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14100000020

第20章 寻本溯源(8)

子健被旨入蜀,回至荆南,于族叔公祖位见七世祖文元公所观写本《六祖坛经》,其后题云:“时年八十一,第十六次看过。”以至点句标题,手泽具存。公历事太宗、真宗、仁宗三朝,引年七十,累章求解禁职,以太子少保致仕,享年八十四。道德文章具载国史。冠岁过道士刘惟一,访以生死之事。刘曰:“人常不死。”公骇之。刘曰:“形死性不死。”公始寤其说。自是留意禅观,老而愈笃。公生平所学,三教俱通。文集外,著《昭德编》十卷,《法藏碎金》十卷,《道院集》十五卷,《耄智余书》三卷,皆明理性。晚年尚看《坛经》孜孜如此。子健来佐蕲春郡,遇太守高公世叟,笃信好佛,一日语及先文元公所观《坛经》,欣然曰:“此乃六祖传衣之地,是经安可阙乎?”乃用其句读,镂版刊行,以广其传。《坛经》曰:“后人得遇《坛经》,如亲承吾教。若看《坛经》,必当见性。”咸愿众生,同证此道。

据此两序,可知此本的底本是惠昕所改定的两卷十一门的本子。惠昕自记改定此书的年月为“太岁丁卯,月在蕤宾,二十三日辛亥”。铃木先生推想此“丁卯”应是宋太祖乾德五年(967年),但他不能证实此说。按蕤宾为五月;二十三日辛亥,则此月朔为己丑。我检查陈垣的《廿史朔闰表》,只有宋太祖乾德五年丁卯有五月己丑朔,故可断定惠昕改定二卷十一门是乾德丁卯的事(967年)。此本的祖本是11世纪的写本,距离那敦煌写本应该不很远了。

晁子健序中所说“七世祖文元公”,即是晁公武(字子止)《郡斋读书志》自序中“公武家自文元公来以翰墨为业者七世”的文元公,即是晁迥,是北宋前期的大文学家,他死后谥“文元”,《宋史》(卷三○五)有传。《宋史》所记与晁子健所述略同(《耄智余书》《宋史》耄作耆)。《宋史》所记也有可供此本考证的。本传说:

天圣中,迥年八十一,召宴太清楼。……子宗悫为知制诰,侍从,同预宴。

据毕沅《续通鉴》卷三十八,晁宗悫知制诰是在天圣九年(1031年)正月;太清楼赐宴在同年闰十月。据此可知他八十一岁正是天圣九年。此本的原写本有晁迥自题“时年八十一,第十六次看过”的话,题字之年(1031年)和惠昕改订之年(967年)相隔只有六十四年,也可以说是10世纪的写本。

我们现在可以称此本的原刻本为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蕲州刻本;刻本所据的写本为北宋天圣九年(1031年)晁迥八十一岁时第十六次看过的10世纪写本;而其祖本为北宋乾德五年(967年)惠昕改订为两卷十一门的写本。

这个惠昕改订为两卷十一门的本子,是晁迥看过又题过的,是晁子健刻的。刻的年代是绍兴二十三年。最可注意的是,在此刻印的前两年--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晁迥的另一个七世孙,晁子健的堂弟兄晁公武正写成他的《郡斋读书志》的自序。在《郡斋读书志》的衢州本的卷十六,有这样的记载:

《六祖坛经》三卷(王先谦校:三,袁州本作二。)右唐僧惠昕撰。记僧卢慧能学佛本末。慧能号六祖。几十六门。周希复有序。马端临《文献通考》的《经籍考》五十四,转录此条如下:

《六祖坛经》三卷

晁氏曰,唐僧惠眇撰,记僧卢慧能学佛本末。慧能号六祖。凡十六门。周希后有序。

《通考》之惠眇是惠昕之讹,周希后是周希复之讹。但最可注意的是“三卷”“十六门”两项,可证衢州本《读书志》所记不误。依此看来,在蕲州刻的惠昕二卷十一门之前,早已有一部三卷十六门的惠昕本在社会上流通了。《读书志》成于绍兴二十一年以前,所以晁子止没有看见他的从堂弟兄刻印的他的七世祖文元公句读题记的两卷十一门的惠昕真本。晁公武的记载使我们知道一件重要事实,就是在1031年到1151年,在这一百二十年之间,惠昕的二卷十一门《坛经》,已被人改换过了,已改成三卷十六门了。

