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11100000037

第37章 非洲原始岩画之谜

在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的非洲有许多史前岩画,这些岩画精美绝伦,分布极为广泛,约有十多个国家,如阿尔及利亚、埃塞俄比亚、埃及、莫桑比克、肯尼亚等都有这种原始的艺术作品保留下来,而且数量非常多,流传也很广。其中有1.5万幅岩画遗址在塔西里被发现,而在撒哈拉地区有3万幅。

这些岩画有相当复杂的表现形式和手法,还有丰富多彩的内容。粗犷朴实的笔画使用的是水混合台地上的红岩石磨成的粉末冷制而成的颜料,由于颜料中的水分能充分渗入岩壁内,长久接触后发生化学变化,使颜料溶进岩壁。因而很多年后,画面依然鲜艳夺目。

早在1721年,一个葡萄牙人旅游团从委内瑞拉出发到莫桑比克旅游观光,一个旅游团成员偶然在岩壁上发现了一幅画着动物的岩画。随后人们又发现了位于阿尔及利亚东部的巨大的颜料库,它位于撒哈拉沙漠中的恩阿哲尔山脉,这条山脉长800千米,宽50~60千米,岩画的主要颜料就是这里蕴藏着的丰富的红砂土矿藏。1956年,一个法国探险队在这片广阔的山区里竟发现了1万多幅作品。

科学家们根据这些岩画所反映的内容,推断撒哈拉地区以前并不是沙漠,而是存在着一群生活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人类,他们的谋生手段是猎取大型水栖动物,也放牧羊群。大量考古资料证实,公元前8000年至前2000年,在地质学上是非洲寒武纪的潮湿期,那时撒哈拉地区并不是沙漠,而是一片布满热带植物的草原,这种草原正适合狩猎。

非洲原始岩画中,有许多神秘的人物形象,有的是手持长矛、圆盾的武士,他们乘坐战车迅猛飞驰;有的是正在射击野鹿和狩猎野牛的猎手,他们手持弓箭,个个身材魁梧。科学家们由此得出以下结论:当时战争频繁,甚至成为了人们的职业,而在经济中占突出地位的是狩猎。画面上有些人戴着小帽子,身缠腰布;有些没有武器,做出敲击乐器的样子;有些人像是欢迎“天神”的降临,做出贡献物品的样子,仿佛是描述祭神的画面;有些人则像是跳舞,舞姿呼之欲出。其中还有画着巨大的圆脑袋的人像,他们的服饰非常厚重笨拙,除了两只眼睛,脸上什么也没有,而且表情呆滞。人类发明了宇宙飞船以后才明白这些画面的意思,现在的宇航员穿上太空服、戴上太空帽后,与那些圆头人像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究竟是谁创作了非洲原始岩画呢?许多人认为是当地的土著布须曼人创作的。布须曼人的文化中心正是撒哈拉地区,在这个中心地区发现的许多岩画都可以证明这一点。北边的塔西里,东北的西班牙,南边的非洲中部及南部,东边的埃及的岩画都是从这个中心地区传播开来的。

而一些欧洲学者则坚持认为是外来文化的传播创造了非洲史前岩画,有的干脆说非洲史前岩画是欧洲史前岩画的复制品。他们认为首批欧洲移民尼安德特人在公元前5万年左右来到非洲,大批克罗马侬人在4000年后移居非洲,他们是欧洲史前岩画的创造者,是他们把岩画带到了非洲。

但不少专家指出,岩画中表现了非洲一些部族的人种特征,例如非洲人一般都是高耸臀部,这在欧洲史前岩画中是不可能有的。非洲岩画究竟是天外来客的随心之作,还是非洲土著布须曼人的智慧结晶,或是欧洲史前岩画的复制品?现在仍然众说纷纭。然而非洲岩画的发现对世界原始文化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使我们了解、考察非洲原始部族的生活与社会形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而在所有的非洲原始岩画中,撒哈拉大沙漠的壁画尤为壮观。

