二律,内容包括:“忘记过去,从‘新’开始”、“唯有埋头,才能出头”、“认识自己,择‘擅’”而从、“行走职场,微笑是最好的名片”等。
  • 龙骑战机

    龙骑战机

    中国最好看、最热血、最精彩、最激情的现代空战小说,空战流的至强篇章,仅此一家,别无分号!来自异界的龙骑士长剑直指被战斗机主宰的苍穹,化身为构装空中战斗兵器的巨龙振翅翱翔,两个世界的空骑士追寻属于自己的荣耀,共同描绘出30000英尺高空的那份浪漫!苍穹之下,谁与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