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10400000005

第5章 找谁做:要质量不要数量(1)

李伟星对MIUI成功之道的分析涉及了人的问题--再好的规划也要靠人来落地实现。

关于用人之道,乔布斯有句名言:“我过去常常认为一位出色的人才能顶两名平庸的员工,现在我认为能顶50名。我大约把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招募人才。”

马化腾认为:“在传统行业会有资金密集型扭转的机会,但移动互联网基本不太可能,因为这个市场不是拼钱,也不是拼买流量,更多是拼团队。创业成功还是失败,最关键的要看团队的精神,以及创新的能力。”

当年马云是带着一帮“菜鸟”打天下,创业的那一天,他和18罗汉说,你们只能做排长、连长,军长我另请高人。雷军虽然说“猪也能飞起来”,但他用人时恰好相反,精心挑选精兵强将,早期成员大多出自金山、微软,还有谷歌的精英加盟。

雷军认为:“你雇最优秀的,一个人可能顶50个人,所以成本就低了。可能看起来那个人的package(薪水)很高,但是他一个人真的能干10个人30个人50个人的活,他就不高了,所以我们这里对人的要求很高,强度很高。”

黄江吉从业务难度的角度分析了雷军的用人逻辑:

当你想明白做什么事情以及怎么做之后,你自然就会知道应该找什么样的人去做。我们刚创业的时候7个人,后来加上王川8个人,我们在各个核心环节里面都尽量找一些最合适的人去做。有做传统软件的,有做硬件的,有做互联网的,有以上三种都做过的,有做工业设计的(刘德),洪锋是做产品的,我是做工程的,光平是做硬件的,雷总还有王川都是连环创业者,王川已经连环创业几次了。我们认为做一个复杂的事情需要具备各个领域的经验,我们的年龄都不小,当时我们创业团队的平均年龄是43岁。我们意识到做这个事情有多困难,我们对它有敬畏之心。我们真的不是好像想明白了怎么做就杀进去,就像二十来岁小伙子创业的做法。恰恰是因为我们的人生经历都已经不少了,都比较老了,才知道各个环节里面的困难,其实是深不可测的。

要找最优秀的人合伙创业,这是小米创业方法论的第三步。

刘芹在2014年晨兴CEO峰会上的主题演讲中对此有过深入解读:

“你是不是尽可能找到你所能找到的最优秀的人。你要能说服一些优秀的人加入你的团队,首先要求你的战略方向,你的Vision(愿景)能打动他。我相信王川加入小米,朱顺炎加入UC,最终是被公司的Vision所打动。找人不要给自己借口说我人脉不够,我不是雷军这样的优秀创业者,其实找人这个困难程度搁在每个创业者身上真的是一样的。只是可能有的人Vision更大,更能笼络更野心勃勃的人加入。我想呼吁一下,找人其实和你的战略思考深度关联,它跟你是不是认同别人的价值深度关联。

“我非常欣赏今天的互联网是精益创业(Lean Startup)。什么叫精益创业,我觉得有几个特征:你找的人都是自驱动的人,最好的管理是不用管理,因为他比你还打了鸡血要让这件事情成功。小公司找团队不要找需要被管理的人,要找有自驱动力的人,他被你的Vision感化,他自愿加入。人数越少越好,我不知道要多少,有的可能10个人就够了,有的30个人,有的可能更多。如果你自信你找来的个个都是特种兵,其实不需要太多人。我比较反对创业公司找一帮需要花时间培养、培训的人。

“我觉得今天和5年前创业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5年前创业这件事情大家都没有那种冲动,今天创业已经是个显学。你去问很多年轻人,最好的工作在上世纪90年代是加入跨国公司,今天最好的工作是创业。我觉得这是有机会给大家延揽到一流的人才一起干一些事情。在今天的创业环境里,还有必要去招没有经验的大学生,一点一点培训吗?如果有选择,是不是找有经验效率高足够快的人?

“在这件事上,我和有些创业者是有不同意见的。我的不同意见不是对于培养人的反对,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对于小公司现在去从头培养是不是太奢侈,是不是应该把精力放到去找足够优秀的人?当每个人都很优秀,你就不需要很多人。人一多,效率就低,事就复杂,人少容易突破。”

想明白创业要用能人是第一步,接下来的关键是,雷军用什么样的方法打动精英人才加盟,让他们从大公司离开,加入一家刚刚成立的小公司?

来自谷歌的洪锋讲述了自己加盟小米的原因:

其实就是感觉对了,这个事是不可能说清楚的。这家公司今后到底会怎么样,谁都说不清楚。我非常敬重和认可雷总。其实之前我和他并不认识,是通过别人的介绍,我在跟他沟通之后,觉得很好,他当时跟我谈的很多是产品设计的细节,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为什么要做那个。另外一方面,他在业界口碑非常好,非常勤奋、努力,在投资眼光方面、在做事业方面都是口碑非常好的一个前辈。所以我觉得很难说是因为具体某个原因,就好比,哎,有这么多姑娘你为什么娶了你太太?对吧?