撒哈拉大沙漠位于非洲北部阿特拉斯山脉与苏丹草原以及大西洋与红海沿岸之间,它几乎占据了非洲全部面积的一半。

这些充满神秘色彩的沙漠壁画是德国探险家巴尔斯于1850年在撒哈拉考察时无意中发现的,有鸵鸟、水牛及各式各样的人物像。由于缺乏考古知识,当时这些壁画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

23年后科学家专门对这些壁画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画中记述的都是1万年以前的景象。

在撒哈拉大沙漠中部的塔西利台地恩阿哲尔高原上,人们又偶然发现了一处巨大的壁画群落。这个壁画群落长达数千米,全都绘在岩壁上,上面刻画了远古人们的生活情景,五颜六色、色彩雅致。此后一些考古学家、考察队纷至沓来。亨利·罗特于1956年率法国探险队在沙漠中发现了1万件壁画。第二年,他们回到巴黎,带回面积约合11.6万平方英尺(1平方英尺≈0.093平方米)的壁画复制品及照片,成为当时轰动世界的考古新闻。

在沙漠中还发掘出许多村落遗址,它们都是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从发掘出的大量文物来看,撒哈拉在距今1万年至4000多年间是一个草木茂盛的绿洲。当时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的部落和民族,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化。磨光石器的广泛流行和陶器的制造是其主要特征。当时的文化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从壁画中的撒哈拉文字和提斐那文字可以看出这一点。

壁画中绘有很多马匹,还有形象生动、神态逼真的鸵鸟、大象、羚羊、长颈鹿等,甚至有描绘水牛形象的壁画。科学家断言,以塔西利台地为起点,南到基多湖畔,北到突尼斯洼地,构成了撒哈拉地区庞大的西北水路网。台地在多雨期出现了许多积水池,沿着这些积水池,繁殖出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撒哈拉文化得到高度发展,昌盛一时。

人们同时发现,只有极少数地区才有关于骆驼的壁画,而且这些骆驼形象的壁画都属于非洲岩画的后期作品。

大约在公元前400年至前300年左右,撒哈拉成为沙漠,骆驼才从西亚来到这里,罗马共和国的疆土扩张时期也在此时。根据壁画内容可以推测当时人们很可能喜欢在战争、狩猎、舞蹈和祭祀前后在岩壁上画画,用画来鼓舞情绪,或者是表达对生活的热爱。这些画生活气息非常浓郁,非洲人民勤劳勇敢、乐观豪迈的民族性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在这些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正如前文所说,另外一些学者以人种学为研究方向,认定并非由非洲本土的布须曼人绘制了岩画,其中之一的根据是布须曼人对透视法一无所知,而非洲岩画中却充分运用了这一技法。根据西班牙东部、北非、撒哈拉、埃及等地区岩画之间的相似之处,一些考古学家推测在遥远年代,有一群人从地中海漂泊到好望角去了,当他们漫游到撒哈拉及东非大平原时,那里是一片绿色而且充满生机的绿洲,正是他们理想的特猎区和栖息的家园,而后他们停留在山区高原,在那里创作了许多最早的非洲岩画,他们就成为最早的狩猎者以及狩猎艺术家。

然而这些只是他们的主观猜测和臆想,毫无根据可言。至于说岩画不是布须曼人的作品,原因是他们不懂透视法则更显得荒谬。因为即使说后来的布须曼人不懂岩画知识和技巧,也并不代表那些已灭绝的布须曼人不懂。这种知识与技巧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掌握,而且传授方法非常神秘,所以后来的布须曼人看不懂前人所画的岩画并不足为奇。何况因年深日久不少岩画已模糊不清,后来者也难以辨认了,以人种学观点为依据是一种种族偏见,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还有个别学者认为,很难弄清岩画究竟是非洲本土的古老艺术还是外界文化的辐射,而且他们认为任何伟大艺术都是国际性的,没有必要把任何艺术都贴上民族的标签,这种工作是毫无意义的。如同世界其他地区的画廊一样,非洲文化也兼容诸多民族及其原始宗教派别的艺术。尽管这种泛论并不能让所有的人满意,但它提供的认识非洲岩画出处的思路仍有可取之处。