那部三卷十六门的惠昕本,我们没有见过,不能下确定的推论。但我们可以推测那个本子也许是北宋至和三年(1056年)契嵩和尚的改本。契嵩的《镡津文集》里有郎侍郎的《六祖法宝记叙》--此序当然是契嵩自己作的--说契嵩得了一部“曹溪古本”,用来校改俗本《坛经》,勒成三卷。契嵩的“曹溪古本”我在前几年已证明即是《曹溪大师别传》。他所用的“俗本”也许就是惠昕的二卷十一门本,他改定之后,仍用惠昕之名。幸有晁迥句读本保存到12世纪中叶,被晁子健刻出来,流传到日本,保留到如今,使我们知道惠昕的原本是只有十一门分两卷的。

《坛经》的普通传本都是契嵩以后又经后人增改过的。现今只有两个本子是契嵩以前的古本:

(1)敦煌的不分卷写本。

(2)北宋初年惠昕改订二卷十一门本。这个惠昕真本是人间第二最古的《坛经》。我在《坛经考》里,曾指出敦煌本慧能临终的“悬记”被契嵩用《曹溪大师别传》的悬记来改换了。今检此惠昕本的临终悬记,与敦煌本还相同。今抄此本的悬记,而校注敦煌本异文如下:

法海上座问曰:(敦煌本作“上座法海向前言:“)“和尚(敦煌本作”大师,大师“)去后,衣法当付何人?”师曰:

“吾于大梵寺说法,直至今日,抄录流行,名《法宝坛经记》,汝等守护,度诸众生,但依此说,是真正法。”(此段话,凡37字,敦煌本无)。师言:

“法海向前(敦煌本无此6字;此外重提法海,可见添插的痕迹。敦煌本在下文悬记之前,有”法即付了,汝不须问“八字)。吾灭度后二十年间,邪法缭乱,惑我正宗(敦煌本”年间“作”余年“”正宗“作”宗旨“),有一人出来,不惜身命,定于佛法(敦煌本作”第佛教是非“),竖立宗旨,即是吾(此下敦煌本有”正“字)法弘予河洛,此教大行。若非此人(以上12字,敦煌本无),衣不合传。”

此条悬记,明指神会独力攻击北宗,竖立南宗宗旨的故事。此本添“弘于河洛,此教大行”,原意更明显了。契嵩不知道此段重要历史,妄依《曹溪大师别传》,改作如下的悬记:

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时兴化,建立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依明藏本,今本又都删去此条悬记了。)此惠昕本还保存那明指神会的悬记,可证此本和敦煌本最接近,是未经契嵩妄改的古本。

试再举一个证据。敦煌本法海问:

此顿教法传受,从上以来,至今几代?

我从前疑心舍那婆斯之改为婆舍斯多,也是契嵩干的事。今见惠昕本已这样改了。舍那婆斯即是商那和修,他在僧祐《出三藏记》的萨婆多部世系表里,列在第四,在末田地之下,优婆掬多之上,正当旧表之商那和修。故惠昕本已改为婆舍斯多。此名不见于唐人所传各表中,亦不见于日本所存各表中,大概是惠昕捏造的,而契嵩沿用此名。这更可证我上文说的契嵩所用“俗本”即是惠昕的二卷十一门本。

惠昕本虽已改换了舍那婆斯一名,但其余各祖都与敦煌本相同,这又可见此本之近古了。

但用此本与敦煌本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惠昕已有很大的改动,已有很多的增添了。上文引慧能临终的悬记,已可见惠昕增添了许多字句。惠昕自序说:

古本文繁;披览之徒,初忻后厌。

忽见惠能,言:“吾思汝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遂不与汝言,知之否?”汝知之否?“惠能曰:“弟惠能言:“弟子亦知师意,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觉。”令人不觉。“我们看这种对勘,可知惠昕增添了许多很浅薄的禅宗滥调而契嵩以后多沿用他的改本(明藏本即是契嵩改本,略有元朝和尚宗宝增入的部分。我另有考)。倘使我们不见敦煌古本与惠昕本,这种后世增改的痕迹就不容易考出了。

惠昕改动的地方,大致都是这样”添枝添叶“的增加。但他也有删节原本的地方,也有改换原本各部分的次第的地方。

惠昕增添的地方都是很不高明的;但他删去的地方都比原本好的多,如惠能的心偈,敦煌本有两首,惠昕本删并为一首。又如敦煌本惠能临终时,诵”先代五祖传衣付法颂“,自达摩至惠能,六人各有一颂,又续作二颂,共八颂,都是很恶劣的偈颂。惠昕本只存达摩一颂,惠能一颂,共删去了六颂。这些地方,虽然都是改变古本面目,在文字技术上却是一进步。

他改变原本各部分的次第,是在惠能说法的部分。他论坐禅两段之后的各部分,此本与敦煌本的次第不同,比较如下:

敦煌本惠昕本

(1)说自性三身佛

(2)分四弘誓愿

(1)增添”传自性五分法身香“一段,凡二百十一字,为敦煌本所无。

(2)无相忏悔

(3)说无相忏悔

(3)四弘誓愿

(4)说无相三归依戒

(4)无相三归依戒

(5)一体三身自性佛

这种改动,大概是因为惠昕添入了”传香“一大段,故移”忏悔“一段到前面去,又改移其他各段落,先传香,次忏悔,次发愿,次传无相戒,次说自性三身佛。这个顺序确是稍胜于原来的次第。后来各本都依惠昕改本。此又可证契嵩改本所用的本子是惠昕的改本。

最后,我们要指出惠昕与敦煌本的跋尾的异同:敦煌本跋尾云:

此《坛经》,法海上座集。上座无常,付同学道际,道际无常,付门人悟真。悟真在岭南漕溪山法兴寺,见今传授此法。如付山法,须德(得)上根知,心信佛法,立大悲,持此经以为衣(依)承,于今不绝。

惠昕本跋尾云:

洎乎法海上座无常,以此经付嘱志道,志道付彼岸,彼岸付悟真,悟真付圆会,递代相传付嘱。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中现也。

两本的传授如下表:

(敦煌本)法海-道际-悟真

(惠昕本)法海-志道-彼岸-悟真-圆会

我们看了这两个不同的跋尾,可以作怎么样的解释呢?我想,我们可以得这样的结论:

第一,敦煌本的祖本是很古的。这个祖本大概成于神会和尚未死之前。神会在滑台大云寺开始攻击神秀门下的大师,宣传慧能的”顿宗“教义,竖立”南宗“宗旨,是在慧能死(713年)后二十余年内的事。此经内有此事的预言,故其制作至早当在开元(713-741年)晚年,或天宝(742-755年)初年。我们假定此经作于天宝年间神会在东京(洛阳)最活跃的时代(神会在东京当天宝四年至十二年,745-753年),约当西历745年。此经大概是神会做的(详考见《荷泽大师神会传》),他自己不便出名,只好假托于一个已死了的同学法海;又说此本由法海传给同学道际,道际付门人悟真,”悟真在岭南漕溪山法兴寺,见今传受此法“。这就是说,当此祖本传写时,悟真还活着。法海与道际为同学,为慧能下一代;悟真为第二代。慧能死在713年,神会死在760年。

神会活了93岁,他尽可以和他的师侄悟真同时--假定真有法海、道际、悟真三个和尚的话。敦煌本所记此本的传授不过两代三人,可见此本的祖本写时还在神会的时代,可以算是最古本了。

第二,惠昕本所记传授,也有悟真,但排在第四;悟真之下还有一个圆会;悟真之上两个传人与敦煌本不同。这一点应该如何解释呢?我想,这也许是因为惠昕本的《坛经》传授世系也是惠昕妄改的。此本的跋尾之前,提到王维的碑铭,又提到”元和十一年(816年)诏追谥曰大鉴禅师,事具刘禹锡碑“。这些事实都不是《坛经》最古本所能有的。王维作《能禅师碑铭》(《全唐文》卷327)是神会托他做的,碑文中有云:

弟子曰神会,遇师于晚景,闻道于中年。……虽末后供,乐最上乘。先师所明,有类献珠之愿;世人未识,犹多抱玉之悲。谓余知道,以颂见托。……“犹多抱玉之悲”一句,可证此碑作在神会被御史卢奕弹劾,或已被贬逐的时候(天宝十二年,753年),他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此碑作于《坛经》已写成之后,所以敦煌本只说“韶州刺史韦据立碑,至今供养”--其实并无此碑--而不曾提到王维的碑文:这是一证。王维碑内提起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慧能和他辩论,而《坛经》敦煌本不提此事:这是二证。碑文中说“则天太后、孝和皇帝并敕书劝谕,征赴京城”,敦煌本也不提此事:这是三证。但惠昕改本却不但用了王维的碑文,并且提到刘禹锡的碑文了,元和追谥已在慧能死后一百零几年,所以旧本里的两代三个《坛经》传人是不够的了。所以惠昕改了这个传经世系,从两代三人改为五代五人,可以够一百零几年了。我们可以推断惠昕见的原本,其跋尾的传经人也只是法海、道际、悟真三个,悟真一名还可以保存他当时增改的痕迹。

总之,惠昕本虽然有了不少的增改,但不失为“去古未远”之本,我们因此可以考见今本《坛经》的哪些部分是北宋初年增改的,哪些部分是契嵩和契嵩以后的人增改的。

同类推荐
  • 哲学盛宴

    哲学盛宴

    哲学是对世界的关于终极意义的解释,它在解释中使我们了解世界,使世界在我们的意识中合理化,从而为我们提供心灵的慰藉。德格尔说:“哲学不能引起现状的任何变化。不仅哲学不能,而且所有的一切只要是人的思索和图谋都不能做到。”哲学是一种超越了工具层面、实用层面、现实层面,甚至价值层面的“元思考”,它无力也无意回答许多现世和现实世界的责难,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如果哲学缺席,人类追求“意义”的冲动和企图都将乏力无着,实现无期。由此可见,哲学不仅有自己的问题和概念,而且它又为其他学科提供了一个可供理解的语言图式或叙述模型。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三)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三)

    本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卷三主讲近世哲学。
  • 庄子学院:庄子的逍遥处世

    庄子学院:庄子的逍遥处世

    庄子一生都在追求至道,返璞归真,鄙视功名利禄,求得自身的逍遥,庄子的书大多是通过对各家学派的批判,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当今社会,有庄子一样的逍遥心态,会让你保有一份闲适,一份快乐。 中国的哲学源头可追溯到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其中尤以儒、道两家为主流,而庄周的《庄子》可谓是道家思想的杰出代表。 一部《庄子》,成就了多少文人雅士,比如陶潜,比如李白,相信你也会因此过上流水一样自在、行云一样逍遥的人生!
  •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学的普及读物,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对美学进行了介绍和解读,带领我们走进美学的神秘殿堂。对于何为美学,如何认识美,美感来自何处这些令人倍感困惑的问题,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而是通过与读者促膝闲谈的方式,使读者学会审美地观看世界,学会以独特的方式领域生活中的美好,让审美照亮人生前进的方向。
  • 解密老子思想

    解密老子思想

    《解密老子思想》对《道德经》的解读既尽力合于原文之文体,又不囿于原文之句法而因文害义,力求抓住其精神实质而予以解读之。根据笔者研究,《道德经》原文在章序结构和思想内容上存在“道”、“德”含混的实际情况(是否由于流传错简不得而知),故对原章序进行了重新排序,使其思想内容更具逻辑性、连贯性和区别性。
热门推荐
  • 竹马攻略:男神养成日记