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洪锋这样“容易”被说服。

刘芹回忆,雷军碰到最大的难处是组建硬件团队,他寻找硬件团队的过程十分痛苦:

我记得有一次他给我打电话,他说搞不定,他找了一个人,跟那个人谈很久,每天谈10~12个小时,连续谈一个星期,不光他谈,很多人都帮他谈,还是谈不下来。

就算有时候想招互联网和软件圈子里面的人,聊到最后人家也会质疑小米这个模式,你这种硬件定价水平的风险很高,软件短期之内又看不到收益,怎么办?雷军那时候急了,他就说:“你做过公司没有?你没做过,我做过,我知道怎么赚钱,现在我敢把我赚的钱砸进去做小米。”说到最后变得很苍白,用投钱证明自己。

你可以看得出来,作为一个创业者,当你的愿景不被市场理解,你要说服别人,困难程度是极高的。

不管怎么样,小米的模式,不做出来是没有说服力的。因此在找人的事上,他跟普通创业者一样,也历经了非常多的磨难,但比较幸运的是,其实这是工作量的问题,总会有少部分人被你打动。你没有捷径,你必须得多谈,你只有多谈才能在少部分被你打动的人里面找到最优秀和最厉害的人加入。所以我老是讲小米不是一个四年的公司,对于雷军来讲,准备小米已经准备了二十多年,他这么多年的积累和人脉都用上了。

雷军谈的硬件人才最后没来,但他也很幸运,后面又碰到了周光平博士。雷军招人的经历证明你早期能吸引到的还是一群有理想、愿意被你的精神所打动的人,周博士就是那种人,他的痛苦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出一款世界一流的手机呢?”--没有人给他这种机会。小米尽管当时看着不靠谱,却是真的提出这个想法,要用这种方式干事情的。作为一个搞硬件的人,周博士甚至都不关心你的公司有没有挣钱,如果小米以这么便宜的价钱卖手机,有机会让他做的手机让那么多人用到,他觉得那种成就感比其他东西更重要。事实证明,对一个早期公司,你能吸引到的都是这样的人。

可以看出来,创业是一群理想主义者在干让人看起来很疯狂的事情,他们眼里的那些普通人看到的风险,对他们来说都不是风险,而大家所提出来的疯狂的想法,创造了一种稀缺性的平台,让他们去展现和实现他们的梦想。

雷军最终如愿找到了一批优秀的加盟者,洪锋认为:

各个关键岗位上的人都很靠谱,是小米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每个人的特性是不一样的,你可以外向,可以内向,可以激动,可以平静,但是不是靠谱是一致的,你是不是合作,是不是真诚?有没有只说好的不说坏的?这是最基本的东西。

找到了一群优秀的人,还必须把这群人真正整合成一个团队,刘芹回顾了他与雷军在这方面的沟通:

同类推荐
  • 做生意就是做心理学:商场必备新经济时代的制胜宝典

    做生意就是做心理学:商场必备新经济时代的制胜宝典

    金融危机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自主创业的历程,但很多人以前并没有从商经验,初入商场,容易受骗上当。想要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就要学一些心理学。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经商进行详细的分析。比如。在与对方谈判时,如何让自己处于主动地位。如何看透对方的真正心思;在销售中,该如何与顾客打交道,这些都是在经商过程中会遇到的。也是最常见的问题。
  • 怎样调薪调岗,裁员解雇

    怎样调薪调岗,裁员解雇

    《怎样调薪调岗,裁员解雇》内容简介:全球金融海啸来势汹汹,特殊环境下,企业纷纷调薪调岗、裁员解雇。但是,调薪调岗、裁员解雇的条件及程序非常严格,操作不慎则会给用人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与负面影响,甚至会产生连锁反应。怎样有效调岗调薪、裁员解雇,已成为广大HR人士和用人单位心中的一大难题!
  • 冯仑管理日志(全新修订版)

    冯仑管理日志(全新修订版)

    要一下子描述出冯仑的公众形象,是有点儿难度的。他有一间满是线装书的办公室,互联网上有网友为其总结的“冯仑语录”,媒体圈称他为“商界思想家”……而冯仑对自己的定位是:“我是个职业董事长,信奉老庄,说话写字比较专业,万通需要我这样具有前瞻性的人。”本书经过全新修订,以经典的“管理日志”形式再现了冯仑的经营管理之道。从创业者的心灵成长、价值观、学先进、战略领先、政商关系、董事会治理、商业模式等12个主题,解读了冯仑的商业智慧和思想理念,同时进行了翔实的背景分析,并配合以行动指南,展现了冯仑“复合”和“多元”的特色,博大精深的行者和智者形象。
  • 别了,雷曼兄弟