种种说法尚无定论,但原始岩画有利于人类认识撒哈拉大沙漠的史前文明却是无可厚非的。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孤鸾剑

    孤鸾剑

    这天下有无数把神兵利器。第一神兵则为……海阔天空,浪迹天涯。江湖何在,天涯尽处。
  •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3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3

    刘备虽然进入益州,夺取益州的过程却艰险异常,雒城之战围攻一年未克,乃至庞统中箭殒命,数万将士埋骨西川。关键时刻,诸葛亮果断率军入川增援,终于坐拥天府之国。然而,荆州集团刚入成都,便遭遇益州豪强集体施压,一时间士绅抗议、民怨沸腾。当此之时,诸葛亮以雷霆手段震慑豪强,挽救民心,将复杂的乱局一一理顺,益州遂成为蜀汉政权的坚实基础。坐稳益州后,刘备集团在定军山打出一场千古名役,将曹操的十几万大军成功逼出汉中。至此,益州汉中连成一片,外则有荆州做辅,诸葛亮隆中对两路出击中原的构想正在变成现实,而刘备、诸葛亮也迎来了事业的巅峰期。
  • 成功班主任的八项修炼

    成功班主任的八项修炼

    一般来说,人的一生要接受四种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组织教育和家庭教育。这四种教育各有重要作用,紧密联系,互相促进,不能互相代替。而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也是主要实施者,班主任作为教师队伍中任务艰巨的特殊群体,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士兵报道

    士兵报道

    (本作品纯属虚构,不代表任何团体、任何思想,纯属个人爱好。作者从小梦想当兵却错过了机会,写此小说,仅仅是为了安慰自己逝去的梦。若有雷同,纯属巧合,还望见谅。谢谢!)从小梦想当兵,不辞艰辛的跟着村里“和尚老王”学习少林武术,日以继日,从未间断。家境贫寒,母亲需要大量的营养品维持健康,他为了给家里省钱,去市里的拳击馆做陪练。本就天资聪慧,加上“和尚老王”从小培养他,哥哥偶尔辅导他,拳击馆的朋友帮助他,使他不断的成长、强大起来。一步一个脚印,最终,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名华夏军人。
  • 云阳:秋水泽

    云阳:秋水泽

    一短话,一段旅途,一本书,岁月蹉跎,一群人,知己好友,一首歌,婉转悠长
  • 传奇大武僧

    传奇大武僧

    王强这个孽障终于脱离自然,回归人类社会了。他在山野间成长,却综合了国术的博大精深和现代搏击的科学有效。形意的硬打硬进,太极的刚柔并蓄,心意六合的刁钻狠辣,柔术的恐怖绞杀,加之野兽一般的战斗本能,打造出一个悍勇无双的少年!还没享受到凡人的生活,却被莫名奇妙骗进了《盖亚》。这里有魔法,有传说中的生物,有神明的力量,有数量庞大的各族军团。在这里国术还行之有效吗,少年能够书写传奇吗……看这个铜头铁臂,处于食物链顶端的雄性生物,在这个剑与魔法的世界能翻起多大的浪花。
  • [苏]中等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发展与列德涅夫

    [苏]中等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发展与列德涅夫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仙尘卷

    仙尘卷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一切仙路皆烟尘,从此不羡鸳鸯不羡仙。且看作者如何细腻的塑造人物性格,如何巧妙的构思成就一个逻辑感很强的故事,如何生动的勾勒修炼!
  • 爆萌小仙:蛇王求放开

    爆萌小仙:蛇王求放开

    一朝穿越,苏沫沫成为了丞相府的三小姐,从那以后,苏沫沫的人生理想就是:虐渣渣,娶美男,走上人生巅峰。于是乎苏沫沫就朝着诱拐各色美男的道路上前进了……
  • 异世神龙王

    异世神龙王

    他是大家族的长孙,却在出生后被仇人掳去,在途中偶遇高人,从此踏上修仙的道路。可是慢慢地他觉醒了前世记忆,却是令人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