    竹马攻略:男神养成日记

    乔乐初一的时候,迷上霸道总裁言情小说,她寻思了一下,未来腾空变出个总裁有点难,于是她打算自己培养一个,培养目标就是班上的吊车尾竹马小哥哥。从此,乔乐比小哥哥的爸妈还要紧张小哥哥的学习…上高中后,乔乐又沉迷在看小说和追星中日渐消瘦,某一天突发奇想,觉得霸道总裁或者小鲜肉男神都不够酷炫霸气拽,而它们的结合体才是真正的高端大气上档次,于是,爱学习的小宅男哥哥又成了她改造的目标…【1v1青梅竹马,甜宠小日常,睡前小读物】
  • 迷茫的旅途

    迷茫的旅途

    何为旅途?就是没有停泄的路途。何为悲剧?就是只有经历了才会去珍惜!改变已发生的惨剧,这也是他能做的。并不是无需回报,而是已经得到了,那份把握在手中的幸福。
  • 冷魅殿下VS杀手俏王妃

    冷魅殿下VS杀手俏王妃

    她助他当上太子,却在册封当天被他无情推开,看着他搂着心爱的女人离开……他救她,她回报的是带毒的银针:“很抱歉,我根本不可能相信你,从心里到骨子里都无法相信,不过,我也占不到多少便宜。”因为,他还来得及杀了她。
  • 文明礼仪手册

    文明礼仪手册

    本书分为礼仪概论、个人礼仪、家庭礼仪、办公礼仪、社交礼仪、公共场所礼仪、服务礼仪、涉外礼仪、奥运礼仪等10个部分。
  • 流氓是这样练成的

    流氓是这样练成的

    什么是流氓,一个都市穷小子,偶然得到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他会如何规划他的一生?他又会遇到多少个美女呢?且看他如何流氓人间,树无皮者死,人无脸者无敌!
  • 骑士的沙丘

    骑士的沙丘

    玫瑰郡少领主年特疯狂地爱上了圣女米蕾妮娅。为俘获芳心,年特立志成为最杰出的骑士而进入幼狮骑士学院。与一干性情特异的同学被分在了“天字一班”,从此开始了一段翻天覆地的校园生活。
  • 云盘乞南山

    云盘乞南山

    创风云再起不灭之世界我欲封顶谁敢阻之谁知一路艰难万险在这个世界里你与我一起闯下去如何?
  • 妖惊天下:病王妖妻

    妖惊天下:病王妖妻

    她是妖界之王九幽莲姬,他是人间封号妖王的病弱妖王赫连妖爵。心腹、长老们的背叛,她…魂落异世,附身联姻陪嫁丫鬟,为了疗伤不暴露自己她躲进了他的府邸,只为恢复功力的一天再次杀上妖界!他是狐妖的儿子,奉天的妖物产下的妖种!生来毒素缠身体弱多病、命不久矣,是奉天的病入膏肓无药可治且最不待见的病弱王爷,五岁被贬荒远落魄的琼州,一贬十八年。十八年后一场赐婚,令两个不相干的人相遇……她是妖他亦是妖,王者对决,谁俘获谁?(本文独宠,男强女强,一对一)——本文所属虚构,不喜勿入,欢迎围观!
  • 新鲜旧情人

    新鲜旧情人

    这是一出无声,残酷的悲喜剧。我的人生早就留滞在你那里,却还要故作潇洒的离开。我就一直这样恍恍惚惚,心不在焉。眼睛里也再流不出温热的泪水,仿佛有些东西都在随着你的来来去去不断抽离着。现在的我,也只能像路人一样,去观赏这些关于我的是是非非,像是观赏一个风趣的小电影。你永远不会知道,仅你一个模糊的轮廓,便让我失去了所有爱别人的力气。
  • 血灵传

    血灵传

    玄皇大陆一百三十五年,数年前的血灵石认主使得天宫出现十一位无上神,他们执掌大陆,然而血灵石力量大减,消散人间,数年后,大陆出现了新的主人,人类,于是十一位无上神创建天神十一殿,安居于此,不想血灵石数年后恢复力量,新一轮的认主即将开始,而这次认主的将是大陆的新主宰,有超越十一位无上神的力量,各路开始了抢夺血灵石的战争,却不想掉入毋界,家族弃少张寒成为预言之子,从此开始了他血染天际的癫狂一生。