    别了,雷曼兄弟

    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是一份惊喜,更令人惊喜的是每读一遍都产生一份新的惊喜。第一遍阅读是一份故事性的惊喜,略略阅读每一个章节的头一页,只需两个小时,雷曼破产的来龙去脉、参与各方的方方面面,就会完整和流畅地展现眼前;第二遍阅读是一份豁然开朗的惊喜,每个波澜壮阔的小故事后面紧跟着对原理的分析和解释,简单明了,豁然开朗,原来如此!第三遍阅读是问有所答的惊喜,每个原理分析背后紧跟着更深度的探讨,作者显然仔细思考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所有问题和希望能够了解的所有细节,每个要点都仔细解释.置于案头,仍然可以继续阅读第四遍、第五遍,各有新的收获。
  • 向中国股神学炒股

    向中国股神学炒股

    在中国的资本投资领域中,人们对段永平的名字并不陌生——他出生在江西省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虽然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家族遗产,甚至家族史中并没有成功的商人,但是他大学毕业后先后创办的“小霸王”和“步步高”两个全国著名品牌在中国却是家喻户晓。2001年,段永平从企业管理的决策层退居幕后,并转战到美国,开始了他传奇的股市投资生涯。2009年初,他以比巴菲特更低的价格买入GE,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获利1亿多美元。成为全球投资界一个典型案例。由于,段永平在投资界的出色业绩,再加上段永平的投资理论主要是传承的巴菲特的价值体系,因此他被股民称为之“中国的巴菲特”。
热门推荐
  • 总裁的甜心:丫头是否还记得我

    总裁的甜心:丫头是否还记得我

    出生豪门世家,她是千亿宠儿,从出生就受万人追捧,却在年幼芳心暗许,将那份美好埋藏在心中,直至十年后的重逢。“这是你的吗?”沫馨儿问道前面穿着白色衬衫的少年,少年缓缓回眸,看着那笑容灿烂的女孩,一双细长的丹凤眼,黑色的瞳孔,高挺小巧的鼻子,樱桃般的嘴巴,精致的瓜子脸,一头及肩黑色短发,粉色的泡泡裙,目光向上看到她手上的那条项链,目光骤然变冷,冷声说道“拿来”,沫馨儿看着眼前几步走来的少年,看着那琥珀色眸子中释放出的冷气,不经打了一个寒颤,将项链弱弱的放回少年的手中,转身向回走去,夏末的邂逅是甜美的开始。
  • 闻师道

    闻师道

    在五洲大陆上,一个小国的城主,在他国入侵战时重伤后漂流到神州国,从此患上了不语症。在寻找治愈良方的同时,在神州国内将会发生怎样的爱恨情仇呢?
  • 夏花纷飞的时代

    夏花纷飞的时代

    "小凡凡,你看那里是什么地方?‘’‘’太白山嘛"我看着远处那座雾气缭绕的山峰,嘴角划过一丝失落,想如今早已物事人非。‘’王阳,十年前我们来过这里。‘’我看着身旁一身白色运动装的男子。他玩味似的盯着我的脸,脸上浮现出一个好看的酒窝‘’不是说再也不来这里了吗?‘’。我不敢去直视他的目光,看着远处的山峰喃喃道:那一年,我17岁。故事从这里开始,也从这里结束。那是个夏花纷飞的时代。
  • 信念左右你的一生

    信念左右你的一生

    本书重点讲了信念的重要性。信念是人生的太阳,是通往成功的天桥;信念让人充满激情,让人脚踏实地地实现梦想;信念是挑战逆境的力量,使人不断超越自我。
  • 续异记

    续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做人三境界:舍得宽心感恩

    做人三境界:舍得宽心感恩

    本书以舍得、宽心、感恩来论述人生的三境界。“舍得”二字,有着深刻的含义:有舍有得,有得有舍;舍了才得,得了要舍;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舍”与“得”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概念,就如水与火、天与地一样,相应相生,相辅相成。
  • 我还在啊

    我还在啊

    不同的人因为不同或同种原因而不得不面对死亡时,留下最想说的话。
  • 穿越之语岚逆袭记

    穿越之语岚逆袭记

    21世纪的特工穿越到左丞相府四小姐南宫语岚身上,面对他人的轻视,表姐的种种阴谋陷阱是否能平安生存下来,又会有何艳遇,是真爱到临还是有一场阴谋呢
  • 忆石

    忆石

    主角死后,不知道什么原因,醒来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女生身体里,发现报纸上认定死者一定是自己。。总觉得与自己有什么关系。。最后卷入了一场与神秘杀人组织的阴谋里。。不断寻找自己的记忆。。不断认识组织里的成员以及他们不平凡的能力和智商。。最后主角发现自己真正的身份。。而一切居然那么巧合。。
  • 绝世幻师

    绝世幻师

    昔日废物再睁眼,绝代风华。不管是谁,伤她亦或是伤她家人,都得死!练神药,治百病,制神器,收魔兽,惊天下!那人儿轻轻缠上,磁性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娘子……”。看她如何在幻力与医术一道上屹立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